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谁与渡山河>第186章 别离(1)

  夜风拂面,天有星子。

  摧心肝的疾雨、骤风、闪电终于偃鼓停息,山石泥土里翻出潮湿微腥的味道,黑暗中荫荫郁郁地覆盖整个渝都城。隔着几条小巷,传来遥远的狗吠声,受灾的百姓拖家带口地住进蛇母庙宇,相关衙门孰能生巧,提着灯笼安排得井井有条。

  中山城的总控室里,邹吾垂着眼皮,深长的睫毛上还沾着潮湿的痕迹,他俯着身在大案上,旁若无人用白布条裹紧卓吾的尸体。辛鸾沉默地站在门口,不敢靠近。

  刚刚邹吾抱着小卓下山,他们行了一路,一路都在稀里哗啦地掉小卓藕化炭黑的血肉,有挺大的一块摔了下来,辛鸾脑子一抽去捡,想捧着它继续走,邹吾突然回过身来,那眼神真是冻得辛鸾这辈子都不敢忘。

  “殿下,南境军现在都知道了墨麒麟的死讯,他们正在包围过来,打算为了墨麒麟报仇。”

  屋外,总控室聚集了一众巢瑞、何方归、胡十三等青年骨干,他们都听说了,辛鸾刚刚在巨灵宫和武烈侯亲手杀了墨麒麟,此时的他们心情都有些振奋:终于!自己的主君再也不必受南君掣肘了,从此这南境含章太子将只手掌握,他们可以统筹整个南境,根基可以深深扎牢在这一万六千三百八十里的土地,再无人敢与争辉!

  “殿下,下令吧!”

  “是啊,殿下!向繇炸渝都,毁民居,人神共愤!他们南境军也该尝尝我们的厉害了,跟他们拼了!”

  “对,跟他们拼了!”

  一时之间,将领们露出同仇敌忾之色,纷纷主战。

  辛鸾闭了闭眼,侧头去问徐斌,声音疲惫:“刚刚伏火雷爆炸,伤亡情况如何?”

  徐斌忙不迭地答:“目前上报,伤者三百二十余人,死者十六人,其余还在统计之中。”

  将军们不妨辛鸾忽然问起这个,这俨然就是灭自家士气的一问,让他们心中好生不平,其中一个青年胆子格外大,好像生怕辛鸾畏战一般,插嘴道:“殿下!第三炸时赤炎军未有多少留在行辕,如今主力未失,我们还打得起!”

  “打得起也不打!”

  辛鸾的眸光骤然一寒,提声怒斥,“渝都刚遭一劫,你还要再做战场?!”说着环顾四周,威严喝令:“这是谁的兵,拖出去打三十军棍,主君说话也敢胡乱插嘴,还有没有规矩!”

  少年浑身威煞之气,徐斌吓得心头一颤,不由偷偷去瞥屋中的武烈侯,想着让人劝和一句,谁知里面的武烈侯像是瞎了聋了,沉默地忙着手头的事,一眼也不瞥过来。

  辛鸾沉下一口气,喊了几个心腹,让他们进屋来,巢瑞等四人立刻大步向前凑过来,也不往里面多进,只和辛鸾聚在门口处。

  “南境军所图不过我而已,想办法安排我出渝,我要避开一段时日。”辛鸾天外飞仙地下令。

  “殿下……这……”连何方归都察出不对了。

  辛鸾垂下眼睛,好像说任何的话都让他精疲力竭:“墨麒麟今夜原本是打算挟持我的,外面的能来的都是他的死忠心腹,乍闻主公去世定然激怒不肯罢休,但是他们不是要打渝都,是要打我!渝都也是他们的都城,这里面也有他们的亲人,我不在了,他们无的放矢,自然不会玩命强攻!只要巢将军和何将军你们联手,牢牢地守住渝都城防,拦住最开始的几波攻击,他们群龙无首,逡巡几日也便一哄而散了。”

  巢瑞和何方归何尝看不出辛鸾现在无心交战,卓吾死了,他与武烈侯都已是精疲力竭,怎么可能再遭一次四面楚歌?

  巢将军了然:“那殿下要去哪里?”

  太危险太偏僻,他们是不肯放人的。

  “西境。”辛鸾满目萧索,能撑到现在还好好的说话,他感觉自己要崩溃了,“往西都去只需两日水路,我去我外祖那。”

  巢瑞沉声点头:“好,殿下放心去罢,渝都这里交给我们。”

  辛鸾眼眶通红露出感激神色:“那仰赖诸位。我今夜即去,半月即回,我不在时,巢将军负责南境所有事务,切记以守为攻,万不可轻开兵衅。”

  他没有提到武烈侯,自然是要和武烈侯一起离开的,三人瞥了一眼已经为小卓包扎好尸身的邹吾,垂头领命:“是。”

  “不过殿下……”何方归想了想,迟疑开口,“现在南境军围渝,您要如何平安出去?”

  这真是问到了点子上,巢瑞与徐斌一时面面相觑。

  “南境军集聚水军码头,山后我知道另有一条隐秘水路。”突兀的声音忽然响起,众人回头,只见申豪于回廊的阴影中走出,身上盔甲被雨水淋出惨烈寒凉的光,他沉痛的一双眼看定辛鸾:“我可以护送殿下去西境,只是不知……殿下还信不信得过我?”

  ·

  渝都绝顶之战的第三天,也是渝都被围的第三天,御赐坊侥幸没有被炸,徐守文闻说墨麒麟已死,当夜便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忙碌起来,整整两日过后,他松了松酸痛的筋骨,拿起自己倾心写就的方略,出门。

  渝都自七月一日夜后,整个渝都便显出一股残破又清新之风气,之所以“残破”,是因多数房屋倒塌,渝都百姓忙碌地敲打重建起来,而之所以“清新”,则是因为一夜间整个风雨之山忽地生出无数植被花草,水汽丰茂,绽然盛放。

  他手里的是如何平稳接手南境全境的方略,诸如优待名流、减免税负、重赏军户等等,南境离乱疲弱得太久,虽有雄兵支撑起强势威严,里面却已经糟朽得脆弱不堪。辛鸾在这次宫变中斩杀墨麒麟,已然是大获全胜,但他害怕小殿下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今日,他是特意来恭贺凯旋顺便建言献策的。

  小院已经被炸平了,现如今理事又回到了中山城的总控室,朱门前官员将领匆匆忙忙络绎不绝,徐守文不是官身,哪怕是说要见自己的父亲,也只能先通报,再等候,在门口见了守卫的熟人,便聊了两句。

  “这左相也真是丧心病狂,在渝都连续五炸,听说都用到了地宫的石墨油脂想把我们一锅端了,太歹毒,真是太歹毒。”

  徐守文不知这样的详情,乍然一听,心中也是发毛,“那现在那些石墨油脂呢?可转移出来了?若是左相一党贼心不死再用它们生事端可怎么好?”

  那人闻言哈哈大笑,道,“放心吧,现在那地宫已经被张大人淹平了,殿下临走前又生了无数草木卡住了地宫,他们想生事,擎等几年吧才能把地宫挖通。”

  “什么?”徐守文这下更吃惊:“殿下不在渝都?!”

  总控官署里的徐斌原本忙得焦头烂额,听传报说宝贝儿子来看自己,还以为是带了什么吃食体贴老父,谁知徐守文一进门,迎头就是一沓竹简摔在案上,劈面一问:“爹!殿下怎么能去西境呢?南君新丧,南境不稳,他不在这里镇国,他去西境?您做臣子的眼看殿下做傻事,怎么就不拦一拦呢?!”

  这儿子越大越不好管教,徐斌被他这么一通抢白,脸色立刻不好了,往外看了一眼,低声喝他:“小儿懂什么?南境军还在家门口卧着呢,殿下去西境也是避其锋芒、以远制近之策,西境怎么了?又不是龙潭虎穴,两日的水路,殿下的母家,按常理说变数百不足一,能出什么错漏!”

  徐守文一听这话就上头,忍不住辩驳:“爹,大误!南境军群龙无首癣疥之患,可……”

  “你住嘴!”徐斌瞪了他一眼,赶紧去掩上门,挪动着笨拙的身子过来,低声道:“小儿轻浮,你知道个什么?你可知前夜发生了什么?”

  徐守文不解父亲的大惊小怪,“不就是计杀墨麒麟,怎么了?”

  口气好如踩死一只蚂蚁。

  徐斌一惊,他们对外的说法都是殿下被墨麒麟胁迫,不得已才动手斩杀墨麒麟,加上向繇炸渝都无可辩驳,巨灵宫一役太子党算得上受尽同情,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儿子,居然一眼就看破了其中暗涌。

  “殿下从我借书的时候我就知道他要做什么。”此事已尘埃落定,徐守文这时直接对父亲坦白,“张倧公、陆数,都是我替殿下私下联系的。”

  徐斌长久地看了儿子一眼,这个文静又书虫的儿子,看似不声不响,原来已经暗自成为了含章太子的心腹。他叹了口气,轻声道:“墨麒麟是死了,可是卓吾也死了。”

  徐守文一愣,先是狂喜,紧接着狂悲,难以置信地轻声问:“卓吾……死了?”

  徐斌:“是啊,不然为父何尝不想劝?可前夜那阵势你是未见到,殿下和武烈侯悲痛欲绝,殿下执意要走,君威之下谁敢触他霉头?为父寻思着殿下应该是想送武烈侯一程,毕竟武烈侯祖籍西南,卓吾去了,总要归故土安葬,殿下不说去西南,只说去西境,要去自己的外族家探亲,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能怎么劝?”

  徐守文心中砰砰地跳,还是觉得哪里不妥,忍不住再劝:“可殿下在外面终究不是办法,爹,我人微言轻,您要劝巢将军和何将军啊,一定要尽快把殿下接回来!”

  “休要纠缠!”

  徐斌也不耐烦了,但天大地大儿子最大,他被儿子搅扰得没有办法,只能没出息的尿遁,扯着袖子就跑,徐守文眼见着亲爹耍赖,急跟过去,谁知就在这父子两人回廊竞走时,一斥候卫兵疾冲进门,一见是徐斌,立刻单膝跪倒,大喊一声:

  “东南急报!三苗闻南君新丧,十镇叛乱!”

  ·

  西行的三桅快船急流而上,水汽氤氲,一尾轻舟就宛如一只小鲸在蓊蓊郁郁的高山湖泊中穿行,清新跳脱。

  雷霆暴雨之后,天地焕然一新,辛鸾低下头去,伸手去碰那沁凉的水,像是要去捉那捉不住的鱼。两岸险峻的山头有小鹿相互追逐的身影,他伸手拨开晨雾,遥远地抚摸那草木山川,处处是清扬潮湿的味道。

  小卓的尸体是在昨天开始发臭的。

  辛鸾难以形容邹吾闻到那味道时痛苦的样子,好像这世上有比弟弟丧命更痛苦的事情,就是他变烂,发臭,再也无法挽回。

  他脱掉了他那身血肉漫漶的白衣服,像是恐惧穿白了一样,随便套了一身,就沉默地,无声地,坐在船尾。从辛鸾的角度看过去,能看到他颓唐宽厚的脊背,看他孤零零地垂着头,呆呆地看着江水倏然逝去的波纹,一动不动,一坐几个时辰。

  辛鸾曾经试探地端给他滋养的汤药,虽然他不知道他有哪里受伤了,但是诸己碎掉了,他一定是受伤了,可是邹吾不想说话,不想理他,甚至都不看他,默默地吃饭,然后默默地离开,去弟弟的舱室坐一会儿,然后再去船尾。

  邻近西境天门峡的时候,邹吾提出要下船。辛鸾理解他的心情,他要带小卓去西南安葬,他谁也不想见,日日瞅着辛鸾、申豪和辛鸾的贴身护卫,已经是他的极限,他一眼也不想看到陌生人,尤其是西境在峡关口给他备下的煊赫仪仗。

  “那安葬之后呢?你会回来吗?”辛鸾抬起眼皮,静静地仰望他。

  邹吾看着他,没有说话。

  辛鸾的眼里有心如死灰般的紧张:“我在西都,我在那里停半个月,你会来找我吧?”

  他不想让自己看起来那么粘人,凭白的让他讨厌,但是他忍不住不问。

  邹吾垂头看了他好久,沉默了许久,然后点了下头。

  他这一点头,辛鸾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他勉强挤出一个不难看的笑,几乎是着急地说:“那我等你来接我。”

  邹吾闷闷地“嗯”了一声,然后掂了掂小卓的尸身,下了船,上了岸,辛鸾站在船头,扶舷用力地看,远远地看,翘首追着那身影看,可是直到小船撑蒿飘远,邹吾大步地往前走,一次也没回头。

  “……殿下。”

  申豪不知道什么时候踱过来,和他并肩站在船头,声音低沉。

  辛鸾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来,眼眶憋得通红,轻轻地应了他一声。还有半炷香的时辰就到西境,他知道申豪有话对他说,这些天他们一直没有说什么,因为不知道怎么说,他们的亲人,他们的感情,已经全部在巨灵宫震碎了,现在西境要到了,是该说清楚了。

  可是申豪没有兴师问罪,他只是问了句:“殿下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同行嚒?也是翻山越地。”

  辛鸾把那顶住喉咙口的酸楚咽下去,闭上眼睛,“记得。”

  辛鸾:“当时我们四人是从南阴墟一路往西南方向去,经过秦阳、折川、镇坪,然后沿着邗江穿越旬阳山,白河、安康,折熊山,再到垚关,到渝都,当时我们四个人都在,几次遇到辛涧的打伏,且战且行。”

  是的,四个人,当时就是他们四个人,辛鸾,邹吾,卓吾,申豪。他们在南阴墟仓皇逃命,最难时手下只有不足一百人,可如今原先的四人,一个人坐拥南境,一个丧亲,一个丧弟,一个丧命,已然都是面目全非,体无完肤。

  “殿下,”申豪也哽咽,“其实您的臣子们,都很喜欢您的性情。”

  “臣与何将军、巢老大说过很多次,说称帝的人与老师相处共事,称王的人和朋友相处共事,称霸的人和臣子相处共事,您是帝王之相,君王视臣子如手足,臣子视君王为腹心【1】,天下的道理说起来都很简单明了,不过就是你来我往,君主做到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便也自尽本分……您年纪小,但其实很多地方比成人做得好,很多地方都很符合我们这些臣子的期待,包容、兼听,耳根子不软,察能、善赏、自己身先士卒,宽厚、贤明、人品贵重高尚,果决、干练,大事敢于决断……大家总是私下夸你,说明君贤臣,江山有望……”

  “臣以前在渝都小住,其实没有过问过朝廷之事,但从您入渝开始,臣逐渐了解这些,知道我们家理政混乱积弊良多,您一定不满意我们……但其实,我们申家人……其实我们不坏,我们只是不太会搞政治的那一套,臣的小婶婶精明归精明,但那到底只是他一个人的精明,申家隔着几代出的都是将军,思维粗糙,脾气暴躁,祖上层层庇荫走到今日富贵,赶上天衍统一,我小叔叔横空出世,申家这才算是在这十几年放了异彩,封君一方……”

  小船轻快,冲开雪白的浪涌。

  申豪有些语无伦次了,他好像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那些狂悖的,忤逆的,痛恨的话,他想说老天总是跟他开玩笑,扔给他一个很好的主君,和一摊子血浓于水又拎不起来的大家族,两边势同水火,都是咳嗽一声震动半个天下的势力,他是个军人,解不开这样的政治的难题,既不能协助完成同盟,又不能消弭矛盾,真的于巨灵宫一夜爆发出来……他又开始痛恨,痛恨眼前这个笑到最后的胜利者——这个少年占着大义,杀了他的至亲!这让他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

  申豪流下泪来,问:“殿下,是不是所有的君臣际遇,总会走到尽头?”

  辛鸾沉默良久,最后只有两句:“申豪,是我辛鸾对不起。可我不悔杀南君墨麒麟,我只后悔杀了你的小叔叔。”

  不必再行船了,辛鸾已经能看到天门峡底下的仪仗,他害怕申豪说不完他说的,被外人凭白地围观,当即喝令着护卫立刻停船,靠着礁石能越过去的位置即可。

  “那我再问一句。”

  申豪看着东宫卫撑蒿摆桨,没有任何的表态。

  辛鸾垂着眼睛:“你问。”

  申豪:“六月最后一日,巨灵宫之筵的前一天。其实您已起了杀心,您和我说的那番话,只是为了稳住我,对不对?”

  他锋利的目光刺过来,是想要得知真相的犀利。

  辛鸾没有说话,只是抬头与申豪对视。桅船驶进两岸的绿荫,细碎的阳光穿透绿叶,斑驳地落在他的脸上,少年的脸庞上还有青涩的容貌,他那么小,那么稚嫩,可是眼神却那么坚定冷酷,是不否认的、清清白白的冷酷。

  申豪苦笑一声,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他点头,短促地笑,“我的确是该回战场了,那里才是我该待的地方。”

  辛鸾此时已提着衣摆,跳上礁石,听他这样说眉头微微蹙起,不解。申豪却已紧接着说明:“东南飞鸽传信,称三苗十镇叛乱。我要回去了,就不陪殿下进西境了,现在就去收拾我小叔叔的旧部,解渝都之围,然后,把他们带回东南战场去。”

  他握紧苍岳,眼神平静。辛鸾站在高高的岸边,他站在高高的船头,隔船相对,没有谁矮人一等,没有什么君臣忠义的束缚:“我是申家的儿子,东南是我们申家未竟的事业,我理应接手,把它解决。”

  “但从此以后——”申豪深深地看了辛鸾,停顿了一下。

  辛鸾不敢眨眼,一口气一下提到喉咙口。

  清扬蓊郁的山川之中,险峻巍峨的天门峡下,西侧分花拂柳焦急地奔来的仪仗列队,一切的嘈杂与清净中,那个第一个乱阵扶危主,第一个投诚,第一个引辛鸾入南境,第一个说“贺我太子殿下承祧衍庆,帝业万年”的少将军,扬开盔甲,斩下衣袍——

  对他说:“你我君臣,恩断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