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诸界行:万界坤舆作侠歌>第60章 问心无愧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事态的发展很快就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隐身的佣兵们进入了酒馆……酒馆里的人们都跑了出来……大喊着“闹鬼了”四散而逃……

酒馆里突然冲出了三只怪物……并且那位大人还为了保护自己……

鲁道夫突然反应过来,瞪大眼睛,慌张地凑上去,小心翼翼地开始检查起孔墨的状况。

是的,倒在地上的孔墨是为了保护他。

白鹭门人本来有足够的余裕能够避开那次冲撞,可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下,这一眼,就让他瞧见了躲在路边的鲁道夫。

他躲在了热成像系统的五十米范围之外……

他躲得太好了,即便是带有夜视功能的卫星相机都没能发现他……

他藏得太好了,所有人都把焦点放在尖耳姑娘酒馆上,即便是基地里最敏锐的观察员也没有注意到他……

谁都不能预料到所有事,即使是最尖端的科技也有可能被最寻常的天气所影响,更遑论是失去了大部分真气,通闻之术下降了不止一个台阶的孔墨。

他可以和那些隐身人打的有来有回,但他发现不了这个躲得远远的小子。

时也命也……

“咳咳咳……”孔墨的胸膛起伏不定,他的喉咙里已经盛满了鲜血,每一句话都变得十分艰难,“孩子,我……背后有武器,腰,咳咳咳……腰带那里……”

“我带您去医师那里!”鲁道夫双目通红,说着就要去拉孔墨的双臂。

“不不不不!”

孔墨喘着气,想要把溢到嘴里的鲜血咽下去……

他颤颤巍巍地举起手,指向鲁道夫。

“你,你要拿起武器,制服怪物,千,千万不要让它们走出市集广场。”

鲁道夫双手颤抖,他抬起头,看向远处的怪物们。

那停在原地的三只怪物不断耸动着鼻尖,似乎是被什么味道引起了注意。

不知为何,在把孔墨撞飞之后,它们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是抽动着脑袋和鼻子,不断地朝着空气嗅探。

看它们的样子,反倒是显得有些迷茫……

不过无论是因为什么,这给了孔墨说话的时间与机会。

“我,我应该怎么做?”少年低下头,手足无措。

“先拿到它,就在,咳咳咳……背后……”

鲁道夫循着孔墨的话语一阵摸索,成功在他的背后抓到了一个硬物。

紧接着,鲁道夫把它从腰带的空隙中抽了出来——

一把形状奇怪的银白色武器出现在他的手中。

“看到中间……中间偏下……”

孔墨的脑袋从疼痛逐渐变成了昏沉,每说一句话都要使出莫大的力气。

“那里有一个拨件……用手指……咳咳,按下去!”

“在此之前,把枪……把有开口的那边对准它们……”

“是这样吗?”

鲁道夫以一种极其不标准的姿势握紧了电击枪,对准了远处的怪物们。

“对,对,对……你做的很好……”

孔墨费力地睁大眼睛,看了一眼,随后微合双目,喃喃不已。

“我,我要现在使用吗?”

“找,找到你觉得合适……的机会……”

“大人,是拨动这里……”

“嗯……”

“大人……大人?!”

鲁道夫猛地低头看去,却发现孔墨不知何时已经彻底闭上了眼睛……

…………

在谁也不能发现的地界,在谁也不能注意到的存在。

一座名为“药师之径”的精神之地。

一袭草布衣衫的“草药师”在木屋之中燃起了自己的熏香。

这熏香一共有两支,其中的一支散发出红色的气息,飘向了那三只怪物。

另外一支则燃起蓝色烟气,慢悠悠地飘向了另一旁的孔墨。

前一支的气味让人感到迷茫与困乏,后一支的气味则让人精神一振。

只是在现世的人们看来,这些香气就只是普通的气味而已,怎么又会有自己的颜色。

“来自高天的纯白之鸟啊,我不会让您在这里死去……”

“我想这也是摩罗丽丝的意思……”

…………

孔墨做起了梦,他梦到了自己的过去时光。

他并不清楚自己姓甚名谁,更记不清楚自己是从何处来,从懂事开始,他就是吃百家饭长大。

大燕的百姓们总是温良,一名被遗弃在荒郊野岭的咿呀婴儿,竟是被一个小村落里的男女老少们接力似的拉扯长大。

临近的城镇在当时新建了养济院,但村民们决定把他留下。

正因如此,他的童年和一般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下河摸鱼,上树抓鸟,漫山遍野的光脚跑……

他也从不觉得自己是名孤儿,因为他也是在十足的关爱中长大。

直到他发现自己的小伙伴们都有父母,而自己似乎孑然一身。

于是,须发皆白的村长摸着他的头,笑着跟他说,他是天生地养的神仙孩儿,是山神爷赐给他们村子的大宝贝。

他决定相信村长,继续无忧无虑地下河摸鱼,上树抓鸟……直到七岁那年。

七岁那年,自己的师父因伤流落到了那个小村庄,而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眼就相中了自己,想收自己为徒。

“有眼缘,就好像他该是我徒弟似的。”这是他师父的原话。

门规有说,白鹭门人一生只可收一徒,结果他师父就凭着个“眼缘”把这个机会给用了。

不得不说,很有白鹭门人的风范。

他那时候年岁尚小,还分不清什么拜师,授艺之类的东西,而老村长见“仙缘”至此,便想要给他好好解释一下。

谁知自己师父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三块糖。

“乖徒儿,想吃吗?想吃的话,跪地上叫声师父听听。”

自己的拜师礼就那样在糖的诱惑下完成了,现在想来,那几块糖的味道已是记不清了,只有师父的大笑之声他记得是清清楚楚。

这之后,他便在鼻涕和眼泪之中辞别了将自己养大的小村庄,被师父带到了门中。

寒来暑往,星河斗转,师父的黑发变白发,自己细嫩的小手也变成青年的布满茧子的清瘦双手。

师父给他取了名字,小村的人们都叫自己“风生”,因为捡到自己的那天正刮大风。

而师父则把自己的姓给了他,并给他取单名一个“墨”字。

“孔为儒,知仁知礼,墨为侠,从贤从义,望你明达通理,行如圣贤。”

自己确实和师父有缘,和白鹭门有缘,师父他老人家说自己在修行一途比他当年强,甚至比他的师父都要强,他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总之门内的功法,学了,读了。

先贤的教诲,读了,学了。

这世上的风风雨雨,朝朝暮暮,格物致理,学了,读了,融会贯通……

名字也有了,该入一趟红尘,磨炼本心了。

在那之前,他在某一日练剑的时候,看向坐在旁边石桌饮茶的师父,终于问出了那个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问题。

“师父,我等白鹭门人身行于世,究竟所为何物?”

“道。”师父喝罢茶水,撂下了茶杯。

“道?师父,此道何解?”

“四个大字……”

他的师父捻了捻保养得极好的洁白胡子,笑道。

“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