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古代种田日常>第4章 农忙

  春日里头天气多变,刚还在下雨,过不了多久又开始泛晴。日子也就这么晴一天雨一天的到了六月。

  六月里,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早起天还没亮,周其已经坐在桌边吃了两个饼子,方晴端来一碗米汤,周其两三口喝完,拿上镰刀锄头等物,就出发去地里了。

  “阿晴,我地里去了,你别急着赶过来,地里的活我干的完。”

  “行,你先去,收拾完家里我就来。”

  六月中旬,村里家家户户开始收稻子,这几天家里没一个人是得闲的,就算是几岁的孩子,只要会走路,都得拎着小筐子,去地里捡落下来的麦穗。

  周其出门后,方晴收拾完碗筷,喂了喂院里的鸡鸭,还把昨晚的的脏衣服洗了,晾在院子里,最后在背篓里放进一大壶水,拿上条擦汗的布巾,锁好门,往地里去了。

  六月天里日头大,大家都是天还没亮就起来割稻子。方晴一路过去,每家地里都是在埋头苦干。

  方晴到时,周其已经割到另一头去了,在堤岸上只看得见个背影。

  方晴也没喊他,把背篓卸下,放在一边的树下,拿着镰刀下地干活。

  都是从小干到大的活,做起来倒也熟练。镰刀早已磨的锋利无比,抓拢一把稻谷,右手只需稍稍用力,便可轻易割下一把金黄的稻谷。

  太阳慢慢烈起来,汗水顺着脸颊留下来,滴落在地上,埋头割了一两个时辰的稻谷,方晴干活的速度渐渐慢下来,他回到田垄上喝了口水,又拿着水壶给周其喝了几口,略擦了擦汗,又捡起地上的镰刀,下田收稻。

  太阳高悬,快要晌午,方晴朝周其喊了一声,提前回家做饭。

  一进家门,方晴先是打了桶井水洗了把脸,冲了冲胳膊。冰凉的井水洗去了身上的热汗和稻谷上的小毛刺,驱散了身上的暑气。

  “畅快!”方晴抹了把脸上的水,往后院菜圃走去。

  这两天院子里的黄瓜和西红柿陆陆续续都熟了,方晴各摘了几个,兜在怀里,走进灶房。

  黄瓜鲜嫩,口味脆甜,不必多加烹调,只用刀拍碎,切成小段,再加蒜蓉、醋、盐凉拌就足够开胃。

  西红柿味道酸甜,方晴常和鸡蛋一起配着炒。西红柿洗净切片,鸡蛋打入碗中搅散,油热后倒入蛋液翻炒,成块后盛出,再倒入少许油,锅热后倒入西红柿,西红柿炒至汤汁浓稠时再将炒好的鸡蛋加进去,翻炒均匀后,散上盐、葱提味、增香就可以出锅。

  菜端上桌,方晴又从灶间的坛子里取了个咸鸭蛋出来。

  家里的咸鸭蛋是一个月前开始腌的,方晴特意去河边挖了一坛黄泥,到家后将黄泥倒入盆中捣碎,倒入盐水,搅成糊状,再将擦净晾干的新鲜鸭蛋一个个放进去裹上黄泥,裹完后把蛋取出装进坛子里,再将坛子放在阴凉通风处,一个月左右差不多可以吃了。

  咸鸭蛋刚煮好,周其顶着满头汗回来了。方晴赶紧给他打了盆井水洗洗,又端了碗凉透的山楂茶给他,让他喝两口,去去暑气。

  晌午饭是端到院子的树荫下的桌子上吃的,屋子里闷热,屋外时不时有风吹过,倒是比屋里凉快许多。

  干了一上午活到现在,两人都饿恨了,桌上的菜又都是那爽口不腻的,两人一坐上桌没两下就去了一碗饭。

  肚子里有东西垫着,没那么饿的慌,两人吃饭的速度就放慢了些。周其拿起半个咸鸭蛋,还没吃到口,他就知道这蛋味道不会差,这鸭蛋黄的油都流出来了!

  周其挑了一口放进嘴里“:唔,阿晴,这咸鸭蛋腌的好,蛋白不咸不淡,蛋黄油多又细密,我吃着觉得比去年那坛还好。”说着,又夹了口鸭蛋塞进嘴里。

  方晴点点头,说道“:我也觉着今年这坛腌的好,去年的那坛油没今年的多。”

  吃过饭,周其进灶房洗碗,方晴搬了条凳子,踩着摘树上的桃子。

  村里地方敞亮,到处都能种东西,大多数人家院里都种了几颗果树。周其家院里除了种了颗桃树,还搭了个葡萄架,扯了株葡萄藤,现在已经长出拇指大小的果子了,再过个个把月,也能吃了。

  摘下来的桃子,并着刚刚剩下的两条黄瓜,用筐子装着,扔进后院井里泡一泡、浸一浸,待会吃起来能更凉快些。

  碗筷洗完,周其也不急着去地里忙活,晌午这阵子,是一天里太阳最毒辣的时候,顶着这日头下地,不过一个时辰就得中暑。要是争着这点子时间下地,人真中暑了,耽误收稻子的功夫不说,人也得虚个两三天,实在是不值当,村里可没人做这赔本的买卖。

  等到最热的时辰过去,周其和方晴照样拿着农具,背着茶水往地里去了。

  中午休息了一阵,下午干起活来也更有力气。夏日里天黑的晚,太阳落下去后,天还有一阵子光亮的时候,这段时间最是舒服,家家都争着这点子时间,想趁着没日头晒时,多收两把稻谷。

  周其和方晴踩着天彻底黑前回到家中,方晴进灶房做饭,周其将院子里晒衣服收起来,又把井水里泡着桃子黄瓜端进堂屋,接着也进灶房帮忙去了。

  时间不早了,天已经彻底黑下来,方晴打算做个豆角焖面,又省时又好吃。

  方晴盛出两勺面粉出来揉面,周其在边上帮着把豆角切段,腊肉切薄片,切好姜蒜这些配料。

  面团和好后,方晴又舀出半勺干面粉,一边擀面一边撒干面粉。方晴将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片,再折起来,切成较细的面条。接着起火烧油,先放辣椒、姜蒜下去炒出香味,再放腊肉进去翻炒出油,倒入豆角,煸炒一会,加水,慢慢煮一煮。香味出来后,加香油、醋、调味,豆角煮软后再加一勺盐,最后加入擀好的面条,盖上锅盖,小火闷上一盏茶的功夫,豆角焖面就好了。

  焖面咸香爽滑,浓浓的汤汁包裹着每一根面条,面条筋韧,豆角脆嫩,腊肉鲜香,一口下去,让人胃口大开。

  周其是特别爱吃方晴做的焖面的,为此今年家里还特意多种了些豆角。

  吃完焖面,两人坐着歇了会,,吃了几个果子,收拾完灶房后,把在前院晒着的两桶水搬进来洗漱。

  夜间气温下降,若是刮来几阵风也有几分凉意,村里都是早起时装几桶水,放在院里暴晒一天,到晚间用时,还有些许热意,如此也不用浪费柴火烧水。

  在灶间冲洗一番,洗去一身的黏腻汗迹后,身上终于爽快舒服起来。

  两人都洗过澡后,方晴想了想“:其哥,这衣裳今儿晚上洗了吧,明天早上就吃馒头,这样也不费时,我早上就早点和你一起去地里。”

  方晴说的确实有道理,地里的稻子的确要尽快收上来,后面还得晒谷、脱粒,时间耽误不得,但是……

  周其想了想,说道“:家里的馒头前两天就吃完了,你明天得多早起来做馒头?”

  “呀!我给忘了,我现在就先把面揉好,明儿早上直接蒸就是。”方晴边说着,转身又进灶房去了。

  见方晴转身就进灶房揉面去了,周其也拖着装着脏衣裳的盆到院子里打水洗衣裳。

  家里没有什么活一定是谁干的道理,周其和方晴一个从小没了爹,一个从小没了娘,洗衣裳、做饭这些活两人是从小做到大的。只是方晴做饭手艺好,家里的饭食多是他做,如此这般,饭后的碗筷周其就会主动去收拾。要说这洗衣裳,平时周其都在地里忙活一天,累的很,这衣裳就是方晴来洗。但若是像今天这样,就一人做一件事,省时又省力。

  今儿下地干了一天的活,衣裳上全是脏污和汗水,周其仔细地搓了半晌,方才把衣服洗好,晾在院子的架子上。

  洗完衣裳,周其把盆放好,见灶房还有光,便也往灶房里边走,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刚走进灶房,方晴就端着油灯出来了,见周其站在门口,他笑着问道“:衣裳洗好了?”

  “洗好了,晾在院子里,今晚上过一天,明儿早上估摸着就能干了。”周其接过方晴手里的油灯,放到屋里的桌子上。

  忙了一天,除了晌午那会歇了一下,其他时间都忙个不停,现在终于能坐下来好好休息会。

  方晴脱下鞋,坐在床沿边,接着往后倒下,再翻个身,滚到床里边躺好。

  “其哥,来床上躺着啊,好舒服。”方晴微微起身,推开窗,一阵夜风拂过,吹起了他散开的头发。

  周其吹灭油灯,也翻身上床。

  透过窗子,能看见屋外的天空,今晚的月亮很圆,月光也很亮。

  方晴看着屋外皎洁的月亮,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周其闲扯,说着说着,困意涌上心头,也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晚间有凉风吹过,屋外蛙叫蝉鸣,方晴翻了个身,一脚搭在周其腿上,又沉沉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