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捡一只竹马夫郎回家>第71章 重逢

  二人皆是一怔,四目相触时,高诩的眼神不自在在空中飘忽错乱,周绥则是微皱起了眉头。

  高诩不是在坞县已经娶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新妇,何时又成了周琼衣的驸马?

  周绥又想到高家喜宴那日听到的秘闻,高诩那时和他亲娘在拜堂前争吵,高诩似乎很在意自己成亲之事传入京都。这会儿周绥见本该在高诩身边的原配妻子换成周琼衣,他竟一时不知该问些什么,怕问了不该问的,刚见面就惹得周琼衣伤心累神。

  周琼衣见周绥迟迟未开口,连神情都变得凝重起来,她不知何故,只轻声而又讪讪地问:“怎的了这是?”

  “琼儿,我与世子之前是旧相识。想必是此时在宫中碰见,世子觉得有些惊诧。”高诩见周绥不言,于是主动打圆场。

  “是吗?”周琼衣呢喃一句,思忖了会儿又拍掌,“好像是……你老家是藤南坞县,绥儿之前好像就和他外祖父在那儿。”

  周琼衣这么说完瞬间就更加兴致盎然起来,和温太嫔告别后一手挽着一个:“你俩竟这么有缘。绥儿,晚上来我府中用膳,十几年不见可要同我好生说道说道。”

  周绥只想弄清高诩摇身一变成驸马的事,以周琼衣那样坦荡率真的性子,不可能明知高诩有妻还让他入赘。

  “下次吧,晚些我还要回寿康宫。”周绥怕怀着身孕的周琼衣跌跤,转而用手扶着她,又瞟一眼在周琼衣另一侧的高诩,“我有事同高兄说,能否借一步说话?”

  周琼衣两头都瞧了瞧,半开玩笑道:“我听不得,你们说,我去前头走走。”

  周琼衣离开后,周绥嘱咐随侍跟上,宫道上便只剩下两人。

  周绥开门见山:“杨娘子呢?”

  他犹记得高诩这位未过门的妻子在他上京考取功名时怎样辛勤又孝顺地照顾家中长辈,若是高诩真负了杨娘子转头迎娶周琼衣,周绥也真不知道这事儿该如何委婉地告知周琼衣。

  “我和宛娘……断了。”高诩将目光挪开,眼底流露一丝哀愁,只一动不动地越过周绥看向他身后的宫墙。

  “仅是一年不足?”周绥只觉得荒唐可笑,连自己都没察觉到语气中带了些讥讽之意。

  “周绥,你又是凭何来质问我?”高诩像被人戳了痛处,声调不由自主地抬高,“我与宛娘、与琼衣,难道事无巨细皆要与你通说吗?”

  周绥漠然地看着他,若是他人,此举属实逾矩,他也不会多管。但涉及周琼衣和皇室,又想到杨静宛那样柔弱无依的女子,被高诩接来京都又被辜负,他不得不弄清始末。

  周绥沉思半晌,心底有了个主意,也不再揪着高诩,只镇静道:“我同你没什么好说,杨娘子是与我无关,但周琼衣,是大周的长公主,我的姑姑。”

  “你好自为之。”

  周绥撂下一句话,便追去前边寻周琼衣。

  周琼衣以为他俩要谈好一会儿,没成想这么快就追了上来,而这之后周绥也不再看高诩,甚至连话都不接,好似将其视为了透明人。

  周琼衣总觉得有些古怪,但又不好明着问。于是周绥送他们出宫时,高诩被她先赶上了马车,周琼衣拉着周绥到一旁低声问:“你和若谷,有恩怨?但我怎么听说薛老夫子是他恩师啊……”

  “没有。”周绥将周琼衣的手叠在一起,“外祖父确实是他的老师,只不过我和他许久没见了,除了外祖父,聊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姑姑勿要多思。”

  “私底下还喊什么姑姑,都把我喊老了……”周琼衣轻敲了一下周绥光洁饱满的额头,“以前不老爱抓着我裙褶干巴巴地喊‘琼衣’吗?”

  周绥失笑,又唤道:“琼衣。”

  周琼衣也算是和周绥一同长大的,两人虽然差辈,但年龄不差多少,周绥小时候就总喜欢喊她名字。

  周绥还记得周琼衣问为什么的时候,他说“琼衣”念起来比“小姑姑”好听。

  “行了,那既然回了京,下次记得来府里。”周琼衣满意地拍了拍周绥的肩,手依旧有劲。

  周绥没防住踉跄一下,惹得周琼衣又笑:“怎么看着跟香柏似的,却这么弱不禁风。”

  周绥摸了摸鼻尖,当没听见,赶紧扶着周琼衣上了马车:“慢些。”

  “走了。”

  周绥看着周琼衣从珠帘里探出来的脑袋,和她挥了挥手,目送着马车出皇城。

  傍晚周绥却没留在寿康宫内,沈婺仪不知何时已经离开,蔺朝兰也没了撮合的对象,周绥再推脱几句,她索性也就先放周绥回府了。

  薛碧笙自午后从宫中归来,就一直在正厅来回踱步,亲自等着周绥回府。灯火通明时在见到周绥出现,身后并无他人跟随时,她俨然松了一口气。

  她是真怕周绥颓丧地带了一道懿旨败兴而归。

  “娘,你怎么在此?”

  “自然是担心你。”薛碧笙拉过周绥,在灯挂椅上坐下,“太后没再说什么吧?”

  周绥摇了摇头:“沈姑娘先回去了,她就算想发作,今日也发作不了。”

  “那膳用过了吗?我让缘香去给你下碗牛肉面。”

  周绥莫名酸了酸鼻子,回了声“好”。

  待缘香将鲜香汤面端上来时,周绥蓦然瞥见了碗里的姜末碎。

  他总能在每一件事上想到李重衡,想李重衡会在他还没有看见时,就用勺子把姜末撇了出去。

  周绥什么也没说,只将姜末全都堆到旁边的菜叶之上,又用竹箸挑着面条。

  他吃入的第一口,觉得这面和坞县做的也大不相同。

  “怎么了?不合胃口?”薛碧笙见周绥顿在原地,以为是面不好吃。

  “没有,挺好吃的。”

  就是让他吃得更想李重衡了。

  连春时都要过了,李重衡顺利的话应该会在返程坞县路上了吧?

  “阿绍那边怎么样了?”周绥随口问道。

  “北尧在赶过去的路上有在传信,飞鸽不行,但走官印的信还递得进来,他还没见到阿绍。如今漠北正与胡戎僵持,未传战报,京城这边也尚不得知。”

  周绥卷了卷面条:“我要不也去趟漠北吧。”

  “你去漠北做什么?”薛碧笙直接用言语否决了周绥的提议,“你要是想躲太后那婚,那还不如现在就送你回坞县。”

  “去漠北有理由可走,回坞县拿什么理由?”周绥心里清得跟明镜似的,蔺朝兰想用姻亲拢结瑞王府,周绍眼下回不来,他就是最好的人选。

  “反正你不能去。”薛碧笙摆手,“你病尚愈,再行程颠簸,眼下也没个值得信任能护送你去的人,你怎么能去?”

  周绥垂首未有言语,薛碧笙继而补道:“更何况漠北现在正处于战中,周边郡城都岌岌可危,你就算领了一整支翼卫去,我也不放心。”

  她在周绥小时就没有给他足够的关爱,如今相聚,涉险的事更不愿让他去做。

  薛碧笙态度坚决,周绥也不好再说什么,更何况关于高诩的事还是留在京城更方便了解,便一时也打消了去漠北的念头。

  只不过他以为自己和沈婺仪的事尚未说通,太后也不会定得如此之快,但他没有想到没过多久,宫里头就传了太后的赐婚懿旨。似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霎时间这桩美谈就传满了整个上京。

  周绥让林原私底下约了沈婺仪多次,朝沈府下了许多拜帖,皆被她以各种理由推诿拒见,周绥连想找对方一同入宫去求太后收回懿旨都没有办法。

  周绥想不明白分明自己不是当年的人,沈婺仪为何还是这么固执和执着?

  这已经是这月第五次登门沈府了,外人见周绥迎得这番勤,传两人的流言更是满天飞。

  还有说是瑞王世子中意沈三姑娘,不顾人的意愿就进宫求了赐婚的懿旨,如今正提着各式各样的好东西上门求心上人对他敞开心扉。

  总之怎么肝肠寸断就怎么编。

  “公子,要不我们还是先回去吧。”林原依旧还是像以前那样喊周绥为“公子”,他替周绥拎着物件,吃了无数次闭门羹后,连他都想唾一口沈府的大门。

  沈婺仪这样避而不见的态度,也让周绥有几分懊恼,他深吸一口气,再瞥了眼砖红的府门,终是回过头:“罢了,回去写信。”

  他在回京的第五日就开始给坞县寄信了,全是寄给薛泓的,但实际上中间还掺了许多封是给李重衡的。

  他想李重衡回到坞县,肯定会去家里,薛泓见到他之后就一定会把信给他。

  周绥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就像在寻找十几年丢失未见的家人,没有收信,只管一个劲地寄出,希望总有一天对方能看到,就能再找到彼此。

  “好,那我就去给公子寄信。”

  林原只要不要让他再在沈府大门面前杵着,就算周绥让他现在翻山越岭返回坞县,去把李重衡寻来他都愿意。

  正午的炎阳甚是刺眼,周绥转过身下意识地眯了眯眼,随后用指腹揉了揉眼眸,看向了前方。

  忽然间,他像是被施了法被定住似的。

  炽热之下,周绥见到魂牵梦绕的人就站在对街上,如一座千古塑像,不知盯了他多时。

  “……重衡?”

  作者有话说:

  天空一声巨响,小狗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