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农家子的少爷夫郎>第六十三章

  下了一整夜的雪,终于是在天亮之前停了,推开门,外面一片银装素裹。

  看天色应该是不会下了,周松将院子里跟门口的雪都清理了一遍,免得出来进去的不好走。

  回去时沈清竹已经从屋里出来了,昨夜睡的不错,精神头看着很好,看见他,弯着眼睛叫了声夫君。

  周松霎时间有些恍惚,莫名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对方时的情景。

  他们之间也是这般隔着一段距离,对方看着病弱,眼神却凌厉万分,一下就刺到了他的心里去。

  那个时候,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能将这个人娶回家。

  现今他身体好了许多,人也胖了点,眉眼弯弯的,看着很是柔软。

  周松注视着他,觉着自己的心也跟着软成了一滩水,止不住的便想对他再好一些,让他永远都是这般的模样。

  冷硬的脸上露出笑意,他应了一声,朝坤泽走过去。

  “想吃点什么?”周松将拿着的铁锹靠在墙边,拍了拍衣摆上沾到的雪花。

  沈清竹侧头想了想,“热汤面吧,暖和。”

  “成。”周松点头,转身要去灶房。

  “夫君。”沈清竹唤住他。

  “怎的了?”周松疑惑的回过身。

  沈清竹上前,伸手搭住他的手臂,“吃过饭,我们去看看爹娘吧。”

  周松微愣,想起他们成婚后确实还未去与爹娘说一说,倒是他的疏忽,不过昨日刚下过雪,积雪未化,路怕是不好走。

  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沈清竹道:“明日便是除夕了,总要与他们道一声年好。”

  听见此言,周松又愣了愣,而后,柔和了神色,“好。”

  沈清竹笑了笑,打算去收拾些祭拜要用的供品。

  周松却不知想起了什么,出口叫他,“清竹。”

  沈清竹转头看过来,眼中还带着未散的笑意,“嗯?”

  周松嘴张了张,话却是说不出口了,最终也只是抿抿唇,道:“你想吃鸡蛋面还是肉丝面?”

  “鸡蛋吧,早上清淡一些。”

  周松点头,“好。”

  他看着对方进了屋,浅浅的叹了口气,其实他是想问问岳父岳母,问问可有牌位,他也想祭拜一番。

  可自相识以来,坤泽便少有提起他们之时,或许其中,有诸多苦痛的隐情,否则他一个大少爷,不会到这么个小村子定居。

  周松怕问了,惹对方徒增难过,也便不敢问了。

  用过了早晌饭,两人提着装了供品的篮子出了门。

  路上时不时的便能遇上在门前扫雪的村人,有些孩童团了雪球在打雪仗,笑闹声传出了老远,还有大人吆喝他们慢些别摔了。

  一路到了山脚,周松牵过沈清竹的手,走在他的前面给他开路。

  山路上积雪未化,亦无人清理,他踩上去有轻微的“咯吱”声,留下了一串脚印。

  沈清竹玩心起,便踩着他的脚印,一步一步的跟着对方走。

  周松回头看他,微扬了扬唇角,这是他第一次,走这条路的时候觉得心情很放松,好像不是去祭拜,而是看望久不见面的父母。

  他紧了紧手,留意着不让人摔倒,拉着对方缓步前行。

  少有村人在这个时候上山祭拜的,一路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放眼望去,皆是笼罩在一片雪色中的山景,寂静又动人。

  再往上走,逐渐开始出现坟冢,一个又一个的落在那里,每一个都是长眠于此的人。

  沈清竹的神情有些恍惚,心道,离京匆忙,甚至都未能好好给爹娘收敛尸骨,他们的后事都是温大人帮着操持的。

  周松回头看见他恍惚的神情,还当他是害怕,放开牵着他的手,揽上他的肩膀,“别怕,我在呢。”

  因他的触碰回过神,沈清竹抬眼,扬唇笑了笑,未曾解释,“嗯。”

  周松带着他一路到了爹娘的坟冢前,将篮子放在地上,伸手抚去碑上的落雪,手臂被人轻挽住,他回头,对上坤泽带着安抚的眼神,他轻摇摇头,“我没事的。”

  他早已不是曾经那个无法面对双亲离去的孩子,况且,如今有对方陪伴他,心境也已不同以往。

  见他神色确实还平静,沈清竹笑了笑,蹲下身去拿篮子里的祭品与香烛纸钱。

  周松也跟着蹲下,简单收拾了墓前的积雪,腾了地方摆祭品烧纸钱。

  沈清竹与他一起将祭品一一摆放过去,吹燃了火折,点上香烛,恭敬的摆在墓前,而后一撩衣摆,准备跪下去。

  周松伸手将他拦住,在对方疑惑的视线中,拿过盖篮子的布巾铺在他面前,“地上湿冷,小心着凉。”

  看见他自己毫不在意的直接跪在地上,沈清竹微扬了眉梢,倒没有说什么,乖乖的跪在对方给他铺好的布巾上,随人一起拿了纸钱在烛火上点燃,放在墓碑前。

  “爹,娘,我成亲了,这是我的夫郎,他叫沈清竹,是个坤泽……”周松一边烧纸钱,一边说话,“他是个很好的人,儿子……很欢喜他。”

  当着沈清竹的面说这些,他有点不好意思,视线没敢往他那边落,只盯着燃烧的纸钱看。

  沈清竹倒是毫不避讳的侧头看着他,眼里带着笑意。

  周松感觉到他的视线,耳根泛红,稳了稳心跳,继续道:“家里的房子翻新了,还养了鸡,买了牛,以后我们两个,会好好的过日子……”

  他烧掉手中最后的纸钱,抬眼看着双亲的墓碑,“你们泉下有知,可以安心了。”

  娘亲直到临终前都还在忧心他自己该如何过日子,担心他寂寞,孤独,是他不孝,这么多年都没能让人安心。

  幸好,现如今,他总算有了能伴其左右的人。

  一直注视着他的沈清竹待他话音落下,也转头开口道:“爹,娘,我是沈清竹,今日来向两位问安了。”

  说完,又侧头看向周松,神色温和,“你们的儿子,也是个很好的人,能与他成亲,是我的幸事。”

  周松眼睫微颤,心口热热的,忍不住伸出手去将他的手握住。

  沈清竹垂眸看了眼,没有挣开,反将他的手也握住,转头面向墓碑继续道:“我与他会彼此相伴,互相扶持,还请你们放心。”

  话毕,他弯身叩首。

  周松亦跟着拜了下去。

  直起身,两人相视而笑。

  地上寒凉,周松牵着坤泽的手,扶着人一并站起来,捏一捏他的指尖,“清竹,多谢你能陪我来看爹娘。”

  “何须言谢,”沈清竹晃了晃手,“你可是我的夫君啊。”

  “嗯。”周松眉目温和的轻应了一声,将他的掌心贴在自己的脸侧,轻蹭了蹭,心中感觉被填的满满当当的,“明日便是除夕

  了,钱婶之前与我说过,年饭去他们家一起吃,你觉得如何?”

  父母去世这么些年,他基本每年都是同他们一起吃的年饭,按理说今年他有了自己的小家,该是要同夫郎一起过的。

  但钱婶觉得成亲第一年,该是要热闹热闹的,而且过年嘛,本来就是要团圆。

  沈清竹自是应了,“可以啊,届时将吴婶也叫上可好?”

  “那是自然。”周松点头,他们两家一同过年,怎能少了吴婶,“我们等下回去便去一趟,与她说。”

  “好。”沈清竹弯了眼睛,又道:“不如今日晌午便在她那里吃饭吧,想尝吴婶的手艺了。”

  周松哪有不应的,他弯腰捡起地上的布巾放进空掉的篮子里,提着直起身道:“那我们便走吧。”

  沈清竹看看两座墓碑,“不再与爹娘说说话?”

  周松跟着看过去,轻摇了摇头,“不了,他们知道我过的好,便会安心了。”

  他拉着坤泽的手,走向来时路,又道:“做父母的,大多是这点念想,所以我们将日子过好,幸福快乐一辈子,就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沈清竹微愣,抬眼看着他走在前面的背影,忽而笑了笑,“嗯,你说的有理。”

  两人相携下了山,半道上时周松询问要不要回家拿些东西再上门,临近过年,总不好空手去。

  沈清竹摇头说不用,就当今日是寻常串门,初二那日还得正经走一趟,届时多备些便是。

  如此,他们便直接往吴兰淑那里去了,这次对方门前干干净净的,想来晨起时出来铲过雪了。

  他们突然上门,吴兰淑自是喜的不行,连忙将人迎进点了炉子的堂屋,忙活着去给他们泡茶喝。

  山上走这一趟,沈清竹便是穿的厚实也觉着有些冷了,用手背贴了贴脸在炉子边坐下,还好汉子一只牵着他,对方火力大,手倒是不怎么冷。

  周松也伸手捂了捂他冰凉的脸颊,皱眉道:“还是不应该在这种天上山。”

  裹得再严,脸总是要露在外面的。

  沈清竹笑着摇头,“没事。”

  凑近仔细看了看,没有冻伤的迹象,周松放下心,“回去擦些脂膏,预防冻了。”

  “好,听你的。”沈清竹也没跟他犟。

  吴兰淑端着泡好的茶回到堂屋,给他们二人都倒上,“这般大冷的天,你们是去了哪里?”

  沈清竹喝了口茶,笑道:“去祭拜了爹娘。”

  吴兰淑微愣了愣,方才反应过来他口中的爹娘是周松的爹娘,心间略有些感叹,“也是,马上要过年了,该去看看。”

  话毕,她张了张嘴,却终究是没再说什么。

  沈清竹放下手中杯盏,道:“晌午我们在这里吃饭,许久没尝婶子的手艺了,可要给我们做些好菜。”

  听见他们要留下吃饭,吴兰淑立刻便眉开眼笑了,说着时辰已是不早,当下便起身打算去灶房准备。

  沈清竹并未拦她,目送她出门,转头看向身侧汉子,道:“你可想去拜拜我爹娘?”

  正低头喝水的周松一愣,抬眼看过去,坤泽正注视着他,神色温和。

  他下意识咽了口中的茶水,点点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