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谁与渡山河>第70章 南阴墟(13)

  南阴墟,漳河墉城稍北二里许,常瑞山主峰的南麓。其势上陡下缓,黄土深厚,扼山口,古为军事要地,天衍朝开基后为天衍帝陵寝,环抱仪树成拱形,共九千五百株,台前广场纵横有九余楹,可纳万余人。

  而拱台正中乃主祭坛,由长方青白石建成,拾阶而上,高达二十七尺,而此时顶层巨鼎开启,正是帝陵地宫的入口。

  十五年前,先王后归葬于此,今日石门再开,待天衍合葬同陵。

  辛襄站在祭坛的最前方,腰间佩玉,黻衣绣裳。眼见着卤薄仪仗浩浩汤汤,被万余众簇拥着,一路迤逦而来,紧接着,幡队散队归拢在祭坛四方站定,赤炎红铠铁骑与京营的黑色制服绞缠护卫,三足乌的蠹旗不倒,哀乐不歇,八十八杠的棺木终到眼前,杠夫们踩着红毯,一步一唱词,将梓宫抬上了祭坛。

  十数天的礼仪教导,辛襄只觉自己已经变成了个牵丝的人偶,他明明想落泪,明明想心痛得想裂开,可是他不能,只能听着礼班的唱词转身,一脸肃穆地领衔屈膝、祭酒、跪拜。

  他从来没穿过这样厚重繁琐的衣服。

  他以前最喜欢看鸾乌殿的女官晨起侍候辛鸾更衣,今日才知道身着这样的全副冕服,玄衣纁裳,配饰组玉,革带叠着大绶腰会勒到人透不过气,而他端着酒,每一个抬手都艰难无比。

  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炙热苍茫的风里,他听着嗡嗡嘤嘤的哭声,汗流浃背,只感觉哭声哀乐里念诵的每一句祝文、悼文,都混着浓重的铁腥气,逼得他想呕出来。

  白珠旒冕在他眼前不知停止的晃来荡去,辛襄都不知道怎么主持结束的,他最后卸下冠帽,以额触地,听着内侍嘹亮地唱着祭礼终结,那一刻,他心力交瘁,感觉自己就要晕过去。

  可是显然,百姓并不打算就这样结束。

  辛襄起身的瞬间狠狠地晃荡了一下,只见祭坛正中,几百人重孝忽地有组织地跪倒,领头之人忽地大喊,“先帝祝文续毕,祭礼告终,然腾蛇奸贼仍逃匿在外,高辛帝子仍不知所踪,我等忧心忡忡,还请朝廷给天下人一个说法!”

  紧接着,请命声如惊涛骇浪般层层卷来,在祭坛正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仿佛滚油中溅入无数的水滴,四周的百姓纷纷开口嘶喊,哗然着向前推挤!

  众声喧哗,其实每个人到底说了什么,那是根本听不清的,但是站在祭坛上的云端之人,全都听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天衍十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天子被杀,太子被掳,这是整个国家最屈辱的一天。

  济宾王压得住神京温顺的百姓、安抚得了一时,但是今日近日的场景,所有来临奠的天下人都激动了,都愤怒了,他们开始质问朝廷含章太子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质问济宾王怎么还不出兵剿灭腾蛇的余孽!他们举着手臂,说他们不怕打仗,也不怕流血,他们矢志报仇,要所有乱臣贼子为先帝陪葬,他们要金乌落后,还能有人托得住太阳!

  向繇收着下巴看着眼前的局势,眼神锐利有神,看好戏一样等着济宾给他的臣民们一个说法。

  此时,齐嵩却列步而出,大声喊道:“臣有言!”

  祭坛的四方重鼎,铛铛铛地敲响,震得整个场下的人们凝滞在短暂在沉寂中。祭坛上的老臣们距离更近,不堪其苦地偏过头去。而此时,齐嵩却迈步而出,大声道:“皇皇上天,照临下土,先帝英灵在上,恐怕也无法乐见天衍一日无君,诸军一日无主。济宾王才堪大任,操行洁白,先帝居丧四十九日,一遵古礼,不敢稍纵。如今帝子销沉,继嗣不明,臣虽痛心,然更忧虑国本,恐帝位空悬,长此以往国将有大祸……故而,臣冒死,迎济宾王践祚嗣位,使天下归心,请新王典科律,申寃讼,寻帝子,而安四方!”

  祭坛之上,向繇霍然抬头。

  不仅是他,祭坛上很多人都懵住了。

  向繇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齐嵩老贼他……怎么敢?他怎么敢?天衍帝的骸骨刚刚归入帝陵,这齐嵩要无耻到什么程度,竟然公然利用先帝的葬礼?公然违拗先帝立嫡的意思,说请迎济宾王即位?!

  可是这个惊天的消息还没等他消化,以齐嵩为首的司空复、况俊嘉祥纷纷朱衣绶带、揖手高喝,“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居高声自远,他们早有准备,齐声一喝便气势如虹。

  且一个臣子接着一个臣子,个个舌灿莲花,有理有据,那意思就是如今情势,太子失踪,国本未定,高辛氏中,资历、民望可以堪当帝位的就只有济宾王!他们声音高朗,朝着祭坛下的百姓历数济宾王十几年来桩桩件件的功勋,夸赞济宾王的品行,追忆天衍帝与济宾王兄友弟恭之当年……

  再之后,那些造作的请拜、辞不受、再请拜、再辞不受,已经无需赘言了。济宾王巧言令色,好一番“天下乃我王兄的天下,我不过因兄成事,若寻得含章太子,该当送还地位。”他情真意切,字字锥心,向繇不知济宾王是不是在祭坛下安插了人手,推波助澜,最后只听得百姓喧腾起来,众口一词,竟没有人再有异议。

  那个时候向繇就知道了,北君之位的定夺只是个提前放出的烟幕弹,此时重臣们粉墨登场,济宾王用意昭昭,就是意在帝位!

  没有兄长的遗诏,不要紧,不是兄长的嫡脉,不要紧,他握有神京暗中的权势,他今日还有他兄长的民心!有了这被鼓动的民心,他今日就算冒大不韪登这九五至尊之位,百年之后,又有谁敢说他名不正、言不顺?!

  情势已成,齐嵩抓紧一切时机。况俊嘉祥曳步上前,四方礼官跪拜,一时间祭礼变登基大典。

  祭坛下的百姓仰头望着,议论着,互相推挤着,都以见证如此家国大典为荣。况俊嘉祥大祭司苍老的声音在整个南阴墟的高空回荡,他围绕着济宾王,且吟且唱。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庶物群生,各得其所。”

  百姓喧哗躁动起来,四周都是人。辛鸾宛如陷入泥淖,一步一步走得艰难,他听着百姓的议论,听着他们说济宾王有其长兄之风,足配王位,他没有抬头,狠狠地撞了那人一把,跌跌撞撞地挤开他往前走,那人反过来大声斥责他“挤甚么!”辛鸾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理都不理,只努力地更靠近祭坛一步。

  “哄乱者,可杀;得意者,可杀;掩人耳目,可杀;出其不意,可杀!”

  这是邹吾交给辛鸾的,他攥紧了手中的武器,几乎是在使出浑身力气在人群中挪动,一步一步挪到祭坛的西侧,直到看到济宾王的后背,看到他的后颈。

  “使王近于民。远于佞。近于义。啬于时。惠于财。亲贤使能。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

  只要再走三丈远!这里的守卫不是赤炎,只是寻常的京营,他不必靠近,可以突然发难腾跃而起!

  他右手的是弓弩,三丈就是最佳的射程,他可连弩射击,就算辛涧可以躲过,他也躲不过他的匕首,他飞扑速度可杀猛熊,四周的营卫没有那份警觉,更没有那个伸手,他突然发难,一击就能得手!用匕首扎穿辛涧的后颈,然后把他劈成两半!

  辛鸾对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他冷静地眯着眼,冷静地计算着距离,看着辛涧的后脑勺,绷紧浑身的肌肉,一帧帧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

  他不会让他活着的。

  他的牙齿咬到咯咯作响,浑身的骨节都恨到叫嚣。

  杀父之痛,锥心难忘。他不怕死,也敢于杀人。

  他要以前所未有之痛恨,发前所未有之重誓,他要拿辛涧的血,来祭他的父亲!

  况俊嘉祥的祝词越发的华丽万方,气氛被千万百姓哄叫着推至顶点,“显扬先王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禄,钦奉孟夏之吉辰,普尊大道之方城,秉率百福之休灵,始加昭明之元服,推远冲孺之幼志,蕴集文武之就德,肃勤高辛之清庙,六合之内,靡不蒙德永永,与天无极……”

  “祝毕。”

  老人威严万方、辽阔高远地唱:“礼成——!”

  沉雄的乐鼓声猛地传来!百姓刹那间欢声大动,巍巍声浪,冲天而上!就是此时,辛鸾绷紧手臂,整个人向上箭一样地弹了出去!

  可就在他展翅的瞬间,人群中忽然窜出一只手,狠狠地压住他的翅膀:“辛鸾你冷静点!”熟悉的气息强悍地围拢了过来,贴着他的耳朵,带着咬牙切齿的急躁。那是邹吾!

  可是辛鸾混不关心,也根本没有了顾忌,盛大慷慨的登基礼乐淹没了他,他在四面八方的人群中,牙齿咬得咔咔作响,拼命扭动身子,左突右冲地只想往前冲。

  “你疯了么!”那一刻,邹吾几乎制不住他,万人喧腾的广场,没有人留意他们,辛鸾看起来就像是任何一个狂热的百姓,可只有他知道,他只是只浑身是血是伤的小野兽,发着狂,发着怒,疯狂地想要撕咬!

  他忍不了了,他想去复仇!

  “惊山鸟、鬼面蝠、绣眼乌鸦,你以为你能办到吗?!西南高地上全部都是辛涧的弓弩手!”

  辛鸾眼前模糊了,他咬着一口狠劲儿,横肘撞身后的人,用流血的脚来踩他,踢他,甚至用牙咬他,死死地扳着他的胳膊,在巨大的乐声和欢呼声中,大吼,“可那又怎样?!”

  他不顾一切地想要挣脱那禁锢,就像想要挣脱他这绝望的命运,像他困在红槲树中那次,青筋暴起,喊哑了嗓子,当时是八面的火焰灼身,如今是四周百姓的欢声大动,他爬起来,他踩空,他又爬起来,他又踩空,好似老天都要他葬身在这里!

  “我可以杀了他,让我去杀了他,你让我去杀了他……”

  辛鸾嘶哑着吼,“放开我!”

  他歇斯底里的声音淹没在欢呼的人群里,邹吾抓着他,死死地抱着他,声音是前所未有的强硬,“辛涧十五年单杀无敌,你以为你真能杀他?!忍下去!忍下去……”

  他命令道,“……辛鸾你要忍下去!”

  祭台之上,颂唱已毕,奏乐已毕。三公之首高声喊着:“礼成,请天子受拜。”

  民情鼎沸,早已不可挽回。之后此声次第传开,各门将佐,各方君臣,齐齐后退一步,叩拜济宾王:“臣昧死,为天子贺,谨奉九钟,宜哉万寿!稽首再拜,恭祝吾王上千万寿!”

  一声啸厉中,半空凌空现出双翅金色重明鸟法相!

  “……不要玉石俱焚!辛鸾,他们不配你的玉石俱焚。”

  既受大宝,济宾王请印玺,口授诏书,号召讨逆,以贼子之热血祭先帝,以惩国贼!赤色的火焰陡然升腾足有四丈之高,巍峨地盖过四野,越过祭坛,势不可遏!

  刽子手提起重斧,日光冷冽地滑过他的刀刃,邹吾板过辛鸾的脸死死地叩进怀里,紧接着,辛鸾听见了人群惊恐失控的吸气声,紧接着,又爆发一阵热烈欢呼!一浪高过一浪,一浪高过一浪,瞬息间,万人伏倒,山呼万岁,杂乱的欢呼最终将呼喝汇聚成同一种声音:“济宾王!济宾王!济宾王!济宾王!济宾王!”

  正午的阳光是悬天的利刃。

  后来,那欢呼浩浩荡荡如回荡在山谷中的千军万马,欢声大动,恭贺新主!

  辛鸾把脸埋在邹吾的腰间,忽然间,嚎啕大哭!

  他真的觉得自己已经疯了。他哭得脸色赤红,浑身瘫软,膝盖根本就站不起来,邹吾架着他往后避让,他看着眼前掠过的荒诞景象,感觉自己像是被撕裂了,他闻到了黄土草木的腥,闻到了段器的血,他看着杀人凶手登上王位,他看着朝廷重器在怨杀好人,他想我身之所在,到底是什么人间地狱?行善者不得善终,行恶者不得恶报,这天下的是非,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如此颠倒?!

  腥气一层一层地泛上来,高台上的辛襄眼睁睁地看祭台上的一幕一幕,看着百姓喧腾、世人跪伏。他的父亲面对此情此景,看着坛下鲜血,他在笑,是那种雄视六合、志得意满的笑。

  辛襄指尖麻痹,有针尖一般的疼。他从不怀疑他的父亲适合当一个国家的主君,先王韬光养晦、无为而治的时代已经过去,他的父亲比他的弟弟更适合当一个国家的主君,比他的弟弟更有才干手腕,他雄才伟略、有俶傥之节,不出意外,他会给天衍真正地带来中兴!

  可是!……他此刻,没有自豪,只有懊丧。

  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声中,他恍惚听到弟弟摧心泣血的哭声,那声音声嘶力竭,充满了绝望,他霍地在高台上转身!祭台之下,邹吾巧妙地背过身去,淹没在人潮之中,人山人海中 ,辛襄空面对着千百张渺小的脸孔,南阴墟的骤风里,怅然所失。

  天衍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初吉庚午。

  天衍帝出殡,举国大丧,济宾王升坛即阼,受封帝陵,既受大宝,后百官陪位,特告于宗庙,开年号元兴,称帝天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