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古代种田日常>第34章 满月酒(2)

  吃过午饭,周其抱着苗苗玩了一会,直到把她哄着睡熟了,才把她抱进屋里的大床上。把苗苗放上床后,周其又坐在床边看了会苗苗睡的红扑扑的小脸,直到方晴从菜园回来才起身。

  周其接过他手里的菜,帮着拿进灶房里,问道:“上午一个人在家带着苗苗累不累?”

  “还好,不怎么累。”方晴倒水冲去手上的泥土,“苗苗又不闹人,自己抓着个东西就能玩半天,也就是饿了尿了才会哭两声,喂了东西换过尿布马上就好了,实在是让人省心。”

  “是啊,要我说,村里最好带的还是咱家苗苗,可真是来报恩的。”周其满脸笑,语气中是遮都遮不住的骄傲自豪。

  周其说苗苗是村里最好带的孩子,方晴也是赞同的。现下村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小时候是个什么样子他们都一清二楚,有几个小时候是整天离不得人,就连睡觉都得抱着睡,一放在床上,马上就醒了,还有些是白天睡饱了,晚上就开始闹起来,折腾的全家都睡不好。除了睡这方面,还有些孩子吃起来也不安生,愁的全家都吃不好。

  村口李大娘家的孙子就是这样,他家小孙子比苗苗小上一些,在家是吃也闹睡也闹,短短几天家里大人都被折腾的瘦了一圈,但孩子又太小,说也说不得打也打不得,家里大人也就只能盼着他快快长大,让自己能少操点心,多过几天舒心日子。李家的地就在周其的前边,每回李大看见周其精神头十足的从他前头走过,都要和他扯上两句,说自己老二就是来讨债的,真想和周其换个孩子,说完还要指着自己眼下一圈青黑让周其看个清楚。

  换孩子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看着李大这一脸憔悴样,他也实在是有些同情,回家时还顺路去他家看了看他家二小子。好家伙,还没进屋里,周其就知道李大的话是一点都没夸大,站在门口就能听见孩子的哭声,进去一看,孩子脸都哭红了,李大娘是一脸的心疼,抱着又哄又亲,这孩子还是哭的停不下来。

  李大把手上拿着的农具放下,又把手给洗干净了,赶紧把自己儿子从他娘手上接过来,抱着出了门。

  “我这儿子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李大边抱着儿子在院子里绕圈,边向周其抱怨,“就是要人抱着他到处走,一停下来就哭。我娘年轻的时候伤着了腰腿,现在站久了都疼,更别说抱着孩子走了,现下地里又忙,你嫂子在家也有事,全家没一个人有空闲,这小子就成天成宿的哭,哭的我头疼的不行。”

  听了他的话,周其也替他头疼,他看了看趴在李大身上满脸泪痕的小娃娃,这会儿正滴溜着眼睛左看右看,哪有半点刚才嚎啕大哭的样子。

  周其试着伸手过去,小娃娃盯着他看了一会,然后把头给扭了过去,埋在他爹的脖子上。

  “你看看,这小崽子还挑人抱。”李大咬牙切齿,“我家老大那会也没这么不省心啊。”

  这下周其也不知该怎么安慰他了,便只好拍拍他的肩膀,帮着收拾了下刚才撂地下的东西,又闲聊了两句,便回家了。

  “行了,我回来了你就先去吧,苗苗有我看着呢!”方晴一听周其这话,就知道他想起谁家的孩子了,这么一对比,苗苗确实是像来报恩的。只是这会已经不早了,再在家磨蹭下去,晚上就的回的晚,思即此,方晴还是出声让周其早些去地里。

  “好,累了就休息会儿,我晚上早些回来帮你。”周其上前握了下方晴的手,又立马松开,接着拿上要带的东西便往门口走去,出了家门后,又回头往门里看了一眼:“阿晴,我走了。”

  人已走远,方晴也回了屋里,先去看了眼在床上睡着的苗苗,见她睡的好好的,方晴才进到灶房里忙活起来。

  虽说没大摆酒席,只请了些亲近的人家,但细细算来,人也不少,现下也得开始准备着了。

  村里的孩子满月,除了摆满月酒,还会给每家每户送上红鸡蛋,这也是对满月孩子的一种祝福。红色喜庆,鸡蛋圆滚滚一个,有圆满的意思,送上红鸡蛋,有表示添了孩子圆满喜庆的意思。方晴这会,正在数着鸡蛋下锅煮。

  鸡蛋容易熟,在锅里煮上个一炷香的功夫就能捞出来了,接着把刚出锅的鸡蛋放进调好的红水中过一遍,染上颜色,最后把鸡蛋全部装好放到外头去晾干就行了。

  鸡蛋放在外头就不用管了,方晴继续在灶房里洗菜切菜。这头刚把肉给切好,外头就响起了苗苗的哭声,方晴赶紧手上的水给擦干净,端过一直温着的奶,往堂屋去了。

  方晴一走到床边,躺在床上的苗苗就不住挥舞着自己的小手,像是想让人把她抱起来,方晴随手把碗放在小桌上,抱起苗苗就哄了起来,还顺手摸了摸她的裤子,确定是干的,便抱着苗苗坐在自己腿上,舀起一勺奶就喂进她的嘴里。

  “啊,啊”,见勺子移开,苗苗急的叫出了声,小身子还跟着勺子一起往前移,方晴牢牢的抱住她:“苗苗饿了是不是,不急,爹爹马上就喂奶给苗苗吃。”一边说着,一边又舀了一勺奶喂进去。

  等到勺子放到嘴边,苗苗不再张嘴时,她就是吃饱了。刚吃完东西,方晴也没立马就让苗苗躺到床上,而是抱着她去院子里走了走。

  下午太阳有些大,怕刺着苗苗的眼睛,方晴就抱着她在院里的树下走了会,还捡了片小叶子让她拿在手里。

  院里时不时有风吹过,吹走了方晴刚才在灶房中生出的热意。走的有些累了,方晴就拿了条小凳子坐了下来,小苗苗这会骨头还是软的,还不能站起来,方晴就抱着她坐在膝头,一会儿让她脸朝外边,看看家中院子里的样子,一会儿又把她给转过来,面朝着自己,然后就做鬼脸逗逗苗苗。

  抱着苗苗玩了一会,门外隐隐约约传来几声说笑声,方晴听着觉着有些耳熟,仔细一听,像是刘婶子和赵大娘的声音。

  只听这说笑声越来越近,方晴猜想两位婶娘应该是来自己家的,便抱着苗苗起身,把家中的大门拉开了。

  “正想敲门呢,没想到就开了!来,苗苗,让奶奶抱抱!”刘婶手抬到半空,门就从里面打开了,只见方晴正抱着笑的开心的苗苗站在门后,刘婶一看见苗苗就心喜,伸出手就想把苗苗接过来。

  有爹爹在身边,苗苗倒是愿意被别人抱,送到刘婶怀里后,小手紧紧攥着刘婶的衣服。苗苗这会刚喝完奶没多久,刘婶抱着她只觉得自己是抱了个奶团子在身上,忍不住贴近了苗苗的小脸儿:“哎呀,小苗苗真香,奶奶亲一口!”

  苗苗有人抱着,方晴就进屋里倒茶去了,等他出来时就见苗苗已经到了赵大娘怀里,小虎子正靠在她腿边好奇的看着苗苗。

  “妹妹好小!”小虎子一手撑在奶奶的腿上,眼巴巴的看着奶奶怀里白白嫩嫩的苗苗,抬头问道“阿奶,我可以碰碰妹妹吗?”

  赵大娘揉了下他的脑袋,笑道:“这要问问你方晴叔。”

  方晴正端着花生瓜子走过来,听见虎子的话,把盘子放在桌上,蹲下身温声说道:“当然可以碰一碰妹妹,但是妹妹还小,要轻轻的哦。”

  虎子用力点点头,咧开嘴笑了:“我一定轻轻的,不会弄疼妹妹的!”说完,便趴回奶奶身边,伸出一根手指,小心翼翼的在苗苗脸上碰了一下,又立马缩了回来。

  苗苗还以为是有人在和她,躺在赵大娘怀里笑出了声。

  虎子见苗苗笑了,自己也跟着她一起笑出了声,一时间,院里满是两个孩子笑声。

  方晴陪着在院子里聊了两句,就被刘婶催着进灶房了:“晴小子,不用在这陪着我们这俩老骨头了,去里头忙你的去吧,我们在外面帮你看着点苗苗。”

  下午的确是要在灶房里做菜,方晴也不推辞,和两位婶子道了声谢就进屋里去了,等到灶间的事儿都忙完,周其也回来了。

  “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了?”方晴听见堂屋有动静,走出来一看,周其站在桌前喝着茶。

  周其抬手擦去因喝的太急而滑落下来的水珠,回道:“今儿不是要发红鸡蛋,我特地早些回来,就不用你赶的这么急了,地里的活也差不多了了,剩下的我明儿早上去整整就行。”

  “那是赶巧了,”方晴走到桌边,又给周其倒了杯水,顺带也给自己倒了一杯,“我刚想去把蛋给收了,你要是再晚一点,我就出门了。”

  周其笑了笑,说道:“那不是正好,我现在去送蛋,差不多待会也有人要来了,你留在家正好能招呼着。”

  说完,周其把杯中的水一饮而尽,拿上篮子把蛋装好就出门了。

  等周其回来时,家中已经来了许多人,正围着苗苗说说笑笑,方晴也坐在边上陪着一起。

  周其放下竹篮,又把方晴拉到一边:“天色也不早了,你去炒菜,我在外头陪着?”

  “就等着你回来呢,又不好光留着客人在外头,我得赶紧着,再耽搁一会就太晚了,好在东西都备齐了,直接炒就是!”方晴松了口气,和周其说了两句就赶紧进灶房去了。

  晚云渐收,夕阳斜挂,一盘盘热菜端上圆桌,桌上的邻里乡亲边吃边聊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小院里热热闹闹的,笑语欢声不绝于耳。

  酒阑客散时,已是月上中天,方晴和周其又把家中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遍,等到上床歇息时,两人都已经累的不行,在睡的正香的苗苗脸上亲了一口后,两人也相拥着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