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悟性逆天:八岁贪官,震惊朱元璋>第24章 咱堂堂大明天子,成了土老帽?

为了不让朱元璋几人看到,马皇后强忍着眼泪。

朱标听了也大为感慨,当初朱元璋许诺让朱辰进他的太子府,他当时很高兴。

不仅仅是因为朱辰学识渊博,前途不可限量。

更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先天就和朱辰有一种亲近感。

后来朱元璋突然把朱辰派到了舟山县,这让朱标很吃惊。

当时舟山县的情况朱标也了解一些。

觉得自己父亲把个八岁的孩童派往舟山县这种大凶之地,太过心狠。

可是这话朱标没法说,也不敢说。

之后朝中大家都对此事闭口不提。

过了这么长时间,他也把朱辰给忘了。

今天听到有人提及,朱标也走了过去:

“你说的是咱大明那个神童状元吗?”

“不是他还能有谁?谁还有这种大本事?我们的小县太爷不仅仅是神童,那简直是神仙!”

几个老百姓说着就竖起了大拇指。

听到这里,朱元璋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当初他把朱辰派到舟山,就是让朱辰送死的。

可是现在朱辰不但没死,还成了舟山县老百姓口中的神仙。

朱元璋很是不服:

“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还成了神仙,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吗?”

听了这话,好几个人将朱元璋给围了。

开始批评起了朱元璋。

马皇后害怕朱元璋的牛脾气上来了不好收场。

赶紧拉着朱元璋离开了。

朱元璋一边走还一边不服气的跟马皇后几人抱怨着:

“这群刁民,只知道有县官,不知道有咱皇上,该杀!”

马皇后听了没有言语,心里却很不高兴,朱元璋当初为了借刀杀人,把朱辰弄到了舟山,这种孤悬海外的地方。

现在舟山的老百姓夸赞他,朱元璋心里却嫉妒了起来。

马皇后看了一眼朱元璋,继续往前走去。

此刻她想赶紧见到朱辰。

再往前走了没有多远。

就发现路边有一个凉棚。

凉棚底下站着许多人。

一个个都非常有序的排着队。

队的最前边,竖有一个木牌,木牌上边写着一些地名。

见到那么多人排队。

朱标好奇的走了过去,对着一个中年妇女笑到:

“大娘,我看这么多人在这排队是要做什么呀?”

中年妇女听了,将朱标打量了一番:

“我说小伙子,你们是头一次来我们舟山县吧?”

见到朱标点头,中年妇女得意的介绍道:

“这个是车站牌,在这里等摆渡车的,小伙子你们准备去哪里啊?”

听到朱标要去县衙,中年妇女指了指路牌:

“去县衙还要五站路,稍微有点远,小伙子你们还是排队,坐摆渡车去吧!”

朱标虽然不清楚什么是摆渡车,可是也能想的出来是交通工具。

等朱元璋几人排好队,不一会儿就来了一辆马车。

朱元璋一看,这辆马车,用五头马拉着车,车上长足足有五米,宽两米,车上有两排座。

朱元璋心中暗骂到:“这玩意儿,他娘的比咱坐的龙辇看着还威风!”

朱标看了心中一紧,按照规制,

自己父亲朱元璋身为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的马车,

一方诸侯的座驾才能匹配五匹马,

而卿的座驾可以四匹马,

士大夫的座驾能匹配三匹马,

士人座驾只能有用两匹马拉,

庶人只有一匹马拉车。

这里的老百姓竟然都坐着五匹马拉的车,远超了规制。

可是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没有说什么,朱标也没有言语。

朱元璋跟着排队的人一起坐上了马车。

马车上坐了十多个人,显得还很宽敞。

等大家坐稳之后,驾车的马夫马鞭一响:

“马车就在大路上疾驰了起来。”

马车行驶在大路上又快又稳。

很快就到了另外一个路牌的跟前,有些人下车,又有些人上了车。

这让朱元璋很是意外,他没有想到,竟然车还可以这么坐?

最让朱元璋吃惊的是,马车的最前边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长的异常的漂亮,每到一个站点,都会来这么两句:

“某某站到了,请您下车!”

“车辆即将启动,请您扶好坐稳!”

那说话声里边都带来好几个加号,听的朱元璋全身酥麻。

朱元璋指着疾驰马车,问报站的女孩:

“我说丫头,你们这马车在路上跑的这么快,不怕撞到人吗?”

听了朱元璋的话,小姑娘微微一笑:

“大叔,您放心,我们这车不会撞到人的!”

朱元璋听了,将眼睛睁得滚圆:

“你确定?”

“大叔我们这条路可是双向四车道,旁边还有人行道,只要你遵守交通规则,不会被撞到的!”

“如果行人不按照交通规则走人行道,被撞了还要罚款!”

“怎么还有这种制度,咱有些想不通?”

朱元璋摇了摇头。

看着朱元璋那一副懵逼的样子,车上的小姑娘调皮的一笑:

“要用我们小县太爷的话说,这叫活该,那么好的人行道你不走,抢车道,就该被罚!”

朱元璋等人听了小姑娘的介绍。

探头往车外一看,发现舟山县的路不但宽敞平整,路上还画着许多的标志线。

路上的行人全都走在两边,中间的马车疾驰而过,也相互不影响。

看到这里,朱元璋不禁感叹了一声:

“这法子好,值得全国推广,这法子是谁想出来的?真是大才,应当报效国家!”

“还能有谁,这种法子,只有我们朱县令才能想的出来!”

报站的小姑娘特别骄傲的说着。

听了小姑娘的话,车上的人都很是骄傲的笑着。

车上的人,脸上全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好像日子过的很幸福的样子。

新朝初建,国基不稳,打了这么多年仗,消耗的人力、财力不计其数。

虽然建国以后,颁布了很多休养生息的政策。

到现在,老百姓的日子也没有改善多少,一年能有六个月能不饿着就很不错了。

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哪里有这里人这种精气神?

而且这里的人看自己就像是见到了土老帽。

朱元璋心里有些嫉妒了。

朱元璋不再言语。

见到朱元璋有些不高兴,小姑娘还以为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故意转移话题,问朱元璋:

“大叔,你们几人来这里玩呢,还是做生意呢?”

听小姑娘问自己,朱元璋立刻说道:

“我们是来做生意的,小姑娘大叔问一下你啊,你们舟山哪里的生意好做?”

小姑娘看了一眼朱元璋:

“大叔,那就看你是想做小生意呢,还是做大生意?”

听了小姑娘话,朱元璋好奇的问:

“小姑娘做生意还分大小?这小生意怎么个做法?大生意又是怎么个做法?”

“想要做小生意,我们舟山县随处都是,就看你想做哪一类了,要是要做大生意,你就直接去找我们县太爷!”

听小姑娘这么一说,朱元璋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半天才道:

“你们县太爷也做生意?”

“为什么不做?谁跟钱过不去?”

小姑娘一句话把朱元璋问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就在此刻,就听到小姑娘站了起来,大声喊道:

“县衙站到了,车停稳后依序下车!”

朱元璋带着几人下了车。

奔着县衙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