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纵横江湖,从召唤王者英雄开始>第26章 生意火爆

连续三天。

奶糖铺子早上一开店,不出半个时辰,就被疯狂抢购一空。

排队未买到的客人,依旧每人赠送五颗奶糖。

也都欣然而归。

看着作坊里忙碌的仆役,月孤云心情大好,连续两天的教导,终于教会了他们。

自己和亚瑟终于得以解放。

这两天,柳氏陆续买回了十五名仆役回来,十位男仆,五位女仆。

一千两银子买了这么多仆人,月孤云也大感意外。

虽不是乱世,这人命亦如草般轻贱……

可见,这偌大的帝国已然是腐朽不堪……

空荡荡的宅院,一下就热闹起来。

突然多了这么仆人,月孤云还有些不适应,柳氏却已经把他们安排的井井有条。

男的全部住在前院。

两个年纪稍长的汉子跟着阿狗,负责看门护院,夜间巡视,车辆马匹的管理……

两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就跟着她学习打理店铺。

又安排两个高大在店里当伙计,负责物品的运输和安全……

还特意,给月孤云安排了个贴身丫鬟,伺候起居。

不过,被月孤云严辞拒绝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手脚健全,生活起居这些小事,劳烦于人,他实在是不习惯。

柳氏也只好作罢,让小丫头跟着自己。

再加上两个厨娘,剩下的六名男仆就全部在作坊里面制糖。

每位仆役也都根据活计轻重,定了例钱。

众仆役又是千恩万谢,感恩戴德。

月孤云却是心情有些抑郁,这本就理所当然的事,却被人千恩万谢。

只感觉,受之有愧。

而后几天。

随着供糖量的增大,所有的客人都能如愿而归。

店铺一天的盈利都有好几百两银子,柳氏每天最开心的,就是晚上清点账目,数今天赚了多少银子。

月孤云则是当起了甩手掌柜。

把铺子全部交给柳氏打理,他还是比较喜欢做研发,几天的功夫又和六名仆役研发出两款新的口味。

一款香蕉味,一款抹茶味。

青木城本就盛产香蕉,也是当地人常吃的食物。

月孤云也是突发奇想,把奶糖和香蕉融合在一起,居然相当好吃,不但有牛奶的醇厚,还带有香蕉独有的香甜气。

只是,保质期缩短了不少。

另一款抹茶味,则是一名叫杨毅的仆人,提议加入干茶叶试试。

让月孤云灵机乍现,想到了抹茶味奶糖。

干的茶叶当然不行。

于是,买来新鲜的茶叶,成功做出了抹茶,加入奶糖中。

缺点也是,保质期短。

不过味道,很是特别,清香扑鼻,吃起来居然有点奶茶的味道。

见杨毅还算机灵,又有自己的想法。

月孤云干脆就把他提拔为制糖坊的管事。

这两款新品一上市。

就获得客人的一致好评。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大白兔奶糖已经风靡大半个青木城。

但凡家境优渥点的,家中都会常备,且也是走亲访友,招呼客人的佳品。

看着生意走向正轨,月孤云终于安心了些。

有了个赚钱的营生,不再为吃穿犯愁。

在这个时代,勉强算是立足了。

吃过晚饭。

月孤云花园散步,见那个原本被柳氏安排给他的小丫头珠儿,正在陪小月牙踢毽子。

两个小丫头玩的不亦乐乎。

那肤色黝黑的小丫头也不过十一二岁,两个都正是好玩的年纪。

“公子好……”

珠儿瞅见月孤云,连忙停了下来,低头问好。

“孤云哥哥,你来啦!陪我踢毽子!”

小月牙扭头看见,立马跑了过来,拉着月孤云的手臂撒娇。

“好,哥哥陪你踢,不过,你俩一起上吧,踢毽子哥哥可是高手。”

月孤云从小在孤儿院长大,踢毽子就是他们小时候最大的娱乐。

又不花钱,又能运动。

这个刚好是他擅长的。

孩童时的记忆,又活了起来。

只听的“哒……哒”声,三个人你来我往。

虽然很多年没踢过了,但对付两个小女娃还是游刃有余。

再加上这段时间古玉对他身体的滋养,让他耳聪目明,身体灵活无比,各种高难度动作,看的两个小姑娘连声喝彩……

天色渐暗。

两个小姑娘已然看不清毽子,累的气喘吁吁,月孤云却是仍面色如常。

几人回屋,见柳氏还在忙着算账。

好不容易等柳氏忙罢,月孤云走了过去,笑道:

“姑姑,看你每天如此忙碌,孤云甚是汗颜。”

“哪里的话?你才是我们的主心骨,不过这样每天有钱进账,忙一些我也开心的紧。”

柳氏这些天事情确实多。

白天要去店里,晚上回来还要算账,整个宅子每天的收入支出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姑姑还是要注意身体,等过阵子都忙顺当了,请个账房先生还是要的,还有就是我昨天去了书院已经帮月牙办好了入学手续。”

“哎呀……这几天我都忙忘了。”柳氏一拍脑门,有些懊恼,“难得还有你这个当大哥的,如此上心!”

“应该的,明早我们一起送她入学,让珠儿也陪着吧!这小丫头聪明伶俐,年纪这么小,应该多读点书才是。”

“我也正有此意……”

月孤云其实自己也想去书院逛逛,去长长见识。

看看现在的书院和后世的有何区别?

……

一大早。

月孤云就被月牙吵醒了。

知道自己今天要去上学,小月牙兴奋了一个晚上,天才微微亮就爬了起来,生怕第一天上学迟到。

在小月牙的催促中,月家的马车早早地就到了书院门口。

只见大门紧闭,众人只好又回到对面的糖果铺子,开门等候。

等了半个时辰,书院才打开大门。

又过得盏茶,才渐渐有学生陆续赶来。

“一会,入了学堂,你们两个要好生学习,听先生的话。”

柳氏语重心长地交代,随后又塞给珠儿一包奶糖,“课间得闲,把这奶糖分与同学吃,和他们处好关系,你是姐姐,多看着点月牙。”

“是,夫人。”

青木书院也伴随大楚帝国,历经了七八百年的时光。

主要分为三科。

文科从蒙学识字,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到经文讲义,时政策论等。

艺科不仅有常见的琴,棋,书,画,还有算学,建筑,医学等杂项。

大楚帝国建国八百余年,虽然尚武的风气日渐衰落,但各大书院依然保留了武科。

武科包括寻常拳脚功夫,刀枪剑棍使用,以及骑射,兵法,战阵之术等。

月孤云了解了一番,心中很是震惊。

如此综合性的书院,在他所知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

这书院,得为帝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青木城。

更别提,全国有多少所这样的书院。

难怪这大楚帝国,能享有八百多年国祚。

可想而知,当初这书院的设计者,是何等的野心勃勃,惊才绝艳。

只可惜,终是难以抵挡岁月的涤荡。

书院学生年龄也从下至六七岁的顽童,上至五六十岁的老者。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这些书院文科中人,便是主流,考了一辈子连个秀才都混不上的读书人,比比皆是。

有些不甘心的,可不就一辈子泡在书院,期待着一举高中,出人头地。

武科相对就显得很尴尬,书院也只会教一些普通功夫,强身健体还行,真要参加武举,却是差的太远。

朝廷腐朽 。

江湖各大势力,日渐壮大,武道昌隆。

世家子弟,江湖豪客,他们才是武举的主流。

每三年一次的武状元,几乎都出自各大豪门世家,名门大派。

这也导致很多书院的武科,名存实亡。

因为,极少有人会选择。

“你说什么?……今天有人报了武科?你搞错了吧!”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放下手中茶杯,瞥了一眼门口的书童,满眼疑色。

“先生,是真的,院长请你去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