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朕!大明暴君崇祯,既风流也霸道>第214章 提高俸禄

听到崇祯问话的衮衮诸公,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听到了什么,没听错吧?

以往分毫必究恨不得一个铜板掰做两瓣花的崇祯皇帝,竟然要给他们提高俸禄,这事说出去谁信啊!

大殿上的一众大臣不论忠奸,都被崇祯突如其来的话语给震惊到了。

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竟无人应答崇祯的问话。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蒋德璟,用确认的语气向龙椅上的崇祯试探着说道:“陛下刚刚是说要提高我大明各级官员的俸禄?”

崇祯看着殿上一众大臣的反应不觉有些好笑,敢情老子要给你们加俸禄这事比说灭你们九族还更难以让你们相信。

崇祯暗自腹诽后,玩味的笑了笑:“蒋爱卿刚刚没听清楚朕的话么?”

听到崇祯这话蒋德璟也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你这皇帝之前有多小气自己不知道么?不是老夫没听清楚,是老夫不敢信呀!恐怕这大殿下没一个人敢信。

还不等蒋德璟回应,崇祯就继续打趣道:“朕没说错,诸位爱卿也没听错,朕说的就是要提高我大明各级官员的俸禄,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这一次,朝堂上的衮衮诸公确定他们没有听错,一个个变得喜笑颜开,似乎都忘了刚才崇祯说要严查贪污之风的事。

大殿上有一个算一个,没有出现一个反对的声音,齐声高呼:“陛下英明。”

毕竟这是在给他们发钱没有人不喜欢,即使是忠臣良将也得吃饭不是。

这一次就连一直抠抠搜搜的户部尚书蒋德璟也难得的没有和崇祯唱反调跳出来说户部没钱,反而一脸期待的问道:

“老臣斗胆,敢问陛下打算提高多少官员俸禄?”

蒋德璟这话一出,可谓是问到了大殿上所有人的心坎里,一个个眼睛睁得跟铜铃似的看着崇祯。

这个问题崇祯在之前已经思考过,但现在他还是故作沉吟的想了想,这才开口:

“从正一品到不入流的所有各级官吏俸禄皆在原本的基础上翻三倍,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翻三倍?虽说大殿上这群人里有不少人根本不在乎这点俸禄,但依然难掩他们的震惊,不为别的,只因以前抠搜的皇帝突然变得大方。

“咕噜”

蒋德璟咽了一口口水,默默在心里算着,翻三倍?

那也就是说正一品的年俸有一千六百六十六两。

他这个正二品的户部尚书,也能从原来的年俸三百六十六两涨到一千零九十八两,自己以后再也不用为一家几十口人的生计发愁了。

就连那些没有官职的末流小吏,一年也能拿到五十四两的年俸,那可是相当于以前一个正六品官员的年俸啊!

一番震惊盘算后蒋德璟第一个高呼出声:“陛下圣明,微臣支持陛下提高各级官员俸禄。”

蒋德璟这一开口,大殿上接二连三的又响起一片陛下圣明的浪潮。

崇祯见状压了压手:“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什么异议,那即日起户部就按新的年俸给各级官员发放俸禄。”

别看崇祯一下子翻了三倍的年俸,但因为大明之前官员的俸禄偏低,就算现在翻了三倍也是不及宋朝的。

不说别的就看一品官,宋朝的一品官一年的俸禄大概是四千两。

可明朝呢?之前只有五百二十二两,就算现在崇祯翻了三倍,一品官的年俸也才有一千六百六十六两还达不到北宋时期的一半。

再有就是大明能享受正一品待遇的也只有几个世袭国公。

其余最高的官阶诸如六部尚书也才正二品,翻三倍后年俸也才一千零九十八两。

更何况正二品官阶在大明也没有多少,所以看似崇祯翻三倍很多,实则也没有多少。

把每年拨给各地藩王的那笔钱拿来供养大明的官员绰绰有余,所以崇祯提高官员俸禄的举措,并不会造成什么财政压力。

蒋德璟满怀欣喜的应道:“微臣遵旨。”

就在朝堂上一片满心欢喜之时,崇祯的声音再次传来。

“朕,既已提高了各级官吏的俸禄,那以后朕可不想再听到官吏因为吃不起饭而贪污的话了。”

崇祯说到这,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督察院,在这之前贪污受贿的官吏只要不是巨贪都可以酌情处理,小惩大诫。”

“但在提高俸禄之后还有贪污受贿的,一律按照贪污六十两食草剥皮的大明律惩处。”

崇祯这话听得朝堂上的滚滚诸公心惊肉跳,尤其是大贪巨恶一个个心思各异。

就说嘛!皇帝哪会那么好心平白无故的给各级官员加俸禄,这绕来绕去还是要整顿贪污之风呀!

李邦华不敢怠慢,迈步而出,躬身应道:“微臣谨遵陛下圣意。”

这提高官员俸禄的事告一段落,崇祯又把目光转向毕懋康。

“南直隶户部侍郎毕懋康、钦天监院史汤若望上前听旨。”

满头花白发丝的毕懋康和一头金发蓝眼高鼻梁的汤若望听到皇帝叫自己,俩人同时迈步而出,躬身道:

“微臣在。”

崇祯在汤若望这个耶稣教传教士身上打量了两眼,才再度开口:

“即日起毕懋康调任北直隶工部左侍郎负责军器局的火器制造。”

“钦天监院史汤若望调任工部郎中协助毕懋康打造火器。”

毕懋康自是喜不自胜,终于又可以回到自己喜爱的岗位上研制火器了,忙不迭的应声:“老臣遵旨。”

一头金发蓝眼的汤若望却不露半分喜悦,操着一口蹩脚的汉话道:

“皇帝陛下,我只是钦天监的一个小小院史,只懂一些天文天象农忙时节和历法,对制造火器,微臣实在是不通,还请皇帝陛下收回成命。”

崇祯冷眼旁观,你个洋鬼子,装,继续装,你会不会老子还能不清楚?老子可是看过历史记载的。

崇祯冷冷一笑:“汤爱卿谦虚了吧?朕记得不错的话,你和我大明的火器制造大师徐光启私交颇深,你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吧?”

“难不成你想把从徐光启那里学到的火器制造方法偷偷传回故国,而不愿为大明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