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之路>第137章 距离邺城近,你袁绍管不管?

刘备不管是装的,还是真心的,至少给了吕布一个容身之所,给了他喘息的机会。

结果吕布反手就趁着刘备出兵之时,抢夺了下邳,反手还要弄死刘备。

汉末的各个诸侯,确实是尔虞我诈,各种你死我活,但至少都有着自己底线,至少 还是个人,还有一定道义所在。

再看吕布,这尼玛,简直不当人,连条好狗都比不上,谁沾惹上了,下场绝对不会 好啊。

曹操可不想让吕布再喘过这口气。

吕布跟袁术结盟,这两位都不是什么善茬,还都是跟兖州相邻,这两位万一联合起 来,对他发难,到时候可没人帮他。

袁绍是个什么玩意,曹操早就知道。

之前吕布打的曹操仅剩下三个县的时候,袁绍可没说免费来帮帮忙。

反而是想让曹操把家人都送到邺城,只为了更好的控制曹操。

曹操跟袁绍的关系,现在虽说是同盟,但那是为了利益所致,想要抢夺李然这块大 肥肉。

至于说关系多好,也就是表面兄弟吧,背后还不知道多想对方赶紧去死呢。

你袁绍在幽州打生打死,连个代城都拿不下来,丢人都丢到家了,还指望着曹操帮 着拖洛阳兵马呢?

好事全都是你袁绍的了?

但曹操琢磨了一下,全部撤兵也不太好,毕竟是表面兄弟,毕竟还是表面上的联 盟。

那就跟刘表学一学。

刘表在南阳装死,不肯进攻。

曹操在前线留下两万老弱病残,然后带走其他精锐兵马,全力进攻徐州。

两万老弱,入驻最近的城池,也开始装死。

曹操这一行为,差点把袁绍气死。

连写三封信给曹操,希望他再多派遣点兵马到前线,至少要拖住虎牢关的高顺跟洛 阳的贾诩,决不能让洛阳兵马前往幽州。

第一封,袁绍威胁之意甚重,在信中还扬言在解决李然后就去解决曹操。

结果人曹操只回了一句,请君自便。

袁绍立马老实了,同时也冷静下来了,又写了一封信,对之前那封信又是道歉,又 是相求的。

人曹操压根就没回信,因为他快要到徐州境界了,忙的没空。

袁绍不得已写了第三封信,承若将青州的地盘让给曹操,并且给与他粮草,装备方 面的支持。

粮草,装备,曹操倒是不怎么稀罕,但青州的地盘,他很是想要啊亏.

现在的青州,虽然已经破烂不堪,随着青州军出走,青州的人口已经很少,而且还 是个穷地方。

另外有臧霸等人,也占据了青州几个郡,像是山大王, 一般人插手不进去。

但青州依旧非常吸引曹操。

因为曹操的兖州是内陆地区,不靠海啊,想要获得食盐,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必须要高价从其他州郡买,如果有了青州,就不必再有这个烦恼,他自己就可以制 作食盐,还可以往外卖。

哪怕就是单卖给兖州的百姓,对于曹操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三三零”收入。

所以,曹操同意往前线再调派兵马。。

但徐州还接着打,青州曹操也想要,所以仅仅派遣了三万兵马调往前线,反正是答 应了袁绍的请求,至于说洛阳兵马会不会驰援幽州,这跟他没有关系。

洛阳的贾诩,反应非常快,他能看出曹操不想打,只是为了袁绍。

所以,立马将五万陷阵营中的三万人调离。

仅让高顺带两万兵马,虚张声势,号称五万兵马即可。

反正不管有多少兵马,贾诩是料定了曹操不可能从徐州赶回再打虎牢关的主意。

而贾诩本人,则是带着三万陷阵营,洛阳三万兵马中的两万,共计五万兵马,进入 上党郡,驻扎于平顶山下。

表现出的意图,就是想要突袭邺城。

因为平顶山距离邺城很近,只有不到两日的路程,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与袁绍压力。

驻扎在平顶山,可谓是好处多多。

最大的好处就是位置优势。

距离邺城近,你袁绍管不管?

不管的话,贾诩真能把你邺城老窝给端咯。

管的话,就要从幽州调遣兵马回防,这样一来,可以减轻李然那边的压力。

距离洛阳也不远,万一曹操真领兵赶回虎牢关,贾诩也完全来得及回防洛阳。

虎牢关不是关键所在,丢了也就丢了,不心疼,但洛阳可不能丢。

贾诩临走的时候,也嘱咐过高顺。

虎牢关能守则守之,若是守不住,那就撤退,利用地形等优势撤退即可,洛阳不丢 即可。

对于李然阵营来说,洛阳现在是最重要城池,经济,政治,军事中心,若是洛阳丢 了,对于李然整个阵营的士气都会是一个打击。

贾诩屯兵于平顶山下,另一方面也是有着关键时刻北上幽州的打算。

走上党郡,过雁门郡,就可抵达代城,即可与李然回合。

当然,这是在赵冉什么都没做,拿着大量钱财跑了的情况下,贾诩才会北上,不然 的话,他会继续屯兵于平顶山下。

不得不说,贾诩这一招,高超至极。

什么叫大局观?

什么叫顶级谋士?

就连李然都感慨,哪怕是他在洛阳,恐怕也想不出这样的主意,确实是精妙。

不用打仗,就把兵马放在那,你袁绍就要顾忌,你曹操就不会轻易回军,五万人, 就能震慑两个诸侯。

袁绍自然又是被气的骂娘,但他也不能不管,只能从前线抽调了三万兵马,回邺城 进行防御。

之前高览跟沮授两人,还打算强攻代城……

兵马被调离之后,也没法攻打了,只能跟代城城墙上的兵马大眼瞪小眼,啥事也做 不了,只能防止代城兵马出来捣乱。画面转到赵冉。

他带着几十个兄弟,佯装成商人,二十几辆的马车,行走在幽州各个县城。

这些县城,大多数都已经投降袁绍。

其实吧,两个诸侯之间的战争,跟下面普通县令普通百姓的关系不大,特别是距离 战场较远的地方,全都跟没事人一样。

袁绍名义上占据了这些县城,但他现在可没空去治理这些县城。

甚至都没法让兵马驻扎,还是由之前的县令掌管。

而赵冉出入这些城池,也丝毫不费劲。

代郡,上谷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

赵冉两个月时间,连跑了六个郡,整个人被累的都瘦了一圈,也变黑了不少。

距离两个月还有几天的时间,赵冉身上的钱财已经一空,但他却是十分兴奋。

因为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顺利。

他之前跟李然虽说,他能联系到的黄巾军大约有三万多人,不足四万这个数量。

而他走过这些地方之后,数量远远不止三万多人,因为有很多普通的奴仆,也打算 跟着他们一起。

因为袁绍在幽州的名声,着实不怎么样。

而李然的名声,在幽州非常好。

很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李然能让底层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像袁绍那样,只会剥削底层 .

时间来到两个月后。

来到李然跟赵冉约定好的日子。

此时的赵冉正在距离沮阳最近的一座城池内,带着三千余人,直接把控了府衙,并 且抢占了仓库,粮仓。

首先第一点是抢夺装备,第二点是抢夺粮草。

三千兵马,对付县兵绰绰有余,其实连打都没有打,因为县兵直接投降了。

铠甲,装备想凑足三千人,确实困难,但武器不成问题。

另外就是粮仓内的粮草,也有不少,足够三千人吃很长时间。

赵冉并没有着急从县城杀出去,而是将城门关闭,派遣出斥候,监控各个主路。。

距离沮阳太近,就代表着暂时没有援军进行支援,赵冉自然不可能傻不拉几带着三 千杂兵去硬刚袁绍。

所以,赵冉选择暂时拒城而守,同时等待其他县城的兵马,聚拢之后,再发难袁 绍。

其他县城的事情,都有各自的负责人,赵冉走到每一处都会安排。

具体怎么行动,全都是各个小队长自己负责。

但归根结底,就是占据府衙,抢占仓库,粮仓,有什么拿什么,然后各自行动,留 守少部分兵马在县衙,其他人全部往沮阳移动。

在这一天,幽州五郡,同时变天。

少则千八百人,多则四五千人,同时发难。

上到各郡太守治所,下到各个县城,甚至村落,全部改性,不再姓袁,而是改姓 李。

不少县令,太守,都是直接跳反。

因为有很多官员,压根就不想给袁绍效力,而是更想给李然效命。

所有城池,都非常顺利。

在前往沮阳的主路上,成千上万的兵马,汇聚成一条河流一般,到处都是扛着武器 的青壮。

有当年的黄巾军,也有刚刚加入的幽州青壮,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那就 是沮阳。

凡是前往沮阳城的青壮,只要遇见,那就是兄弟, 一路结伴而行,人数越来越多。

事情发生的第二天,袁绍阵营终于觉察出不对劲了。

因为他们的斥候发现了不对劲。

怎么在沮阳附近,多了那么多的青壮?

汇报之后,袁绍跟麾下谋士也有点懵,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些青壮也不是他们招 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