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袁熙:三国种田王>第37章 兵强马壮

气急败坏的曹操回到许都,随后又一直感叹,如果奉孝在他不至于如此惨败!这次大战元气大伤,估计休养几年才能缓过来。

此时,幽州州治所在地蓟县,有个衣着邋遢,长着长须的人,在街上游荡。此人正是土匪二当家,他从昌黎大战中逃出来,向南一路乞讨,历经辽西郡、右北平郡、渔阳郡来到幽州的州城蓟县。想要以此改变命运,他再也不想回辽东了,最好再也不要见到袁熙,不然总是倒霉!

他正低头盘算着怎么谋个生路,突然被一声大喝惊住,“什么人?敢挡刺史大人的车驾,抓起来!”

因为想的入神,不自觉竟然走到路中,刚好挡住幽州刺史的车驾。

“草民不是有意为之!”二当家赶紧下跪解释,不过那些护卫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把他抓了起来。

车驾内的焦触看了看二当家,从他的穿着看出和本地有些不同,“你是从北面来的?”

抓二当家的护卫见刺史大人问话便停了下来。

“是,草民从辽东过来!”

“辽东?你为何跑这么远来此地,是否是奸细刺探情报?”焦触质疑。

“大人,我不是奸细,我本是公孙佲的属下,后来攻打袁熙失利便跑到这里来。”

“袁熙?可是袁氏兄弟里的袁熙?”焦触也听闻辽东一些事,如今整个辽东已经被一个叫袁熙的人给完全占据,但是无论如何他也不相信。

他宁愿相信是一个同名的人,因为袁熙别人不了解,他是最了解的,作为曾经袁熙的老部下,他知道袁熙本人宽厚仁慈,性格内敛,直白点说甚至有些软弱没有主见。更何况他和张南反叛,可没有给袁熙一兵一卒,去投奔乌桓也是被曹军打个惨败。怎么可能短时间内打败高句丽、公孙康成为辽东之主!

“大人,他就是袁尚的哥哥袁熙!”二当家一开始不知道袁熙的来历,后来听了公孙佲谈论才知道。

“你们放了他,让他去我府上,换一下衣物,招待一下!”

“是大人!”

二当家听了感动不已,下拜谢恩。

焦触摆了摆手,车驾继续前行,他此次就是去范阳郡逐县找张南商议把驻军拉到

辽西郡和右北平郡加强边境防守的事情。

“焦大人,你怎么来了?”张南如今被曹操任命为范阳将军,驻守幽州,和焦触平级。

“自然有要事商量。”

“是不是辽东的事情?”张南作为驻守幽州的将军,自然对辽东有所了解,毕竟辽东郡名义上是属于幽州的领土,只是一直被公孙一族割据而已!

现在的幽州刺史只掌控辽西郡以及西面的几个郡。还没有原来幽州一半大。

“我在路上碰到一个辽东的人,说是见过袁熙,正是袁氏兄弟的那个袁熙!”

“什么,这,如果是真的,那还是早点动手,清除隐患,如果让其发展壮大就来不及了!”张南现在似乎对袁熙的认知还停留在当初的势弱阶段。

“恐怕已经来不及了!”焦触双手一摊。

“那就请曹丞相再次出马!”

“你不知道,曹丞相南征吃了亏,恐怕一时半会不会顾及我们这边!他们还要防着南面的那几个势力。”

“那怎么办,只能防守吗?”

“哦,我听说邺城有秦朗大人驻守的一万兵马,要么请他帮忙?”

“对,差点忘记这个了,明日我亲自去邺城一趟请秦朗大人出马!”

焦触回到州府,见到已经洗漱好的二当家,向他详细了解了所有和袁熙相关的事情,从盘龙沟一直到昌黎大战。

焦触听完后,觉得确实是袁熙但又有些不同,依旧不明白当初驱逐袁熙的时候,袁熙可是一无所有,没兵没钱财,哪里搞来的队伍?

转眼又到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这次是袁熙治理辽东以来第二次收获,不仅粮食丰收,山间果林,经济作物都是大丰收。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人口也丰收,袁熙下达鼓励生育一年多,这几个月以来,人口数量蹭蹭上涨,从掌机上最为直观,整个辽东涨了近一百万人。加上原本辽东的人口数量,袁熙其实一次策令可以征收五十万士兵!那么一天就可以征收一千万士兵。

当然袁熙是不可能招这么多士兵的,原因很简单,养不起!现在只是占据辽东,根据掌机上资源征收来看,无法养这么多人的军队。

征收多少士兵,都是根据张闳计算后,袁熙才能用策令征兵,一般情况都是征收资源,因为袁熙不仅要养军队,还要养整个辽东的各级官员。

要知道袁熙的政策之一就是不征收任何赋税!不征收商税!但凡有大工程,召集的民众也要袁熙出资源养着和发薪水!

要想养更多军队,养更多人,只能再继续扩大领地,继续种田!

“老王,近年你这气色不错吗,都胖了两圈了!”

“你还说我胖,你不是也长膘了?!”

此时冷陉县南面村庄乡间地头,一群人干完农活后,休息聊天。

“我看你们来的时候骨瘦如柴,干瘪瘪的!”

“你还说我们,你不也是,饿的差点死了,还是我们扶你到县城门口,吃了一口热饭续命!”

“嗨,别提以前了,现在不都活的好好的吗?还娶了婆娘,以前想都不敢想,能活着就好了!”

“忆苦才能思甜嘛!以前一日一餐都是奢望,现在不仅一日三餐,还娶了媳妇,不仅娶了媳妇还有了香火,简直神仙日子,你说我们之前怎么就没发现这神仙地方呢?”

“什么以前没发现,以前这地方更穷,只是袁熙大人治理的好,没人可比!”

“确实,我从来没听说过哪里不征收赋税,只有袁大人这边不会,上次收粮官府没有人来征收,这次也是。”

“是啊,上次收的粮,都堆满一间房,吃不完,现在又堆满院子,我都有点发愁,这粮食多的没地方放怎么办?要么老李我送你一车粮行不?”

“我都没地方放了,你送我我可不要,实在不行我们就把多出的粮卖了换钱或者捐给袁大人也行!”

“对,我怎么没想到这点,袁大人不收我们的粮,官府的人也要吃饭,全靠袁大人一个人养着,再有钱也会吃空!我们不如都捐出一些来怎么样?”

“好好,可以,袁大人对我们可都是救命之恩,再造之恩,当祖宗供养都不为过!”有人很是激动。

就这样,一个村子组织人手大家自发捐了粮食,不管多少,都是心意,一个村子这样感染了其他村子,捐献的人多了,种类就很多,有捐水果的,有捐鸡蛋的,有捐鸡鸭鱼的,还有捐衣服的,竟然结成了运粮物资大军去了当地县城。

冷陉县令一开始发现外面有大队人从南面而来以为是敌袭,就赶紧加强戒备,后来发现原来是农户自发捐物资。

物资太多,不知道怎么处理,禀告了袁熙。

袁熙听了先是惊讶随后表示欣慰。然后告知县令,以后通告农户,不用捐献物资,如果粮食物资盈余的,可到官府换取金钱铜币。这次就收下,并且给他们发放金钱铜币。

有些物资比较杂乱,直接交给官府处置,反而会需要大量人力,有些时蔬不吃会坏掉,不然创建大的集市,进行交易,互通有无,减少浪费现象。

当然根据情况,袁熙也可以扩充士兵队伍,来消耗多余粮食物资。

休整两个月后的袁熙队伍,已经扩充为重骑一万,轻骑兵五万,步卒七万,水兵一万,重型轻型器械五百辆,大楼船五十艘,艨冲三百艘的强大势力。

所拥有领地辽东七郡六十九县,三个造船港口,其中两个设在海岸口。

兵强马壮,袁熙想到中原去种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