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双帝倾城>第六十五章 心系晋苏吴帝挂帅亲征仙乡

  不过七日,晋苏三人已赶到了仙乡,看着城门上的“仙乡”二字,乐栉疑惑起来:“这两个字怎么与我认识的不同呢?”

  晋苏掀开帘子瞧了一眼,道:“仙乡与阿克勒接壤,地处偏僻,字形、方言都融合了吴国和阿克勒的东西。”

  “原来如此。”乐栉牵马一进城,果然见仙乡百姓穿戴衣着都与吴国民风不同,“还别说,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阿克勒呢。”

  “嗯。”晋苏点头赞同。

  一到仙乡,那种与吴国别处不同的氛围就明显得让晋苏觉得有些奇怪。

  梁国也有与阿克勒接壤之地,他与晋昭交换身份的时候曾闲游过,那里的风土人情虽与阿克勒虽有交融,却仍是与梁国更趋同。

  “阿克勒对仙乡的影响更大,是不是可以说明他们这几年发展得更快呀。”乐栉不禁问道。

  “嗯,父皇在时虽然也把阿克勒列为不可小觑之敌,却也没想到它竟然比我们想象的......”晋苏说着,忽然打住了话头。

  “怎么了?”乐栉有些奇怪。

  “阿克勒新王图姆卡马登基那一年是不是来进献过,”有一根弦在晋苏的脑海里拨动了一下,“也就是三年前。”

  他记得那一年是晋昭在宫内。

  两人为了交换身份方便,经常互通消息,晋昭有跟他说过这件事情。

  “是的,”乐栉确认道,“你难道是怀疑蛊毒跟阿克勒有关系?可是现在的线索不是都指向简家和赵家吗?”

  晋苏道:“如果是简家和赵家,他们的目的就是报家族之仇,他们向吴王宫下毒搅动吴国就行了,何以我梁国也有牵连?”

  “更何况如今赵、楚等国内皆有内乱,而阿克勒境内却风平浪静,大势发展。”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一旦事情如猜测那样就为时已晚了。

  晋苏向来相信自己的预感和猜测,当机立断道:“就近找地方住下,准备笔墨。”

  乐栉:“是!”

  吴王宫蓝华殿内。

  昏暗的灯光之下,莫忝提笔用小楷抄着经书,在寂静的深宫内,他清瘦的身影显得格外寂寥。

  太监唯恐打扰,连说话都小声起来:“莫公子,陛下说今夜有要事,不过来了。”

  “好。”莫忝点了点头,笔下的字丝毫没有变形,他似乎已经习惯了吴帝这样的说法,因此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自与晋苏成婚后,吴帝再也没有到蓝华殿来过。

  起初他以为是吴帝因他陷害晋苏而故意冷落他。

  后来发现吴帝也不去李离和颜如卿处,莫忝便明白过来了。

  但莫忝不明白晋苏到底是何德何能将吴帝迷得如此神魂颠倒。

  “既然陛下不来,那我便去找他吧。”一页纸抄写完毕,莫忝理了理身上的衣服,站起身来。

  他今天穿了一身月白色的衣衫,腰间扎着湖蓝色的腾云祥文宽腰带,其上只挂了一块白玉。头发只用一根银丝带随意绑着,没有束冠,显露出文雅随性的气度来。

  “公子这样穿像是回到赵王宫的时候呢。”跟着莫忝从赵国来的婢子惊讶道。

  莫忝淡笑不语。

  这身打扮是他在赵国第一天遇到戚渊渟的打扮。

  走进长门殿,莫忝这几日已经失望的心忽然又开始剧烈跳动起来,他期盼吴帝能够一眼看出他今日特别的打扮,然而吴帝伏案看着奏折,连头也没有抬。

  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莫忝瞬间清醒过来,明白两人所谓的旧情不过一直都是他的一厢情愿。

  也好。

  “陛下,”莫忝忽然不觉得为难了,“我前日收到父王来信,信中说我兄长起兵夺位以至于赵国动乱,父王让我问一问陛下,能否派军增援,以解我赵国燃眉之急。”

  莫忝说完,吴帝才从案前抬起头来,看到他的打扮微微有些怔愣,但很快恢复过来道:“此事孤已知悉,近几日朝堂之内也在论议,你放心。”

  “谢陛下。”莫忝拱手道谢。

  吴帝这样的态度,分明是还念着赵国于他的恩情。

  莫忝一颗冰凉的心才有了些余温,只不过......

  “若派军增援,莫忝请陛下允准我一同回赵国。”

  只不过,他这颗心再也无法去尝试温暖吴帝对他的无情的心了。

  “你要回国?”吴帝看上去有些惊讶。

  “是。”莫忝坚定地说道。

  要放在从前,不论如何他都会跟随吴帝,因为他还相信自己有一天能够感化他。

  可如今,他应当是意识到了有些事情并未努力就可以做到。

  他其实并非早有打算,只是忽然清醒过来。

  果然,听到这个消息的吴帝只是迟疑了一会儿,随后便说:“你既如此说了,孤当然允准。”

  没有挽留。

  两日后,吴国派军五万增援赵国,车骑将军与赵淮王莫忝一同前往,吴帝亲自送行。

  两日后夜,吴帝收到来自仙乡的飞鸽传书。

  这几日,王英难得见吴帝收信的时候露出凝重的神情,直觉发生了什么大事。

  果然,吴帝看完信就道:“召颜相、钱相、陈将军和樊将军觐见。”

  两日后,赵国传来消息,赵国太子夺位称帝,楚国大乱,陈将军带军五万秘密前往仙乡。

  三日后,阿克勒起兵攻打仙乡,驻军抵挡不力请求朝廷支援,郑玟意图潜逃被捕。

  吴帝决意亲自挂帅出征。

  “陛下,不可啊!”颜相与几位大臣齐齐跪在长门殿门口,劝诫吴帝。

  王英一脸肃然:“陛下意已决,诸位大人,请回吧。”

  听闻仙乡驻军抵抗不力,陛下早就心急如焚,与其说是因为边疆被犯,不如说是心系晋公子安危。

  聪明如王英,他早知道这是劝不住的陛下。

  他虽不知为何,但知道陛下对晋公子的情意已然与国家大义难分高下了。

  仙乡。

  吴国虽与阿克勒接壤,但因阿克勒国力较弱,对吴国构不成威胁,因而驻扎仙乡的边境驻军不足五万,在阿克勒突如其来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好在仙乡地势险峻奇特,吴军才在占据有利地势的情况下将将守住一方,没有丢了城池。

  然而阿克勒军队人数多,攻势凶猛,甚至对于仙乡的地势也了解颇多,如果援军不能及时达到,恐怕也抵抗不了多时。

  而大军从都城一路到此,少说也要十日的时间。

  “报!将军,营外有三人拿着金牌令箭求见。”

  “什么?!”戍边将领李无言几夜都未合眼,正急得团团转,听见此消息赶忙亲自出去迎接。

  “将军请起。”

  来人正是晋苏三人。

  原来到了仙乡第二日,战事就发生了,晋苏原想暗中调查,但出产笔墨之地王仙镇很快就沦陷。

  原想回梁找梁军援助,却又听闻了阿克勒攻打梁国的消息。

  阿克勒的大动作完全印证了之前的猜测,晋苏一边再次飞鸽传信给晋昭和戚渊渟,希望调动吴梁边境的驻军,一边在若风掏出金牌令剑之时先支援吴国驻军。

  晋苏扶起李无言,见他满脸胡渣浑身疲惫,开门见山道:“我三人乃陛下亲信,来此暗中调查蛊毒一事。如今战事起,蛊毒一事无法调查,便来此助将军一臂之力。”

  李无言看到晋苏,见他温文尔雅,便猜他是都城哪家的公子或是什么官场新贵,已是不放在眼里,又听他说是查案的,便知他们于自己全然无用,疲惫的脸上再难掩饰,道:“来人!安顿好几位大人。”

  别说晋苏,乐栉都一眼看出李无言的不耐烦,可笑他们一个梁王、一个卫将军、一个吴帝暗卫竟然都不被放在眼里。

  晋苏倒也不辩驳,只道:“多谢将军。”

  乐栉是武将出身,方才进来时便对扎营驻寨有所观察,加之对这几日局势及仙乡情况有所了解,不由道:

  “从这几日的战事来看,虽然因为地势原因能够抵挡一阵,但阿克勒是有备而来,他们之中有对仙乡情况十分了解的人,现在被阻挡只不过是军队中的其他人还没有熟悉这里的地形和战术。如果一味依赖地形,恐会生变。”

  乐栉分析得头头是道,一瞬间竟有回到军营的感觉。

  且不说乐栉说的是真是假是对是错,他指点江山的模样颇有将军风范,看得若风有些惊讶。

  他一直以为乐栉不过是跟他一样的暗卫或侍卫,却没想到短短时间他竟然有这样的观察。

  自己的战术被否定,李无言本就不好的脸色愈发难看,直言道:“敢问这位大人在京都任什么职位?”

  “仙乡这个地方,本将军待了十余年了,阿克勒语本将军都会几句,你难道比本将军还了解怎么跟他们、在此地对战吗?”

  乐栉也是个脾气火爆的,听李无言竟然如此傲慢,不免也呛声道:“你若了解,怎么还被连下几个县?”

  李无言本也是武将,虽然因着没有背景一直守在这边疆破地,但自诩英雄无用武之地,见乐栉如此讽刺自己,也不管他们有金牌令箭,只说:

  “我看你们是假冒的金牌令箭,实则是阿克勒的细作吧?来人!押下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