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家族之仙道求真>第一百章 扩建灵田

与镇荒谷方家他们的来往,自然不止是想从他们身上获取情报,这些势力沦为王家附庸,过的可不算很好,有些甚至比李家还落魄。

他们迫切希望找到一条出路,改变现状。所以方家的方高颢一看到李灵真,就让自己侄儿运送物资去桐乡城,给李家释放友好的信号。

在方高颢看来,李灵真有可能成为筑基修士撬动望县的格局,所以他要抓住机会。

方高颢的心思李灵真怎么会不懂呢?他同样有团结这些势力的想法。

如果李家能够与方家他们结成同盟,将来在应对某些变局的时候,或许能够更加自如。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太早,李家还没有这种号召力,与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利益牵扯。

不过该有的往来还是要有的。

“此事可以提上日程,但不用着急,等过两个月再去也未迟。”

“桓义叔,你上次跟他们打过交道,这次还是你去?”

“家主,我没问题的,现在出发都可以。”

李桓义以为李灵真在担心他的伤势,当即开口道。

李灵真笑着摇头道:“你才从济远城回来多久?多陪陪你家灵温。”

其实现在就是他想派李桓义去也没办法,因为李家库房就剩五百块灵石了,穷得叮当响。

这五百块要用来应急,不能拿出去,而与王家的订单,要等到年末才能交接,也就是说,李家现在根本拿不出钱去给李桓义应酬。

听到李灵真还找了这么一个理由,李桓德瞥了他一眼,然后闭上眼睛,懒得去看。

他还知道自己有多穷!

“除了王家与望北的建交,还有一件事,需要现在就出发去做。”

“哦?什么事?”

“我听三叔公说,入云山附近落脚了一些康县修士?”

听到康县修士一词,桓字辈几人相互望了一眼,其中李桓礼点头道:“确实没错,有些人还特意过来打听了我们李家。”

“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他们找到了我们,我们也不能不闻不问,我打算派人过去拜访他们。”

拜访?

李桓礼犹豫了一下,道:“这个......他们大多散落在周围,有的似乎还在百胜山脉里头,我们没有方位,挨个探寻,可能比较耗时。”

“无妨,这些事情总是要做的,如果不摸清楚他们的情况,我们也不能踏实。”

李桓礼觉得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就是不知道家主打算派谁去?”

李灵真面露微笑,他原本打算派李桓礼去。李桓礼毕竟老成,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也比较多。

但刚才李灵基的一番话,却让他有了新打算。

虽然李灵基看待他们跟王家的问题,没看到最深层次,但他说的话也算是有见地了,比如他看到了李家以往为了拉进王家关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又比如他看到了过于倾向三房的不利之处。

在他这个年纪,能看到这些并且说出来,已经不容易了。

“我打算让灵基去。”

李灵基?

众人都有些惊讶,别看李灵基二十来岁了,但因为李家庇护,他的活动范围只有入云山,最多也就跟家里人出去捕杀过妖兽。

让他外出还是第一回。

最重要的是,李灵基在众人眼里,一直都是一个勤恳老实的孩子。

而这一趟他将会遇上外面的修士以及各种修真势力,他能够应付吗?

李灵基自己也是吃了一惊,有些迟疑地道:“我吗?我不是很懂这个......”

“其实不用懂,你这趟出去,只需要找到人,然后传达出两个意思就够了。”

两个意思?

李灵基立马问道:“传达哪两个意思?”

“第一个是入云山李家已经知晓了这些人的存在,第二个是李家目前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友好的。”

“听起来好像不难。”

李灵基挠了挠后脑。

“你觉得不难就好。”

李灵真笑了笑,然后取出四张符箓以及一瓶丹药递给李灵基。

“丹药是化瘀丹,四张符箓分别是金刚符、火爆符、匿形符以及神行符,他们的作用你想必了解,若是遇上危险,不必省着。不过你修为不高,最好还是谨慎行事,不管是妖兽还是人,能不沾染麻烦就不沾染麻烦。”

“我明白了。”

李灵基点了点头,把东西接过。

看到这一幕,李桓礼有心想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出来。

李灵真却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李灵基的修为过低,哪怕有符箓丹药,一旦被人盯上,也很危险。

但在李灵真看来,这些康县修士没去加入黑舫匪,反而选择落脚在这深山老林,应该是属于贪图安稳的一类人。

这类人不会轻易出手,特别是不会对附近的本地势力出手。

其实李灵真派李灵基去的真正意图,是想锻炼他的能力。

说实话,今天要不是李灵基说出了让自己侧目的看法,他一直以为自己这个灵字辈大哥,只会种地,因为李灵基经常负责灵田。

李家的灵田,洒着李灵基的不少汗水。

不是说种地不好,而是李灵基还年轻,可塑性强,既然他有独立的想法,就应该多出去历练一下,积累经验,以后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交代完李灵基,李灵真又转头望向李桓茂。

“桓茂叔,桐乡城的事情还是交给你了。”

“那是,总算能去桐乡了,这些天远程操控桐乡城,可累死我了。”

李桓茂挺着大肚子,虽然喊累,但满脸春光,此时一开口就让周围的气氛变得轻松,大家不自觉露出笑容。

李灵真对于李桓茂很放心,他主持的桐乡城开发进程顺利,这么久来也不见闹出什么大问题,因此他没有多说什么。

“除了这些,我们李家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听到重要两字,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家里的库房所剩无几,我们要想点办法才行。”

总算是听李灵真谈到了库房的事,李桓德当即站出来表示道:“两百年的积累,几乎空竭,不知道家主有什么办法?”

“想要增加收入,无外乎开源节流。我们李家颇小,除了年例,没有大头的支出,在节流上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开源,拓展收入来源。”

开源?

李桓德想了想,说道:“我们李家往年的收入主要靠灵田,今年倒是多了个大额的靠山稠订单,不过这是一次性买卖,不能算到以后去。”

“但是家里去年引了几窝蜂,还交代灵峰他们酿了些猴儿酒,这些灵蜜和灵酒都还没找到买家,如果想要开源,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了。”

“这我也知道,灵蜜的质量不错,我打算带去长阳坊市售卖。灵酒的话,先等等吧,看能不能酿出更好的酒。”

李家的灵酒,是派人跟踪、记录了后山野猴子采摘山果的习惯,然后自己搞了些山果弄出来的。

但野猴子酿出的酒只勉强算是灵酒,李家用来它们的秘方,所酿出来的酒自然一般。

这种酒也不是没有市场,但竞争力很低,放在长阳坊市这种大平台上,估计会无人问津。

“我们李家已经酿了七、八十斤猴儿酒,这些酒再差劲,也多少值点钱,要不我拿去望县的坊市挨个兜卖?”

李桓德开口道。

“不必,我们李家要卖,就卖好东西,这些灵酒可以先屯着,到时候如果与别家往来,可以送点。”

“不管是灵蜜,还是灵酒,它们的来源都有限,能不能卖出去,也是一个问题。我们还需要更长久、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更长久、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众人相视一眼,李桓德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家主指的是灵田?”

李家现有的,唯有灵田的收入最直观也最稳定。

“没错,我打算扩建李家灵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