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古代种田日常>第10章 山楂

  心里惦记着事,次日,天刚亮,方晴便醒了。放轻动作悄悄起身,收拾好自己,方晴就进灶房生火煎饼。

  最近这几日菜园子里的葱有些要打蔫发黄的样子,方晴看着可惜,摘了一大把,打算今早烙葱油饼。

  方晴舀两勺面粉倒进盆里,再慢慢加些热水,边倒水边用筷子把面粉搅和成絮状,然后下手揉面,把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在盆上盖块布,再等面团醒上个一炷香的时间。

  等面团醒发的时间,方晴就在一边切起了葱花。

  “阿晴,起这么早。”周其擦着眼睛走进来。

  方晴切着葱,抬起头道“:醒的早,就起了。其哥,园子里的葱有些要发黄了,我看着是水淋少了,你去园子里看看,再去把鸡也给喂了。”

  周其点头应下,转头去院子里去了。

  葱花切好后,方晴起锅烧油,油热后,将热油倒入葱花中晾亮等着待会用。

  面团醒发的差不多了,看着比刚才大了些。方晴又在砧板上撒了些干面粉,开始揉面。把面团揉成柱形,切成小团,再把小面团用擀面杖擀成稍薄一些的饼皮,饼皮上刷上已经晾凉的葱油,再均匀地撒上些盐。接着,便可把饼皮从上往下慢慢卷起,卷成长条状后,捏着饼皮一头反方向拧劲,再把饼皮卷成团状,将尾部收起放在饼下,用手掌按压成饼,最后再用擀面杖轻轻擀几下,擀成饼胚的样子。做好的饼胚再放着醒发一会,就可以下锅,饼子被小火煎成两面金黄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葱油饼葱香浓郁,香脆可口,和着米汤一起,方晴一口气吃了两三个。

  吃过早食,方晴背上竹筐,往山上走去,路过刘家时,刘雨坐在门口塞馒头,看到方晴走过,嗷的一声扑上来。

  刘雨把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费力的说“:晴叔,你又上山,带上我,我也想去。”

  方晴看他使劲咽馒头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快回去喝点水送送,别噎着了。昨儿在外头耽误这么久,今天婶子还让你进山里?”

  刘雨被噎的难受,对着方晴指了指屋里,见方晴点点头,一溜烟跑回去喝水去了,没过多久,又背着竹篓跑出来了,他笑道“:昨儿是真有事,我娘没说我什么,更何况……”刘雨稍微凑近了些,小声说道“:昨儿下午,村长和李婶还夸我了,我娘高兴的合不拢嘴,说我这么大终于做了点像样的事,我刚和她说一声,她就让我出来了。”

  刘雨嘿嘿傻笑,猛的又回过神“:晴叔,你今儿上山干啥?”

  方晴看他傻笑个不停,拍了他一把,边走边说“:去摘些山楂果,再挖些野菜,晒成菜干,冬天也吃的。”

  刘雨也赶紧跟上,说道“:我也摘些山楂果,我娘说,去年晴叔你送的山楂干,夏日里头用来泡水喝,爽利的很,还开胃,我娘苦夏,天一热就吃不了多少东西,喝了这水,能多吃半碗饭。”

  山楂树生的有些高,远远看去,能看见树上红灯笼似的小果子。刘雨撂下背篓,撸起袖子,说道“:晴叔,我树上摘,你在下头接着。”

  村里的孩子都是从小就爬树下水惯了的,方晴倒也不担心,站在下头看着刘雨猴子猴子一样窜一下就上去了。

  方晴仰头喊道“:摘个头大些的,红着的,还带着些青的可别摘,没熟透,酸的很。”

  “诶,知道啦!”刘雨在树上应到。

  山楂果子硬,地上还是些草丛,从树上扔下来也不碍着什么,方晴就在下头把果子捡进筐子里,眼看着两个筐子都装了大半,估摸着够了,方晴便抬头喊刘雨下来。

  “雨小子,有大半筐了,下来吧,别摘了。”

  刘雨扶着树干,往下看了看,回道“:好嘞,我下来。”说罢,又摘了两颗山楂,往嘴里一塞,边吃着边下树。

  见刘雨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像是在吃着些什么,方晴提醒道“:空口吃有些酸,少吃些,别酸倒了牙,中午吃不了饭。”

  刘雨点点头,吐出山楂籽,说道“:在树上闻着,又酸又甜,忍不住吃了两颗。”他顿了顿又说道“:吃着比我想的甜些,没那么酸。”

  方晴笑道“:今年晴天多,多晒了些太阳,这果子也甜。”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山里头走,摘些野菜,等到竹筐都满了,才下山回家。

  一到家,方晴先是把摘来的马齿笕择洗干净,接着加些盐在热水中,把野菜倒进去焯烫一会子,然后捞出来,放在簸箕中沥干水分,水分沥干后,再拿去太阳底下,细细铺开晒干。

  收拾好野菜,方晴又打了桶水上来,把山楂洗干净。山楂个小,方晴在盆里多冲了几次,用两个大簸箕装了,搬到前院底下,边在太阳底下晒干,边去核。

  山楂果核好去,方晴拿了把勺子又拿了只筷子。先轻轻的把山楂的果把给拔了,再用勺柄把山楂的果蒂给挖出来,最后用筷子轻轻一捅,这果核就出来了,山楂也还是完整鲜亮的。

  虽说果核好去,但山楂个小,摘的又多,忙到做晌午饭的时候,还有一小半没弄完,方晴只好先撂下这头,起身做饭去。

  昨儿养在灶房里头的草鱼,今儿打算吃了。这鱼个头差不多有小臂这么长,养了一天还是活蹦乱跳的,方晴一刀拍在鱼头上,把鱼打晕,快速把鱼刮鳞、去腮、再对半剖开,去内脏洗净,再把鱼肉片成薄片。鱼处理好后,再把葱、姜、蒜这等子配料切好,方晴还去园子里掐了一把紫苏叶,又摘了根黄瓜,也切了一切,装在一起。

  接着便可以起锅烧油,油热后,下入黄豆酱、蒜粒、嫩姜丝和青红辣椒,大火炒香。炒好料后,加半勺水,大火把汤烧开后,下鱼去煮,鱼差不多煮熟是加上葱花和紫苏叶和黄瓜段,盖上盖略闷一闷,这鱼就做好了。

  鱼好后,方晴又炒了道马齿笕。马齿笕是早就焯过水的,先炒香姜蒜,再把马齿笕倒下去,翻炒两下加上盐和辣椒调味,在翻炒上味就可以了。

  两道菜炒完,方晴盛饭端菜出去。周其在炒鱼的时候就回来了,见院子里还有山楂没弄完,洗干净手就坐在外头给山楂去核。见方晴端饭出来,也拍拍手起身,进灶房端菜。

  鱼一端上桌,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鱼肉又片的薄,吃起来又滑又嫩,鲜香入味,还带着一股紫苏特有的香味,黄瓜也吸饱了汤汁,在自身的清甜上更填了几分滋味。马齿笕焯过水后,土腥味和涩味都少了很多,吃起来酸酸脆脆,还带着些微微的辣意,也是十分开胃,清爽。

  周其洗好碗筷后,方晴正坐在凳子上看几只鸡啄地上的果核,见他出来,方晴站起来揉了揉胳膊,抱怨道“:这山楂弄了一上午都没弄完,下午切片又得花时间。”

  周其拿着筷子和勺子坐下,看着他说道“:下午地里没啥活,我在家帮你切,晚些再去看看。”

  方晴也坐下来,拿起一个山楂去核“:这山楂果子小了些,也不好切,下午得轮换着来,不然,切了半晌,回头一看,还有这么多,可不得火大。”

  说着,把手里去好核的山楂往周其嘴里一塞,笑嘻嘻问道“:怎么样,好不好吃。”

  周其猝不及防地被这么一塞,下意识地咬了下去,被酸的一激灵,皱着脸说道“:酸。”

  “哈哈哈哈哈哈……”

  两个人一起干活就快多了,所有山楂去完核,端进灶房,方晴估算着分量,把山楂分成了两堆。

  “其哥,这堆切成片,差不多切成这么厚就行了。”方晴抵着指甲比划了一下厚度。

  周其看一眼,切下一片“:这么厚?”

  方晴看看,点点头“:这么厚就行。”

  周其在一边切山楂片,方晴开始做山楂糕。

  把山楂倒进锅中,加入没过山楂的清水,大火将山楂果煮软烂。山楂煮熟后,用木铲挤压,将山楂压成泥状。接着再装出来,过筛两遍,过筛时要不断加刚才煮山楂的水,保持果泥的水分。过筛两遍后,果泥变得更细腻,再把果泥倒回锅中。方晴起身拿出家里剩下的蔗糖,尝了尝果泥的味道,看着倒了些蔗糖下去。

  加好蔗糖后,方晴边加热边搅拌果糊,一直到蔗糖全部融化,木勺可以挂上厚厚的果糊,方晴才把果泥用盆盛出来,再打上一盆冰凉的井水,隔水将果泥放在水中,等到着果泥凉透。

  山楂糕做好后,方晴洗了洗锅,着手做糖球儿。糖球儿比山楂糕好做,锅内倒蔗糖,再加水,大火煮开,边煮边搅拌,防止黏锅。水开后,继续搅拌一会,接着烧小火,熬糖浆。等到糖水的水泡变的细小密集,用筷子蘸糖浆能拉出一些丝时,糖浆就熬好了。方晴没把山楂串起来,而是直接用筷子夹着去核的山楂球伸进锅里裹浆,然后把裹好糖浆的山楂球一个个隔开来放凉。

  “做完了,热,我出去喝口水。”方晴擦了擦汗,进堂屋喝水去了,转头又带了杯水过来。

  “其哥,你也喝口水。”边说边把杯子凑到周其嘴边。

  周其伸手接过茶杯,一口喝完,随手放到一边,继续把最后几个山楂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