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宋明君>第184章 台湾列岛

倭国与高丽的撕扯,一旦牵扯到回国请示,那可不是三五天能出结果的。

比如日本,一路顺风且不出意外的话,单趟就要三、四天的时间,一个来回就是七、八天,再算上两边在陆上花费的时间,怎么着也得十几天。

不顺利的话,那可就不好说了,说不定去了就回不来。

总体来说,一个来回,大约在二十天左右,磨蹭磨蹭的话,一个月。

赵构估计,李资谅为了死命地拖时间,大概率会松点口,做出点口头上的让步,再差人回国请示。

这么搞的话,没三五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这事儿,谈不出个结果来。

打也好和也罢,还是那句话,坐等看戏就好。

赵构可没心思专门等着。

他关注的是另一件事。

梁扬祖又来折子了,说是阿拉伯人交完了银子以后,似乎有了别的打算。

三位头领选派了两百多人乘坐一艘大船出海了,据说可能是去流求,寻求一处安身立命的根据地。

这么大的动静,瞒不住人。

梁扬祖的这个消息可把赵构提醒了,流求,阿拉伯人早就去过,不过是觉得蛮荒之地没有价值,才来了宋国大陆。

这回,阿拉伯人被整治了一下,损失五百多万两银子,想必心里也难受的很。

至少一半身家没了,人虽然还在,但,谁能保证,就没有下回了?

罗马帝国被阿拉伯人打败,丢了土地,充分说明阿拉伯人也是挺有野心的,而且,战斗力也挺强。

后世,以色列人再空降回来,占了阿拉伯人1900年前从罗马帝国手里抢来的土地,阿拉伯人可从未承认过,更从未停止过斗争,想起来就跟以色列干一仗,屡败屡战,绝不妥协。

如今,这些阿拉伯人若是盯上了流求,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构对大宋境内的阿拉伯人没什么好印象,不是因为这次在泉州围攻官差,而是因为他知道原历史中,泉州的阿拉伯人对南宋朝廷、对汉人做过什么。

原历史中,南宋于江南苟着,认为凭着长江天险便可以不受北人滋扰,根本没心兴兵北伐收复故土。又因陆路被堵,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阿拉伯人蒲氏的一支长期以泉州为根据地,不但银子赚到手软,政治上也获得了相当的地位。

泉州的市舶司就是蒲氏的蒲寿庚把持着,进而把整个泉州视为自己的地盘,嚣张跋扈的很。

蒙古大军跟金国交战时,南宋朝廷犯了以前一样的毛病,联合蒙古灭了金朝,结果,蒙古反手便来攻打南宋。

羸弱的南宋哪是蒙古人的对手?襄阳保卫战打了六年,军民齐上阵,却终究还是败了,最后一道防线被蒙古突破。

然后是都城临安被破,五岁的幼帝被俘,大臣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带着益王赵罡与广王赵丙逃出临安,后年幼的益王赵罡被扶持为新帝,并在福州登基即宋端宗。

福州,在蒙古人追来之后,再度失守,张世杰等人带着宋端宗逃往泉州。

泉州,因为海上贸易发达的缘故,比较繁荣,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还聚集着大量皇室宗亲,是极佳的根据地。

但即便城内百姓已经做好了与蒙古军队大战的准备,地头蛇蒲寿庚却紧闭城门,拒绝让文天祥、张世杰等君臣进城。

张世杰等君臣无奈,只好准备继续南下,去潮州,但粮食却又不足了,只好劫了蒲寿庚位于城外的船队。

蒲寿庚大怒,污蔑张世杰扶持幼帝是另有所图,带兵对落难的君臣发动了攻击。

打跑了张世杰等君臣,他还不解气,不顾城内百姓的反对,对皇室宗亲展开了大屠杀,屠尽城内三千皇室宗亲,将皇室宗亲百年来积攒下来的基业据为已有。

次年(1267年),蒙古大军来袭,蒲寿庚再度与民意相抗,大开城门迎接蒙古大军进城,之后又帮着蒙古大军屠杀城内汉人超过十万之众。

后来,蒲寿庚又帮蒙古大军训练水军,让只擅长陆战的蒙古军得以水陆并进追杀南宋余部,导致文天祥被抓后自尽、陆文夫携幼帝跳海、南宋彻底消亡。

知道这段历史的赵构,怎么可能对泉州的阿拉伯人有好印象?所以才会在收到梁扬祖折子之后说出“有多少杀多少”的话来,虽然是气话,却是他的心声。

如今,泉州的阿拉伯人不知道是预感到情况不对还是咋滴,想跑了,而且还盯上了流求?

这可不行!

澎湖岛有大宋的驻军,可也就是象征性的三、两百人,甚至现在还有没有两百人都搞不准。

想到这里,赵构不禁有些后悔,净在这边大陆上折腾了,竟然忘记了宝岛台湾,实在是不应该。

对于大宋来说,彻底收取台湾,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周边列国此时均无实力和大宋叫板,台湾和澎湖列岛还是蛮荒之地,周边还有大把的海岛随便去取!

大部分地方连武力都不用,带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粮食过去,适当展示下肌肉即可。

这样的好机会错过了是要遭天谴的!

“天既予之,不取,反遭天遣!”

赵构最后跟众臣说的就是这一句。

当然了,眼下最先需要解决的,还是台湾,如今的流求。

在几大船坞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巨型战舰又造出二十艘来,总数达到五十艘了,训练中的海军战士已经超过十万人。

大规模的出海发动远洋战争虽然还不够,但把台湾清扫一遍还是很轻松的。

人选么,也很简单,赵构早就想好了。

如今的大宋,擅长水战的大将,除了李宝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原历史中在黄天荡大败金兵的韩世忠。

前些时候赵构因为他爱喝花酒,尤其是喜欢让部下妻女作陪,亲自找他谈话之后,他便有些不好意思老在赵构脸前绕。

但他是殿前都指挥使,掌管着所谓的“御林军”,再不好意思也得经常在赵构面前出现。

而且,诸多年轻的将领因为立了战功一再获得晋升,他却因为掌管守卫皇城的忠勇军无所建树,除了自家媳妇也做了二品诰命夫人之外,再无别的奖励。

把韩世忠放出去吧,让他干自己擅长的事儿去,成立远洋军,让他以都指挥使、辅国大将军身份出征,台湾稳定之后再给他升一级。

将来让他和李宝分别带领远洋军和东海南海水军远征海外,开疆裂土。

就让刘浩接他的班,毕竟,刘浩当年曾经是岳飞的领导,能力也是有的,如今品阶比岳飞差得太多不大合适。

韩世忠大喜:“臣谢官家隆恩,必定把流求给捯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