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133章 相邀

朝廷会试,吏部肯定是需要核算的。

到底有多少官职需要补人,又有多少人会在这两年致仕,大概估算出来,才好确定会试的名额。

至于殿试,那就无法猜测了,毕竟这一环节是皇帝做主。

皇上小手一勾,一甲就出来了。

状元、榜眼和探花,到这样的层次学识可不敢说谁高谁低。

这可不是考出来的,名次好坏,那都是看皇帝陛下的心情。

高兴了,随你们怎么弄,直接就按照读卷官排的座次发榜。

心情不好,看看谁的名字或者字迹更顺眼就点了谁,直接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但这只是直观意义上的,具体皇帝内心怎么想,究竟有什么思量只有他自个儿知道,毕竟帝心难测。

要不怎么说是天子门生呢,真的是天子,九五之尊一言而决。

当然,能够到皇帝手中的卷子,也都是被读卷官看过一遍的,太差的可不会到皇帝手中。

“这两年都没有回常德,竟然都在京城里读书备考。”黎敬浩张口叹道。

要是让他在京城待两年,怎么看都是待不住的。

李宁安有些不太理解,虽说常德离京城太远了,来一次得将近一个月,不过两年都不回家看看,这是得多耐得住性子呀!

尤其是像古代这种通信方式落后的情况,通过官驿送回的书信更是慢的出奇。

送错漏倒是不会,可若是不使银子,这马根本就跑不快。

张伯远笑道:“礼部还没有开始录名,你们第一次来,正好可以在京城四处逛逛,熟悉一下会试贡院附近的环境。”

一说这个黎敬浩就来了兴趣,京城的繁华,在进城时便已发觉。

他最喜热闹,昨晚若不是李宁安和赵琪将他按下,不论怎样他都想出去耍耍,四处看看。

并不是不许他出去看看,可几人刚来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怎么都得找个向导。

依照着那个时辰,常德早就已经开始宵禁,京城却夜不闭市,甚是热闹。

宴席散场之后,回院的时候黎敬浩还想着明天一定要四处逛逛,来京都有一日了,他可是早就听闻北京风光。

李宁安及时打断了黎敬浩侃侃而谈的兴头,他们既然已经来到京城,自然要去拜访李宁安的师父高怀铭。

今日是因为要休整,再加上张伯远摆宴邀请不好推脱。

他们二位当然同样要跟随,毕竟高怀铭不仅仅是李宁安的师父,更是黎家族学的山长。

虽说这些年没管过族学,但几人在湖广游历时,可没少打着高怀铭的名头。

李宁安去拜访是应该的,可他俩参加文会和大儒讲座没少沾光,理应一同前去拜访。

并且李宁安可不只有这么一个事情,他还要去拜访林家家主,也就是自己老丈人的兄长。

两人之前倒是没有见过,但这一年来因为与林家结亲,却是有不少书信往来。

林贺宇这个人的性格,李宁安在字里行间中感觉并不严肃,话语中稍带些圆滑。

不过具体只能见过再说。

第二日一早,李宁安与黎敬浩两人去湖广会馆拜访了高怀铭。

之所以来会馆,是因为高怀铭在京城中并无居所,身为湖广人,又是大儒,自然是被人客客气气的请到这。

倒是有不少六部高堂,邀请他前去暂住。

但高怀铭肯定不会当真,人家就只是说客气话。

自己一个致仕的官员,住在当朝为官的高官家中,那算是怎么个事,恐怕皇帝知晓后还得调查一番。

而且像他这种级别致仕的官员,来京之前都是需要向本省布政使司递交章奏。

然后经过吏部阅勘之后,经过批准才能入京,这份章奏还会递交到皇上手中,事情麻烦的很。

一开始高怀铭就没想着来北京城,他前面几年一直都是住在通州访友,只是想着自己徒儿要来京城,便回湖广会馆住下。

湖广会馆与常德会馆不可同日而语,湖广会馆相当于是总馆,是一个五进的院子。

会馆给他安排的小院与李宁安他们的住处简直是天差地别,这里是一处单独的小院。

与前院只留一扇门供通行,与外街完全隔开,显得十分幽静,这在人口聚集,纷纷扰扰的京城是很难得的。

高怀铭对于他们的到来很是高兴,他与这个徒儿已经数年未见,当初收他为徒,却只是教导几日便无所授,心中有些许愧疚。

首先勉励李宁安等人要奋力苦读,眼下,既然已经提前入京,那么就要多多注意朝廷的动向和消息。

再者就是与湖广在京的官员交谈同样要留意几分。

高怀铭沉吟了一下,“西南、西北仍然有缺,上一科因为先帝驾崩,算是恩科,已经增加名额,现下看朝廷动向,今科大概率照旧如此。”

如今西北、西南并不安稳,各级官吏多有缺额。

虽说机会增加,但李宁安仍然在心中思量了一下,若不能得中二甲,恐怕他们这一科避免不了被插进两块边地的结果。

无论在何地充任为官,肯定都谋求维稳,边疆地带机遇很多,但风险一定很大。

师父所说的与湖广官员相交他倒是考虑再三,若是今科高中,日后免不了与这些官员打交道,两者相处之中还需把握住分寸。

“谢过山长,师父!”

黎敬浩察觉高怀铭似有话与李宁安讲,便拉着赵琪先行退下,临走时给李宁安说在前院等他。

见两人出去,李宁安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弟子礼。

高怀铭朗声笑道:“行了,在这院中备考如何?总归是比常德会馆清静些,那里前院兼顾生意,多少有些吵闹。”

李宁安环顾一下院中,院子里有好几株银杏树,这种树耐寒,此时,正随微风摇曳着。

再三思索之下,李宁安还是拒绝了。

他与黎敬浩,赵琪两人一同进京备考,怎样都做不出撇下他们的事情。

“罢了,我知道你在思虑什么,每半旬来此一趟,我看看你作的文章,若京城有什么动向,到时候也好提前知会你。”高怀铭满脸含笑的望着他。

李宁安面色一喜,即使师傅不说,他也会腆着个脸日日来拜访。

有师父这么一位老学究指导着,自己考中进士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我先前想着你若刚考中举人那年来京,正好可以带你认识几个老朋友,现在临近会试倒是不必如此了。”高怀铭笑道。

这么一点,李宁安就大致明白了,师父带自己认识的友人恐怕有很大几率成为今年的主考。

知道黎敬浩在外等着,高怀铭并未留他太久,又嘱咐了几句便让他去了。

李宁安一出来,黎敬浩俩人就迎了上来。

“呵,这真徒弟和假徒弟果然是一目了然,快说山长给你传授啥秘诀了?”

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李宁安只好摊摊手,“行了,咱们回去吧!有啥招数,我一定如实奉告。”

赵琪疑惑出声,“不是说还要去林家一趟吗?怎么回去的如此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