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谁与渡山河>第109章 下山城(6)

  辛鸾没有在自己的身份上做很多停顿,更没有顾及人群中的零星不解的私语,“太子诃南君,拉一家大点?(太子和南君哪个大)”提问的没有得到回答,他身边年纪大些的渝都人只摆手让他继续听。

  “天衍十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也就是去年的最后一天,我的父王天衍帝被我叔叔所害,也就是现在遥据王位的那人——窃国者欺世盗名,据权柄,布追杀,随后南阳山火案、漳水河惨案、垚关对峙,次第发生。”

  惊愕,复杂。底下的沉寂有各种的原因,所有人举着神色不一目光看着辛鸾,知情者悲愤,局外人同情,但是更多的人是紧张又费解地看着他,他们更想知道,这样尊贵的小太子今日站在那里想说些什么。

  辛鸾的声音在近乎尴尬的安静中,显得镇定而克制,他目光凝望过每一处的人,“杀父之仇,窃国之恨,恨我此身未成,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今年三月十日,我自垚关走荆山,入渝都,短短十日,自东境而来的民船接连停靠渝都山脚码头,与赤炎数番将军前来投靠,至今晨,登陆兵民共计一万三千余人。”

  “我知道,台下许多人是东境来的百姓,或是南阴墟丧亲的受害者,或是在神京听过我晨时背书的故乡人,我之前可能不认识各位,但今日你们投奔于我,便算是成全了一场化缘,各位的饥寒,此后便是我的饥寒,各位的安全,便是我的安全。”

  站在南境公门队伍后面的大批人不由露出动容的神色来,他们风尘未扫,许多人肩上还负着身家细软,手中还拉着小女稚童,此时却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等着台上的少年继续说下去。

  “此地是下山城壬区,占地五亩有余,环境住宿艰苦,但尚可整顿经营,全部拨给东境来的诸位。渝都第一个月,东境人无论男女老幼,柴米油盐等物资皆可在南境民事衙门领取,诸位可以安心修整,徐徐在渝都谋事谋生,一月之后,六十岁以上老人十五岁一下幼年,仍可以继续领取物资,解诸位家中负力……”

  衣、食、住、行、工,辛鸾徐徐道来,虽不涉及具体落实的条规,言辞中却是一片真切的爱护,人群里没有多少人知道,今日他所有能开出的条件,都是数个时辰前他在巨灵宫一毫一厘地谈判博弈来的,而他害怕上传下达时中间的克扣私吞,晌午特特赶到这里,在台前说这番话,就是要后面所有南境公门心有忌惮,要之后具体的落实,全部以他的方向为准。

  人群里渐渐有人泛起泪花,轻轻的,竟传来啜泣声。

  辛鸾听到了,不由就笑了笑,那种哄家人般、柔软干净的笑容,“大家别哭嘛,我说的又不是坏事……庶事草创,人物固乏,大家重振精神,一定可以共克时艰——并且,我对各位也不是没有要求。”

  他停顿了一刹,肃然了面孔。

  人群闻言心头都是一荡,一阵紧张地看向他。

  “天衍百姓四方一体,按理说不该有东境南境之别,但是我们的确是自异乡来,脚踩着南境的土,头顶南境的天,吃着南境的米,喝着南境的水——这是不争之事实,所以我希望各位能明白,是渝都的百姓在支撑我们,我们如今所能做的,最基本的报答,是与这里的人民友好相处,尊重他们的风俗和神明,尊重这里的老人和妇女,若有摩擦,凡事以和为贵——”

  话到此处,许多南境百姓愕住了。

  歪歪扭扭没个正形的浮浪少年长大了嘴巴,离辛鸾近的列队都是南境中人,一刻前,他们心中不平地聚拢过来,都认定了今日是来挨训的,没想到含章太子居然说了这么一番话,便是一直埋在人群里尽力不抬头的吴天雄此时都吃惊地投去目光,而辛鸾身边的几位大人更是像头一遭听到这番见解般,惊讶地看定了他。

  辛鸾容色不改,朗声道,“我知道诸位都听到了南境传递四方‘虽曰旧邦、受命惟新’的告令,很多人认为我含章太子位尊于南君,在渝都我的钧令高于君令,便想当然地认为东境人也应高南境人一等——我今日话放在这里,谁若心中还有此种心思,你且来找我,我给你拿遣返费用送你回去!任何人,若在两地人中挑拨生事,管他是谁,什么身份,被我拿住,我绝不姑息!”

  含章太子声音切金断玉,一时卷起风雷之声,可还未等众人心中惊起一片凛然,辛鸾又忽地敛起峥嵘,“南境五年战事,我知道南境诸位对公衙‘征发’习以为常,看我带来一批人,就像渝都又入驻了一批兵一般——但恩情就是恩情,我们所占的住宅、营房、柴草、马料、人手、粮食,都是南境各位的人力物力,渝都父老乡亲之厚惠,我辛鸾,感激不尽。”

  说着他伸手一揖,深深地弯腰拜了下去。

  底下百姓彻底不知该怎样反应了,瞠大眼睛呆呆地看他。

  ·

  可能那个时候,辛鸾只是想到一路走来的总总,只是在反省自己路过南阳时忘记向千寻征道一句收容的感谢,虽然他也不确定现在若是千寻征站在自己面前他敢不敢开口,但是他能确定,客人就是客人,理应对主人感激。

  当时的他,对南境的军民、官民关系只有很粗率印象,它勾勒于徐斌偶然说起的下山城和各地百姓的“征发”之重,却不知道在一个接连五年军权至上的环境里,人们集体性的思维粗糙,行事鲁莽,底层人受尽盘剥,在渝都这个南境心脏都一度出现过“一日三征”的荒唐。

  向繇说他们南境全民皆兵,辛鸾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后来他才明白,这个“全民皆兵”的结果是因为如果这一家不是军户,那么一旦本地有军队过境,那士兵长官可以利用职务之便任意对民户进行索取,拿走家中的米、水果、鸡蛋都是轻的,他们甚至还会掳人女儿。

  可偏偏申睦向繇以此而得意,以南境前线之后数百万后备之军,成他四方霸名。被迫好战善武的百姓,何曾又想明白过,不是自己挣扎不出这地方,而是这个地方,亏欠了他们太多。

  ·

  而就在辛鸾早晨还没有到的时候,被粗暴“征”来盖房的民伕一脸怨气地抬木头,拌水泥,想着自己一天又出不了渔卖不出钱了,何方归带着十几个身体修整过来的亲兵来帮忙,刚说了一句,一群人嘲笑着尖利顶上:“我嘞伢冇得钱,伢赔不起饭!”

  他们不识赤炎军,不知道这是当年让蚩戎都闻风丧胆的军队,只是以为他们是外地人,要来捣乱。

  任何的热忱,遇到这样尖酸都要动怒了,还好何方归是个难以想象的好脾气,他拦住亲兵想要上前的冲突,好商好量:“我们不要钱,也不用你供饭!”

  可怀疑仍在继续,那民伕大声“哈”了一声,叫嚷:“你晓得起屋嘛,你毛晓得就莫吵哩!”

  何方归不以为忤,仍好言好语:“老哥,可我们有力气啊,我们不会的,你可以指挥嘛!”

  结果是辛鸾看到的皆大欢喜,赤炎七番有用武之地,两方配合得也算投契,可看不到的地方,人情之粗糙冷漠,早也可见一斑。

  ·

  而现在,辛鸾对着他们说这样一番话。

  底下站着的人,这辈子好多连五品以上的官都没见过,连中山城都没上过,乍然看到一个穿深色官府的,仿佛看到了什么奇异景儿,可今天,他们这里居然来了一个比南君还大的小太子,毫无预兆地站在他们的面前,感谢他们,他们像是听见了什么天方夜谭,心中之不解与震动,就宛如渝都塌了。

  沉默。

  底下一片令人尴尬的沉默。

  辛鸾一番赤忱,一番恳切,一礼行完,他手心里已全是汗,他支撑着自己孤零零地站在高处,忍耐着每一个弹指,以期底下人,给他回应。

  可没有回应。

  无数的眼睛看定了他,他们一声不发,时间拖得越久,辛鸾心中越凉一分,他急剧地思索,有些茫然地和这些人对视,可那一双双的眼睛连成黑色的深渊,无动于衷的,像是在看他,又不像看他。

  是策略错了吗?

  天不热,但晒,晒得人心头抽紧。

  是怀柔从来画蛇添足,最直接有效的就该一脚踹上去吗?

  看着众人麻木的反应,忽地,辛鸾了然地点了点头,“还是该听南境几位大人的劝啊”,他低低地叹了一句,以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在自我解嘲。

  说着,他又仰起脸,笑着清了清艰涩的嗓子:“那我要说的已经说完了,也不耽误大家时间了。剩下的,大家就请三位民事调配的大人们安排任务,干事的公门记好需要改进的地方,东境百姓也多留个心,下午与今后几日,诸位……再接再厉。”

  辛鸾忽地噎住了,他抬起手:他不能说了,他再说就要哭了。

  几乎是落荒而逃一样,他侧过身,仓促又坚决地往边上走。他受够了这种被众人凝视的难堪沉默,他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谁都别打扰,让他自己呆一会儿,可忽然地底下传来了人声,突兀的,第一句是:“几哩棒其唔里起窝!”

  声音分外有力。

  十五岁的孩子很难听懂方言,辛鸾只听到徐斌在焦急地喊他,可他此时根本不想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可是很快的,许许多多人开了口,那声音蔓延开去,最后变成:“哉唔各里长居啦!”,之后声音逐渐有了节奏,由杂乱汇成同一个声音,一群野孩子叫喊得最为卖力,简直就是在嘶吼,一脸兴奋地还在外圈边喊边蹦,喊到最后,他们像是要造反,喊得花坛都在震动。

  辛鸾迟疑地站住,他听出开头的称呼是在喊他了。

  可是他不解地看着他们,费力地听,他听不懂。

  “阿鸾!”

  一片混杂中,邹吾不知什么时候已欺身过来到他的脚边,

  辛鸾垂头,固执地开口:“能听懂吗?他们在说什么?”

  沿着狭窄的阶梯走下峭壁就到礁石了,邹吾仰起头,天光都收入他眼中,“他们在说——”邹吾停顿着笑了一下,群情激奋的午后,他笑容里有奇异的平和,“殿下……他们想让您长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