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遵旨。”

骆养性应了一声后,又向崇祯躬身禀报道:“启禀陛下,锦衣卫从福建购买的番薯、玉米、土豆已经走水路运抵通州码头。”

“卑职斗胆敢问陛下,接下来如何处理?”

番薯、玉米、土豆终于来了么?

听到这个消息,崇祯内心激动不已。

表面却不动声色的问:“哦,到通州了吗,有多少?”

骆养性本以为会得到崇祯嘉奖,可现在看崇祯这不喜不怒的样子,心里又没了底,恭敬回道:

“回陛下的话,有土豆两万石、玉米和番薯各一万石。”

听着骆养性的话,崇祯不自觉的琢磨起来,两万石土豆、一万石番薯、一万石玉米,少是少了点不过还算来的及时。

要是再耽搁一个月土豆玉米还好说,可以直接播种,番薯可就要错过了最佳的育苗时节了。

就是不知道郑鸿逵携带的那批番薯、玉米、土豆还要多久才能抵京?可千万别错过播种时节呀!

崇祯一时思绪飘散,过了好几息才回过神来。

“让人尽快把番薯、玉米、土豆全都运回京师,先放到户部的仓库里。”

“卑职遵旨,卑职马上差人去办。”

“没什么其他事就先退了吧!”崇祯说着向骆养性摊了摊手。

骆养性躬身一礼:“卑职告退。”

话毕,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御书房。

骆养性走后崇祯又不自觉的琢磨起种植番薯、玉米、土豆的事来。

虽说自己穿越前没干过多少农活,但对这三种农作物的种植倒也并不陌生。

其中以玉米最为简单,只需选颗粒饱满的良种直接播种即可。

其次是土豆,需要先切成块在播种,但要保证切成块的土豆上留有苗孔。

番薯相对麻烦一些,要先育苗在移栽,这育苗和移栽都有不同的方法。

最常用的就是块根育苗和藤蔓育苗。

但很显然这批番薯来不及藤蔓育苗了,只能选择更为简单的块根育苗。

这移栽也分卧栽和直栽两种,这两种种植方法孰优孰劣不好下定论,但崇祯还是更倾向于卧栽。

这北方的百姓没有种过番薯也不懂育苗,估计这活最后还得落在自己这个皇帝身上。

等种粮运回来后,自己就把几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教给宋应星,接下来怎么教老百姓种植就是他的事了。

“就这么决定了。”

崇祯一番思忖后,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而后向王承恩叫道:“王大伴,朕好些日没有去靶场练习弓箭了,今儿天气不错,陪朕去靶场练练。”

“老奴遵旨。”

王承恩先是应了一声,转而试探着说道:“皇爷既要练习弓箭,那老奴这就让人去把抓回来的活物带到靶场,不知皇爷今天想射杀什么猎物。”

王承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自从那次崇祯射完老虎后,每次去靶场练箭都会以活物做靶子。

崇祯略微琢磨,笑了笑:“都还有些什么活物,老虎还有吗?”

闻听此言,王承恩略显尴尬的拍起了马屁。

“皇爷威武霸气,锦衣卫们好不容易逮到的四头老虎,除了一头重伤的外,已被皇爷射杀其三。”

“所以老虎暂时没有,不过老奴已经让锦衣卫加紧上山捕获了,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的。”

“目前还有两头野鹿和一头野猪,皇爷,要不今儿先将就一下。”

王承恩说得谨小慎微,崇祯却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老虎凶猛,可不要为了捕获而伤到人,让上山的锦衣卫量力而行。”

“朕也不是一定要拿老虎当靶子,今天就拿野鹿来当靶子吧!刚好晚上可以吃顿野味。”

崇祯说着就迈步往外走出了御书房。

三月下旬的京师已经没有了月余前的寒冷,气温逐渐转暖,天空已是风和日丽,万里晴空。

崇祯抬头看了看没有半点污染蔚蓝的天空,像是想到了什么,于是向王承恩吩咐:“王大伴,之前的那三张虎皮都风干了吧?”

王承恩也不知道皇爷怎么突然想起了虎皮,但还是不敢怠慢的恭敬回道:“回皇爷的话,三张虎皮都风干了,老奴还想着请示一下皇爷,把虎皮都挂到御书房去。”

“呵呵……王大伴你倒是有心。”

崇祯笑着打趣了一句,随后接着说道:“御书房里挂一张就可以了,你现在去挑一张最好的,待会儿到了靶场,朕要送给皇嫂当做礼物,剩下的一张留着送给皇后。”

“老奴遵旨,老奴这就去取虎皮。”王承恩应了一声后,小跑而去。

不多时崇祯就来到了慈庆宫后面的靶场。

待崇祯到来之时,已经有锦衣卫提前把野鹿送到了靶场。

崇祯的枣红色战马’马鞍上也早已配好了弯弓、箭壶,被牵到了靶场。

靶场上的一众锦衣卫见到崇祯过来赶忙行礼:“卑职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手臂虚抬:“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崇祯见猎欣喜,还不等锦衣卫们起身就从马卒手中接过马缰,手扶马鞍跳上马背。

拿起挂于马背上的弯弓,从箭壶里抽出箭矢对着八十步开外的箭靶一连就是三箭。

崇祯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迟滞。

嗖嗖嗖的三声划过,三根箭矢稳稳地扎在箭靶红心上。

这让崇祯感慨万分,回想起两月前,射五十步以内的靶子都费劲,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总算是有点样子了。

王承恩手里抱着虎皮,又开始拍起了马屁:“皇爷威武,百发百中,皇爷当为大明第一神箭手。”

崇祯听王承恩的马屁,虽然知道这话说的有些过了,但就是听着让人舒服,不由畅快一笑。

“哈哈……王大伴,让人把野鹿放出来。”

“老奴遵旨。”

王承恩应了一声后,向靶场另一边看守野鹿的两个小太监做了一个手势。

小太监见状,立刻会意把野鹿从铁笼里放了出来。

野鹿出笼的瞬间,许是受到了惊吓,立刻在靶场上狂奔起来。

崇祯一提马缰追了上去,始终和野鹿保持着几十步的距离。

下一瞬,这个比后世足球场还大的靶场上再次响起了嗖嗖嗖的箭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