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木匠逆袭尚书郎>第90章 犁铧

  陈茂这次来, 带来了一批订单,加上时昭之前接下的活儿,这翻了年, 如时昭去年年底所言,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兰雨和陆宝根现在每日都在时家帮忙,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有干不完的活,才有赚不完的钱。农家人不怕出力,就怕有劲无处使。

  小荷就更不用说了,他和艾叶每日在一块做事,不但能挣钱, 还能有个知心的朋友, 更是别提多开心了。

  所以尽管很忙, 大家却都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面上都是带着笑。

  村里其他人都很羡慕他们足不出村就能每个月有固定的银钱拿, 上门找时昭求活的人就更多了。

  时家的木工手艺是家传手艺, 却也不是什么机密讲究配方的手艺。会木工活的人很多,但能做出时家父子手艺效果的确寥寥无几。

  时昭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在水城有那么大的名气,还真不是技艺的缘故, 完全是人的缘故。

  正因为如此,也不是时昭多招人教授,就能让人也做出自己的效果, 达到买家的满意程度,然后能扩大生产。

  除了最基础的活陆宝根可以帮一些忙外, 其他的事情时昭还得亲力亲为。所以不管生意有多好,能做事的还是只有他一人。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 活儿太多压根忙不过来, 所以接活的时候时昭已经开始有选择的接了。

  加之陈茂回来了, 去年陈茂定下的货还有部分没有完工,得先紧着陈茂的货做。

  陈茂的货去年比何似已和威远镖局的都还定得早,他为了帮自己招揽生意,主动让自己先做何似已和威远镖局的货,自己最后收货。现在其他两家的货都交了,自己最先要做的,肯定是陈茂的货。

  农人种田一年讲究那几个时节,都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其实商人行商也一样。要是耽搁了时间,一年的活计都耽搁了。陈茂回来水城,就是回来备货的,在水城停留的时间也不过半个月。

  时昭自然不能误了自己的至交好友,他必须在这之前把陈茂的活做完、做好。

  但他还记得当初潦倒时愿意帮他代售农具的铺子,空余时间还会做一些农具给他们供货。不过现在时昭出手的农具,已经不是代售,而是现钱结算了。

  母亲、小叶儿和兰雨父子依然是在做手工。时昭曾想过劝母亲多休息,现在凭他一个人的手艺,养家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但想到还有兰雨父子还要凭着在他家做工吃饭,还有小叶儿也需要有成就感,他也就没有多言。

  去年年底的大寒让傅疏影带着几个双儿做的冬衣销售一空,赚了一笔,这给了傅疏影很大的信心。傅疏影因此对水城的纺织行业也用心调查了一番,然后儿子商量:“娘看水城这边养蚕的人不少,但却甚少有纺织的机器。要不自家弄两台纺纱织布机,这样以后做衣服的布料自家也有了。”

  水城这边山高林米,阴雨天气颇多,没有种植棉花的条件,只有些农户种桑养蚕,故而没有规模化的纺织行业,产出来的蚕丝也基本都是运到外地去加工。然后水城又从外地买回布匹来做衣服。

  这样一来一回,成本无意间就提高了许多。

  如果能在本地就把蚕丝纺成布匹或者锦缎,价格上岂不是优惠了许多。如此他们不仅能做这衣服的生意,还可以做布匹,锦缎的生意。

  时昭没想到母亲来到水城的半年时间,还把水城整个纺织行业从种桑到养蚕到布匹一整条生产链都研究透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能帮助大家谋得生活不说,说不定还是一个新的机会。

  而且种植桑树,养殖桑蚕,这是农业,不算经商,也不影响自己以后入仕。时昭觉得这事可行。

  如果这事成了,还可以推广开来,以后水城的蚕茧就不用外运,在本地就能生产出来。

  时昭说干就干,在做接到的活儿同时,一边开始研究纺纱机,织布机;一边开始留意附近的田地,准备买进一些,种植桑树,养殖桑蚕。另外条件允许,还可组织附近的村民种桑养蚕,到时候自家收购蚕茧进行加工。

  不过这地一年还有待实践,这些事都可以徐徐图之。

  在大宁王朝还被宁成帝驾崩的消息笼罩着的时候,时家的小院里已经开始热火朝天的运转起来。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的一年,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时昭也不是完全没有糟心的事。他发现,水城的县令在清查民间财产、打击村霸的劲头有些下降。

  这日县城赶集,兰雨父子和艾叶像往常那样在家门前摆摊收购树木,他得空的间歇也会出去看看。便在那时,听到赶集回来的村民议论道县衙现在不收状纸了,原来收下的状纸,定好的升堂时间也往后延了。

  赶集回来的村民议论纷纷:“是不是这官老爷心血来潮,就是糊弄咱们一下?”

  “可能官老爷当初兴师动众帮兰雨那寡孀讨回公道,也不过是因着时家的关系。毕竟时家以前也是当过官的。”

  “也说不准。这县太爷行事本来就阴晴不定。此前刚来时也雷厉风行了一阵,后来就没了声响。去年年底又动了一阵,想来或许也只不过故态萌发。”

  这人说话文绉绉的,时昭觉得这说话的定然是个读书人,随后时昭又不由笑起自个来。

  云升飛不知为何暂停了对水城的改造,自己竟然还有兴致从百姓的谈话中去分辨一个人有没有读过书。

  不过议论的百姓路过时家,看到时昭时,又选择了缄口不言。时昭见旁人有意避讳自家,便也不会故意答话。

  时昭相信云升飛的人品,觉得他应该是心里一下子转不过弯。等他调节好情绪,也应该会重新振作起来的。不过,如是能有机会和他当面谈谈心,可能会缩短这个调整的时间。

  但县衙大门也不是他现在一个平头百姓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想要当面劝解云升飛,还得寻找时机才行。

  陈茂定的三月出发去青州,时昭赶在他出发之前把他定下的货做好交接,要了陈茂此前介绍的别的活儿的买家地址。

  那些活儿做好后,他自己送货。

  这次陈茂介绍的生意很多都是大件的家具,买主也不是个个都是生意人家,或者都有宽大马车。时昭开始考虑给家里再添一辆专门运货的马车。

  随着自己生意的扩大,这是必不可少的。

  陈茂和杨正带着新一批货又开始北上了,开始了他们前往青州府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行商。

  做完了陈茂的这一批货,时家并没清闲下来。他还要带着家人开始忙活今年新接的活儿,还要继续做陈茂新定下的货。所以时家不但没有因为交接了一批货得到清闲,反而更忙了。

  这日大家正在各自忙活,忽然院子的大门被拍得“呯呯”着响,还伴随着一个小孩哭喊的呼声。

  陆宝根听到声响,像是在叫自己。他跟时昭说了一声,去院子里开门。开门才发现,原来是自己七岁的侄儿在哭着敲门。

  “树儿,咋回事?”陆宝根见了大为惊讶,“谁欺负你了?”

  “叔,叔,你快去。我爹,我爹脚被砸了!”陆树着急地大喊。

  “咋回事呢?”陆宝根吓了一大跳。

  “今儿爹在河边耕地,牛闪了一下,那个犁铧倒下来,压到爹的脚了。”陆树人小,但讲话逻辑还是很清晰。

  “你爹现在在地里?”陆宝根一听就急了。那个犁铧多重啊,砸到叫上还不定会怎样。而且现在又正是春耕时节,家里顶梁柱的的汉子砸到了脚,往后一年这一家人的生活可咋整。

  陆宝根急得嘴上冒泡。

  “还在地里。我给爹送饭,才知道爹脚被砸了,才能来给叔送信。”陆树道。

  陆宝根听了侄儿的话,赶忙进屋去找时昭告假,转身是才发现时昭已经来到他身边了。

  “走吧,赶紧去看看,人重要。”时昭道,“需要要马车送医馆就医的什么,你尽管开口。要是不够钱,一定要说。”

  “好呐,谢谢东家。”农家小伤小痛,一般都是找村里的吴老大夫就看了,那里舍得大张旗鼓的送医馆看诊,但陆宝根还是很感激时昭的大气。

  “走吧,一起去看看。”时昭跟母亲交代了一声才和陆宝根一起出了门,还是赶着马车去的。

  不用想也知道,陆宝元现在那腿肯定不能走路。而且还有农具要拿,去陆家湾的路程说近不近远不远的,靠两只手可搬不了那么多。

  陆宝根对此又是千恩万谢,东家是在考虑得太周到了。

  他们到的时候,陆宝元正坐在地里,靠在田坎上捂着腿直哼哼。

  时昭看了一下,腿肿了,好在没流血,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骨折。时昭看完人,又去看那个伤人的犁铧,像知道什么犁铧那么沉。

  时昭伸手去拽,第一下没有准备还没抬得起来。

  第二次有了准备,才扶起那个犁铧,解开套在牛身上的绳索。那犁铧的确是太大太重了些,人操作起来那不是一般的费力,一有不慎,就容易侧翻压到人。

  时昭解绳索的时候问:“这犁铧咋不做小一点、轻一点呢,这也太沉了。”他一个有武功的精壮汉子都受不了。

  趁着弟弟给自己活动着脚脖子,陆宝元龇牙咧嘴道:“时东家有所不知。这犁铧小了、轻了,那地就耕不深,庄稼就长不好。”

  原来还有这样的问题在里面,时昭若有所思。

  陆宝根在地里给陆宝元活动了一下脚脖子,把哥哥背到时昭的马车上,时昭帮他们扛着耕地的犁铧,陆树牵着牛跟在后面,倒也不用人费心。

  上了车,时昭问是要去镇上还是县城,陆宝元赶紧道:“谢谢时家兄弟了。咱农村人皮糙肉厚的,不用那么麻烦去医馆,回家找吴老大夫看看就得了。”

  陆宝根也同意先回家看看再说,农村人真没有动不动上医馆的习惯。

  于是时昭把陆家兄弟送去了陆家湾。还是陆宝根背他哥,时昭帮忙拿犁铧,帮着把人送到家里。陆宝根不好意思多耽误时昭的时间,时昭就先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