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第94章 君臣对话

刘星笑着摇了摇头,表示不用客气的意思,然后主动坐上了沏茶的位置。

他把刚才婢女已经沏好的头道茶倒出来,清洗起了茶具。

然后用夹子把冲洗过的一只小茶碗放在献帝面前,然后给自己也夹了一只。

再用壶中剩下的茶水冲了一下闻香杯,待那茶水在闻香杯中略作停留,再把茶水倒掉。

用夹子把闻香杯给献帝夹过去,自己也拿起一只闻香杯,放在鼻下细嗅起来。

献帝平日里的时候,也经常品尝茶和欣赏这些茶道。

但他那属于是实在没有事情可做,是在以茶道养心。

而献帝平日里的那些茶道程序就有些繁琐,虽然表演茶道的宫女,会给他说出一些什么典故之类,但在献帝听来,却都有些牵强附会的嫌疑。

只是他知道,这些人如此这般,只为博他一笑,他便也就一笑置之。

但是今天刘星泡的茶就有些不同。

当他学着刘星拿起那支细细的闻香杯,也放在鼻端下嗅,顿时,一股淡淡的茶香涌入了他的心扉。

刘星今天泡的是花茶,是他让人按照后世制作茉莉花茶的方法加工的。

花茶这种制茶方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

在华夏国历史记载中,花茶源于宋,始于明,成于清,发展于现代。

所以,这也当然是献帝头一次见到这种茶。

但是,以献帝这些年来在深宫大院里养成的见识,当他甫一闻到香味,就已经感觉到,这茶绝对不一般。

果然,后面刘星夹过来的茶汤,不仅香气扑鼻,颜色淡黄,让人一见之下,就有立即拿起,一饮而尽的欲望。

刘星夹给献帝一杯茶后,自己也拿起杯,先自饮了一杯。

这是必然,给皇帝进嘴的东西,一定要有人先尝一下,以保安全。

献帝倒是不虞有他,他只是单纯地欣赏那茶汤的色香。

毕竟是受过皇家礼仪的长时间浸染,献帝时刻都表现得张弛有度,礼法森然。

从这一点上来说,就连刘星都暗自点头,自觉弗如。

待献帝优雅地一口饮尽杯中的茶水,刘星拿起茶壶又给献帝斟了一杯,方才开口说道:

“皇上,您不用感谢与我。

作为大汉的臣子,更是皇室宗亲,把皇上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是我天然的责任。

不过,作为大汉的子民,我也想问您一个问题:

您这一路从长安往东行来,抛开所遇的艰难险阻,可有什么其他的感悟?”

献帝一愣。

刘星问的问题很奇怪。

抛开朕这一路的艰难险阻,有什么感悟?

感悟个屁!

这些个口头上都自称为臣的家伙,特么的哪个在心里头将朕当作天子了?

谁都想要将朕挟持在自己手里,假传圣旨,号令天下!

就连你这个朕的“皇兄”,现在看来,估计也是一个德性吧!

只是可怜了这一路上,那些真心拥护自己的百官和老百姓,他们死的死、伤的伤,不知多少人跟着自己遭了殃。

想到这里,随即献帝忽然想到了刘星问的问题,难道是……

他疑惑地回答道:

“护国将军,你是说,这一路上的百姓……”

刘星直视着献帝,神情严肃:

“皇上,您有没有想过,如果空有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权,这天子之名又有何用处?”

献帝闻言陷入沉思:

是啊!

从自己父皇驾崩之后,先是自己的哥哥即位,却没几个月就被董卓那厮废了哥哥刘辨,立自己为帝。

可也就是从那时起,自己就过起了傀儡皇上的生活。

这天子之位,在很多人眼里确实是非常高贵。

表面上看起来,天子是金口玉牙,言出法随。

可是在那些诸侯的眼里,这个空有其位的天子,却又是那么的不起眼。

别说是当时手握二十万重兵的董卓,和后面百官拥护的王允了,就连那李傕、郭汜之类,又有哪个真拿自己当回事儿?

献帝喃喃道:

“护国将军,你是说朕空有天子之名,却没有天子之实力吗?

那朕~朕~

不!

皇兄,你是要我……要我把皇位禅让给你吗?”

献帝越说越是无力,待到最后的声音,都已经近似蚊鸣。

刘星错愕!

我勒个去,这小家伙还以为自己要篡他的位!

不过想想可也是,处在这个时代的人,如果是拥有了刘星这样的实力和机会,哪个会忍受得了这么大的诱惑。

刘星摇头道:

“皇上,你既然封了我为护国将军,又称了我一句皇兄,我怎会去夺你皇位?”

谁知献帝闻听了刘星的这番话,反倒更加地惶恐,他脸色苍白,随手喝下刘星刚给他倒满的茶水,颓然道:

“皇兄,好歹咱们也都是汉室宗亲,你如果喜欢这皇位,拿去便是,就不能留我一条性命吗?

你如果戕害于我,他日该如何去面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刘星不觉哑然失笑。

不过他可不敢再这样打哑谜下去,怕这小皇帝做出什么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连忙伸手给献帝的茶碗里又斟满了茶水,开口解释道:

“皇上,你想多了。

我今天确实是有很多的话,要跟你说,甚至有些话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但是我还是先告诉你吧,我对皇位完全没有兴趣。

你也请放宽心,我这绝对不是口蜜腹剑,嘴上哄你,回头对你下手。

我之所以请你思考,问你的感悟,就是要你想一想,这一路行来,你所闻所见的亲身感受。

从而再去思考,咱们大汉朝廷这些年实行的制度,是不是完美无缺?

为何几十年的光景,这无敌于天下的大汉皇朝,怎么就摇摇欲坠到如此地步?

真是先皇昏聩无能吗?

还是天灾人祸?

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

如果想不清楚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无法去做出相应的制度设计,也就无法做到以制度杜绝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那么这大汉皇朝再维持下去还有何意义?”

在刘星说出对皇位毫无兴趣之时,献帝明显长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