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蹉跎>第40章 后记1

  这本是在23年三月的某一天,我突然萌生了写个故事的念头,嗨,随便写写吧。毕竟现实生活中忙起来总是没有太多精力去思考和细挖一些深刻的内容。

  结果这就是我人生的第一本(勉强算是长篇)的小说。

  里面融合了大量我自己的家庭要素,虽然没有这么狗血,但和萧予明的心路历程基本上符合。

  当我把角色塑造出来,他们逐渐有了形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放下了很多仇恨————《追风筝的人》里叫做“艺术偷走了生活”,我能像萧总一样原谅他们,有实力去释怀;村上春树则说,写作是一个自我排毒的过程,而解药也只能自己提供。

  我很感谢每一个愿意阅读的读者,因为最初写完这本小说之后我自己都没有勇气再去看一遍。直到现在每天搬一章,像是面对另一个人写的东西,结果发现偶尔也有可取之处。

  当然,后面的进度实在太快,24年的我只能尽可能用番外来弥补一下,我亲友说我的短篇小说和长篇风格迥异,那说明我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

  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这部作品,也谈不上继续创作。

  自从我拒绝打游戏和看小说以后,我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用来世俗意义上的“成长”和“进步”。尤其是自学经济学后我常常会去考虑长期效应和另一种选择的成本,用来写小说的时间还不如去学点别的,或者做些看似更有意义的事情。可对小说的热爱就是,意义是人自己定义的,哪怕没有名气,也谈不上任何经济回报,可还是会坚持,有时候可能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回报,它的存在的的确确影响了我的现实生活。

  所以直到23年的12月,我才又开始萌生“写点什么”的想法。

  诚然我现在回首去看自己再早一点(16年)写的东西也会觉得幼稚,但是那些感动、悲伤、快乐随着故事的展开都是真实的,并不是说它们是虚构的而失真,反而随着我现在的成长沉淀了下来,也让我有了勇气去继续喜欢,一个能一直让自己喜欢的东西想必就可以称为“热爱”了

  相信和爱惜自己笔下的每一个角色,他们也都是真实存在的

  无论是这本《蹉跎》,还是仍在连载的《情寄》,我无论有没有发表和得到大家的反馈,总是会陷入很深很深的虚无感里,因为容易自我怀疑。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确了“只是想要写”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个过程让我痛并快乐,带着挑战慢慢成长,拥有独属于我才能创造出来的小世界。而且幸运的是,哪怕只有一个人喜欢,那也说明,有幸通过文字邀请您进入了我的这一方天地。

  真是的!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作者怎么有这么多话!可又暗自窃喜自己能和“作者”这个曾经理想的名号靠得那么那么近。

  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