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13章 放假

给学生们留了假期的背读任务之后,李明礼也是让大家下了学。

逢四就是四水镇赶集的日子,到了二十号这天李明河也是早早的起来准备带着家里的这几个小萝卜头去赶集。

至于李明溪则是在李宁安上学的一个多月里拾柴外带着还要进山逮几只山货毕竟就快过年了,李明泉就有点惨了被官老爷拴着去修路、修水利等等。

反正今年湖广的大地上要留下他的汗水。

对此,李宁安已经见怪不怪了。

每年的秋收之后,官府就会来征派徭役,家里但凡没有功名在身的,不好意思那是谁也跑不掉。

农家子弟一年的时间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像湖广地区“湖广熟,天下足。”这在雍朝是众所周知的事,由此可见李宁安的家乡完全是以农事为主要的活计。

据李宁安所知江南之地商贾盛行,既然湖广是全国粮仓是由苏州农业转移而来,那么说明现在的雍朝或许与前世的宋朝十分相近。

不过这些不是他现在该思考的,大早上起来他也是准备好好见一见世面。

难得出村 李宁安可不想放过这次的机会。

“几个小子还不快点,再晚就不带你们了。”李明河有些不耐烦,扯着个嗓子叫喊起来。

“要死啊!你不睡还不让我老太太睡啊!”

这么一搞李明河也不催了,蹲在门檐有些郁闷起来,他可不想带着这几个小鬼,要不是老娘特意叮嘱一番,不然打死他也不会同意。

“我们好了,二叔。”

李明河嗯了一声,走向了牛棚边走边在心里嘀咕着,也就是家里有头老黄牛不然铁定让你们几个小兔崽子赶不上村里的牛车。

李宁轩挨着李宁安身边坐下,“不知道这赶集有啥好玩的,起的太早,二叔还老催。”

李宁忠瞥了他一眼:“你也就是起不来,等到了镇上就精神了。”

听罢,李宁安挪了挪屁股,笑着点点头,赞同老哥的话。

本来李宁忠是不想来的,可是近几日,看着两个弟弟用功读书,他也是有些懊恼,自己是文不成武不就,李明山也是想让自己这个三儿子来店里帮忙,可哪知这小子对此并不感兴趣想着一心学武,苦劝无果之后也只能听之任之,李宁忠这次来赶集也是想从自己老爹这讨些银钱来熬练身体,想着想着几人也是打起了瞌睡。

李明河往后瞄了一眼也是呲着个牙冲着还有些兴奋的李宁安笑了笑道:“你小子也不睡会儿,从这儿到镇上还得半个时辰呢!”

“没事儿,二叔,我不困,还能帮你盯着点路。”

李明河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专注的驾起车来,现在也不过才卯时路上是黑漆漆的,别到时候不注意把车搞翻了车,怕不是得摔了个狗吃屎。

这车上可是装着家里准备要卖的东西,光家里攒的鸡蛋就有好几篮子。

牛车哼哧哼哧的走了大半个时辰,也是终于临近了镇口。

附近的几个村子离镇上都不太远,要是不驾牛车的话走过来也不过一个半时辰。

今早上也是因为车上拉着人和东西再加上天有些黑李明河不敢开的太快,不然早就到了。

四水镇与李宁安想象中的差不多,镇上只有一条主干道,道路两旁挤满了各种摊位,基本上都是各家自己种的,街道还有些泥泞,走在上面怕不是一踩一个印子。

李宁安现在也有些担心自家的东西到底卖不卖的出去,家里卖的别的农户基本上也都在卖。

牛车到了镇口也是慢了下来,李宁轩晃晃悠悠的也是慢慢的醒了。

吸溜了一口哈喇子,他也是用手扒着车板坐了起来。

路过一家卖包子的铺子时众人也是不自觉的流了流口水,要知道在李家也主要是以杂粮为主,像这种白面蒸的而且还带肉馅儿的也是馋的不行。

“宁轩,想吃吗?想吃二叔就给你们买。”李明河也是顺着几人的视线看到了包子铺。

“不,不用了二叔,我还不饿。”李宁轩也是缩了缩脑袋又坐了回去。

这小子也是没赶过集不知道包子的价钱,害怕东西太贵会让二叔为难。

“行了,看你那哈喇子都掉下来还说不饿,就几个包子,二叔还是买得起的。”

大家也不再拒绝,停了车李宁轩也是跳下来,眼睛巴巴的望了望。

李明河看着他这熊样,也是狠狠的给他来了一锤头子。

“来嘞,客官想要吃点啥?”卖包子的老板娘也是拿着抹布擦了擦桌子,赶忙上前问了问。

“给我来八个包子,直接包起来就行。”

应了一声,老板娘手上也是麻利的掀起了蒸笼,腾腾的热气呼的一下就升了起来,看着一个个白花花的大包子,也是把李宁安看馋了。

李宁安只想说你知道我这五年是怎么过的吗?

早上杂粮粥,中午杂粮馍馍,晚上野菜糊糊。

也不是说李家吃不了这么好,但是对于白面这种资源,一般都是优先储存或者售卖掉,因为这些可以卖个高价。

城里的大户可是只吃细粮的。

在许氏眼里高粱面跟白面都一样,能吃饱就行,也就是白面是细粮口感更好。

有时她还会刻意的将自家产的白面卖掉,再从集市里买回高粱面。

这也是迫不得已,谁让李家丁口多还都是一群半大小子,哪户人家扛得住这么造呀?

咱老李家勉勉强强,也就是个富农最多也就算是个小地主,别说小地主了大地主家里也不允许这么耗粮呀!

“一共十六文。”

递了钱,几人也不管其他直接就开始造起来。

李明河看到是嘴角直抽抽,捂了捂脸吐槽着“真丢人啊!”

这包子是真实在,完全没有李宁安前世时咬了三口还是面的情况,一口下去满满的肉馅充斥着口腔,满足感直抵脑门。

几人三两口吃完后还是有些意犹未尽,李宁安扑腾个小腿走的飞快,深怕自己忍不住回头看着包子铺越来越远。

大伯李明山在镇上搞了家三河粮店,生意也是风生水起。

这就不得不说李家的好名声了,李家为人公道在附近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儿了。

再加上附近的几个村子,李老爷子当年也是跟各村的大户到处联姻。

平常倒没什么,可不这开了粮店,关系不就显出来了。

附近的几个村庄把粮食卖到哪都是卖,何不卖到李家的粮店,不仅好出手,而且关系也到位了。

这会儿粮店门口也是大开着,但是并没有什么人,李明山的粮店主要是以收粮为主。

湖广地区本身就以产粮高着名。当地是不缺粮的,李明山也是以低价收购粮食,然后倒卖去江南甚至是更远的北方。

以此牟利,简单的来说,就是当个中间商赚差价。

可不要以为这是件简单的行当,这种事情谁都会做,但是要是关系不硬,谁也不敢保证运粮的路上会不会出点什么事情?

这两年常德府城附近也是出现了几处匪患,可是也没听说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招惹三河粮店。

每年李明山也是耗费钱粮,花重金请镖局押送,虽说不怕这些匪徒,但怎么也得防着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