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谁与渡山河>第94章 渝都(9)

  向繇志得意满,却仍做出体贴样子,瞧着以背示人微微发抖的辛鸾,体贴道:“那既然殿下御体欠安,那我们今日就议到这里,等进了渝都……”

  “慢着!”

  突然的,邹吾说话。他这一开口,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夺了过去。众人只见邹吾按着胸前的伤口,缓慢地朝着车窗挪动了寸许,扶着车窗,望定了向繇,“刚刚是我说得不清楚,向副,舰舫未到,容我说完吧。”

  渝都居于擎雷山上,山即是城,城即是山,此时他们隔着淚江,遥望渝都巍巍城池,一个时辰后,待再踏上土地,也就是真正踏入了南境的心脏。

  邹吾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再遮掩了,向繇是真正的高手,他必须拿出该有的态度,该有的诚意,和该有的拒绝,若他此时拿捏不好这个分寸,他们这一行人,进了渝都,也是为难。

  想到这里,他正色,开口,“兵法有言,用间为五。”

  很莫名的,是这样的一句话,所有人都侧目屏息着,静等他说下去。

  “这是天衍《兵史》十三章的首句,指作间分位五种,分别是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若五间俱起,莫知其道,神鬼难测——向副不知,我数年前曾游历西南净土佛国敬读典章,巧的是,他们那里也有对‘用间’的描述,只不过内容与我们中土截然不同——他们称间者行无间之道,即行无间地狱之中,要受苦无间、身无间、时无间、形无间,永不超生,永不轮回。向副,以我自身经历观这两种言辞,自认后者更为可信,世人对作间刺杀多有误解,以为他们行走于神鬼之间,通天晓迪,其实却不知此类人虽行于世,却遭地狱之苦,人不认他,鬼也不认他。”

  玉辂中,辛鸾忽地动容了。

  “……我不要长刀,要匕首……我不为以寡敌众,为一对一……我不为自保,只为取人性命……”当时说的话言犹在耳,那些邹吾教他刺杀的日子忽地跃至眼前,他想:原来他是这样看待自己的过去的吗?原来他竟然是看待自己的嚒?那些他扳着他的手臂、扳着他的肩膀的日夜,他是如此的愚钝,竟看不懂他的挣扎,看不懂他的隐忍和焦躁。

  思绪纷纭里,辛鸾蜷缩的手指刹那间死死地缩紧了。

  而向繇听到这儿,气势更是瞬间矮了下去,急道,“邹兄弟这是什么话?大家都是为了天衍,都是为了太子殿下,什么阴行于世,不得超生,邹兄你这说得可真是……”

  “时不同理同罢了。”

  邹吾不紧不慢地打断他,目光深湛而诚恳,“向副一定读过《天衍史载》,就以赤炎军为例,《史载》对赤炎一十八部之记载巨细靡遗,基本的人事变动都可以精确到时辰,可为何对赤炎暗部的记载少之又少?甚至连创立之期都语焉不详?——可见千古贤君如先帝者也是知道的,这世上什么是可以流传百世,什么是必须要遮掩后世的——况且我现在尚有污名未洗,既然已决定以真实身份行走渝都,这样的针对敌工的敏感职务,即是瓜田与李下,我实在是不得不避,故而,我只能请向副体谅,恕我不能接受。”

  一番起承转合,听得辛鸾整个人都绷紧了。徐斌更是一双眼珠震惊得乱转,心道:什么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才是真正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而向繇不由自主地就咬紧了自己后槽牙,余光瞥到辛鸾松懈下来的肩膀,一张脸阴晴不定,只捻着手指急剧地思索。

  可对于这些,邹吾只做不见。

  他游刃有余地掌握着谈话的节奏,自顾自地挪过身边的小几,在四只杯子中各倒了茶水,自己捏住一盏,剩下的推给身边人,温然道:“小卓,给向副、顾将军、徐大人看茶。”

  气定神闲之模样,向繇的脸都要被他气白了!

  然而邹吾并不放肆,他捏着茶杯,蘸了蘸杯中水,很是诚恳地抬头,道,“向副稍等”,便信手挽袖,以指为笔,在身前的小几上纵横点跃,画出一道道深色弧线——

  徐斌、古柏等距离很远,捏着茶杯,根本看不清邹吾在做什么,只见向繇策着马情不自禁地走近了,从一脸严肃转作阴晴不定又转做沉吟,然后压着声音,飞快地与邹吾交谈了几句。

  徐斌一脸狐疑,恨不能把耳朵支起来起听,然而别说是他,就是相距较近、时刻关注着身后邹吾的辛鸾,此时敏锐着就要调动全身,听到的都是无果。

  一盏茶的功夫。

  卓吾收完茶具再上车,小几上的水痕已经干涸了。

  向繇也适时地退回到原地,沉默了少顷,对邹吾道,“武道衙门不是我的人,我做不到如臂指使,许不了你太大的官位。”

  古柏和徐斌都是一脸惊疑,心道:这什么跟什么?这怎么又说到了渝都的城防武道衙门?

  可邹吾却似乎浑不在意,道,“区区教头足矣。能为殿下与向副分忧,其余,不敢请耳。”

  这两个人显然已经从刚刚的暗流涌动中迅速地达成了共识。

  尽管古柏知道,这职务转眼就从左右朝局的敌工国尉,变作一城防的教头,一贵一贱匪夷所思到儿戏,但是向繇现在这个态度显然是要答应的。

  果然,向繇发自肺腑地点了点头,诚恳道,“好。剩下的,咱们渝都巨灵宫中再议。”

  说不好奇是假的。听到这里,辛鸾都不由侧转过身,目露怀疑地看着车外,结果邹吾就在几道惊疑的目光中,从善如流地朝向繇答道:“好。”

  辛鸾一时间疑虑更盛了。

  谁知下一刻,邹吾的目光忽地投望了过来,问向繇,却看着他,道,“不知向副是如何安排的,殿下进入渝都之后,将寓居何处?”

  辛鸾方才明明已经平静许多了,没想到邹吾又忽然看了过来。他心头一紧,赶紧把目光滑开。

  向繇在车外笑,说给两人听:“殿下身份尊贵,当然是住在巨灵宫中。我已命人提前辟出东侧殿宇,改名钧台宫,随时恭候殿下大驾。”

  向繇的安排,周到又依制。辛鸾垂着头,在那里想。想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邹吾也是公事公办的口气,应了句,“应该的。”

  紧接着,向繇又问,“那不知邹兄可有下榻之处?若没有,也可以请示殿下,暂住钧台宫中。”

  “不必。”

  这一次,邹吾拒绝得同样干脆,辛鸾抓着衣襟的手指一颤,心潮又狠狠地低了下去,只听邹吾道,“宫禁重地,与巨灵宫一墙之隔,我身为外臣,实不敢冲撞贵人和女眷。”

  说着,邹吾又略一停顿,像是也知道这一行人若孤单单地放太子入宫也是不妥,紧接着道,“小卓倒是与殿下年纪相仿,若是方便,还请向副安排让他替我陪伴殿下。”

  卓吾神色一动,还没来得及说话,向繇却笑道,“这可不是我能拿主意的,”说着扭头殷殷问,“殿下,您以为呢?”

  辛鸾的胸口被一团气堵得难上难下,此时,他强行把心底里翻出来的那点凄凉咽下,深吸了一口气,调匀自己的呼吸,答:“这样安排,正正好好。”是他不该再多想了,是他昨夜去找邹吾这件事,本来就做错了,既然他刚刚全了他的体面和尊严,如今只求躲着他,那他还能说什么呢?

  卓吾听到辛鸾这样说不由开心起来,立马应道,“阿鸾你放心,我来保护你!”

  向繇的眉头不着痕迹地轻轻一折,又迅速展开,辛鸾却没有什么心思,只淡淡应一句“好”,然后像是再不堪忍受一样,朝着外面道,“船快来了罢,咱们走罢。”

  可是邹吾偏偏又说了“等等!”

  辛鸾侧着身子没有看他,其他人却立刻把目光又转了过去,只见邹吾将手肘压在车窗上,隔着两辆车,道:“殿下,您有东西落在我这儿了。”

  这一句何其突然!

  辛鸾愣住了,避无可避地看他,“什么?”

  “伞。”

  邹吾望着他,嘴角是有些促狭的笑。

  负伤的左手拾起一把青天壁的油纸伞,直直从车厢内递了过来,“你昨晚落下的。”

  向繇、徐斌、古柏面上不动声色,心中早已是一片喧腾。

  辛鸾的胳膊猛地一颤,顿时就羞怒到手脚发麻:他昨夜跑得太急,飞身进雨里的瞬间就知道自己落了伞,可是他当时他说什么也没敢回去拿,此时,他不敢再看邹吾的表情,垂着眼,探出手,匆匆忙忙地就想把那把伞扯回来,好像只要他动作够快,就能掩盖住昨夜私奔夜会的一切证据。

  可是他慌乱地拽住了伞把,用力,却没扯动。

  辛鸾额头上汗都要出来了,逼到了极处,这才把目光抬起来,只见邹吾此时抓着伞的另一端,见他抬头了,才正色着温柔了神色,朝他道,“抱歉。昨夜,是我失礼。”

  他的声音轻且飞快。

  饶是如此,卓吾、向繇、徐斌、古柏等人还是听清楚了。

  辛鸾瞬息间面红过耳,总不好在大庭广众和他拉拉扯扯,他有些急了,道,“你能松开了嚒?”说着恨不自在地手臂用力,邹吾见状,立刻放手,又补了一句,“你把伞打开。”

  辛鸾那天真的是见了鬼了。邹吾这样说了,他居然想也不想地在车中撑开了伞。

  青天碧色的油纸伞面,纤细削薄的骨架,伞面上,一支斜弋盛放的桃花,落下的,却是一支青檀的树枝——那是新折下来的枝丫,连茎身都是潮湿的,折断处一抹草叶的汁水,像谁生机勃勃的眼泪。

  辛鸾紧紧地攥着那支青檀,一时缓不过神来,“这,这是……?”

  “在别人家院墙上折的。”

  邹吾越过两折窗棂看他,眼神柔情而炽烈。

  辛鸾嘴角忍不住上扬,羞愤地、小声地念了一句:“撒谎!”

  他们走出好几里都是大山,哪里就有别人家院墙上的青檀让他折?——可是偏偏,他听懂了。那念头袭了上来,他瞬间就懂了,邹吾是在说: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

  小哥哥啊,你就不要生气了吧?不是我不想折墙上的树檀,我哪里敢爱惜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