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未完无续>第72章 洪涝

  下午。

  白羽昼本来还在给胳膊换药,结果余光看见白锦忻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一个背着草筐男子和一位提着布袋的青年。

  白羽昼道:“锦忻,告示贴完了?这两位是?”

  白锦忻道:“这两位皆是禁军人士,说要见你,你们聊吧,我还要去研究药方。”

  白锦忻说完,就走了出去。

  军帐里只余白羽昼和男子面面相觑,片刻后,男子放下背上的草筐,单膝跪地行礼道:“末将简仲,南阳人士,见过殿下。”

  青年将布袋放在一旁,同样行礼道:“属下荆风,洛阳人士,见过殿下。”

  白羽昼看去。

  简仲大概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虽然不算年纪大,但是这张脸饱经风霜,右眼眉骨处还有一道疤痕,实在算不上多么惊艳绝伦。

  而荆风看着就比较年轻了,顶多也就十七八岁,一看就是刚入伍,脸上看不出什么特征,也就是身高略占优势,但还是那种扔在人堆里也看不见的俗世人。

  白羽昼道:“二位坐吧,杯子里有清水,二位可以自行饮用。”

  简仲起身,落座,道:“多谢殿下。”

  荆风随后。

  白羽昼也给胳膊上好了药,道:“二位可是家里有什么难处?为何要来见我?”

  简仲拎过草筐,道:“殿下,末将听闻,历来战士在战场上厮杀,杀敌军一个人,就割下他的耳朵。最后,要数耳朵的个数来讨封赏。末将不知大梁是什么制度,但也割了一些起义军的耳朵来,请殿下过目。”

  说着,简仲将草筐上盖着的白布掀开,白羽昼倾身一看。嚯!这厮割了一筐人耳朵!

  白羽昼有些震惊。

  荆风也道:“殿下,既然简兄拿了耳朵,那就容属下也表表忠心。”

  说着,把布袋打开,里面赫然是两个头颅,一个是起义军副将的,一个普通军士的。

  白羽昼愕然,道:“你们这是……”

  简仲笑道:“殿下,末将倒也不是要求什么功劳,只是想升官。末将出身寒微,如今战争又起,仲恐怕自己无安身之所,于是,便欲立功求职。”

  白羽昼呆呆地点了点头。

  荆风立刻道:“殿下,属下所求更加简单,只为四个字——问心无愧。”

  白羽昼道:“什么意思?何故说这四个字?”

  荆风道:“属下原是程榭狗贼部下的程家军千夫长,程家军散后,属下苟活,如今战乱又起,属下想利用此机会,报效朝廷,以弥补属下当年之失,所以为‘问心无愧’。”

  白羽昼点头,道:“既然二位皆是忠义之士,我便不多试探了,明日我会回朝廷,还请二位同往,我也好向皇上替二位请命职位。”

  简仲和荆风自然都是高兴的,立即拱手作揖道:“多谢殿下栽培!”

  两人出去后,白羽昼的随从走进来,躬身道:“殿下,方才那二人?”

  白羽昼道:“我知道,正好要找你,你去替我查查这二人的来历,我与皇兄座下,容不下野心滔天的臣子。”

  随从笑道:“适才在帐外,长公主就吩咐属下去查了,这二人身世平淡,自然好查,属下正欲将此禀报与殿下。”

  白羽昼笑道:“那好,你说说。”

  随从道:“先说简仲此人,布衣出身,祖上三代农民、两代从军,无有半分污点。并且此人忠厚老实,为农时踏实肯干,从军后骁勇善战,是个将军的苗子。”

  白羽昼想了想,道:“如此这般,能配得上一个都督之职。”

  随从也道:“此言不差。简仲此人,说是君子,都折煞人杰。他在从军之前,全身只有蛮力,不过,他凭借蛮力行侠仗义,颇受好评。”

  白羽昼道:“那荆风呢?”

  随从道:“荆风祖上出过一位旧朝太子太傅,但自从先帝带兵推翻旧朝,荆氏也就归降,荆风乃荆氏嫡长子,从小习武,也算是半个世家出身。除去其曾经参程家军以外,倒也没有不妥之处。”

  白羽昼喝了口茶,道:“大梁百姓投奔程家军,视为不忠,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随从恭维道:“殿下说的是,那可要处理掉?”

  白羽昼摆摆手,道:“倒也不必,且看他心意吧。”

  随从道:“属下明白,这段时日,属下会派人盯着荆风,若有不妥,立刻带来由殿下处置。”

  白羽昼点点头,道:“好,你退下吧,我还要写份奏折。”

  随从拱手,退了出去。

  翌日。

  白羽昼待着简仲和荆风二人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

  路上,白羽昼笑道:“还不知你们二人想要什么官职?”

  简仲先道:“末将希望能居于殿下之下,只求安定,任凭殿下驱使!”

  荆风随后道:“殿下,属下曾一时糊涂投奔程家军,如今看来,懊悔至极,能谋得一官半职已是不易,至于官位高低,只要是造福大梁,属下在所不辞!”

  白羽昼干笑两声,不再言语。

  朝堂。

  白羽昼穿着亲王裘服,大步入了宣政殿。

  白羽昼看见端坐龙椅的白羽尘后,立刻撩袍叩首,呈上奏折,道:“臣弟参见皇上。”

  白羽尘显然是高兴的,道:“羽昼起来吧,听闻你前几日率禁军与起义军开了一战,还伤了胳膊,如今可好些了?”

  白羽昼道:“多谢皇兄关怀,臣弟小伤,不足挂齿。”

  白羽尘看了看折子,又递给魏九安,小声道:“南临恐有起兵之势。”

  魏九安默默点了点头,道:“我早有预料。”

  白羽昼作揖道:“禀皇兄,臣弟在与起义军奋战时,发现有些军士有南临特征,所以特意返回朝廷禀告。”

  魏九安专心致志地看着折子。

  白羽尘起身,道:“看来,南临是在默默资助起义军了?”

  白羽昼颔首道:“臣弟认为,正是此意。”

  白羽尘嗤笑,道:“南临现在还在与大梁通商,如今反目,是想吃着大梁的俸禄还插手内战?”

  白羽尘道:“礼部韩辰何在?”

  朝中一片沉默。

  这时,礼部侍郎阮述上前一步,道:“禀皇上,韩大人在顺阳五年时便遇害,如今已经入土为安了。”

  看来,白羽尘还是不适应的。

  许久,白羽尘才摆手道:“罢了,韩辰不在了,朝廷也该推选出新的尚书人选,是朕疏忽了。”

  白羽尘又对阮述道:“阮卿,就由你来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吧。明日起,派人告诉南临,朕不差他们的半斤鱼虾,从此以后,大梁和南临不再通商。”

  阮述作揖道:“臣遵旨。”

  白羽昼道:“皇兄,臣弟今日回朝,主要只为洪涝和南临之事,不知皇兄有何打算?”

  白羽尘道:“确实,洪涝也是一个隐患。”

  白羽昼道:“根据现在的情形,疫病地只要传播途径便是洪涝,如今的云贵川以及沿海一带的村镇都已经有零星疫病出现。由此,臣弟请命,拨出大量人力筑坝,以挡水患。”

  白羽尘道:“朕也是这么想的。安烬传旨,开国库,拨出银两支持筑坝。”

  这时,魏九安开口道:“如今起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大,若是此时只是一心扑在筑坝上,那起义军怎么办?难不成要纵容起义军遍布大梁各地?”

  白羽尘看向魏九安,道:“魏卿认为如何处理?”

  魏九安思考了片刻,道:“这样,村民们先不要参与筑坝,就从全国各地张贴告示,让每户闲置的农民来参与筑坝。一家一人耕田,一人筑坝。禁军也拨出部分年长些的筑坝,这样还能让他们松快些。其余的,就去征战南临和起义军。”

  白羽尘笑道:“好,如今锦忻在安顿村民,羽昼,你就留下来筑坝,你和锦忻还有些照应。”

  魏九安作揖道:“皇上,臣请命征战南临,请皇上恩准!”

  白羽尘这次思考了很久,道:“可是南临有起义军加持。”

  魏九安道:“正是因为南临有起义军,所以更好打,只需内讧,便能不攻自破。”

  白羽尘道:“若是征战南临,有几成胜算?”

  魏九安一笑,道:“那臣还要提前恭喜皇上扩大疆土。”

  魏九安又道:“臣请命带禁军前往璥良城,自辽东出战,不破南临,誓死不还。”

  白羽昼也作揖道:“待臣弟筑好堤坝,也愿前往璥良城出兵。”

  白羽尘看出他有征战的副将人选,道:“若是能再多几个左膀右臂,那就妙极了。”

  白羽昼顺着他的话道:“臣弟确实要引荐两位将士,还请皇兄一见。”

  白羽尘道:“传进来吧。”

  随后,简仲和荆风从殿外走进来,朝白羽尘作揖行礼。

  白羽昼道:“若是让此二人领兵,也好协助魏大人进攻南临。”

  白羽尘点点头,道:“也好,待下朝后朕看看此二人的平生履历再做打算。”

  白羽昼拱手道:“是。”

  白羽尘道:“若没有别的事,就下朝吧。”

  安烬宣布退朝,众大臣走了出去。

  圣辰宫,白羽昼把简仲荆风的履历拿给白魏二人看。

  白羽尘看后,微微皱眉,道:“荆风是程家军旧部?”

  白羽昼道:“是,所以用不用,还要皇兄定夺。”

  白羽尘看向魏九安,道:“子矜觉得呢?”

  魏九安只淡淡道:“走狗岂能担大任。”

  白羽昼道:“简仲尚且值得一用,但是荆风就……”

  白羽尘道:“既然是程家军的人,自然是不堪大用,简仲可以任副将之职。荆风,自然是没这个资格。”

  魏九安温声道:“处理掉吧,禁军不能留祸患。”

  白羽昼点头,道:“皇嫂说的对,那我回去后再查查禁军人士,若还有居心不轨的程家军旧部,便遣散回乡。”

  白羽尘道:“居心不轨就不能活,待会儿下军令,程家军旧部不可入伍,若有居心叵测的,都杀。”

  白羽昼颔首,道:“是。”

  顺阳六年十月廿六,大梁与南临断交。

  顺阳六年冬月初七,云贵川一带重新修筑堤坝。

  顺阳六年冬月初十,摄政王魏氏领兵前往璥良城,欲讨南临。另,简仲任此战副将,辅助战事。

  烽烟又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