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50章 迎春

看着可怜兮兮的小妹,安慰她了几句。

等到李宁安一转身闻着蒸屉中蒸糕香甜的味道,同样有些忍不住的咽了下口水。

李宁池一直观察着老哥的表情,发现老哥一样馋的不行。

这回她可就大胆的用手推开蒸屉戳了一下蒸糕。

强忍着制止她的动作,李宁安又狂咽了几下口水。

这些吃食平常可是看不见的,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买一点平时舍不得吃的给孩子。

一袋黑豆和一袋糯米是前几日大伯专门送回来的年货。

家里一群孩子眼巴巴的看了好几天,可是奶奶没有丝毫要做的意思。

好不容易今天逮到了,怎么也得尝一口。

李宁安早就过了贪吃的年纪,可是闻着甜糯的香味,本打算从二爷爷家回来晃一圈便回房读书的心思都给打消了。

平常总是吃些杂粮窝头、杂粮粥,就是再对吃的无所谓的人,都会有一种烦躁的感觉。

给了小妹一个眼神,从堂屋栏柜上找出奶奶藏起的蜜糖,拿起一块蒸糕蘸了点蜜糖,俩人便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这种粘牙的软糯口感,给人一种十足的满足感。

揪住小妹想再伸过去拿蒸糕的手,李宁池撇着嘴眼睛直直的盯着他。

李宁安余光看着蒸屉上散发着热气的蒸糕,蒸糕里面加了杂粮,黑白配的颜色十分好看,上面还撒了一层豆粉。

小妹期盼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蒸糕,“咱俩一人只能再吃一块啊!吃多了被奶奶发现的话,怕是晚饭都没得吃。”

李宁安边吃边安慰自己,真的不是自己想吃,主要是为了小妹着想。

在吃的方面,这个时代肯定不能和后世比,湖广地区主要吃河湖水产,饮食很清淡。

像诸多调味品都是没有的,集市上倒是偶有售卖的,可是平头百姓面对着数百文香料半两的价格只有望而却步的份,哪舍得真的掏钱,这就根本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买得起的东西。

也就是平时送节礼时,才可能咬着牙买一点。

就只是逢年过节时,李家才会专门支取钱去买一些来,平时家里做饭用的酱都是奶奶自己熬的,这种花销当然是能省就省。

这还真不能怪他们贪嘴,若是没人制止怕是李宁池自己得吃到肚撑。

李宁安可不敢让她吃多了,这蒸糕主要就是糯米做的,吃多了,怕是会消化不了。

歇了回屋读书的心思,正准备去厨房问问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听见院门响起了声。

只见一对少男少女咧着嘴笑,“安儿哥,过年好呀!”

“远儿哥,阿姐!”

还以为是爷爷带着家里的大小孩儿回来了,没成想却是十叔家里的两个哥哥姐姐来了。

虽说十婶很是算计精明,但是远儿哥和蒗姐倒是没那么多心思。

他俩打小就养在二爷爷家里,与李宁安相熟的紧,李明智一直准备举业再加上沈娘子又紧盯着自己夫君,没功夫带他俩。

早先还有杏儿姑姑帮忙,后来十叔家和二爷爷闹毛了,自打那之后俩人回了县城里读书,他们便只能过年时才能见到。

闻着李宁安嘴中的味儿,李宁蒗眼神猛的一亮,“安儿哥,你吃啥啦?快与我说说,嘴里都透着香味。”

李宁远在旁边,“…………”

自己这个妹妹去哪里都这样,浑然都没有觉得不自在。

将俩人迎进了门,李宁池从堂屋拿出了瓜子和饴糖,这俩人倒是对这些不感兴趣,眼神止不住的往蒸糕上瞟。

正坐着的李宁安一敲脑壳,依着十叔家的条件这些个零嘴肯定经常吃到,可是十婶在做这种糕点点心方面确实不太擅长。

伸手给俩人递了蒸糕,没一会儿十叔十婶就到了。

十叔还从县城带来了林秀才的书信。

信中说的是前不久林秀才从五叔那里听到李宁安准备在黎家族学进学的事,若是有需求可以来寻他帮忙。

如果还没有决定好,可以推荐他去湖广岳麓书院。

拿着信李宁安苦笑一声。

林秀才真的是看得起自己,岳麓书院最低都只收秀才。

以往倒是收一些孩童少年,可那都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自己算哪门子神童呀?

别家神童五岁作诗,九岁写文。

自己凭着好点的记忆能力已经苦读六、七载才有如今的成绩,可真不敢去攀这个名声。

神童可都是有急才,别到时候别人让来一段即兴表演,上去光看不说话岂不是就尴尬了。

这种事想想就好,托十叔带个话就说谢谢他的好意,等年后去县城亲自去拜访一番。

李宁安对十叔详说了一番,自己去府城考试的事情,李明智在旁问了一下他的读书情况,并对他的一些疑问解惑了一二。

好歹十叔当了十数年的老秀才了,文采是够的,或许只是时运不济才屡屡落第,现在搞得他每次应试都没信心了。

听着十叔的勉励之语和诚挚之言,李宁安还是很感动的。

就是沈娘子在旁边帮腔,搞得俩人都是心烦意乱。

自打李宁安中了童生,他对李宁安的态度就变了很多,一口一个宁安的叫着。

等雪停了,一早就出门的李金辉才紧赶慢赶的回了家。

一进门李明河哈着热气吐槽道:“这雪下个没完,差点就给我们堵路上了,要不是鹏昌带人路过把村口的积雪给扫开,怕不是还回不了家了。”

李金辉没理他,走到堂屋柜门前掏出烟罐拿了些烟丝,从厨房灶下借了个火,狠狠的抽了一口。

嘴上抽着,心里骂着。

老二这个傻蛋自学了两天易经,就说今天早上雪停了,晌午就不会下了,可谁知这雪从中午一直下到晚上,到现在才停下。

可能是发觉厨房门口有一道杀人的眼神,李明河不敢抱怨了紧了紧身上的夹袄。

到了晚上,一家人在一块儿热闹的吃了年夜饭,李宁安带着几个弟弟跑到院外放起了爆竹。

这几个爆竹是今早去镇上买的,听着院外的脆响,小妹趴在屋檐上往下看羡慕的不行。

打人这事到底是不对的,王莲英紧紧的将她拘在家里,到了过年都不肯放她出来,就怕她又出去捣蛋。

这个时候村里的小孩多,但凡她又把别人打出个好歹来,怕是不得了,反正现在王莲英已经在心里给自己女儿打上了暴力少女的标签。

李宁安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关心她两秒,老娘的话在自个家可没人敢不听。

守岁夜熬到一半,他就有些挺不住了。

第二日还得去走亲访友,就没有在堂前继续呆着了,转身回屋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