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南烟斋笔录小说:一曲三笙>第12章   番外二

  陆曼笙,我比你想象的更爱你。

  元世臣,东三省最有势力的军阀。家财万贯,青年才俊,却迟迟没有成婚。

  无数人家想把女儿嫁给他,可他一直在等那个人愿意嫁给自己。

  元世臣少年时家境殷实,但那年元父遇疾病逝,元母只好领着元世臣和女儿元又语住到元二叔家中生活。但不久后元母因为操劳辛苦,累坏了身子也跟着元父去了,元世臣只得领着妹妹在叔叔婶婶手下讨生活。元家叔婶是市井小人,见兄妹俩没了依仗,便捏着元父留下的钱财苛待元家兄妹。元家兄妹时常缺衣少食,被叔婶掴打挝揉。

  为了妹妹,元世臣只好忍气吞声。他负气离开自然无碍,但又不可能抛下元又语独自被叔婶苛待。可外头生活艰难,不晓得要吃多少苦,元又语听话乖顺,他舍不得。

  这样的日子直到陆府派人来寻他们才结束。元母临终前担忧元家叔婶苛待孩子,便写信递到陆府,请求陆家照拂兄妹二人。元世臣的父亲是刑部尚书陆大人的手下,元母本想着多给孩子留个照拂,没想到担忧成真,元家兄妹在叔婶手里过得还不如乞儿。

  元世臣借着陆家的势拿回了元父的财物,元家叔婶闹腾了几日,最终敢怒不敢言。

  陆大人顾念元父,元家兄妹就这样住进了陆府。元又语成了陆家二小姐的丫环,而元世臣则跟着陆大人做事。

  元世臣第一次见到陆曼笙,是元又语进陆府内院的时候。这下兄妹俩不得不分别,元又语在二门拉扯着元世臣的袖子不肯放手。他们没了爹娘,懂事的元又语也知道,自己跟着哥哥只会成为累赘,但她就是舍不得。

  就在他们告别时,陆府二小姐陆曼笙领着丫环款款而至。她比元又语还小几岁,笑盈盈地走过来拉着元又语的手说:“你是又语姐姐吧?父亲已经与我说过了,你不要害怕,陆府不会亏待你的。”

  她语气轻柔和善,笑颜明媚。元又语就这样愣愣地看着陆曼笙,自己明明比陆曼笙大了几岁,陆曼笙却这样大方和善地与自己说话。元世臣见状也安心不少,陆家小姐是个好相与的,肯这样出来相迎,自家妹妹定不会受欺负了。

  陆曼笙果然对元又语很好,她完全没有大户小姐的脾气,相反性子温顺谦和。元又语虽是丫环身份,二人却亲如姐妹。元又语负责打理陆曼笙院中的庶务,地位不言而喻,旁人都是要高看几分的。

  元世臣见状更是放下心来,专心为陆大人做事。

  偶尔几次相处,元世臣越发觉得这位二小姐心地善良,心中油然升起了保护她的心意。既然她对自己的妹妹好,他决定这辈子都会对她唯命是从。

  元世臣性格沉稳干练,陆大人发现了元世臣行兵打仗的天赋。此时恰逢北方大乱,陆大人便提出送他去参军。留在陆大人身边虽安稳,但终究是奴仆身份,为了妹妹的未来,元世臣考虑后便答应了。

  离开京上时,陆曼笙领着元又语来到城门口相送。元又语忍不住落了泪,她的兄长第一次要去这样远的地方,而且要去那么久。看着妹妹悲戚的神情,元世臣只得宽慰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你不要哭。”

  元又语颔首:“兄长要记得给我写信,当心安全。”

  战场上刀剑无眼,元又语自然是担心的。

  元世臣不自觉地看向元又语身后穿着竹青色大氅的少女,欲言又止,许久才道:“麻烦二小姐照顾我妹妹了。”

  陆曼笙笑得温善,轻声对元又语说:“又语姐姐不要伤心了,元哥哥是建功立业为你挣前途去了,让你以后嫁个好人家,不让你被人欺负去了。你安心等着便是。”

  元又语这才破涕为笑,用手点了点陆曼笙的额头,笑着说:“谁教你说这样的话,二小姐也是学坏了。”

  元世臣也跟着笑了起来,他看着陆曼笙眉眼弯弯,对往后会发生的事也没有那么惶恐了。

  行军路真的很苦,北方的疆域一直有外族骚扰入侵,时常还会传来京上动乱的消息。元世臣没有家世背景,常会被派去做些苦累活。

  没过多久京上送往北方的粮草就断了,将军不断安抚,军营众人苦等几个月都没有消息,开始焦躁不安起来。某一日,众人起来后发现将军竟然带着亲信和剩余的粮草连夜逃走了!将军乃是京上显贵,自然早早得到了京上无力再运送粮草的消息,这几天来不过是在欺骗众人。没有粮草便无法行路回京,大雪封路也无法去临近县城求救,只能等死。一时间几千人怨声载道,只余绝望。

  元世臣不死心,他筹划路线,想带着人奋力一战。

  等到天冷到连外族也不敢出营时,元世臣在入夜时带着人马烧毁了外族的马圈,抢来一批粮食。

  其中艰险自不必说,元世臣的背上留下了从肩至腰的刀伤,但同去的人全部生还并带回了粮食。从此,军营上下无人不服元世臣,奉之为老大。

  那次的伤让元世臣发了三日的高烧,但是值得。

  虽然京上不再提供粮草,但仍是草草分了个将军头衔给元世臣,企图安抚众将士。但大家都深知,各地多有百姓、军队起义,或者打着旗号自立为王。

  但元世臣却沉寂下来,他还在等,这不是最好的时机。

  到了第二年冬天,京上发生了一件事——御史宋华严因上书陛下罪行落狱,在狱中自尽。上头震怒过后,关在牢狱中被连累的宋氏亲族却被遗忘。大雪纷纷,天寒地冻,寒冬难挨,宋华严的幺子宋廉差点死在牢狱中。陆曼笙去寻陆大人时,无意中撞见,就将宋家兄弟都救了下来。

  陆曼笙将兄弟二人都送到了元世臣的身边,宋清、宋廉兄弟二人自幼熟读兵法,学识渊博,自然就成了元世臣的左膀右臂。

  如果朝廷来了命令,元世臣就领兵装模作样地去剿“匪”,遇到弱小不堪的军队他就击溃收为己用,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他就私下达成盟友。时值乱世,此刻反朝廷的军队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谁也不愿意第一个与朝廷发生冲突,自然也愿意卖元世臣一个面子。

  等各方军队回过神来时,元世臣的势力已经扩散到了整个东三省,竟无人能与之匹敌。

  元世臣再次收到陆大人的信件时,预示着他不必再蛰伏、是时候为自己正名了。正在欣喜之时,第二封来信将他打入了冰窖深渊。

  元又语病逝了。

  这已经是年前的事了,信中没有隐瞒,将元又语和程玖、元家叔婶的事一一说清。元世臣第一次觉得撕心裂肺是这样的痛,他不停地喝酒来麻痹痛苦。每一晚的梦魇中,他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妹妹元又语被大火席卷,而陆曼笙拼命地向火扑去,企图将元又语拉回来。大火烧毁了陆曼笙的衣服和头发,但她浑然不觉。可是元又语仿佛听不见似的,继续往大火中走去,直到消失不见,化作尘埃。

  他最爱的人死了。

  他就像个过客,无能为力。

  第二日,元世臣放下军务策马赶回京上,平日里一个月的路程他跑死了几匹马,只用了十日就到了京上。

  陆府早已乱成一团,无人看守。他畅通无阻地冲到内院,就看到自己的亲叔叔正在对陆曼笙下手。怒不可遏的元世臣抄起重物砸向元二叔,元二叔应声倒地。

  元世臣这才看向坐在地上的少女。陆曼笙抬头看着他,面容有些憔悴,眼中却有欣喜。

  “你来了。”陆曼笙嘟囔的声音越来越轻。

  元世臣抱起陆曼笙,陆曼笙的怀里紧紧搂着元又语的牌位。元世臣心中五味杂陈,看着陆曼笙清丽的侧脸,他心中涌动的情绪竟然不是想保护她,而是想要娶她。这个想法突然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元世臣将陆曼笙带离京上前往江南,恒城由漕帮掌控,这几年相对来说都会比较安生。只是他无法一路陪同,旁人对他的位置虎视眈眈,离开太久恐怕会军心动荡,他苦心经营的一切很可能会功亏一篑。他嘱咐自己精心栽培的宋廉照顾保护好陆曼笙,便狠心离开返回北方。

  他想要夺得天下,时机不对他就蛰伏等待;他想要娶陆曼笙,就等陆曼笙心甘情愿地嫁给自己,绝不强逼。他有的是耐心。

  时势造英雄,整整十年,元世臣终于成为了自认为配得上陆曼笙的人。他吞并了大部分军队,成为了势力最强大的军阀、东三省的霸主。

  宋清曾劝过他,既然陆府陆大人都已经不在了,他自然是与陆曼笙般配的。但元世臣心里清楚,所谓的“差距”从来都与身份家世没有关系,如果陆曼笙不爱他,他们之间就永远有着无法跨越的距离。

  元世臣时常会送些有趣精致的玩意到恒城,他的心意几乎都写在了宋廉的脸上。因为陆曼笙若是愿意嫁给元世臣,那他与兄长宋清也能团聚。

  就在元又语逝世十年的忌日晚上,元世臣又做了从前的那个梦,梦里是熊熊大火正在吞噬整个陆府,但他没有看到陆曼笙和元又语。正在寻找之际,他猛然看到元又语就站在自己身后,狂风呼啸而过,风声里夹杂了她低泣着的劝诫。

  “哥哥,她不是陆曼笙,你不要爱错人了。”

  这是提醒,也是警告。

  “没有爱错。”元世臣的神情没有变化,他缓缓地低下头,苦笑着回答,“我没有爱上陆曼笙。”

  是的,元世臣一直就知道这个陆曼笙不是陆曼笙,从他回到京上看到她的第一眼起他就知道。原来的陆曼笙谦逊和善,但因为从小养尊处优,对外头那些污糟市井最是厌烦,看着元世臣的眼神是温和同情的。而那个在与元二叔抢夺牌位的陆曼笙果断隐忍,看向他的目光是真真切切的喜悦。

  这是装不出来的,她没有把自己当作奴仆,也没有同情可怜自己。

  从那刻开始,元世臣甚至有一丝期待,如果以前那个陆曼笙不在了也很好。这种该死的想法盘旋在他的心头,让他恼怒不已。这么期待的自己简直是罪恶至极!他如何对得起养育他的陆大人,如何对得起善待他妹妹的二小姐?

  可他心里的欲望却越发膨胀,这世间只有一个她那样的人。无数个日夜元世臣都在想她是谁,她会不会走。哪怕她已经有着陆曼笙的身份了,但他依旧害怕,如果她没有选择自己,那他该怎么办?

  所以当他得知陆曼笙的身边出现了叶申时,他再也等不下去了。他抛下军务来到恒城,等来的却是为了叶申拼命而昏厥的陆曼笙。

  醒来后的陆曼笙变成了原来的陆曼笙。

  梦醒了,元世臣失望至极。

  军阀和白帮向来分庭抗礼,并非军阀惧怕白帮,而是白帮盘踞江南多年,军阀不敢强占,激起民愤可就不值了。但元世臣野心勃勃,他定要吞下江南。

  利用白帮与东洋人的矛盾,让白帮产生内斗,一步步都在元世臣的算计之中。

  他想要的陆曼笙不在了,因此他更没有了顾忌。

  元世臣向来是个理性的人,他爱的陆曼笙不是现在的陆曼笙,但他依然愿意娶她,因为这样就能更好地控制叶申。他不喜叶申,但他也知道叶申绝对能成为自己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他向来公私分明,所有的人与物都会被他标注上“价值”二字。

  可利用,不可利用。

  当他做完这一切准备带着陆曼笙离开恒城时,他记挂的那个陆曼笙却回来了。

  对此元世臣毫无喜悦,她的出现会让他失去所有的理智和判断力。

  这一次的相逢即是告别。

  陆曼笙下车离开时,元世臣追问道:“你还会回来吗?”

  他的语气有些卑微,但陆曼笙好像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她自然会回来,还会跟着他回北方。

  元世臣的心中不停地问,你会回来吗?你还会回来吗?不是那个陆曼笙,是你还会回来吗?

  他没有问出口,自然也没有得到回答。

  元世臣就这样看着她走到了叶申身边,面容上是他从未见过的淡然笑容。他一时看得出神,直到宋清走到他身边低声问道:“督军,你为什么要帮白帮?这样做我们和东洋人的关系就彻底破裂了。驻扎在东三省外的其他军队对我们虎视眈眈,我们会有很大的危险。这不是督军你会做的事。”

  “就这一次。”元世臣垂眸,声音沙哑,“我不想在她心里变成唯利是图的人。”

  宋清自然不懂,辩解道:“督军应该好好跟陆姑娘解释,陆姑娘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守住了江南,我们就守不住北方。”

  元世臣却突然说:“宋清,你还记得小时候她把你们从刑部大牢里救出来,你弟弟快不行了,她拼尽全力救了你的弟弟吗?

  “其实你们的生死与她何干。

  “救了你们也许还会连累到陆府,可你们最后都活着不是吗?这里头她有多少艰难你们可知道?

  “我做事向来权衡利弊,可我不想在她心里变成那样的人。

  “这世间一切,都无法与她计较。”

  所以元世臣看到陆曼笙晕倒的那瞬间,他的魂魄也像被抽走了一般。

  他呆呆地望着远处的船只许久,直到天色暗下来,他转身回到车里,对司机说:“走吧,回去了。”

  “回哪里?”司机有些茫然。

  “回北方。”

  我早该清醒的,你不会回来的,你本来也不是为了我而来。

  你不必知道原委,也不必内疚。

  没关系的,我可以先放手。

  分不清一直以来的是噩梦,还是美梦。

  他终于醒过来了,这一次他失去了他的“陆曼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