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古代种田日常>第28章 橙子南瓜羹

  次年,早春。

  初春的微风中还夹杂着丝丝寒意,天有些阴沉,像是快要下雨。周其家的屋后,有一片的清幽的竹林,疏落的竹林间,两三枝桃花轻轻摇曳着,桃竹相衬,红绿掩映,分外讨喜,春风微拂时,能闻到弥漫在空气中的浅淡竹香。

  屋内,方晴正在灶房里煮橙子南瓜羹。一旁,刘雨连带着他娘还有村长媳妇都站在灶台边目不转睛地看着。

  橙子溜圆一个,橙的发红,拿在手里都能闻见橙子清新的香味。把橙子剥皮,切的碎碎的,接着把切好的橙子和蔗糖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开,开后转中火熬煮一炷香的时间,最后把南瓜切成小块,加入锅中,烧大火煮开,一直煮到南瓜熟软就可。

  煮好的橘子南瓜羹滚烫,方晴用勺盛出来后,便连着托盘一起端给了刘雨。

  “实在是多谢晴小子了,”村长媳妇拉着方晴的手连连道谢,“这几日姐儿吐的厉害,闻不得半点荤腥味,素日爱吃的如今一口都吃不下,一日三顿就只能喝的下点白粥,这脸都要瘦脱相了,看的我这当娘的实在是心疼,愁的我几宿都没睡着。没想到你昨日送来的这羹汤,虽说喝的慢些,但居然也都喝干净了,还说这南瓜浓香,橙子甜酸,熬煮成羹汤味道清新爽口,能压下身上那股恶心劲,喝着不难受。难得她这会夸一样东西味道好,我这便是舍下老脸,也得请你帮婶子这个忙!”

  “婶子这说的什么话,”方晴扶住李婶,故作一副生气的样子,“不过一道菜,还要婶子舍下自己的脸面来求,那这几年婶子送来的那些菜蔬吃食,我今儿也得清理清理,改明儿全都还回去。”

  这话一说,一屋子的人都笑了,方晴也笑着说道:“不过是做道菜,婶子又何必这么客气,等孩子出生,还得叫我一声叔,那我这当叔的总不能饿着孩子了。”

  “是,是,晴小子说的在理,太客气也就显得生分了,那下午婶子给你送点菜过来,晴小子也别跟婶子客气!”刘婶在一旁笑道。

  “那我自然是不和婶子客气的!”

  又在灶房里说了几句话,差不都时,方晴就提醒着两位婶子该回了:“这汤羹得趁热才好喝,两位婶子还是先回去送了给姐儿吃下才是。”

  刘雨一直在一边听着他们说话,也插不上嘴,方晴这话一出,他连忙点头,说道:“是啊,娘,外头风又凉,待会到家这羹就不好入口了。”

  “成亲了就是不一样,都会心疼人了,”刘婶打趣了一句,“也是该走了,晴小子,下回来婶子家坐坐,让婶子好好招待招待你!”

  “诶,空了一定来,婶子慢走啊!”方晴送他们到门口,目送着他们远去。

  时间也不早,刘雨他们来的那会已经是大上午了,在灶房里待了这么久,这会已经快到晌午了,方晴有折返回了灶房。

  先把米饭给蒸上,方晴又把才买的猪里脊取出来,洗净后切丝,加上料酒、盐、酱油等香料腌制一会,腌制的时候,方晴又洗了根萝卜,把泡发的黑木耳捞了出来,切成细丝。切完配菜,方晴又拿了个小碗装了些淀粉,又加了些水进去,把淀粉化开,留着备用。等这些全部弄完后,方晴便起锅烧油,油热后先放入腌好的肉丝,快速翻炒,直到肉丝炒至发白时,盛出来放在一旁。接着,趁着锅热,下两勺豆瓣酱,煸炒出红油,下葱姜蒜沫,加盐、生抽、糖、醋,再加上半勺清水,最后把刚才调好的水淀粉倒进去,中大火熬汁,等到锅中汤汁收的差不多之后,把肉丝下进去继续翻炒,最后,把切好的萝卜丝和木耳丝放入,翻炒均匀后,撒上些葱花,菜就能出锅了。荤菜炒完,方晴又去园子里拔了颗卷心菜,用手撕成片后,盆里洗净后沥干水分,和香醋、辣椒一起炒了一道醋溜卷心菜。单两道菜有些少了,方晴在灶房里找了一圈,最后还是拿了两个蛋,合着两片青菜打了个青菜鸡蛋汤。

  周其像是掐着饭点回来的,方晴刚把菜端上桌,他就拎着农具回来了。

  前几日已经立春,这会儿正是耕地、播种的时候,虽是天儿还有些冷,但在地里劳作一上午,周其额上还是冒了一层细密的汗水。

  草草洗了把脸,两人便坐下来吃饭,周其有些饿着了,也顾不上说话,先扒了两口饭进去。

  肚子有了东西垫着,便不像刚才那样烧的慌,周其咽下嘴里的饭菜,和方晴说起了地里的活:“地差不多耕好了,马上就能播种育秧,只要雨水能下来,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方晴夹了一筷子卷心菜,嘎吱嘎吱的吃着,听见周其的话点点头,也把上午两位婶子和刘雨来家里的事儿和他说了说。

  周其边吃边听,听到后面只觉得惊讶。他也听过女子有孕后会有些许不适,但也没想过能难受成这样,身子里本就多了一个人,还天天吃不下东西,这可怎么撑的住,思索了半晌,周其最终也只干巴巴的说出了句:“女子有孕在身真是不易。”

  “是啊,好在姐儿就嫁在村里,”方晴拿起勺子盛汤,“离得近,李婶子和李大嫂平日也方便照顾照顾她。”

  周其听到这倒也露出点笑:“这么看,李大哥他们那会真没想错,若是姐儿真嫁到镇上去了,这如今可就有些麻烦了,哪像是现在,家里人都在身边,估摸着姐儿也安心些。不过,我家阿晴也厉害,从前我只知道你做菜手艺好,却不知还能做出让有孕女子止吐的汤羹。”

  周其的语气带着明显的笑意,显然是在逗他,方晴脸颊微红,抬眼瞪了周其一眼,喝完嘴里最后一口汤,轻声说道:“我平白怎么会做这种精细的汤羹,是先前有一次做席,那户人家的娘子也害喜的厉害,我就是看着她婆母在灶房里熬了这橙子南瓜羹。前两日,雨小子来家里找我,说柳姐儿吐的厉害,什么都吃不下,问我有没有什么适合姐儿吃的菜品,我才是想这道菜来。”

  说话间,两人便已把饭菜吃完,周其端着碗筷进灶房,方晴拿了块抹布把桌子给擦了。

  下午还得去把地整好,预备着播种育秧,周其收拾好灶房,在家没坐多久,便又拎着农具走了。方晴看着周其走远,也拿上锄头去菜园子里种菜。

  春天里能种得菜多,南瓜、辣椒、豆角和黄瓜这些菜都是家里吃的多的,自是得多种些。

  都是常年做惯的活,方晴锄起地来也熟手,把土翻松后,把种子和育好的苗种进去,再用土盖上就好。这辣椒和南瓜倒是省事,种下后由着它自己长便是。只是这豆角和黄瓜略麻烦些,等它抽芽长藤后还得给它搭个架子,让它绕藤上去。

  看着菜种是没多少,做起来却是要费些时间,等到园子里都收拾好,已经过了有一个时辰了。刚在菜园里弯着腰这么久,方晴有些腰酸背痛,便倒了杯茶坐在堂屋门口歇歇。

  有鸟雀的叽喳声在耳边响起,顺着叫声看过去,有两只燕子正在屋檐下衔泥筑巢。

  村里老人常说,燕子筑巢意味着好兆头,家中必有喜事发生。方晴还是第一次见有燕子在自家屋外发窝,一时也有些好奇,端着杯热茶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两只燕子飞来飞去。

  “喵呜,喵~”一声猫叫牵回了方晴走神的心思,他往院墙上看去,果然,一只皮毛油亮的狸花猫正蹲在墙头,目光灼灼的看着方晴。

  方晴站起身来,捏了捏因抬头太久而酸痛的脖子,笑着说道:“你今儿来的正是时候,家里还有两条小鱼,你在这等等。”说罢,便进灶房去了。

  等方晴拿着个盆,端着鱼出来时,狸花猫已经蹲在院里舔爪子了,一见他出来,便放下雪白的爪子,悠悠的迈着步子走过来,绕着方晴走了一圈,又用尾巴缠了下他的裤脚,接着又瞬间放开。

  虽是隔着衣服,但方晴还是感觉到了猫咪尾巴缠上来时的触感,他不禁笑了起来,蹲下身揉揉狸花猫的脑袋,接着又把装着鱼的小盆放在它面前。

  粗粗看去,盆中鱼有五六条,个头只两三根手指那么大,如今正精神着,在盆里游来游去。狸花猫看见游动的鱼,眼睛都直了。方晴在一边看着,只见它尾巴稍稍抬起,崩的笔直,只尾尖微微上翘,接着爪子快速往盆里一捞,嘴巴往前一凑,一只小鱼就已经被它叼在嘴里了,方晴在一边看的连连惊叹。

  这只狸花猫常常在村里晃悠,一些孩子见它长的可爱,常在家中寻些东西喂它,家中大人看了了,不但不阻止,有时还会跟着一起喂。只因这狸花猫颇有灵性,吃了这家的东西,便会帮着捉鼠,这可解决了村民们的心头大患,往年储了米粮,最是怕有老鼠偷吃,这鼠的数量又多,若是放着不管,家都要被吃空。但打鼠也不容易,它常在夜里出没,一听见响声全家都不得安生,点上灯拿着棍子扫帚得折腾个半宿,若是打着了倒也罢了,这要是没打着,今儿晚上就算是白折腾了。因此,自发现这狸花猫能帮着捉鼠后,村里人见着它也亲切,况且也从没见它乱抓咬过人,村民们就更是喜欢,看见它往自己家跑,就会拿些东西喂喂它,硬是把它喂成了现在这幅油光水滑的模样。

  只是,单说村里,这猫最爱去的,还是方晴家中。前段日子,天气还冷着,这狸花猫不知怎么的,竟是有崽了。那会不好外头不好找吃食,它便自己溜溜达达,在方晴家赖下了,过了小半个月,不知怎么,它又突然跑走了,方晴和周其还出门找过两三天,等过了一阵子,它又自己回来了,肚子瘪瘪的,崽已经生完了。想着它一只猫还得养几只崽,方晴每次见着它,都会把它给喂饱些,好让它能好好把自己崽给养活了。

  就想着这些事的功夫,盆里的鱼都被猫给吃完了,它舔过胡须,对着方晴又叫又蹭,惹的方晴忍不住伸出手,把它从头摸到尾:“行了,吃了吃饱了,快回去吧!”

  按着以往,这猫吃饱后,围着人蹭一蹭就会走了,今儿却不同,它一直围着方晴叫个不停,还用尾巴缠着他的裤腿,像是想拉着方晴一起走。

  看着狸花猫的动作,方晴想了片刻,有些疑惑的指了指自己,接着又指了指大门,问道:“你是想让我和你走?”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