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谁与渡山河>第77章 垚关(7)

  几天前的辛涧大帐中。

  齐嵩迎上暴怒的辛涧,老成持重道:“陛下稍安,事情还没有严峻到这个程度,我们还有可以转圜的余地……公子襄深明大义,和含章太子之前又一向要好,如今含章奔南境而去,只怕公子襄也知道含章太子一旦进入南境,‘南境’不日就要变作‘南朝’,高辛氏二王分立,天衍立时便要大乱,天下疑心……若公子能想通这一层,他断然不会坐视如此……”

  人贵语迟,齐嵩这一番话有如撞钟,悠悠荡荡说完,辛涧已经克制住了刚刚的失态。他抚案,慢慢道,“齐卿说得对,辛鸾一旦进了南境,就等同于公然表示自绝于东朝,到时候国有二主,天下共疑……君子喻于义,若是劝解得好,这一项不代表就不能利用。”

  这不是什么力挽狂澜之计,但是总有好过毫无办法。

  齐嵩:“公子襄少年意气,对这也一定赞同,自然是劝服含章太子最佳人选,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和公子襄谈平。”

  他游目四顾,只见王帐内还有辛襄硬闯王帐打碎的器物琉璃,刚刚那小子枪指他嫡子的事情,他忘不了,心中有忧愤,此时却还是不得不要以大局为重,“不过如今情势敏感又耽搁不得,谁能劝说公子襄是首要问题,陛下知道,我们这班老臣,公子都不与亲近啊……”

  辛涧沉吟了一弹指,当机立断,“公良柳。”

  他狭长的凤目流转过一丝精光,斩钉截铁一般,“孤听闻齐二与公良大人共事几十天,回神京半日里还见缝插针求了千年的老参偷偷送去了公良府上,想来这位老大人收服桀骜少年很有一套,让他去劝罢。”

  齐嵩暗自心惊,心道我这个做老子的都不知儿子曾经给公良柳送了老参,陛下却对时间地点清楚如此。但这惊忧他不敢表露分毫,只眉头稍皱,道,“这……只怕公良大人不与我们一心啊……”

  辛涧此时强自镇定了下来,整个人拈住了胸有成竹的气魄。如是轻轻抖了抖衣袖,淡然道,“老大人年纪大了,难免记忆不太好,那你托人提醒他一句,就说一说宫变那夜他是如何袖手值房,之后又如何写的投诚于孤的名刺的……背叛了就是背叛了,管他中间如何辗转腾挪,十五岁的孩子眼里不揉沙子,别以为一加一减,便可免作了这邦国罪人。”

  齐嵩立刻会意,点头俯首,“陛下说的是,老大人八十岁了,一生五顶万民伞两座家乡祠,临到致仕若选错了路,背上首鼠两端,一世贰臣的名声,晚节不保,何苦来哉?”

  ·

  谋局即谋心。

  辛涧将公良柳与辛襄算定,才有议和的前夜,放二人漏夜前来,意在用家国大义,断辛鸾去南境的心,也断他后面的大军补给。

  毕竟南境尚武,许多年战事连绵不休,南君申睦拥兵坐大有狼子野心,若是放任二者联手,一个有天下大义,一个有百万雄兵,辛涧以后的觉是彻底不用睡了。

  且辛襄来的时机很巧妙,挑的申豪又溜去垚关城的时候,就是害怕帐内的密谈会被南境人得知,向繇知道了一星半爪会来借机作梗。

  ·

  一张大桌,辛鸾辛襄宾主分别列坐。

  明亮宽敞的大帐内,卓吾打发走了一干人等,亲自为两方斟茶摆盏。公良柳揣着手,站在辛襄后面,没有接那热茶邹吾徐斌红窃脂站在辛鸾身后,身形都跟着绷紧,严阵以待。

  辛襄自进帐之后目光就紧紧锁着辛鸾,垚关前些日子连绵几场寒雨,他身上披着绣文精美厚重的外衣,进账脱下,里面却是寻常得有些简朴的白麻葛衣,擎杯喝了口热茶,细瘦的的手腕便露出来,上面横一道白麻绳和一道磨损的红痕。

  “怎么带着那个,腕子上磨破了。”

  很唐突的,辛襄忽地这样说。

  辛鸾注意到他的目光,眉心一蹙,把茶盏搁下,拉着衣袖盖住那麻绳,“民间戴孝的方式,我一路奔逃总不好一直穿重孝。”

  辛鸾神色与声音都好生疏离,好像被辛襄窥见自己的一丝一缕,都让他不舒服极了。

  可辛襄感觉不到这冷淡。

  他眼里他的阿鸾怎么样的都是好的,之前他一度以为他被烧死了,那感觉天都要跟着塌下来,能再见他,见他全须全尾安安生生地坐在他面前,他还求什么呢?

  “你瘦了,好像也高了,嘴角……是磕碰到哪里了吗?”说着,辛襄想到什么,急忙把自己手腕上的绿玉髓摘下来,推到辛鸾面前,“这个,我给你带来了。”

  邹吾站在辛鸾身后眉头一拧。

  辛襄还在自顾自地说,“不过不算完璧归赵了,这玉髓碎了两道,到我手里已经这样了……”

  辛鸾打断他,“我知道,是我化形它才碎的。”

  “对,”辛襄怔了一下,左手手指轻轻蜷起,道,“我在漳水河那日看到了,金红两翼,赤神精灵,很神气……”

  “我们能不叙旧了嚒?”辛鸾厌烦了,他看着辛襄,受不了他这样旁若无人地说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关心吗?补偿吗?无论哪种,他都受不了。“很晚了,咱们开诚布公地谈吧,你且说你们的打算。”

  帐内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

  话到如此,辛襄还有什么感觉不出辛鸾待他的态度呢?他垂下眼眸,也不说话,不动气,木着一张脸就一手扣着茶盏,一下一下用杯盖磕着杯沿。

  许久,他才开口,声音嘶哑,“公良大人,那就太子殿下说说罢。”

  公良柳领命,忽地深揖一礼,一揖到底,“臣,乞请太子殿下还朝归位。”

  此话一落,对面站着的四个人全部倏地挺直了身体。

  公良柳还是下了他的决心。

  一世贰臣也好,首鼠两端也好,王庭一夜宫变,他是掌武事的大司马本该冲身在前,结果却缩手值房。是当天他的坐视,让眼前的这个孩子失去了他的至亲之人,就算辛鸾回朝之后,等他长大了要清算于他,他也认了。

  济宾王此人性格狡诈,他托人劝他的话他都领会,一加一减不会让他免成邦国罪人,可是既然是错失,他以老朽之身,不想直没黄土都不得板正。

  只有辛鸾眉目不动,几息弹指后蓦地笑了,笑得如寒冰坠地,“归位?归何位呢?公良大人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您是要我归太子位,还是归阶下囹圄?”

  “既不是太子位,也不是阶下囚。老臣乞请殿下纳天子玺,归天下至尊之位。”

  邹吾和红窃脂眉头紧锁,下意识地就对视一眼。

  这条件开得太直接,太优渥,也太好了,好到他们不敢置信。

  这些天,辛鸾和邹吾徐斌他们商量得很清楚。大概的方略是等明日,拿辛涧王位的正统性发难,以他弑君弑兄的秘密暗度陈仓地要挟,王位辛鸾不屑于争,为让辛涧束手,他可以让步许诺公子襄代政,但是辛涧他必须随辛鸾回无皋山,请高辛氏族长主持公道。

  弑君之事,高辛氏不管,但杀兄之事,高辛氏不得不管,辛鸾的计划把这件事外部影响缩到最小,辛涧到时候是死还是囚禁终身,他都悉听长辈安排。

  可是他没想到,公子襄上来就开这样的条件,直接请他还朝掌政,且这话由公良柳说出来,揆阁重臣自有分量,丰厚得让人几乎难以置信。

  “那条件呢?”辛鸾神色肃然看定辛襄,“你让我割让什么。”

  辛襄毫不迟疑,嘴唇开阖,“许我父亲北君之位。”

  就仿佛是凭空一声巨雷响,辛鸾的眼神陡然锋利,他爆然一喝,“辛远声你知道我与你父亲之间,隔的是杀父之仇吗?这话说出来,你就不怕烫嘴吗?!”

  碧血凤凰闻鼓破阵般的杀气,此话一出,帐内陡起风雷之音,那声音如黄钟大吕,整个大帐都在跟着嗡嗡回响!

  辛襄内心翻滚,双眼一眯,面上却毫不退怯,“我知道。”

  他定定地看着辛鸾,眼底有死不悔改的蛮横,“可我们的家事从来都是国事,我父亲为国一生征战一生辛劳,就算他做了糊涂事,老了老了,难道就不能得到一点点的报偿吗?你可以封他北地,你不想见他,可以让他永不入京,我辛远声,”辛襄右掌“哐”地拍在自己的胸口,用力之大,听得见胸腔沉闷的共鸣,“这辈子这条命都可以是你的,上刀山,下火海,披肝沥胆,绝不说一个不字!你今日若全他后半生,我誓用整个下辈子向你恕罪!”

  就像他们去岁北伐刚刚结束的凯旋一样,辛鸾自己默默地在明堂晨间温书,同窗少年叽叽喳喳围着辛远声,所有人都在预测济宾王会是新的北境之主,若是少年人的话都可成真,又何必今日的阴差阳错。

  辛鸾绷紧地五指忽地松懈,茶盏嗑地一声落在桌案上,他双目通红,几有泪光,撇开头,声音低不可闻,“我不要你的命……我要你的命又做什么呢……”

  ··

  篝火幢幢,月黑风高。

  济宾王的大帐内济济一堂,围着一座沙盘,气氛生硬紧绷地等着公子襄的消息。

  而隔着几座营帐外,西旻躲在存辎重粮草的帐中,借着些微的月色又确认了一遍手中的卷轴,最终深吸了几口气,理了理自己的发髻衣裳,提好沉沉的木盒,毅然走了出去。

  垚关城中,向繇对镜而坐,他雪白薄翼般的睡衫外,披着一件青碧色的丝袍,他不动声色拢着自己及地的长发栉梳,手边的,是刚刚飞速传来的公子襄密谈的线报。

  ···

  帐内对坐的两人缓和了好一阵,辛鸾凌乱的脑子强自梳理,最后终是抓到了些疑点,“你今日来说的,全是你父亲的主意?”他总觉得他那个叔叔不像是会如此示弱之人。

  辛襄倒也坦诚,“一部分是我的。”

  辛鸾了然了,只怕许诺那部分对他有利的是辛襄的。

  “那你如何劝服你父亲?你能让他退位?”

  辛襄不正面回答他,“这是我给你的诚意,我自有办法。”

  辛襄从来一诺千金,辛鸾心中有数,但是身后的红窃脂却不了解他,闻言翻了个白眼,讽道,“你说清楚些。你说你有诚意,但我们总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红窃脂快人快语,问出了邹吾、徐斌、卓吾一众人的疑虑,辛襄闻言却暼她一眼,明显对这个无礼的女郎,不想说话。

  好在有公良柳接言,温温然道,“女郎无需忧心,迎帝子回京自有制度流程。且老臣已联名重臣,乞请济宾王将大政归还,到时候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天子印、符、节,百官侯于轵道,请入神京。国本迁移,乃大事,若是委屈了殿下,也直恐天下异议,”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卷纸页来,“这是联名之人,里面文有况俊嘉祥、文清源、谭建元、平季,武有蔡斌、陶滦、巢瑞赤炎将军在列,请殿下阅览——”

  辛鸾看了一眼,紧接着徐斌在后面又连问了些问题,公良柳都一一作答。到后来,便是红窃脂、卓吾都不由点头,看起来这样的和谈结果是最理想、最不必动兵戈的方法了,说是皆大欢喜也不为过——他们不仅可以解了如今垚关被围的危机,辛鸾还能摄大政归神京——今日有辛襄公良柳与他们里应外合,事若成,还图什么呢?

  整个过程,只有邹吾没有说话,他静静地看着辛鸾,看着辛鸾等着徐斌和红窃脂把疑虑问完,问到再无可问,才很是疲乏地摆了摆手,道,“你们先出去罢。”

  徐斌有些迟疑,当着外人面他不好表态,但其实他很是希望主君可以应承下来的,但是他又不得不听令,正磨蹭出大帐时,又见辛鸾向邹吾投去目光,低声道,“你也先出去。”邹吾深深吸了一口气,和辛襄不轻不重地对视了一眼,那一边,公良柳也挪着步子出帐了,他只得点了点头,搀着老人一把,迈步出去。

  这一下,帐内就只剩下他们兄弟二人了。

  辛鸾冷淡着一张脸,开门见山,“你筹划得很好,但漏了一件事。”

  辛襄:“哪一件?”

  辛鸾:“夫邹吾腾蛇之身,假做侍卫之臣,妄杀先帝于温室殿内,挟恨帝子于神京城外,悖逆不轨,恣行凶忒,污国害民,毒施人鬼。此诚存亡之际,天衍一夫奋臂,举国同声,誓奋两代之余烈,诛夷逆暴。枭悬以示众,孥妻灭子,方能熄此众怒,以安先帝英灵。”

  辛襄皱眉,不解:“你……什么意思?”

  辛鸾:“你的好计策。不仅让我保全你父亲的性命,保全他的声名,还许给他北君之位,若将来事当真由你说的发展,那邹吾呢?你是要林氏国兄弟就一直背着弑君的罪名?一直背着你爹的罪孽吗?!”

  辛襄万万没想到,辛鸾会跟他谈到这里!

  他一时怔忡,心思电转间,慌不择路地抓紧了辛鸾的手,口不择言,“阿鸾,我正要与你说,邹吾他们不可信,他们是西南余孽,他们包藏祸心,是悲门……”

  辛鸾腾地站起!

  下一弹指,茶水“哗”地泼了出来,连带着茶叶直泼在辛襄的脸上!

  辛鸾恶狠狠地挣开辛襄的禁锢,眼眶里几乎在瞬间烧出了红影,“看来哥哥是忘了当初了!忘了是你把我托付给他的!这过河拆桥、无情无义的嘴脸,还当真是有乃父之风!”

  辛襄闭着眼,不动,也不躲。

  茶水滴滴答答地从他的下颌淌下来,连带着几枚败叶一起落在他的衣襟上。

  蓦地,辛襄抹了一把脸,笑了,咄咄逼人地挣开眼,仰头看着辛鸾,“对,我就是无情无义了,他邹吾算个什么分位上的东西?配得上我的有情有义?值得你把这两个词按在我身上?!”

  明明没有居高临下,可辛远声看辛鸾的眼神,那种冰冷、凶狠、轻蔑和无视,就如一头磨牙吮血、眼冒绿光的狼。

  他切齿,字字都是恨,“辛鸾,我也明白和你说,当初我让他带你入蜀地,是要你再也不回来的!我是要你当个瞎子和聋子,再不管东朝的事情!结果呢?你还是杀回来了!你们还是走了回头路!是我当初瞎了眼,所托非人,我只恨我当时没能看清他的面目,只哄得你在垚关前,让天下人都看我们高辛氏的笑话!”

  这样畜生不如的话,辛鸾直气得捏着桌沿浑身发抖!

  他想也不想,扬手就想朝着那张脸扇将过去!

  谁知这一次,辛襄却再不坐以待毙,站起身抬手抓住辛鸾的细瘦的腕子,隔着那粗糙的麻绳把人狠狠一带,隔着宽阔的长桌,直把人拖到眼前!

  “你还想打我?!”

  “你还打不得了吗?!”

  辛鸾因悲愤而泣血,“若我父亲还在,他第一个抽你巴掌!辛远声,你还记不记得我爹爹是如何待你的!你从小长在王庭,他视你为亲生子啊!他万乘之尊,一朝横死,不说天下伏尸,难道连个让杀人者伏法的公道都没有吗?!”

  这激烈的冲突惊动了帐外人,邹吾红窃脂惊恐地冲入帐内,只见帐内辛鸾被擒着手腕,双目赤红,嘶声吼叫:“我不会答应!你今晚说的每个字,我都不答应!你也去让你爹死了这条心,死了以为还可以保全的心!——我要他死!我要他在高辛氏中除名!要他牌位不进宗庙,尸骸不入祖坟!我要一命换一命,要他跪在我爹爹的灵位前伏诛、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