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和娃他爸重逢以后>第174章 完结章 上

  林阳一说完就后悔了。

  他想, 现在寇枫的死讯才刚刚传回国内,现在就和孩子说这个会不会太早了?

  不等他反应,寇辰已经悉悉索索从被子里探了个头出来, 红肿得像两颗核桃似的眼睛就那么直愣愣地投向了林阳, 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

  林阳怜惜地触摸着他的额头, 温柔地低语:“先睡吧。”紧接着,自己也缓缓闭上了双眼。

  寇辰却没有一丝睡意, 意识到什么的他,越过林阳翻身下床,打开灯, 光着脚走到自己房间的衣柜中摸索出一个盒子,又折回来盘腿坐在床上。

  “林叔。”他当着林阳的面把盒子打开。

  里面东西不多,几张银行卡,一个是类似于一个USB信息插口的电子锁。

  他把这些东西全部递交到林阳手上, 颇有些郑重其事, “这是我爸爸留给我的所有东西。”

  受到其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影响,寇枫对待教育问题的态度与其他同龄孩子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财产方面,他明确表示除了寇辰这个独一无二的儿子,他没有其他亲人,因此他的一切财物将来都会归寇辰所有, 所以他对寇辰几乎是无所保留的。

  也正因为这样,寇辰比谁都要清楚这个小箱子的价值, 但现在他有更想要的东西。

  “我可以用这些换我爸爸回来吗?”他问。

  他十三岁了, 就算还在做梦的年纪,也早就被现实教会得脱离天真。所以他所说的换回来, 当然不是要寇枫重新活过来,他知道这已再不能够, 他说,“我想要的拿到我爸爸的骨灰。”

  当年不管寇枫在外面有多风光,但他心底一直都保留着落叶归根的念想,现在他不在了,这种念想就成了寇辰的执念,他再次把这个盒子往林阳跟前推了推,问:“可以吗?林叔。”

  林阳静静看着他,许久才作答。

  “叔叔明白你的意思。”他轻轻摸了摸寇辰的头,话锋一转,又说:“可这件事你真的想清楚了吗?对于你来说,这两者是全然不同的人生。”

  人不能只为钱而活,但有钱,又的确可以使人活得更好。

  林阳不是什么大富豪,哪怕他手里有再多的钱,名下有再多的资产,那些也不是他的。不管是兰夫人赠予他的,还是单唯钦给予他的,归根结底那些都是单家的,以后除了嘟嘟和串串谁也拿不走。

  那抛出这些,他又有什么呢?

  这才是林阳真正挣扎的点。

  他怕寇辰等到能看清落差的时候接受不了这个落差。

  “我没关系的。我可以去孤儿院,或者......或者......"

  寇辰略显挣扎,眼珠扫视着四周,仿佛在寻找一根拯救他的稻草。忽然,他想到了什么,抬起头略显慌乱地对林阳说道:"或者,你把我送到那边去,我去找魏叔叔。他是我爸爸最好的朋友,我可以去找他!”

  寇枫拥有广泛而复杂的社交圈,那些都是林阳接触不到的,所以寇辰口中的“魏叔叔”,林阳毫不知情。然而,他明白朋友间多有私利的聚集与疏离。假设这位“魏叔叔”确实是值得信赖的人,那么寇枫先前也就并不需要费尽心思安排寇辰回来让单唯钦和自己代为照顾。

  不过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事,无论是孤儿院还是其他地方,林阳都不会答应。

  "林叔叔,可以吗?"寇辰还在战战兢兢地期待着他的回答。

  林阳摇了摇头,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不行。我和你单叔叔曾经答应过你爸爸会照顾你,我们不会失信。"

  听到这番话,寇辰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泪光,他既紧张又畏惧地问道:"照顾我真的吗?"

  "嗯。”林阳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声音很轻地回答:“真的。所以你不必害怕,我会一直照顾你。你可以来跟我们一起住,就像和嘟嘟、串串一样。你们还可以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对了,你对吉他很感兴趣对吧?以后你可以继续学。叔叔……叔叔有钱,所以你别担心,等长大了,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渐渐地,寇辰仿佛被他这番言辞所打动,然而他仍情不自禁地想再次向对方确认。"长大了真的就会好吗?"

  老实说,林阳内心也并不完全确信。世界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并非像童年时期那样纯真美好。然而,他现在只能给寇辰一个肯定的答案 —— 是的。

  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普遍地为了自己的利益行动,它永远站在你这一边。这种自私的心理往往导致拖延、散漫、逃避困难,或是半途而废,因为这些行为最为轻松舒适。而与之相反的态度是:我不畏惧,我可以等。

  当人们面对挫折时,要长时间保持这种正能量的心态并非易事,可一旦能坚持下来,让大脑不断听到这种声音,它就会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断为自己树立信念,你的大脑也将不知不觉地被这个信念所塑造。而现在,林阳正是在帮助寇辰构建这个信念。

  “一定会比现在好。”

  …………………………………………………………………………

  这场风波的最后是寇辰以林阳养子的身份住进四合院为结束,为了能保证寇辰的生活以后再不被打扰,寇枫留下的那些财产则都交由单唯钦全权出面处理。

  财产清算完毕,他的骨灰也如愿以偿地最终被安置在城郊的墓园里。他惯是爱热闹,现在有寇家的长辈陪着,想来他在另一个世界也不会太寂寞。

  令林阳觉得比较欣慰的是,自始至终,这件事都没有对寇辰现在的生活圈造成影响。

  连嘟嘟都被林阳用一句“辰辰现在住的那套房子的产权有些纠纷,所以会暂时住到我们家。”这一句话打消了疑虑。

  一切尘埃落定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了。

  在这段期间,罗庭舟曾经给林阳打过一个电话。当时,林阳恰好与单唯钦和大哥在一起,只随便应付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记得他好像是提到有个初步拟好的合同方案已经发送过来了,让林阳有时间过目一下,然后回复他,现在既然寇家那边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那就该轮到林阳自己的事情上日程了。

  看完合同后,林阳毫不犹豫地给罗庭筠打了电话。

  "罗总,合同我看了,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直接约一个时间把合同签了吧"他之所以如此果断,原因不仅仅在于对合同条款的满意,同时也无法否认,寇家的事对他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毕竟多了一个寇辰,对于林阳而言也意味着增加了一份责任,进一步加深了他迫切想要有所作为的愿望。

  罗庭筠那边则是由于之前的沟通相当顺利,对于他的回应并不感到意外,说:“正好我现在就在A市。你看,如果你有空的话不如我们见个面。”

  林阳听罗庭筠邀请,思索了一下说:“可以,那你给我发个定位,我现在就过来找你。”

  罗庭筠听了林阳的回复,点了点头,同时打开手机发送了一个位置共享的链接给林阳。”

  林阳打开链接,立刻看到了罗庭筠所在的位置,是一家距离他这里挺远的一个酒店,不过他有车,出门倒也方便。

  约摸过了四十分钟左右,林阳抵达见面的地方,罗庭筠的电话也掐着点打过来。

  “到了吗?”

  “到了,在负一楼停车。 ”

  “那你停好车直接上一楼来,大堂这里的咖啡厅,我等你。”

  “好。”林阳挂断电话。

  泊好车后,他按电梯上了一楼,在酒店大堂的咖啡厅见到了对方。

  “罗总,你……”

  不怪林阳惊讶,实在是相比上次见面时,罗庭筠现在的精神状态已经明显下降,最直观地就是他的外貌变得不再那么精致,下巴上长出了青茬,额前的碎发也盖住了眉眼处,这些变化都非常明显,让林阳不得不好奇他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

  罗庭筠摆摆手,一副无关紧要的样子,“没什么,最近家里有些事情,你放心,和酒店经营无关。”

  他的回答的敷衍潦草,要不是林阳亲眼见到他这幅样子恐怕还真被他骗过去。不过林阳是有分寸的人,既然别人不愿意说,他也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再者,刚刚罗庭筠主动提了和酒店经营无关,再问下去倒显得他对这项合作缺乏信心似的。

  放下疑问,两人寒暄几句,林阳问他,“陈最呢?他怎么没和你一起”

  罗庭筠神色不自然地摇了摇头,“他有事。”顿了片刻,又解释:“我们也不是随时在一起。”

  听他语气不对,林阳猜想这两人应该是闹别扭了。

  难怪他是这幅样子……

  见林阳止住话头罗庭筠便把一早就准备好的合同拿了出来,“你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要是没有我们现在就可以把合同签了。”

  林阳接过合同,细致地浏览了一番,确认它与之前发来的那份完全一致,便毫不犹豫地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想到即将投入百万的资金,林阳有些晕头转向,有些迷茫,于是他问道:“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

  解决了事业上的资金问题后,罗庭筠近来被私人问题困扰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下来,他微笑着说道:“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律师进行公证,解决银行债务等问题……但这些我会处理,暂时在找到新的物业之前,你只需要确保前期资金到位即可。”

  “这方面你不用担心,我绝不会拖你后腿。”林阳郑重承诺道。

  罗庭筠点点头,两人相互握住对方的手,眼神交汇,一起发出了算得上喜悦的声音,“合作愉快!”

  从这一刻起,林阳正式成为了“舍下”唯一的合伙人。

  解决了正事,罗庭筠马上准备回江城,他已经退完房了,只等和林阳见上一面就要立刻赶往高铁站。林阳没想到他这么忙,原本打算请他吃个饭,可惜他看起来的确很赶时间,吃饭的事就只好不了了之。

  回去的路上林阳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就给陈最打了个电话,本打算八卦八卦人俩小情侣闹别扭这事儿,没想到那头语音却提示对方号码不在服务区。

  “怎么了这是……”林阳嘟囔两句,随即挂断了电话。

  回到家后,阿姨告知单唯钦已经回来,并正在书房里工作。

  林阳便立刻拿起刚签好的合同,准备去给他瞧瞧。

  走进书房,单唯钦正专注地阅读手里文件,书房算得上是他在这个家的私人空间,只有一个人会不请自入。

  单唯钦头也不抬,“回来了。”

  林阳“嗯”了一声,把拿来的合同随手扔在桌子上,说:“完事了!”

  单唯钦先是抬头看了他一眼,春风得意……

  挺好。单唯钦点点头想道,这才不疾不徐地拾起合同来看。

  处于职业惯性,在审阅合同的过程中,他表现得十分细致,仔细查看了合同的每一页,确保没有对林阳不利的任何条款,他稍稍松了口气。

  “不错。”单唯钦说道。

  “那当然。”林阳坐在对面的椅子上,高高地翘起脚来,一蹬一蹬地晃动,洋洋得意。

  他高兴单唯钦也感到高兴,于是开了一个玩笑,“那么以后是不是该称呼你林总了?”

  听到这句话,林立即收敛了脸上的得意神色,有些胆怯地说道:“算了吧,别这么叫我。实话告诉你,我心里虚得很。你说我什么也不懂,文化水平也不高。万一以后在公司被人算计了怎么办?”

  “罗庭筠?”单唯钦表现淡定,“他不敢对你耍花招。”

  单唯钦之所以这么笃定的原因是因为这桩生意中间还有个陈最做担保,生意人最讲究这些关系,就算给陈最十倍的胆量,他也不敢让这件生意出岔子。

  林阳的担忧却远不止于此。

  他也不吝啬向山适当的向单唯钦表达自己的惧色,说,“那么我以后肯定少不了和人聊商务谈合作了吧?要是我不能和对方很顺畅地沟通,怎么办?”

  单唯钦静默片刻。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简单来说,假如面对外国客人,以林阳目前的外语能力,无形之中会产生交流上的困难。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单唯钦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公司有合作的学术机构,如果你愿意的话,或许可以选择报名参加进修课程一段时间。”

  “学术机构?”

  “嗯。”单唯钦点头。

  启华的员工,基层到中层,中层到中高层,或者是董事会里的那一群人,但凡涉及职位升,自身文化素养自然也要跟着提高,所以公司每年都会安排人出去学习,国内国外,根据自身需求来定。

  这也算是一种内部福利吧。

  好是好,但林阳毕竟不是启华的员工,他也有自己的顾虑,只见他皱着眉头沉思片刻,问道:“我行不行啊?”

  单唯钦笑了笑,“放心,机构一般都会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另外,你也能自行选择适合你的课程。与之前考虑的函授教育相比,我觉得这或许会更符合你现在的需求。”

  也是。提升自己势在必行,只是要考虑好到底该用哪种方式而已。听单唯钦这么说后,他深深地思考着这个主意,良久,心里终于下定了决心,慢慢地回答道:“那我找个时间去了解一下”

  “就这两天吧。”单唯钦还是希望他能尽快做决定,一锤定音地替决定,道:“刚好海东回来了,不如让他陪你过去一趟”

  之所以会安排苏海东随行是因为他自己明天要开始为期一周的差旅,这林阳是知道的,让林阳意外的是,“东哥回来了”

  单唯钦点了点头,“回来半个多月了。”

  “是嘛~”林阳若有所思。

  翻年过来,苏海东一直在外派,仔细算算林阳已经大半年没见过他了,也不知道他回来后和单时予还有没有联系,林阳操心的还挺多,想了一下,说:“那行,那我就先去看看。”

  第二天,单唯钦前脚刚走,苏海东后脚就来了。

  “林阳。”

  “东哥,好久不见。”林阳坐上他的车,目光不自觉地停留在他的车载相框上。

  上面是他和一个女人还有一个孩子的合照,林阳从感觉判断这应该就是他的前妻和女儿苏酥。

  苏海东没有察觉到他的视线,从容地调侃道:“听说你打算投身于酒店行业了?”

  林阳笑着回应:“可不嘛!等我们事业发展到A市,你一定要记得前来支持啊!”

  "当然没问题,"苏海东回答道。然后,他转换话题,问道:"不过我听说你投资的那家酒店在江城啊,怎么在那边有熟人"

  “没有。我哪会有什么熟人啊!”林阳说,“就一朋友给介绍的。”

  “朋友”苏海东挑了一下眉,问:“谁啊?”

  林阳顿住。

  他是在问谁介绍的,严格来说应该是单时予。

  如果不是单时予,他就不会认识陈最,如果不认识陈最,他也就不会认识罗庭筠。总而言之,单时予在这整个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林阳注视着眼前的那张相片时,又觉得自己此刻不应该提及这个名字。

  "一个朋友。东哥你指定不认识。”林阳说,又很快转开话题, “东哥,你这次回来不走了吧吧?”

  苏海东从口袋里拿出一根香烟点燃,回答道:“走,怎么不走我老婆和孩子都在外面呢。”

  林阳有些困惑,“老婆?”

  苏海东轻飘飘抛下一句再林阳听来很有分量的话,他说:“我和孩子的妈妈重新复婚了。”

  复婚了

  这可太意外了!

  林阳惊讶地问:“什么时候的事情?”

  苏海东说:“小半年儿了。”

  林阳沉默片刻后说:“那恭喜你,东哥。”

  “没什么好恭喜的,为了孩子而已,就这么瞎过吧。”苏海东说这话时,语气是那么地轻描淡写,平静得令林阳分辨不出其中的真实情感。

  不等林阳反应,接着他故作幽默地说道:“再说我这个年纪,也不适合再像以前那样跟小孩子浪费时间了,对吧?”

  小孩子是指单时予吗?如果真是的话,那林阳可不觉得这话有什么好笑的。

  “什么浪费不浪费的。”他说,“人这一辈子不就是图个乐嘛!如果在浪费时间的过程中能获得真正的快乐,那我觉得这就不算浪费。”

  苏海东可能也没想到他会回这么一句,楞了片刻,失笑道:“也对。”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话运用在此情此景可太合适了!苏海东万万没想到短短一两年间林阳和单时予的关系就已经进展到了会替对方说话的地步,也是,好歹单时予也该叫林阳一声“小婶”的,硬要掰扯,好像他才是外人。

  苏海东嘴角弯起的弧度就像是在无声自嘲一般。

  林阳注意到了,但他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关于苏海东和单时予这一段,老实说,林阳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困惑。

  他不明白为什么像苏海东这样的人,会与单时予的关系纠缠不清?这并不是说单时予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性格天然地存在截然不同。单时予表面上张扬放纵,实则异常认真,他坚韧而顽强,浑身上下都流露出为了爱情不惜一切的狂热。而苏海东则恰好相反,他更倾向于随遇而安,而不是热烈地爱着一个人。

  现在听见苏海东用一句“和小孩子浪费时间”来形容那一段感情,林阳心里除了替单时予有些忿忿之外,更是不禁好奇。他好奇苏海东有没有真心爱过单时予?还是从头到尾都只是一时的消遣?

  感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林阳默默叹了口气,也许,这是只有苏海东自己才知道这个答案。

  ……………………………………………………………………

  车子驶进一所高校,林阳探出头往外张望,询问打破了车内沉闷的气氛。

  “这里就是吗?”

  苏海东点了点头,“没错,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学院。”

  “哦。”

  说是学院,实际上只是在后方独立建造了一座教学楼进行课程授课而已。教学楼楼层不高,拢共只有三层,红砖构筑,屋顶为黑色,与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树相协调,倒也呈现出一种十分优雅的景致。

  车子停下后,学院的工作人员立即迎了出来。

  苏海东:“你好,我有预约。”

  前来迎接的男士彬彬有礼地说道:“请问是启华的苏总吗?久等久等。我姓杨,是专门与贵集团对接的老师。”

  苏海东伸出手,“你好,杨老师。”

  二人握手片刻后,目光齐聚于林阳。

  苏海东给他介绍:“这位是林先生,他的情况我之前已经在电话中和您大致提到过,我们今天过来主要是熟悉一下环境,顺便了解一下课程。”

  杨老师点头表示理解:“好的,两位请跟我来。”

  苏海东和林阳与杨老师一同步入大厅,大厅内的左右墙壁上挂满了许多照片,杨老师解释,这些照片展示的都是曾经在这里进修的杰出人士。

  林阳环顾四周,眼尖儿地发现上面好几个人的名字他居然都能够叫得出来。

  这么多大佬……

  得,他保准是这里最差的一个。

  虽然他明白单唯钦引荐的地方必然不会差,但当他真正感受到这里的实力之后,他内心的不安更是深了一层。

  人家要不要他啊?

  正当林阳忐忑不定时,苏海东幽幽开口,说:“别危言耸听,这里每年招生成百上千,这二三十个人已经算翘楚中的翘楚了。”

  林阳瞥了他一眼,一时之间无法判断他是在安慰自己还是纯粹吐槽。

  最终还是这杨老师沉得住气,只见他听了苏海东这句略带吐槽的话后仍是面带着微笑,还点了点头,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谦逊道:“苏总说得对。”随后他抬起手引向二楼主动结束了这个话题。

  “两位请。”

  三人一起来到二楼,这个点儿正好是上课时间。

  通过各种透视全景玻璃,听说这设计意图是要展现这里的“知识自由”,虽然林阳实在看不出这里哪儿自由了,不过好处是他可以随便打量,仔细观察之后,他发现坐在里面的学生年龄真是五花八门。有和他同龄的,也有像他父亲那样老的,这点真是让林阳感到震撼。

  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个世界从不缺少一生都在不断学习的人。

  和他们相比,林阳觉得自己还算年轻。

  即年轻,那就不应该继续荒废下去。

  他心里隐隐有了考量。

  "杨老师,请问这里的上课方式是怎么确定的?林阳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注意到每个教室里的学生数量是不一样的,从几个人到十几个人不等,甚至有的是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因此,他很好奇自己将要如何上课。

  杨老师回答道:“通常我们是会根据个人想要加强的方向和本身的文化水平来确定,当然,您也可以自己选择。”

  听完他的解答,林阳很坦然地表示:“我第一学历很浅,可能跟不上大多数人的进度。”

  杨老师浅浅地笑着解释道:“这一点您不需要担心。既然您选择了我们,我们就会为您量身定制最适合您的学习方案。”

  林阳这才稍稍放下了心。

  最后,在和杨老师沟通建议下,他选择了接下来将要学习的三门课程,它们分别是商务英语、工商管理和社会心理学。

  整个过程中,苏海东都没有干涉,只是在送他回去的路上稍稍好奇地问了一下他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原因。对此,林阳解释道:“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嘟嘟马上就要进入青春期了,我想尽可能的了解了解他,这样也有利于我们的沟通。”

  苏海东皱了皱眉头,“时聿那么懂事,你还担心这个?”

  单时聿,也就是嘟嘟。通常在外人眼中,嘟嘟一直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孩子,无论是在礼貌教养方面还是学业成绩上,他都表现得无可挑剔。可作为朝夕相处的爸爸,林阳却发现他心里其实隐藏着一股劲儿的,只是因为小时候没有父母身边的陪伴,所以他没有机会像其他孩子那样任性发脾气。就像苏海东刚才所说,嘟嘟非常懂事。然而,林阳并不认为这是件好事,至少对于嘟嘟而言并非如此。林阳宁愿他有时闹一闹,这样他就能明白,即使他没有那么懂事,爸爸也一样很爱他。

  但嘟嘟偏不是这样。

  单唯钦和他在私下里讨论时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太过谨慎其实就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林阳不太确定,所以才想多了解了解。

  言归正传。

  虽然他心里是这么想没错,但当下他并没有把自己真正担忧告诉苏海东。他不想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孩子哪里不好,人前教子这种话在他们家是不通用的,他们认为,对待孩子一定要平等且给足尊严。所以对上苏海东的疑问他只随便搪塞一句,“防患于未然嘛。”

  苏海东摇摇头,说:“你还真是够操心的。”

  林阳:“可不得操心嘛。”

  说是这么说,但其实接下来的好几个月里,他们家管教孩子的任务真正的是落在了单唯钦身上。

  林阳开始去每天两点一线的去上课,期间他还跑了一趟江城去和罗庭筠把该签的那些协议都给签了,另外罗庭筠还嘱咐他,“你多在A市,如果那边有合适我们酒店的物业的话也可以多留意。”

  “没问题。”林阳爽快应下,不忘打趣,“找物业的事咱可以找陈最啊,他不就负责这块儿的嘛!”

  林阳说这话其实是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陈最本来就负责着锦华集团的市场开发和收购工作,随便漏一两个物业出来,也够舍下这种小规模酒店忙活得了。更何况,锦华现在着重开发高端酒店,而舍下现在刚需的是经济商务型酒店,两种模式对物业的要求也大有不同,谁也不干扰谁,哪怕陈最真帮了他们锦华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第二层意思是最近他给陈最打了好几个电话,那家伙声音听起来有点不对劲,还不肯说发生了什么事情。林阳猜想可能和罗庭筠有关系。

  他是真心把陈最当成朋友的,所以就想替他来探探罗庭筠的口风,看看二人和好了没有。

  没想到罗庭筠听完他的试探后一脸淡定,沉吟了片刻说:“虽然还远远不够格,但我们和锦华毕竟还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和陈总……”罗庭筠顿了一下,说,“还是少联系吧。”

  陈总……

  “哦……”林阳心下了然,看来还在闹着。

  就这样到了年末,整个城市都弥漫着圣诞的节日气息,街边、公园和商场都装点得美轮美奂。

  因为是单唯钦是生日,提前一周,许久不见的傅姨就亲自带着十几名专业人员赶来将四合院布置了一通,中庭里的那颗迎客松也被换成了一棵高达五米多的圣诞树,树上挂满了礼物盒子。

  开始林阳以为这只是装饰而已,然而当他手痒好奇打开一个礼物盒时,惊奇地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颗糖果。

  “爸爸~”串串的欢呼伴随着“哒哒哒”的跑步声越来越近,不想让他现在就发现这个“小秘密”林阳连忙剥开糖衣把软糖往嘴里一扔,瞬间,整个口腔被橙子味儿霸占。

  “爸爸,你回来了!”串串跑到林阳面前。

  单唯钦跟在后面。

  他在家里时,衣着都是以舒适为主,驼色羊毛大衣,冬日的暖阳,外加他脸上缱绻至极的笑意,这三个要素把此刻的他衬得温柔又迷人,裹含着口齿的橙子香气,林阳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个念头。

  串串大声道:“爸爸,抱抱!”

  林阳蹲下身把串串抱起,一只手托着,让孩子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朝后,一只手去拽离他还有两步距离的单唯钦,对方“任人宰割”的姿态使得他不花费多少力气就成功吻上了那两片唇。

  单唯钦是错愕的。因为通常在孩子面前,林阳不仅要求他“老实”,自己也十分“规矩”。他怕他们的行为要是太过轻浮的话会模糊儿子们长大后的性向选择。尽管单唯钦并没有这个担忧,但出于对爱人的尊重,也会照做。此刻,对待林阳这难得的“轻浮”,单唯钦仅用了两秒就选择掠夺享受,林阳也不甘示弱,热烈的回应着对方凶猛的攻势。

  思绪一下回到那一年的冬天,前一秒他们还在客气又疏离地分吃着一个从帮助过的一个病友那儿得来的橙子,下一秒两人却又躲在楼梯间的亲吻。

  那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初吻。

  那时的林阳从没想过会和一个男人天长地久,他以为自己会和陈海、周毅一样,找一个女人结婚,或是一见钟情,或是缘于相亲……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会相敬如宾的走完这平平淡淡的一生。可现在,他看着眼前的单唯钦却忽然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完全错误。他不要女人,也不要相敬如宾,更不要平平淡淡。他就要单唯钦。除了他,谁也不行。

  这场男人间的唇齿战争比林阳起初预想的要长得很多,要不是最后串串哼哼唧唧地求饶说,“爸爸,我真的坚持不住了……”两人也不一定会就此打住。

  脱离了汉堡夹层后,串串回过头,大大的喘了口气儿,问:“爸爸,你们是在亲亲吗?”

  林阳老脸一红,硬着头皮否认:“没有。我们只是在说悄悄话。”

  “骗人!”串串大声反驳,“就是啪叽啪叽。”

  林阳:“……”

  “你听错了。”

  “没有。”

  “错了。”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