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之路>第139章 铠甲没有,武器不精,你就不怕 一战即溃?

因为整个幽州已经不属于他们了,再留下来,会十分危险。

许攸说干掉赵冉,群龙无首,这种话就是扯淡。

就算是攻打下了城池,赵冉能抓住么?

就算杀了赵冉,真就能解决问题么?

真当沮阳的鞠义跟身边谋士是吃干饭的?

就算是这些人是吃干饭的,李然也是吃干饭的?

代城无战事,鬼知道现在的李然在(cdbd)什么地方,说不定就跟赵冉待在一起呢, 或者隐藏在其他地方。

反正李然独自行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谁也摸不清他的套路。

赌一把?

那可是拿上身家性命,整个冀州在豪赌。

如果袁绍跟所有兵马为围困幽州,怎么办?

冀州就成为一块没有任何保护的肥肉,谁都会上来咬一口,之前的盟友,可能瞬间 就会变成敌人,捅你一刀。

说是两条路,是给袁绍个台阶下。

谁曾想,袁绍还真当真啊。

当然,袁绍也不是傻子,许攸都这么明显的暗示了,他自然是听出来了。

袁绍在大帐内踱步,沉思了良久,叹了口气道:“派人通知高览,速度撤离代城, 往冀州境内撤退。”

“通知下面兵将,收拾行囊,明天一早,退回冀州。”

许攸,审配等一众谋士,全都松了一口气,生怕袁绍那劲上来,死磕不走,那他们

可就真危险了。

有句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袁绍占据天下最富裕的冀州,再加上青州,发展速度可不一定比李然慢。

现在撤退,以后还有的打,若是死磕,孤注一掷,才是糟糕。

第二天一早,袁绍领大军撤退。

而此时的李然,确实跟赵冉在一起,正在城墙上目睹袁绍大军撤退。

“主公,鞠义将军派人前来询问,是否出兵追击正在撤退的袁军?”

李然笑着摆摆手,“通知鞠义将军,不必出兵,让兵将都好生歇息吧,由着袁本初 去吧。”

赵冉拦住斥候,不让走,随即转头看向李然,说道:“主公,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城中已经有三万兵马,我们出兵阻拦,鞠义将军从城中杀出包夹,正是大破那袁 本初的好机会,怎么能放过?”

“那袁本初现在肯定是无心恋战,只想一心撤走,能咬掉他一块肉多一块肉啊。”

李然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

说道:“你的计策确实可以让我们小胜,但无法大胜。”

“袁本初麾下谋士将领不是傻子,他更不是,自然可能会料到我们会出兵,自然会 有所准备。”

“沮阳城中兵将血战几个月,人困马乏,就算出兵,又如何?”

“再说这城中,虽有三万兵马,但大多普通青壮,铠甲没有,武器不精,你就不怕 一战即溃?”

“袁本初麾下尚有十万兵马,真打起来,可不见得能讨到好处。”

赵冉张嘴,刚想说些什么,直接被李然打断。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我们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正在赶来是吧?”

“老赵啊,给幽州百姓留点好吧,你聚集了幽州五郡至少一半的青壮,若是这些人 战死,幽州的百姓还用不用继续过日子了?”

“打仗需要青壮,种田同样也需要啊,我不想因为一场战争,就让百姓陷入水深火 热之中。”

“有道是穷寇莫追,还是由着袁本初去吧。”

李然一番话,赵冉沉思了良久,没再出生反驳。

其实,不管是赵冉还是鞠义,跟李然之间,由着格局的差距。

两个当将军的,他们看重的是一战一城的得失。

而李然,看到的是未来,是几年以后,是打了这场仗的后果,或许会影响幽州好多年。

待到袁绍领军走远,全部撤退之后,李然不由大笑。。

笑的乐不可支,快要直不起腰,快要笑出眼泪的感觉。

赵冉在旁边看傻眼,没搞明白李然至于这么高兴么?就因为把袁绍赶出幽州就高兴 成这样?

李然大笑之后,扶着墙垛,“你可知我为何发笑?”

“不知,还请主公明示。”

“我笑那袁本初的胆量,简直是胆小如鼠。”

“袁本初不知道,他这一退代表着什么,他这辈子再也无力染指幽州,甚至说,他 的好日子也不远了。”

“这一退,代表了他的胆量,同时又侧方面证明了现在的冀州不过是空中楼阁,实 则不堪一击,空有地盘,空有富饶的土地,富余的百姓,但不过是一块大肥肉而已。”

其实,仔细分析双方战力对比的话,袁绍在幽州依旧占~据了绝对上风。

他麾下有兵马,十二万,沮阳城下十万大军,代城城下两-万。

袁绍麾下的十二万兵马,跟李然现在麾下的兵马可不是一-回事。

他的兵马,那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其中还有几万是从公孙瓒那吸收的幽州精 兵。

而李然麾下呢?

除了鞠义麾下的兵将是真正的百战精锐,但这些所谓的精锐,已经战斗了几个月时 间,身上不带伤的都是少数,战斗力没想象的那么强。

而代城的兵马呢?不过是一些奴仆组成的军队,虚张声势而已,守城尚可,但指望 那些奴仆组成的军队出城野战,那连想都不要想。

赵冉确实有能力,组织了大批量的黄巾军。

但这些所谓的黄巾军,真的有战斗力么?

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是跟随赵冉以前的黄巾力士那一小撮人而已,其他的不过是 乌合之众而已。

大多都是普通的幽州青壮,能有把趁手的武器,那就算不错,大多都是用着最低等 级的武器,更不用说铠甲了。

连最基本的皮甲都没有几件。

而兵马数量呢?

如果能聚集齐了,可能也会十几万人,但这十几万人,除了守城,敢让他们上战场 拼杀么?极有可能未战先溃。

而袁绍,就因为幽州五郡,各地发动叛变,就觉得大势已去?就立马撤军?

袁绍就先别跟李然比了,就先跟鞠义比一比吧。

鞠义在之前是面对什么样的局面?

完全是一座孤城啊,周边所有城池,所有郡县全部被袁绍攻陷,就剩下沮阳这么一 座城池,还孤单的立着李”字大旗而已。

鞠义是怎么做的?

硬刚到现在,硬刚到李然前来救援。

这是何等胆量?何等的英雄?

袁绍有翻盘点么?

那可太有了。

完全可以围点打援,幽州各地的青壮不是冲着赵冉前来么?

那就在各个主路口设下伏击,来一批打一批。

甚至都不用派遣太多兵马,每个路口五千兵马,就能把幽州那些青壮吓的不敢再前 进。

那些幽州青壮,面对袁绍的正规军,有任何反抗的余地么?

看看当初的大汉正规军是如何斩杀黄巾军的还不明白么?

普通青壮,面对正规军,就跟待宰的羔羊的差不了多少。

说难听的,正规军面对杂军,就是杀猪一样,能杀多少,就看自己的刀有多快。

稳住局势之后,袁绍完全有能力,再把那些郡县都夺回去,李然只能瞪眼看着,根 本就不敢出击。

但问题是,袁绍,包括他麾下的谋士,将领,没有那个胆量啊,这就怨不得人了。

而袁绍这一退,看似保存了实力,但无形的损失不可估量。

最大的损失,可能就是人心,冀州的人心。

袁绍能够稳坐冀州,靠的是当初对冀州士族,豪族的拉拢。

比如说甄家,这是豪族代表,但已经被逼走。

士族代表,则是田丰,沮授,这两位在冀州有着很高威望,有他们两人在,冀州就 能稳住局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袁绍重用田丰,沮授的原因,因为要用他们两人稳住其他的小士 族,小豪族。

普通百姓, 一年才能上多少税?才能搜刮到多少钱?

真正支撑军队,支撑袁绍政权的人,是冀州本土的士族,豪族,出人出钱出力。

但经过袁绍此次战败,冀州的这些家族,还会那么坚定不移的继续支持袁绍么?

此次幽州战败,再加上袁绍跟李然的争斗,可谓是连番战争,全部失败。

这就会导致,底层家族对袁绍不会再那么信任。

汉末这些家族,别的不一定行,但论如何保存家族,如何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 这样的本事,可没一个弱的。

冀州的这些家族,现在可能就在考虑,未来到底应该走了,袁绍是否还能在冀州坚 挺下去,是否需要找另外的靠山了。

而另一方面,则是势’。

袁绍现在就是完全的失势,有种大势已去的感觉。。

举个简单的例子。

历史上,曹操在赤壁战败,就有点失势的感觉。

之前的曹操,在统一北方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什么阻力。

但自从赤壁之后,开始连战连败。

先不说刘备,就一个马超,就差点把曹操折腾死,如果不是用的反间计,正面都刚 不过马超。

汉中之战,损失大将夏侯渊,让出汉中,灰溜溜撤军。

关羽的北伐,襄樊之战,更是把曹操一方打的颜“五五三”面尽失,甚至都要考虑迁 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