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古代种田日常>第1章 春笋

  雨后的清晨,空气清新,万木苍翠,剔透的雨珠在树叶、草尖滚动,太阳一照,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晴小子,吃了没,这么早上哪去啊?”隔壁刘大婶出门泼水,正巧看见方晴背着竹筐走过。

  “刘婶早啊,刚吃,昨夜一场雨,山上的笋子应该都长出来了,我去挖几根。”方晴笑着回道。

  大山村依山而建,也因此命名。山上植被多样,物产丰富,一年四季常有村民上山打猎,采菜摘果,村里人靠山吃山这几年倒也算过的不错。

  一年四季常有村民进山,人来人往倒也走出了一条小路。

  春雨过后,春笋纷纷冒头。竹子生长旺盛的地方,多有竹笋。沿着竹鞭的方向进行寻找,泥土出现松软开裂的地方,极有可能有春笋。找到春笋后,用锄头抛开春笋周围的泥土,再斩断其根部,一颗春笋就到手了。

  方晴从小跟着他娘上山挖笋,不论是找笋、挖笋都极熟练,不过半个时辰,便已装了满满一竹筐。他背上竹筐,向家里走去。下山路上,还在树底下捡到几朵早出的野菇。

  “其哥!”方晴远远看见家中大门大开,一个男子坐在院内喝粥吃饼。

  “怎么这么早就上山去了,也不喊醒我,昨儿不是说好了一起去?”周其帮着方晴卸下竹筐。

  方晴看着周其将笋拎进厨房,说道“:昨儿你在地里忙活一天,今早我见你睡得沉,就没喊醒你……这笋子也不重。”

  要说这方晴与周其,乃是一对契兄弟。本朝男多女少,导致南风盛行,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男子皆可与同性结契,相互扶持,共同生活。至于子嗣,如若愿意,可从育儿堂抱养,也可从宗族中过继。

  方晴从小就与周其亲近,只因他有些胎里不足,生下来就瘦瘦小小,长大后也比村里的孩子矮一截,跑得也慢,村里孩子都不乐意带着他一起玩。只有周其处处照顾他,陪着他玩,带着他满村的跑,两人从小就形影不离,长大后也渐生情愫,自然而然便走到了一起。

  去年方晴他娘突然病重,两人便商量着把喜事办了,也好让她放心。喜事一办,方晴他娘就像是放下了心事一般,没几天就去了。

  周其三两口喝完剩下的粥,嘴里叼着饼,端着碗筷进厨房收拾去了。

  方晴见状,将周其的水壶灌满水,放进背篓里,又将农具收拾好,待会周其便可在院子中略坐一坐,歇息一会,不用急急忙忙一出来就得赶着去地里干活。

  “阿晴,我去地里了。”周其背上背篓,朝着屋里喊了一声。

  “好!”方晴听见声音急忙出来,站在门口看着他走远。

  待到人影再也看不见,方晴才回到屋里,他要抓紧时间处理好今天刚挖的一筐笋。

  预留出今天要吃的分量,方晴将剩下的笋剥去外壳,放入锅中焯水,然后将笋捞起来切片,再倒进热水煮熟。煮熟后将笋捞出晾凉。等待笋凉的时候,方晴在一边准备配料,把红辣椒洗净,和泡椒一起切段,再将切好的泡椒和辣椒装入盆中,盆中再加入适量盐、醋做成料汁,最后再将放凉的笋和料汁一起倒入无水无油的缸中腌制,七左右便能食用。

  这样做出来的笋酸辣脆爽,特别开胃,夏天胃口不好时吃上这么一筷子,能多吃上两碗饭。

  待到春笋全部腌制完,已经快要巳时末了。方晴来不及休息片刻,便要开始做午饭了。

  两人都忙活了一上午,周其下午还得去田里春种,午饭得吃的扎实些。

  方晴舀上两大碗米下锅,取下灶上挂着的腊肉,切下一块,准备做个春笋炒腊肉。

  先切好葱、姜、蒜以及干辣椒备用,春笋切片焯水,腊肉切成薄片。

  倒入少许油后,先将腊肉下锅,炒至微黄,再加入葱、姜、蒜、辣椒煸炒,炒出香味,最后倒入春笋,略微翻炒,加入少许盐调味,便可出锅。腊肉的咸香与春笋的鲜融合在一起,鲜香十足。

  炒完菜后,方晴细细清洗方才捡到的野菇,将其撕成条状,又磕了个鸡蛋,做了个蘑菇鸡蛋汤。这时候的蘑菇才长出不久,最是新鲜,和鸡蛋一起打汤,能把人的舌头都鲜掉。

  刚把菜都端上桌,便听见门口有声响,周其回来了。

  方晴笑道“:正好,菜刚上桌你就回了,快收拾收拾,趁热吃。”

  周其应声点头,到后院洗净身上泥水,方才坐下来喘了口气。

  方晴盛好饭,两人边吃边闲聊。

  “地里活忙不忙得过来,下午我也去帮忙?”

  周其咽下口中的饭菜“:家里田地不多,我一个人忙得过来,再者家里的事也不少,地里的事就不用你忙活了。”

  周其家是从他爷爷那代迁到大山村定居,田地都需要自己在村中买,又因花了较多的钱盖房子,故而周家没有多少田地。 方晴他爹在他三四岁就去了,一个寡母拉扯着儿子长大也不容易,村里人帮衬了不少,家里的田地大多也卖了出去,故而家中田地不多,就算如今春忙,地里的活周其一个人也忙得过来,只是累些罢了。

  吃过午食,周其只是稍稍休息了一会,便又赶去地里忙活,方晴则是准备打理家中的菜园子。

  农家人一年到头的饭菜多是自给自足,除了荤腥,少有花钱买的,四季食蔬不是出自自家菜园就是从山中采摘。

  “晴小子,在家吗?”方晴在后院播种,大门口传来喊声。

  “婶子怎么来了,快进来,我给您倒杯茶!”方晴听着声一出来,就见张婶拿着一篓野莓子站在院子里,连忙迎人进屋。

  “晴小子啊,别忙活了,婶子跟你说两句就走。”看着方晴又是倒茶又是拿零嘴的,张婶子连忙叫住他。

  “你石头哥啊,日子定了,这月初二。说是宜嫁娶,百事吉!”张婶子笑得合不拢嘴。

  “这是好事啊!不知道说的是哪家的姑娘?”方晴也替张石哥开心,张婶子家有一女一子,女儿前两年出嫁了,一年只有过年才回来一次。儿子的婚事,张婶子从去年年初就开始张罗,如今可算是定下了。

  “可不是,忙活了这么久,可算是定下来了!定的是隔壁村马家的姑娘!”,张婶子稍稍凑近些“:婶子来啊,是想问问你初二那天得不得空,婶子想请你来掌勺!”

  方晴他娘一手好厨艺,方晴也尽得她真传,村里的宴席都是请他来办,有时候连隔壁村的也会来请他帮忙,都是附近村的,价钱也公道实在。

  方晴自是一口应下,细细商量好数量和菜品后,张婶不顾方晴推辞,硬是留下那一篓子野莓,喜气洋洋的回家去了。

  送张婶出门后,方晴回屋看着这一篓莓子,倒水洗了洗,尝了几颗。一边吃着一边想着下回上山也摘一些回家,一会又想着到时家中的果子熟了也送些给张婶家。尝了尝味道,方晴又折返回菜园,除草、翻土、播种忙活了一下午。等到天色渐暗,方晴估摸了下时间,去厨房烧开水下了一把面条,又在灶房翻了翻,找到两条前几天剩下的茄子,打算做个焖茄子。

  茄子洗净切成块状,下入锅中,在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加一勺自家做的黄豆酱,加水,再盖上锅盖焖上一会,快出锅时再撒上一把葱花,焖茄子就做好了。

  周其回来时,方晴正打算出门看看,迎面就撞见了人。

  方晴一双圆眼中满是笑意“:回来啦!”

  周其硬朗的面孔也柔和下来“:嗯,回来了。”

  春日的夜晚还是有些凉,累了一天,方晴和周其早早擦洗完,吹灭油灯,盖好被子躺在床上说些琐事。

  “你爱吃豆角,今年家里多种了些豆角。”方晴翻了个身,窝进周其怀里,又将被子往上拉了拉。

  “嗯,你做的豆角焖面好吃……田里的地明天差不多翻完,后天就能播种。”周其将人抱住,又伸出热乎乎的脚搭在方晴脚上。

  “夏天的时候我再多晒些干豆角,冬天做炖肉的时候加上一把,味道也好。”方晴的脚有些凉,周其的脚一搭上来,他就立马挨上去了。

  “下午张婶来了,说张石哥定下来了,说的是隔壁村马家的姑娘,婶子请我去办喜宴。”周其怀里暖乎乎的,方晴舒服地蹭了蹭。

  “我今儿回来路上碰见他了,他也和我提了一嘴,这月初二,还有差不多半个月,够时间准备了,张石年纪也不小了,也是该定下来。”周其将方晴往怀里搂了搂,又掖了掖被子,不让风漏进来。

  村里的夜晚很静,不知何时屋外又飘起了小雨,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方晴窝在被子里,被周其捂的浑身暖暖的,屋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催人入睡,方晴的困意涌上心头,不知嘀咕了句什么,便睡了过去。周其蹭了蹭他的发顶,也合上了眼。

  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