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朕那个弱柳扶风的丞相大人>第61章 微服江南

  顾峤秉持着“只要人有朝一日入朝为官就早晚会认识到他的本性, 早暴露晚暴露都没有太多区别”的原则,理直气壮地跟着商琅一同离开了这琼林宴。

  时间已经不早,还有一个半时辰宫门就该下钥了。顾峤除了让礼部尚书留在那之外, 还给他又添了几个人,防止老尚书累着, 然后快活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两人没多在外逗留, 直接乘着马车回皇宫去,路上顾峤看见商琅轻阖着眸子,嘴张了又闭, 最后还是忍不住委婉地试探:“先生觉着,那些进士学识如何?”

  顾峤对那些四书五经的四班学问并没有什么兴趣, 无论是会试还是廷试,他们看的也是国策为主,顾峤并不了解,在商琅这样学识可与当代大儒相比的天才眼里,这群新科进士会是什么样的水平。

  总之他待在旁边听他们交谈的时候, 也就听明白了只言片语。

  实在是会让他忍不住担心,如果这样的一群人丞相大人都能如此对答如流的话,那年少时他问商琅那些皮毛问题, 商琅会不会觉得他蠢笨得无可救药?

  “单论学识, 当算英才, ”商琅睁开眼,给了肯定的回答,但毕竟是认识了顾峤这么多年, 还能算得上小皇帝的半个先生, 商琅听见他这样问, 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不过治国并非纸上谈兵,亦非俗常道理可以轻易囊括,之后如何还要看实事,陛下不必多想。”

  这些学子都是自幼开始接触古今的圣贤书,浸淫此道十几二十年,对其中典故早就烂熟于心,写篇文章要引经据典简直小菜一碟。但顾峤不同。

  皇子自三岁便会入国子监,但顾峤整日整日跟着傅小侯爷玩闹,直接荒废数年,一直到八岁那年遇到商琅这才安稳下来学点知识。况且,顾峤除了寻常的经史子集,还有皇家那些帝王之道治国之策要学,连带着习武,这般忙忙碌碌八年,就仓促登基,之后宵衣旰食,已经许久不曾碰过那些书,再聪慧也难于这些专学多年的进士相比。

  而且就算那些进士当中真有什么学识格外出众的人,商琅最多也就是欣赏,连带着对于顾峤统治下的大桓能有新一代英才在朝为官的欣慰,绝不会有其他的情绪。

  他满心都是顾峤,此后或许也就只有顾峤了。

  “臣辅佐陛下,并不全然有先帝之故。”商琅继续道。

  说实在的,先帝于他也只限于知遇之恩,将他留在了京都,却并没有太过明显的提拔,一直到那日宫变托孤——但这件事情的缘由,商琅更愿意归在整日粘着他的顾峤身上。

  归根到底还是顾峤。如果商琅自己不愿,或许都不会成为这一位托孤之臣,哪怕还是阴差阳错地被先帝给任命了,商琅在尽一个臣子本分之后大可以直接罢官,功成身退,还不至于因为功高盖主被帝王忌惮。

  商琅会愿意留下来,全然是因为被这位临危受命的少年帝王身上展现出来的韧劲所吸引,也都没有想到,自己会从“努力做一个贤臣留名青史”走到如今这般对帝王有非分之想的地步。

  顾峤的身上的那种独特的纯粹和坚韧,实在是太过于吸引他,让他一步步地踏进痴恋的深渊里面,万劫不复。

  “陛下是精金良玉,有明君之质,无论何时,都莫要妄自菲薄。”

  也正是因为如此,商琅才愿意忍,才愿意等,丝毫不敢有所冒犯。

  他虽是长在大桓,但骨子里也带着南疆王族惯有的那等恣肆。如果顾峤不是一国帝王,或者顾峤只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商琅必然不会像现在这般隐忍不发。

  顾峤想要将人金屋藏娇,商琅也未尝没有想过。

  给人下蛊,给人施毒……依着南疆的法子,想要得到顾峤,他有太多的方式。

  可是不行。

  商琅喜欢玉,却对佩玉并不热衷,不过是见着帝王喜欢才会有意地去寻一些玉饰。他更喜欢去雕琢璞玉——无论是真正的玉石,还是眼前的顾峤。

  自然的,他也不喜欢美玉蒙尘。

  这才心甘情愿,作茧自缚,把自己束缚在大桓那些礼义廉耻当中,舍不得玷污心上人半分,就连试探都是小心翼翼地,也极为被动,若非顾峤自幼就习惯黏着他,商琅是断然不敢去做这样与君臣之礼相悖甚远的举动。

  “朕相信先生。”顾峤从来都不会拒绝商琅对他的这些夸赞,笑嘻嘻地应了下来,愉悦的心情一直延续到第二日,早朝的时候群臣虽然不敢直视天颜,但是都听出来了帝王语气当中的欢快,个个都是一头雾水。

  随后便听见人说要微服私访。

  至于要到哪里去,顾峤并没有直言。

  朝臣下意识地将帝王的好心情跟这微服私访联系了起来,不太放心,生怕这祖宗私访是假,玩乐才是真。

  应当不会,应当不会……

  相处四年,他们还是相信顾峤的为人,只有知晓真相的礼部尚书幽幽一叹,主动走出来,问顾峤:“陛下可有监国的人选?”

  “朕相信六部爱卿的能力。”顾峤直言。

  说实在的,除了商琅,朝中没有哪个能让他完全放下心来的。而丞相大人要与他一同到江南去,那此刻让六部继续互相牵制着,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众卿安心便是,朕此番又不是一去不返了。”担心会被有心人猜测出来去向,加上他还不确定荆州那边的事情能处理多长时间,顾峤并没有明确地去提在外多久,模糊了所有信息。

  还有人不满于帝王这般当甩手掌柜的行为,刚准备站出来反驳,顾峤就已经一挥手:“朕意已决,卿等不必再劝,各司其职便是。”

  虽说国不可一日无主,但如果朝中百官没了帝相就半点做不下去了的话,那简直与草包无异。

  顾峤相信这群老臣不会自视为草包,也相信等他们忙里忙外发觉忙不过来的时候,一定会选择去用那些新科进士。

  今年科举当中顾峤和商琅看好的那几个,基本都被他们塞到了六部里面去,就等着人成长起来,成为他新的心腹。

  安排妥当,顾峤干脆利落地宣布退朝,转头就让人将齐尚暗中宣进了宫里。

  齐状元初出茅庐就被受此重任,接受得到还算快,今日顾峤召见他的时候,人已经比廷试上坦然许多了。甚至是因为要跟着他们一起去荆州解决世家之事而显得有点兴奋。

  “这几日朕会派暗卫护着齐卿,齐卿便低调些,莫要让太多人注意到你去向,”顾峤仔细地嘱咐人,“朕会尽早派人送你出京,以归乡为由。待回了荆州,你寻个机会去见长宁侯——若是寻不到他所在便算了,等着朕与丞相到荆州之后再议。”

  顾峤其实不太指望齐尚能找到整日没个定处的傅小侯爷,但还是将密信交给了他:“若是能见到人,便将此信亲手交给他。见不到自己护好便是。”

  齐尚双手接过帝王递过来的信封,然后小心翼翼揣进袖中,应了声“是”。

  “无事了,”交代完事情的帝王神色明显一松,“你回去吧,小心些,莫要露出太多端倪。”

  齐状元又是颇为紧张地点了点头。

  顾峤看着他这副喜怒形于色的模样,若有所思,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其实那封信里面并没有太多的机密,只大概说了些需要傅小侯爷帮忙的事情,有许多还都叙述得简单至极,全指望着长宁侯与他这么多年的情谊产生的默契,也并未涉及到他和商琅真正要做的那些。

  齐尚那边若是真出了意外,他们实行计划的时候也不过是会棘手一些罢了。

  将这一切安排好,等着暗卫先将齐尚给护送出京,顾峤和商琅也暗中离了京。

  先前廷试放榜,他们并没有明白地给齐尚安排一官半职,这一次齐尚又忽然要归乡,联系着帝相要微服私访的事情,定然会有一些人注意到不对。因此顾峤和商琅从说了要出京那一日开始,就没有再上朝,甚至还先寻了两个替身放出他们北上的消息,这才真正地动了身。

  顾峤这个会武的还好,像商琅这般,秘密离京便显得困难了些,于是帝王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搂了人一路,运着轻功带人从京都北侧离开。

  他们在那里才上了那辆事先备好的毫不起眼的马车,云暝带着伏悯在那里等着他们两个。

  其实这段时间伏悯的性子还没完全被磨好,但是荆州实在路远,只有云暝一个顾峤还是不能放心,索性将这小少年也给带上了。

  哪怕人对他可能多多少少还带着点杀意,但只要能护住商琅便足够了。

  马车在外面看着平平无奇,内部却半点也不寒酸,顾峤一上来就懒在了软垫上面。

  商琅规规矩矩地坐在他身边,顾峤偏头瞧着丞相大人那挺直的腰背,难免感叹,他让齐尚先走一步,果然是个极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