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少年喜种田>第52章 赵大人回家

五叔公想了想后道:“给我写一幅平安富贵的。”

伍小宝下笔,上联:好景常临家宅旺;下联:平安富贵福满堂;横批:吉星高照。

“好、好、好!”五叔公非常满意。

伍小宝也给五叔公写了几张福字。

五叔公这一开头,好嘛……全都来找伍小宝写了。

伍小宝可不会给所有人都写,他给几个曾帮他家干过活的人写了后就溜了。

不过他也给胖婶儿家写了一幅春联和几张福字。

伍小宝他们又是挤着出去的,差一点儿没挤出来。

那些人就是故意的,不让他走,想让他留下来给他们写春联。

伍小宝给胖婶儿把春联送了过去。

“哎哟,我还说等会儿去找杨先生写呢,没想到你给我带回来了。”胖婶儿笑着接过春联,然后问,“小宝啊,春联多少钱,还是十文钱不?”

“胖婶儿,不要钱,纸是杨先生那儿拿的,字儿是我写的,你不会嫌弃我字写得丑吧?”

“怎么会啊,虽然我不懂字儿,但你这字儿我看着舒服,肯定是好字儿。”

伍小宝没有多待,把春联给了胖婶儿后就回家了,他得回家贴春联儿。

伍小宝他们在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年,赶路回家的赵县令夫妻这时都还没到京城,还在马不停蹄的赶路。

他们快到傍晚时才看到京城的城门,张兰芝身子都快要抖散架了。

这几天,赵家的下人每天都在城门处守着。

每当有马车过来,他们都会认真观看是不是自家大爷的马车。

原本他们以为今天又等不到了,结果就远远看见有好几辆马车朝城门这边驶来。

当下人看清赶马车的人后,他们立即认出那跟着大爷的小斯。

“快,快回去通报老爷和老夫人,大爷回来了。”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说道。

一人快速进了城,回家去通报,那管事则是快步迎上前。

“老奴见过大爷,见过大夫人,老奴总算是等到大爷和夫人了。

老太爷和老夫人天天盼着,总算是回来了。”

“父亲母亲的身体可都还好?”赵县令把头探出车窗问。

管家躬身回道:“老爷和老夫人的身体都还好,就是老夫人老是念叨大爷和小少爷。”

管家只看到了赵县令和张兰芝,他出声问,“大爷,小少爷没回来吗?”

“回来了,他在后面马车里。”

管家松了口气,“回来就好。”

管家也上了自己乘坐的马车,然后领着赵县令他们回家。

马车还没到家门口,赵县令就已经看到父母带着一些丫鬟下人在门口等着了。

赵县令不敢再坐着马车上前,他下了马车跑着来到父母跟前,扑通一声跪下,“父亲母亲,外面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出来了?孩儿怎敢让爹娘在外等候?”

赵县令声音有些哽咽,“父亲、母亲,孩儿回来了,孩儿让爹娘挂心了。”

张兰芝跟在赵县令后面,同样跪下,“父亲、母亲,我们回来了。”

最后面是一个少年,他是赵县令的儿子,今年十二岁。

赵子恒跪在赵县令和张兰芝后面,“孙儿见过祖父祖母。”

赵远昌扶起赵县令,“一路辛苦了。”

“孩儿不辛苦。”

刘老夫人扶起张兰芝和赵子恒,“兰芝都瘦了,脸色也憔悴了不少,回家了,得好好补补。”

刘老夫人又看着赵子恒,“我的大孙子,一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

张兰芝道:“恒儿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年时间的确长高了不少。”

后面站着的丫鬟下人等主子们问候完,他们才纷纷打招呼见礼。

“好了,先进屋吧。”赵远昌把着赵县令的手进屋,他边走边说:“常虞啊,你们今日先好好休息,明日再随我进宫去见皇上。”

“好的,父亲!”赵常虞应下。

一家人进了屋,赵常虞他们先去洗漱。

有下人过来询问,“老夫人,大爷带回来的东西放哪里?”

“都放到屋里去就好,这还用来问我?”刘老夫人有些不悦说道。

这么点小事都要来问她,这些下人真是越来越没眼力劲儿了。

见老夫人不悦,那下人连忙跪下,“老夫人,大爷带回来的是些蔬菜。”

“蔬菜拿到厨房去就是啊。”刘老夫人更加不耐烦了。

管家连忙走了过来,说道:“老夫人,大爷带了三辆马车的蔬菜,而且都还是种着的。”

“三马车的蔬菜?还都是种着的?”

刘老夫人有些不解,赵远昌也不解,种着的蔬菜怎么带回来?

余氏刘老夫人和赵远昌都跟着下人到后院去看看。

当他们看见三马车绿油油的青菜时,都吃惊得张大嘴,“常虞这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青菜呀?”

随赵常虞一起回来的小斯回话:“回老夫人,这些青菜是大夫人在一农户家里买的。”

刘老夫人点头,“这些菜长得可真好。”

其实这些菜已经有些蔫儿巴了,虽然一路上都把马车封闭起来,但马车里面还是很冷的,所以有些菜已经冻伤了。

赵常虞和张兰芝都洗漱完出来,赵远昌和刘老夫人问了他们好些问题,都是一些嘘寒问暖的话。

张兰芝按照伍小宝教的方法,让下人把青菜都放进屋里,再浇上水、生上火盆。

然后她对刘老夫人说道:“母亲,这三车青菜,给皇上送一车过去,咱们自家留一车,还有一车给我娘家送过去可好?

还有,我把这青菜的种植方法买过来了,可以让庄子上冬天种青菜卖,应该更给家里添些进项。”

刘老夫人握着张兰芝的手,笑呵呵的说道:“行,你怎么安排都行,都是你买回来的东西,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赵常虞发现屋里少了个人,他出声问,“母亲,清风呢?怎么没有看到他?”

一提起二儿子,刘老夫人就头疼,“唉,别提他了,这小子整天往军营跑,有时十天半月都不回来一次。

我都提前和他说了,说你们这两天要回来,让他早些回家。

他嘴上答应得好,可到现在都不见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