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其它小说>我在异世封神>第二百四十九章 邀请孟婆

第二百四十九章

赵福生觉得这种情况很有意思,笑了笑:

“是我将你留下来的,就是允许你喝酒耍乐,怪你干什么?”

她说出的不怪责的缘故简单而又直接,好像有些道理,又好像违逆了张传世以往的一些认知。

身为上位者,喜怒随心,想骂一个人的时候,哪需要讲原则?讲理由?

赵福生给张传世的感觉很复杂。

她仿佛既坦承,又世故。

把握人心的举动仿佛是她与生俱来,与她说话、共事,仿佛心中的秘密压根儿瞒不过她。

但与她相处却又好像直接了当就可以。

老头儿怔忡了片刻,眼里逐渐浮现出一种厌恶、愤怒夹杂着心虚而又茫然的神情。

半晌后,他突然伸手抹脸。

那手掌抹到之处,眼里的复杂随即隐去,换成以往精明而又市侩的样子。

但这种情绪没有伪装到多久。

种种情绪冲击下,他突然有一种冲动驱使着他开口:

“大人,你是不是怀疑我跟纸人张有联络?”

张传世在问出这句话时就后悔了。

事实上他狡诈、怕死,性格畏缩,遇事能躲就躲,除非有人出头时,才是他狐假虎威的时候。

以赵福生的聪慧,她已经意识到了纸人张的危险。

与纸人张有关联的自己本身就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

这样的话题本来不应该在此时被撕开,一旦双方将话说破,将来自己如何再与镇魔司的人相处?

他心乱如麻。

但开弓可没有回头箭,话一说出口,就如泼出去的水,再也没办法收回来了。

赵福生却并没有张传世想像的反应大,她懒洋洋的看了张传世一眼,连头都没抬过,只应道:

“是怀疑过。”

她话一说出口,马车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张传世的身体紧绷,后背脊柱弯弓,本能的摆出了防御姿态。

但赵福生仍神情平和,一直维持着以手肘撑柜台,掌心托腮的动作。

与他如临大敌的表现相较,她显得平静且从容,衬得他这样防备的举动好像一个戏里的丑角。

“……”

张传世悻悻的坐直了身体,又觉得有些尴尬,自顾自的扭了扭脖子、脑袋,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自己给自己圆话:“刚刚抻着腰了,我扭一扭——”

“少屁话了。”

赵福生冷笑:

“你怕我杀你。”

她毫不客气点破了张传世内心的恐惧。

但不知为什么,张传世听她这样一说,却一点儿都不怕了。

他‘嘿嘿’笑了两声,心中的芥蒂仿佛随着赵福生的坦承一下消除了许多。

这老头儿像以往一样没脸没皮的凑了过来:

“大人,你既然怀疑我,咋为什么不动手呢?是不是我老张办事可靠,说话好听,大人舍不得我?”

“……”

赵福生想要骂他,但张传世脸皮奇厚,她可能骂完只是白费唇舌,最终她只憋出一个字:

“滚!”

张传世被骂完这下舒服了。

他重新躺回旁侧的椅子上,以手臂为枕,眯着眼睛安静了片刻,又问:

“大人,你既然怀疑我,为什么不杀我?”

这一次他再问这样的话时,眼神严肃了许多,不再像先前一样嬉皮笑脸。

赵福生要杀他机会太多了。

事实上几次鬼案,赵福生要带他同行的时候,张传世都以为她会向自己动手。

可她并没有。

无论是狗头村鬼案,还是鬼陵、蒯良村,她都没有动过手,且甚至还在他被范无救所害,碰触到鬼花时,担忧他出事,为他打下鬼印,救了他一命。

如果她愚蠢天真也就算了。

但她并不是这样的人。

她心中如明镜一样,却仍选择看破不说破。

“为什么?”

张传世再问。

“因为你还什么都没有做过。”

赵福生本来想要安静的理清脑海里的线索,却被他再三追问,烦得不得了。

张传世的目光坚定,显然是非要得到答案不可。

她无奈的叹了口气:

“老张,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万安县镇魔司虽说被朝廷放弃,但赵福生顶住之后,对于她来说,无论是所属镇魔司还是万安县,都受她的庇护。

“你与纸人张有什么关系我不管,你与他私下联络也是你的事,但你不要做伤害万安县、伤害镇魔司的事,”说到这里,她顿了片刻:

“如果你做了,除非你有本事不被我逮到,要是逮到,自然是不会放过你的。”

张传世既然要认真提及这个话题,她索性也就一次说完:

“你身为镇魔司的令使,我不管你是被迫加入还是半推半就,但你是镇魔司的人,不要做对不起你职位的事。”

她言外之意张传世听明白了:

“如果真有那样的事,大人杀我也不是因为私人恩怨,而是因为我违背了规则。”

“对。”

赵福生点头:

“所以你与纸人张有没有关系,有没有联络,与我无关。”

她的话令张传世若有所思。

良久后,他听到赵福生又幽幽的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应该因为某种被迫的理由一定要坦承的。”

这也是她一直以来没有追问过张传世与纸人张之间关系的缘由。

张传世浑身一震。

许久后,他才恢复了先前没脸没皮的样子:

“不瞒大人说,昨夜我在徐家也不算全耍乐,咱老张为镇魔司也算立了大功。”

赵福生挑眉看他。

他眉飞色舞:

“徐家感念大人愿意打印的恩德,说是全家乔迁之后要为镇魔司捐钱呢,”说完,他伸出一个指头:

“这个数!”

赵福生听到这话,却并不激动,而是看他:

“徐雅臣又单独给了你多少好处?”

“啊?这——”

张传世将脑袋往后一缩,目光闪烁:

“哪、哪有好处……”

赵福生不理睬他的回避,迳直道:

“你不提就算了,你既然提起来了,听者有份,回头徐家的钱送来了,分一半给我!”

“……”

张传世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灰败了下去。

这老头儿吝啬,赵福生从他手里抠钱足以让他心痛。

受这件事情打击,之后的路程他终于安静了许多,没有再说话。

赵福生一路看似闭目养神,却一直在提高戒备,不过直到傍晚时马车回到万安县,都并没有事情发生。

一行人顺利回到镇魔司。

最先迎接赵福生的是蒯满周。

她好像早就感应到赵福生的归来,还没等马车转入宝鼎巷,车内便血雾云集,鬼花盛放,小孩的身影出现在鬼花丛中。

张传世睡了一路,迷迷糊糊间感应到气温陡降。

一种令他感到十分不安的阴寒笼罩着他,他拢了拢衣裳领口,却似是察觉到马车里好像多了个‘人’。

他瞬间惊醒,抓着衣裳翻身坐起。

只见蒯满周不知何时出现在马车内。

这小丫头脸色惨白,唇色极淡,一双眼睛镶嵌在她这张没有半分血色的脸蛋上,黑得有些瘮人。

她看也没看张传世一眼,身体一歪,坐到了赵福生身侧。

张传世虽说被吓到,却惹不起她,只好摸了摸鼻子,老实坐到一侧。

车辆停在镇魔司门前,范必死两兄弟早等在大门口,不等赵福生出现,范必死就急道:

“大人,刚刚满周她——”

他话音刚落,便见车内草帘门卷起,赵福生牵着蒯满周一起下车。

小丫头仿佛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一般,范必死及时将嘴闭上了。

“我走这两天,县里有什么事情发生没有?”

赵福生牵着蒯满周进府,二范跟随在她左右,听她这样一问,范必死就道:

“有满周在,没有大事发生。”

他这样的人行事谨慎,说话只讲一半,喜欢留后手——这并不是他有意如此,而是自小生长环境养成了他这样的性格。

赵福生听出了他言外之意:

“有什么小事发生了?”

“是。”

范必死见她几乎是在瞬间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不由眉眼舒展,点头道:

“孟婆来了。”

他小声的道:

“上次大人要去封门村前让我给她带话,当时她的表现有些不安,后来也来过镇魔司两趟,但大人不在,因此便打发她先回去了,昨天来了一回,得知大人去了宝知县,说是今天回来,因此一大早就等在府衙中了。”

赵福生想起红鞋鬼案,脚步顿了顿,接着点了点头:

“我先见她。”

“孟婆就暂时安置在北厢房那。”

范必死说完,赵福生牵着蒯满周就往北厢房的方向走。

镇魔司近来大修,原本大半破损的房舍都已经腾空,大部分的物品、卷宗都转移向北侧。

此时天色未暗,还有一些杂工在东南面忙碌着,见到赵福生回来,不少人忙不迭的起身行礼。

赵福生摆手示意众人各自忙碌,接着进了衙内,在进入北厢房之间顿了片刻。

镇魔司占地极广,北面这一排共有六间房舍。

其中一间房门打开,仅挂了一排由棉麻布缝合的厚帘子,以挡冬日的寒风。

一个路经内庭的杂役见到赵福生站在门前,见机的疾步过来替她将布帘揭起,赵福生向他点头,接着这才牵着小丫头迈入屋中。

兴许是因为她提前吩咐过范必死召唤孟婆的缘故,范必死将人招呼得不错。

屋里点了碳盆,十分温暖,正坐在桌边忐忑不安已经等了一天的孟婆听到脚步声时,下意识的转头。

她看到赵福生牵着蒯满周进来时,眼睛一亮,接着露出笑容:

“大人——”

说话时她表情有些局促的起身,又搓了搓手。

她的手因常年劳作皮肤十分粗糙,指关节处裂开了大大小小的血口。

上次小丫头说她身上有一股大凶之气——

赵福生目光闪了闪,示意她坐。

“我听范大人说,大人有事寻我,我前两天来了几趟,都没遇到大人——”

“叫我福生就行了。”

赵福生笑了笑,走到孟婆身边,也坐到椅子上。

孟婆双手合十,略有些拘束的坐下,双手不安的插在腿缝中,听她这样一说,只是笑了笑:

“哪敢直呼大人的名字——”

“名字就是人的代号,既然有了名字,就是用来叫的。”赵福生笑:

“大人也是称呼,福生也是称呼,有什么不敢的?”

孟婆抿了抿唇,既不答应,也不反驳,态度很是顺从。

她与赵福生说着话,目光却总是转向蒯满周,眼里带着几分怜爱之色。

赵福生也不出声,安静的打量着孟婆。

她自己过了半晌,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抬头时正好对上赵福生探究的目光,不由有些慌乱的起身:

“大人,我——”

“看来满周是很得你眼缘的,我看上回在你摊上喝羹时,你也在看她,这回又看。”她像是开玩笑一般,说道:

“真这么喜欢满周,不如你将汤摊子收了,来我镇魔司如何?”

孟婆一听这话就笑了:

“承蒙大人照顾,但我只是个煮汤的老婆子,哪有本事进镇魔司这样的地方——”

她还以为赵福生跟自己开玩笑:

“看来大人是喜欢我煮的汤,若是大人不嫌弃,往后我每天都过来为大人煮一餐,我在娘家时手艺就不错——”

赵福生摇了摇头,将她的话打断:

“我不是在跟你开玩笑,我是说真的。”

“……”孟婆一下呆住:

“真、真的?”

“是。”

赵福生点头道:

“你加入镇魔司,将来也有俸禄,总比在城南摆摊,风餐露宿要好得多——”

“大人美意……”

孟婆听她这样一说,也察觉到赵福生是认真的。

她没料到竟然会有这样一个天大的好事落到自己头上,但她的反应有些奇怪。

熬汤卖饭是最辛苦的营生了。

以孟婆卖汤为例,每日天不亮她得起床熬煮,中间得洗碗看火,同时买柴、买菜蔬及粟麦,整个人忙得不可开交,但她的摊位却未必有多少人光顾。

在没有认识赵福生以前,时常还有地痞流氓去她摊位上闹事,吃了饭不给钱是常事,偶尔还要倒抢她一些钱。

她干了多年,生活却并不富裕。

卖饭的未必能温饱。

如今的情况虽说好了许多,但看她样子仍是苦,赵福生提出让她结束粥摊来镇魔司任职,她本该欢喜答应才对,可她却沉默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