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第34章 乱然后乱

公元一九二年年中,控制东汉中央政权几年的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持续了两年多的董卓之乱终于宣告平定。

王允下令,暴董卓之尸于乱市。

当时已经是初夏时节,天长复热。

董卓又素来身高体胖,其肥如猪。

随着天热身体分解,身上的油脂流在地上,留下一滩污渍。

看守董卓尸体的人找到一个大烛芯,放置在董卓的肚脐中点燃。

蜡烛竟然昼夜不灭,燃烧了好几天。

这时候,很多袁氏门生聚集在董卓尸体旁边,将董卓的尸体焚成灰,且扬之于路。

正所谓:

生前颐指气使,天下无朋;

死后挫骨扬灰,世间有恨。

随后从董卓建的郿坞中,搜出黄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其他珍贵的锦绮奇玩积如丘山。

且说长安城中歌舞欢庆了十余日,好似除掉了董卓以后,天下间就再无渣滓,人世间从此清平一样。

但是熟知历史进程的刘星却知道,此时,各地诸侯之间的混战才刚刚开始,东汉王朝已经正式处于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

董卓刚被杀之时,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正在王允家做客。

突然有人报说董卓被吕布杀死了!

蔡邕或许是想起董卓对自己还算不错,就叹了一口气,略有惋惜之意。

王允勃然大怒,叱之曰:

“董卓这个王八蛋,是大汉朝的最大奸贼!

他特么的差一点儿就把大汉朝给灭亡了!

而你高阳侯,作为一个大汉朝的臣子,不仅仅不忌恨董卓这厮,反而因为他曾经对你不错,却来伤春悲秋!

那你不跟董卓这厮一样,都是逆贼吗!”

立即叫人收押于天牢。

蔡邕上书为自己申辩道:

“身虽不忠,古今大义,耳所厌闻,口所常玩,岂当背国而向卓也!愿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朝中很多官员同僚都来找王允为蔡邕说情,却皆不能得。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道:

“蔡伯喈旷世奇才,多识汉事,应该让他续成后史,必然会成为一代大典。

而且他做的那点事儿,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你把他杀了,反倒是让天下人失望罢了!”

马日磾是有点怜惜蔡邕一身才华,想保其性命,让他续写汉史。

王允道:

“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马日磾退而告人曰:

“王公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邕遂死狱中。

也不知这蔡邕怎么着王允了,王允对蔡邕竟是十分果断,还加上了一句:

不能留着蔡邕,否则会像司马迁一样写“谤书”!

《史记》在王允的眼里竟是一部假史书!气得太尉马日磾直咒“王公其无后乎”!

王允这个人虽说有些才能,但实在是没有把控大局的能力。

灭董之后,吕布曾经劝他杀光董卓的部曲,但他却说了:

“这些人是无罪的,不能杀他们”。

董卓的部下在洛阳城烧杀抢掠,这会儿你却说他们无罪!

那蔡邕又何罪之有,不就是为董卓之死叹了口气嘛!

那好,既然说董卓的部下无罪,你就下赦免令安抚他们为朝廷效力也好。

而更搞笑的是,王允却又不赦免他们:

“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

意思是既然他们无罪,再赦免就会让他们起疑心,这都是什么奇葩的思维?

董卓刚刚被杀时,王允便派李肃去攻打董卓的女婿牛辅,但李肃被牛辅反攻,战败而走,后来被吕布杀掉。

牛辅的部下李、郭等人杀掉了牛辅,派人到长安谋求赦免,结果王允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又居然不准。

此时,讨虏校尉武威贾诩对这些董卓旧部说道:

“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之长能束君矣。

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

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

也就是五月份,董卓的残部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汇合起十余万人,开始反攻长安。

到了六月份,长安失守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战死,军民死者上万人。

城破之后,王允全族被杀,吕布战败逃跑。

李傕、郭汜等人看似是听了谋士贾诩之计反叛朝廷,但其实这都是王允的骚操作所导致的恶果。

回顾历史,其实王允本来是有自己嫡系部队的。

王允诛杀董卓后,任命两位同乡宋翼为左冯翊、王宏为右扶风。

董卓余部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因为害怕宋、王二人兴兵而没有杀王允,李傕、郭汜设计以皇帝的名义召二人进京。

宋翼认为是皇帝的诏命应该奉诏,就不听王宏劝谏,带着王宏一起进京。

最终王允、王宏、宋翼全家都被灭门。

临死前王宏大骂宋翼:

“宋翼竖儒,不足议大计!”

其实不应该把灾祸责任推给宋翼,祸患最大、责任人应该是王允。

因为他压根就没想过要调动、依靠他俩的军队拱卫京师。

真是腐儒误国的典范!

而此时在千里之外的阳翟,刘星正在与刘氏集团的众高层一起,分析这段时间的时局:

“现在的朝局极度混沌,需要一个大智慧、大魄力大格局的人物出来整顿乱局。

奈何王司徒实在不是合适人选。

你看他的各种操作失当,导致现在身死国乱。

其实我个人认为以王司徒的性格和格局,是不足以应对这个极其复杂的局面。

唉!不管如何,人死事消了吧!”

众高层都是服气,对于这一年来,刘星的韬光养晦,现在终于明白了他的那句话: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依我看,将来须要分为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