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之路>第98章 袁绍是怎么得到冀州的?

我会让出来。”

袁绍脸色有些不好看。

他能听得出来,鞠义的笑,就是对他的嘲笑。

“既然如此,那就速回前线吧。”袁绍没跟鞠义计较太多。

但心中已经暗暗打定注意,等到此事完结,鞠义是一定不能再留了。

不听话的将军,留在军中,只能是祸害。

鞠义的狂跟傲,这让袁绍已经忍了很久。

本来是打算在干掉公孙瓒之后,再找个由头杀掉鞠义。

历史上的鞠义,就是在解决掉公孙瓒之后,被安上一个骄兵的名头,处死。

紧接着的官渡之战,事实证明,所谓的河北四庭柱,就没有一个能打的。

颜良文丑,亮个相就被轻松干掉。

张邰,高览,仅仅被烧掉粮仓,就立马带着兵马投降,那叫一个快,那叫一个麻 利。

官渡之战,在冀州别驾田丰,军中监军沮授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是义无反顾的开 打。

袁绍就是听信了许攸,郭图等人的言论。

结果呢?

许攸背后捅了袁绍一刀,这个曾经最信任的人,直接在心脏插了一刀。

袁绍最爱的两个大将,张邰高览,又分别在肚子上插了两刀。

这仗能打赢才是怪事。

如果官渡之战中,有鞠义这个帅才在的话。

袁绍至于亲自领兵么?亲自到前线么?

完全可以在邺城,坐看前线之战,负责后勤即可。

说真的,在李然眼里,河北四庭柱再加上袁绍都没有一个鞠义有威胁。

鞠义那是真正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有脑子,有经验,打过硬仗,这种将军往往是最 难缠的。

反观河北四庭柱,不管从哪方面看,跟鞠义相比,都差的很远。

·鞠义回到前线之后,发现袁绍的命令已经先一步到了。

张邰跟高览两人,已经把那六万人攥在了手里,而现在听命于他的,仅剩下麾下三 万本部兵马。

沮授拍了拍鞠义肩膀。

苦笑着说道:哎,你说你回去干什么?”

“现在好了,连领兵权都没了,这仗可更难打了。”

“张邰,高览两人穿一条裤子,你手下仅三万人,又如何能翻盘?”

鞠义好半天没说话。

因为无话可说。

他只是在怀疑,当年迎袁绍入冀州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让.

袁绍是怎么得到冀州的?

真以为派遣了几个谋士, 一顿忽悠把韩馥给忽悠瘸了?

韩馥在整个汉末历史中,在天下群雄的诸侯中,可能说确实排不上号。

但能坐到一州之主这个位置的人,没有一个是庸人。

韩馥让出冀州,其中最主要原因,是麾下头号大将鞠义跟他闹翻。

鞠义这么个猛人,看不上韩馥可太正常了。

韩馥只想稳坐冀州,其他事情都不想参与。

诸侯起兵讨董,韩馥也是畏畏缩缩,说支持吧,他也不出兵,仅仅给粮草。

坐拥天下最富庶的第一大州,你韩馥闹呢?

其他诸侯都拼命加强自己,拼命招兵买马,你韩馥只想置之度外?

你韩馥要是在个偏远州郡当官,置之度外还可以。

但坐拥天下第一大州,周边的诸侯看着眼睛都红,你这位置能坐得稳?

袁绍当时招揽鞠义时候,说的那叫一个好听,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再加上袁绍本身的名气,鞠义决定造反韩馥,迎接袁绍入冀州。

这才是韩馥肯主动让出冀州的原因。

至于说,袁家故吏,什么袁绍更有才能,这些说辞,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下 。

双方闹得已经势同水火。

而当时的张邰,高览这些人,在鞠义面前,真就是个弟弟。

袁绍得到冀州之后,才慢慢把这些人提拔起来。

说直白点。

袁绍跟鞠义之间,有点类似于历史上曹操跟荀彧的关系。

双方之间,不算正常的上下级,更像是合作关系。

因为鞠义当时手中的兵权,甚至比袁绍都要多。

只不过袁绍声望更高,名声更高,这个一州之主的位置,所以才是袁绍的。

鞠义没那么多心思,他不过是个军伍中人,对政治不懂,对经济也不懂,对治理郡 县也不懂。

所以在鞠义的想法里,袁绍管好其他方面,他管好军中事务,双方分工, 一起夺取 天下。

若是真得了天下,你袁绍当天子没问题,给他个大将军也没啥问题吧?

但可惜的是,鞠义的想法,太武夫,太单纯。

袁绍一步一步的打压鞠义, 一步一步削弱鞠义军权。

更是立起河北四庭柱,其实也是为了制衡鞠义罢了。

鞠义是一再忍让, 一再退让。

袁绍则是步步紧逼,终究是让鞠义到了怀疑自己,怀疑袁绍的地步。

心中不爽归不爽,但大战在即,鞠义还是把心思收了起来,打算打完这一仗再说其 他。

但其结果,让他更加糟心。

张邰,高览二人,仗着手中握有的兵权更多,基本上成了他们两人的一言堂。

鞠义反对,沮授反对,不好意思,没有用。

你沮授作为监军,只有监管权,没有投票权。

你鞠义就自己一票,少数服从多数,你说了不算。

好么。

开个会,差点把鞠义跟沮授两人气炸了。

九万大军,兵进上谷郡,打算一举击溃李然留守的五万兵马。

但可惜的是,留守的五万兵马,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立马后撤。

袁绍军扑了一个空。

之前留守的五万兵马,在一天前就已经撤退。

另外一边的李然,带领六万大军,你以后在进攻公孙瓒?

其实并没有。

李然自始至终,都没有进攻公孙瓒。

只不过是在渔阳郡的边境驻扎,给公孙瓒压力而已,压根就没有进入过右北平境 内。

“主公,看来我们得到的消息没错,公孙瓒果然是跟袁绍达成了同盟。”

“不然的话,袁绍那九万大军也不会贸然出击。”

“真是可笑,袁绍身边谋士如云,怎么就没个聪明人呢?”荀攸这个老实人都忍不住 的开口嘲讽。

李然笑着说道:“袁绍身边不一定没有聪明人,但问题是,袁绍这个主公听不听才对。”

“袁绍以为有个盟友,仗会好打一些?”

“就公孙瓒?谁跟他做盟友,倒了八辈子血霉。”

李然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公孙瓒。

就公孙瓒那点兵马,说句夸张的,用跟小拇指就能碾死。

唯一让李然忌惮的就是袁绍。

袁绍虽说刚刚经历一场大败,但以冀州的经济能力,人口之多,最多半年时间就能 恢复。

所以李然是特意给公孙瓒压力,逼着他去跟袁绍结盟,逼着他就跟袁绍求救。

其实,李然并没有抱有太大希望。

李然感觉袁绍怎么说也是个聪明人啊,能够当得上一方霸主,实力还是在天下诸侯 中第一列的存在。

怎么也应该拎得清啊。

袁绍其他方面都还不错,不论是政治,还是治理都很不错,但唯独一项是他的大弱 点。

那就是他的领兵能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是喊着金汤勺出生的人物。

在洛阳那么多年,玩转政治,各种手段都不缺,但唯独缺乏的就是领兵经验。

要不然,也不会飞龙骑脸局的官渡之战,打了一个大败而归。

跟差的比,袁绍算是不错。

但跟真正的高手一笔,立马就变成菜鸡。

邺城的一切动向,李然掌控的清清楚楚,毕竟几百人的暗探在邺城内。

说句不夸张的,就连袁绍几点钟拉屎,李然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李然略微沉吟后说道:“高顺,带着你的陷阵营,我再给你一万山字军,你留守渔

阳郡。”

“只要一个要求,若是公孙瓒胆敢出兵,拦住他即可,不必死磕。”

“我亲自领军四万,跟黄忠等人会合,先解决袁绍军,再说其他。”

高顺还挺不乐意。

嫌弃李然给的任务太简单。

抱怨道:“主公,就公孙瓒那点胆量,我估摸着够呛敢出右北平,你安排我留守, 有点大材小用啊。”

“以后有的是仗打,等解决右北平的时候,以你为先锋,让你为以前的兄弟报仇, 如何?”

“行,就这么说定了。”高顺赶忙答道。

公孙瓒当年偷袭并州,偷袭晋阳,差点让陷阵营死光咯。

这笔账,高顺可一直记得呢。

四万大军,其中还有两万骑兵,第二天一早,急速行军,往上谷郡方向赶去。

上谷郡的五万大军,黄忠跟徐晃两人带领,李然还是很放心的。

他们两人,都是以稳健着称。

绝对不会冲动行事。

而他们两人的任务,就是放长线钓大鱼。

一步一步把袁绍军的九万兵马引入上谷郡内部。

而李然的两万骑兵,就是截断后路最好的兵种。

为了这一仗,李然可没少下功夫,各方各面,安排的明明白白.

黄忠,徐晃两人,带着五万兵马,走的那叫一个不急不缓。

甚至说,还要停下来等等袁绍军。

双方从行军就能看出差距,而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训练有素的军队,跟一帮乌合之众,差距不大才是怪事~。

鞠义在出兵的第三天就看了出来,对方有意勾引他们深入-。

但是张邰跟高览两人压根就不听,还是执意要追。

而黄忠,徐晃两人, 一直撤退到上谷郡内部。

名叫逐鹿县的城池,停下脚步。

在城中整整休息了一天,做好防御,静等袁绍军前来。

而此时的李然,已经在燕国郡内。

距离逐鹿不过两天的路程,骑兵的话,只有一天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