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收到江湖上一位朋友的飞鸽来书,前天夜里,恒山派被一伙不知来路的黑衣人,灭了满门。”

沈丘生说道,言毕,将手上的书信递给沈媚。沈媚草草看了一眼,又递给了伏波。

“这也太残忍了,恒山派包括掌门在内的十来名高手,被屠杀殆尽,这些人与恒山派,到底有何深仇大恨?”沈媚脸色苍白的说道。

“我与恒山派有些交往,本欲借着大婚之事,邀来白鹿山一叙,如今却出了此事,当真令人愤慨。贤侄,你如何看?”沈丘生说道。

“只怕,并非什么江湖仇杀。”伏波皱眉说道。

“此话怎讲?”沈丘生好奇的问道。

“我若是未猜错,只怕是崇文阁所为。”伏波脸色凝重的说道。

伏波虽是崇文阁的人,并不知崇文阁真正的实力,只觉得铁剑真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这恒山派在江湖中也是赫赫有名,弟子不比白鹿剑派少,竟然一夜之间被灭了门,这一出手,足见崇文阁的恐怖。

听闻了恒山派被覆灭的消息,伏波只觉得崇文阁如同一头凶残的巨兽,冲着他,也冲着天下门派,终于张开了那张露着满嘴尖牙的血盆大口。

“崇文阁?”沈丘生脸色一变,问道。

伏波便将当日在客栈内,听到的苍州分舵舵主曹松的话,原原本本的讲给沈丘生听了。

“愚山真人、愚海真人,也被铁剑真人调往了恒山增援,只怕还未赶到,这恒山派已被崇文阁的人解决了。”伏波说道。

“又是崇文阁!庆王爷手段如此狠毒,这一出手,江湖震动,只怕这一场腥风血雨,谁也躲不过去。”沈丘生忧心忡忡的说道。

“我差点忘记一件要事!”伏波突然紧张的说道。

“何事?”沈丘生问道。

“听那曹松讲,对付完恒山派,还要前往昆仑山。此番铁剑真人带足了高手,亲自前往,想要一举拿下昆仑派。”伏波说道。

“这昆仑山乃是万山之祖,昆仑派所在的万神宫,也是学道之人心中的圣地,铁剑真人竟然也敢冒犯?”沈丘生吃惊的说道。

“按照庆王爷的意思,凡是不能为他所用的门派,宁可就地诛灭,不可留予他人。当日对付白鹿剑派如此,对付恒山派、昆仑派,想必也是如此。”伏波说道。

“这般说来,各门各派除了投靠庆王爷,便没了第二条路可走?”沈丘生说道。

“除了将不愿投靠的各门各派联合起来,相互照应,怕是别无它途。”伏波说道。

“我沈丘生虽与昆仑派并无交往,只是听闻了此事,怎可无动于衷?况且,若是任由崇文阁四处杀戮,我白鹿剑派迟早也难逃一劫。”沈丘生摸着胡须,望着远处,说道。

“沈老爷子所虑甚是。”伏波说道。

“我即刻带人前往昆仑山,帮得上手更好,帮不上也报个信,让昆仑派有个防备。如此以来,你与媚儿的婚事,怕是要推迟了。”沈丘生说道。

“爹爹,怎地又要推迟?”沈媚听了,着急的问道。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中人最讲一个‘义’字,此事若是见死不救,日后我白鹿剑派有难,何人愿意伸出援手?”沈丘生说道。

“沈老爷子言之有理,只是白鹿剑派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还是我去一趟昆仑山为佳。我的追影日行千里,赶得上崇文阁的人,若是一般的马,赶到时只怕已是晚了。”伏波说道。

“如此甚好,只是太辛苦你了。”沈丘生说道。

“沈老爷子无须客气,此事并非白鹿剑派的事,乃是天下共同的事。阻止得了铁剑真人此番图谋,日后他或许还会收敛一些,否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伏波说道。

“伏波哥哥,你回来才几日,怎地又要走了?我舍不得你!”沈媚带着哭腔说道。

在沈丘生与伏波的百般劝慰之下,沈媚总算平复了心情,沉声说道:“谁叫你要做大英雄、大豪杰,而我又对你死心塌地呢?这分别之苦,只得由我慢慢来化解。”

沈丘生听了,心里自是难受,叹了一口气,让伏波与沈媚一道前去准备。

两人出了沈丘生的书房,又进了沈媚的闺房。关上房门,沈媚再也憋不住了,一把抱着伏波哭泣起来。

哄了一会,沈媚停住了哭声,挺着身子,一双俏眼望着伏波,说道:

“伏波哥哥,反正我爹已同意了我俩的婚事,除了你,我这一生谁也不嫁。你此去不知何时能归,我怕你被别的女子勾走了,今日,我俩便洞房了,好不好?”

伏波吓了一大跳,憋红了脸,赶忙说道:“媚儿妹妹,别闹了,洞房是要办完婚礼之后才做的,此刻怎可做这事?”

“我不管那么多了,我等不了那么久。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沈媚瞪了他一眼,说道。

“哪是怕与不怕的事,我喜欢你,敬重你,便要给你最完美的一生,你明白我的心意了么?”伏波轻轻握住她的一双小手,柔声说道。

“你的心意我自然懂。你既是这般说,那我便静静等你回来。只是此番前去昆仑山,路途遥远,面对的又是铁剑真人这般高手,你可千万要小心。”沈媚说道。

伏波松了一口气,好在沈媚还讲道理,若是那木沙琼,只怕就要霸王硬上弓了。或许,这也是伏波更喜欢沈媚的原由。

“放心吧,我定会安然回来的。”伏波说道。

第二日,伏波让沈媚将自己易容成二三十岁的道人模样,告别沈丘生,在沈媚的泪眼婆娑中,翻身上了追影,双腿一夹,往白鹿山下急奔而去。

白鹿山到昆仑山有三四千里之遥,越往西走,人烟越发稀少,走着走着,时常莫名其妙刮起一阵疾风,卷得飞沙走石,任是伏波这等高手,一路上也是叫苦不迭。

又走了六七日,伏波仗着强劲真元护身,倒还扛得住,任那追影是万里寻一的宝马,这一番奔走下来,也是累得气喘吁吁,整个马身瘦了一圈,令伏波心痛不已。

渐渐的,四处的地形变得湿润了许多,平地上偶见一团团的矮草。伏波张眼望去,只见天地交界之处,有一垄东西绵延无边无际的山脉,如同一条灰色巨龙一般卧着。

此山脉当中,有一些高耸山峰,遥看过去,山腰以下是深灰黄色,山腰往上,越来越白,到了山顶,皆被白雪覆盖,变成一座座雪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若同一尊尊亭亭而立的仙子,静静俯视着眼前的苍茫大地。

昆仑山,终于近在眼前了。

又跑了半日,地上的矮草渐渐连成了片,形成宽阔广袤的草地,还时不时看得见细窄的水沟,叮咚流淌着一线清水,想必是从雪峰上融化下来的。

伏波捧着清水喝了几口,只觉得甘甜无比,沁人心脾,连日来奔波的劳累,一时也减少了几分。

追影见了此等情形,也喝足了雪水,又啃了一大片青草,一时间精神不少。

伏波翻身上马,走了十几里地,见有一对夫妇在放牧,心里大喜,赶忙作揖,问明了昆仑派所在的玉珠峰的方位,拜谢之后,策马朝着此地而去。

走了一两个时辰,伏波只见脚下的地势不断走高,原本的矮草成片,变成了怪石嶙峋、沟壑纵横。

抬头望去,正北方向一座雪山高耸如云,如同从天上掉下来的一粒白色菱角,倒扣在昆仑山脉之中,极为壮观。眼前的,便是昆仑派总坛所在的玉珠峰了。

又走了十来里地,此时天色已然微微发黑,只见前方一大片竖立的石柱,伏波走近一看,原来在上山的碎石山道两旁,有一处石碑林,每块碑上刻着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游览此地时留下的诗词,足足有上百块之多。

过了石碑林,绕过两个山包,只见前方有一道巨石垒成的山门,约摸着四五丈宽,两丈多高,蔚为壮观,正中写着“昆仑万神宫”几个红漆大字。

伏波正在观望之时,从山门背后闪出几个道人,拦住了去路,问道:“什么人来闯万神宫?”

伏波赶忙行了一个拱手礼,说道:“各位道友,贫道有礼了。我从章州不远数千里而来,素闻此地香火鼎盛,因而前来拜习,望请各位道友行个方便。”

“道友既是远道而来,我昆仑派万神宫原本应该以礼相待。只是我派近日收到消息,有心怀叵测之人,欲对本派不利,因而不甚方便,道友还是离去吧。”当中一名年纪稍大的道人说道。

听到此处,伏波心想,看来昆仑派已获悉崇文阁要来剿灭之事,已然有所防备,不免心里也稍稍安心了一些。

“道兄务必通融通融,此处下山,一片荒野,此刻时辰不早,贫道还饿着肚子,更不知往山下何处投宿,夜里若是遇上豺狼野兽,只怕尸骨无存。贫道暂住一宿,明日便离开。”伏波低声下气的说道。

几名道人见伏波也是一身道袍,不像是坏人,加上着实天色已晚,那名年纪稍大的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在客舍里留你一宿,切记夜里不可乱跑,明日一早便要下山。”

“多谢各位道友关照。”伏波赶忙说道。

那名道人领着伏波,又走了两里山道,绕过一块刻着“昆仑派”三字的巨石,夜幕中,隐约只见前方有一大片开阔地,四周被群山围拢着,地势形如莲花,玄妙异常。

在那开阔地当中,修了一个宏伟的道观群,坐北朝南,一两百个大小殿宇交错排列,前后构成八卦规式,甚为巧妙。此处,便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昆仑派的总坛——万神宫。

伏波被安置在万神宫南侧的客舍里,有伺客小道送来茶水粗食,直言时辰已晚,厨房里无甚招待。伏波也不在意,连声道谢,尽皆吃完,便盘坐于客榻之上,收敛心神,运起了真元。

到了亥时,只听得三四十丈远的殿宇瓦片之上,传来一阵密集而又细微的脚步声,伏波心想,八九不离十是崇文阁的人,趁着夜色前来探查。这些人,来得当真是快。

只听得那脚步声,绕着万神宫的各处,兜了足足一大圈,似乎是在找寻什么。伏波跃身下了客榻,轻轻推开房门,一个翻身,便上了屋顶。

伏波掩在一处檐角的黑暗之中,悄悄探出头来,张目望去,只见几十丈之远的屋顶上,有三个黑衣人,猫着身子,在不同的殿宇之上跃来跃去,看那身形,绝非俗手。

过了半炷香的功夫,忽地从东边的一处道舍内,走出来一名道人,大声咳嗽一声,也不知是刻意为之,还是睡到半路了起床清痰。

屋顶上的三个黑衣人一惊,立马贴身伏在瓦片上,不敢弄出半点动静。过了一阵,见无异常,这才有人吹了一个轻轻的口哨,三人同时闪身往西边而去。

眼见三人下了房顶,窜过一侧的平地,翻身出了围墙,伏波也跃身下来,几个闪跃,悄悄追了上去。

那三人并不走现成的石道,只在一侧的斜坡怪石上跃走,身形如同灵猴一般灵活。伏波不敢靠得太近,只隔着三四十丈,不远不近的跟着,看看这伙人到底要往何处。

黑夜中,就着天上的星光,走了四五里远,只见那三人进了一处悬崖上的石洞,点燃了微弱火光,便不再出来。似乎,这个石洞便是这些人的落脚点。

伏波悄无声息的摸到石洞下方,运起听声辨物绝技,偷听起来。

只听得有一人说道:“这万神宫如此之大,找这经书实属大海捞针。”

伏波听着声音,只觉得甚为熟悉,一时却想不起来为何人。

“这《太上感应真经》稀松平常得很,也不知有何要紧之处?我崆峒门人手一本,铁剑真人既然想要,给他一本便是。”另一人说道。

听到提及崆峒门,伏波明白了,说话的这两人,必是愚山真人、愚海真人。

“阁主大人下了指令,我等尽力去找便是,此书必有我等不知的妙处。”又一人说道。

“铁剑真人何时能到?我等像那地鼠一般窝在山洞里,白日里不敢现身,只在夜里找书,这日子过得太窝囊了。”听起来像是愚海真人说道。

“应该就在这一两日,两位稍安勿躁。”另一人说道。

“崇文阁此番召集了多少高手?”好像是愚山真人说道。

“二三十人是有的。”另一人说道。

“只怕有点少,灭恒山派都去了小二十号人,这昆仑派可不比恒山派,想要一举拿下,这点人怕是不够。”好像是愚海真人说道。

“道长多虑了,灭恒山派去的多是崇文阁各个分舵的人,此番来昆仑山的,多是阁主大人从各门派中邀约而来的高手,武功修为与上次的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调兵遣将,贵精不贵多,是不是这个道理?”另一人说道。

“既然来了,便看铁剑真人如何安排。我等还是睡吧,明日再去找那本《太上感应真经》,实在找不着,那也没法子。”愚山真人打了个哈欠,说道。

伏波又呆了一会,再无声音传来,便几个闪身,离开了此处悬崖,照着原路返回了万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