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未完无续>第55章 年后

  年粟死了,伴着大梁年前的最后一场雪,一起死了。

  消息传到边关后,非常罕见的,将士们并没有因为他的死而产生什么情绪波动,反倒平静得很。

  魏九安更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直喝着茶,一杯接着一杯。

  他没有哭,只是望着月亮,发着愣。

  古人都说,月亮寄托思念,所以月亮千百年来从未变过。

  那要是真能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带到京城的话,白羽尘是不是也在看月亮呢?

  白羽尘知道的多,他肯定知道月亮的寓意,他肯定也看着月亮呢,他肯定也想魏九安呢。

  但是魏九安都不知道。他只是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月亮,半点都不移开目光。

  要是在两年前、他十六岁那年,才几个月内失去两位好友,他肯定会哭得稀里哗啦的,但是现在,他好像有些铁石心肠了。

  他哭不出来了,反正现在是的。

  他只是想一个人静静了,要是年后开战,白羽昼一个人若是抵不住,他无论如何都要亲自上阵了。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支撑不住亲身上阵,但是若是禁军没了主心骨,他就必须去。

  是他自己要求的。

  不管过去了一年还是两年,他始终记得,他曾是大梁很有前途的御前侍卫,曾是顺阳二年的武状元,曾是连贵族子弟都忌惮的皎皎君子。

  是大梁最年轻的摄政王。

  是大梁第一位破例册封的二等侍卫。

  是大梁武将的主心骨。

  是大梁第一位手握虎符的主帅。

  是大梁第一位修改律法的武官。

  他如今想起来,真像是过了好多年。

  这些都是去年以前的事了,毫不夸张地说,自从他进了刑狱,这一切都不会再有了。

  他不能上阵打仗,他不能挽弓搭箭,他不能亲率三军。

  所有武将能做的,他都不能了。

  那还是魏九安吗?那还是惊才绝艳的佼佼者吗?

  那都不是了。

  毫不夸张地说,他真的是大梁能力最出众的臣子,只不过,和他想的还是有些差别。

  他想,他都已经做到如今这种地步了,自己如履薄冰也没有什么不行的,但是别人呢?

  陆明泽呢?他从来没有冒险过,他也只是有一个幼稚但不可笑的梦想而已,只是想实现而已,何至于把命搭上?

  年粟呢?他也是个平庸之辈,也只是想回家看看妻子和女儿,也只是想赶紧打完仗。一个副将,没有死在战场上,没有死在朝堂上,怎么就能被活活冻死呢?

  陆明泽应该活着,年粟应该活着,禁军每一个奋不顾身的将士都应该活着。

  而他呢?

  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多么功绩卓越,他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百年后自己的声誉。

  美誉也好,骂名也罢。他从来都没有考虑过。

  若不是为了那微薄的俸禄,他连侍卫都不想做。他只想活着,只想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平淡无波的、苦涩无奇的,都无所谓,只要能一辈子自由自在,只要能和自己的好友亲朋在一块儿,长寿还是短命都无所谓了。

  但是如今,他的同袍兄弟已经死了。

  他所向往的安稳生活,早就没有了,现在没有了,从今往后也再也不会有了。以后,他可以是权倾天下的摄政王,也可以是替任何人背负骂名的奸佞逆臣,但是永远不会是初到京城时喜乐无忧的魏九安了。

  永远都不会了,金蝉脱壳般,从此以后就是另一种人生轨迹了。

  也就寓意着,他所盼望的那个平淡安康的日子,永远都不会来了。

  魏九安捏紧了茶杯,心里一阵酸涩。良久,终于还是落了俗套,鼻头一酸。

  心里酸,就把眼泪逼出来了。

  大滴大滴的泪珠掉下来,染湿了他的衣襟。

  人无完人,他也是无能的,他谁都留不住了,他把自己的至亲好友都弄丢了,谁都找不到了。

  与此同时,他又想到了年后开战。

  万一禁军真的没有主心骨,就真的什么都要靠他,但是他要是在战场上出什么意外,那这苍茫人世间,就只剩白羽尘一个人了。

  想到白羽尘,魏九安心里还多了一丝慰藉。

  忠良也好,奸佞也罢。还有白羽尘呢。

  以后不用再为吃穿发愁,唯一支撑他活着的人,不就是白羽尘吗。

  但是他又开始害怕了,万一未来的某一天,白羽尘也因为什么原因离他远去了,他又该怎么活啊。

  到时候,就真的没有人替他说话了,他要被文臣武将讨伐,到时候什么罪名都安在他身上,他也没法为自己辩解。

  想到这儿,魏九安轻嗤一声。

  这种事情,他又不是没经历过。

  当初,不就是因为这些欲加之罪,才让他废了武将的路。

  后来,他在圣辰宫看见过那段时间白羽尘收到的奏折,所有大臣心照不宣地提笔弹劾,说什么的都有。

  墙倒众人推嘛,魏九安也能理解。

  以至于现在想到这些都已经麻木了,无所谓的,死了就死了,他双亲已故,更是和易家断了联系,顶多也只会死一个人,不会诛九族的。

  没有九族可诛了。他自己一个人,跟众叛亲离没什么区别。

  魏九安笑了笑,几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众叛亲离。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词能跟他扯上关系。

  这一晚上,他想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之前从没想过的问题。

  直到夜里,一盏茶喝干净了,他才默不作声地起身,回榻上补觉。

  说是补觉,实际上也都没有睡着,他一闭上眼睛,心里就酸得厉害,根本安稳不了。

  心里一酸,就开始流眼泪,一遍一遍地循环着,一直到天亮。

  这段时间他没有任何人可以倾诉,一切喜怒哀乐都不会让任何人知道,就算是动物也会闷闷不乐,何况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人。

  好好哭一哭也挺好,憋在心里会更难受的。他不想把眼泪带回京城,不想让白羽尘看见自己哭。

  翌日,清晨。

  魏九安照常翻看兵书,做些记录什么的。他没什么谋略,只能借鉴古人军事方面取得成就的方法,以及阵法。

  正巧谢羌进来放长矛,看见魏九安在看兵书,笑道:“主子,看兵书啊?”

  魏九安虽然昨晚哭了一晚上,但还是没在脸上留下泪痕,见他进来,还是笑了笑,道:“自然。事在人为,天不助大梁,我自然得自己来。”

  谢羌笑了笑,道:“主子,禁军兄弟们最近精神甚佳,还要多谢主子,又是出钱又是出力,这才安抚了军心。”

  魏九安还是温和地笑着,道:“本职工作罢了,我该做的。”

  魏九安早就琢磨透了。若是一直对某个人好,那人自然不会在意或珍惜;但如果是在他落难时略施小善,那就是贤君良主。

  魏九安又道:“对了,过几日朝堂还会派来信使传信吧?”

  谢羌点头道:“对呀,怎么了?主子想写信吗?”

  魏九安笑笑,道:“我都写好了。”

  谢羌笑道:“估计过完年就来,主子再等几日便是,到时候皇上看见主子的信,没准儿要高兴的不得了。”

  魏九安端起放在一旁晾着的汤药,喝了一口,笑道:“净耍贫。”

  等魏九安喝完了药,他道:“禁军还在训练吧?”

  谢羌笑道:“是啊,主子要不要去看看?年大人走了,最近都是微臣看管校场,您看看微臣主持得怎么样?”

  魏九安便站起身,虽然最近也在喝药调理着,但是进了冬日,身子还是弱,步伐未免有些踉跄。

  谢羌立刻上前扶了他一把。

  魏九安笑道:“走,看看。”

  校场上。

  上午的训练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将士们都在休息,只有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在练箭。

  魏九安看见一位年轻战士总是射不中靶心,便走上前,笑道:“之前没学过射箭吗?”

  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笑,道:“没有。”

  魏九安笑道:“弓箭借我一下。”

  小伙子便听话地将弓递了出去。

  谢羌微微蹙眉,道:“主子,您不能再习射术了。”

  魏九安笑着摆摆手,道:“一两次没大事。”说罢,从小伙子手里接过弓。

  魏九安从一旁的箭筒里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随即拉弓对准前方,闭上了右眼。

  虽然已经一年不练箭术了,但是搭上弓后,魏九安还是异常熟练,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他最值得吹嘘的过人之处。

  只听“嗖”地一声,魏九安将箭射了出去,正巧一阵风吹过来,虽然有些逆风,但还是正中靶心。

  小伙子鼓起了掌,目瞪口呆道:“厉害!我从没见过一箭就能不偏不倚正中红心的人!”

  魏九安笑了笑,将弓还给他,道:“雕虫小技罢了,当个乐子看就好。”

  该说不说,他还是应该听劝,刚射完箭,手腕就有些酸痛了。

  魏九安对小伙子笑道:“今岁几何啊?”

  小伙子笑道:“我十三了!”

  魏九安唏嘘道:“这么小啊!我还以为你十五呢。”

  小伙子笑道:“我想驻守边关,为大梁尽一份力,不参军,枉费少年岁月。”

  魏九安笑道:“好,有你这份心,大梁日后才算太平盛世。”

  十三岁啊,他十三岁的时候,还刚到京城,为未来的日子发愁呢,都没想过这些的。

  ----

  有点杂,不过要的就是个思绪杂乱。

  # 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