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别问,我科举>第14章 问询

“二弟,你们过来了。”李明山快步走了过来。

“是大哥,今天赶集,娘让我把家里攒的东西拿到镇上来卖掉。”李明河回着话。

“行,那把东西卸下来摆在店前面吧!”李明山说着话手也是不停搬着东西。

这哪能让他搬啊,李宁国上前赶紧搭了把手,两个小萝卜头也是帮忙提着几个篮子。

今个李宁家在学堂也是不在家。

李宁国走到李宁忠旁边也是捅了捅他,他也是没想到自己老弟今天居然来了,要知道前段时间他可是还在家里与父亲吵了一架。

走到旁边也是小声说道:“父亲这两天心情不错,你也是好好说话别动不动就发火。”

李宁中也是有些愧疚:“好的大哥,我会好好与父亲说说的。”

“行,好好商量就可以,你这次这么坚决相信父亲最后也是会支持你的。”李宁国说着把箱笼往边上揽了揽。

每逢赶集日,村民们都会络绎不绝地前往集市,这会儿集市里人也是多了起来。

现在李宁安也是终于搞明白为什么奶奶会带这么多东西来镇上售卖。

明明街道上售卖的东西与自家的产品有很多都重复了,但是爷爷和奶奶一点都不担心东西卖不掉。

也是的,自家大伯在镇上开着粮店,顺带着卖些农产品咋样也比在路上摆摊好卖些。

古色古香的镇子上人来人往的街道,面对着这样的场面,李宁安也是头回遇到。

好不容易来到镇上,他也是想出去逛逛,可惜的是二叔拘着他就是不许走远。

好说歹说也是终于放了行,不过也是事先说好,得让大哥跟着。

出了从镇口到粮店的长街,三人走到了一处巷子,到这儿李宁安也是明白了镇上的路到底是咋样。

说来也简单,镇上一共就三条街,两横一竖。

今天正好是集,长街两旁都是商贩,也有些农户拎着自家产的东西在旁边售卖。

农民到底是有些腼腆,天气渐凉,他们也就是捅着个袖子,就在那杵着,也不叫卖一下,等着顾客上门。

那些经商的就大大不同,别说是人了但凡是条狗,他也会招呼两声。

拐进巷子挨着短街走,走到头几人也是看到了一处书肆开着。

大门敞开,李宁安一眼就看见启蒙书册,四书五经,以及各种笔墨纸砚应有尽有。

摸了摸空空如也的口袋,李宁安不自然的叹了口气。

旁边的李宁国也是注意到了。

“怎么了,宁安要不要进去看看。”

看到有人驻足,林掌柜快步上前,顶着个笑脸说道:“几位客人要不进来逛逛?我家书肆书香文气汇聚,或许有几位需要的。”

虽说只有一个半大小子领着两个小孩子,但林掌柜却没有丝毫的怠慢,依旧是热情招待。

书肆旁驻足不前的人,在林掌柜看来这些人要么是读书之人,要么就是家中有人正在在读书。

再者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干他们这行向来不敢以貌取人。

见对方如此热情,几人也是不好拒绝也是走进店来逛了逛。

书肆之中透着一股浓浓的油墨香。

旁边站立着十数个阅读书籍的人,这直接让李宁安眼前一亮。

“掌柜好,请问书肆允许旁人在此阅读文章吗?”

林掌柜也是笑了笑,“是的客人,只要不是恶意损毁书籍,是可以进店自行观看的。”

李宁安双手抚了抚,躬身行了一礼。

他也是没耽搁,径直到书架前摸了本书。

李宁国和李宁轩也是歪着个头想看看这本书是什么。

只见《金瓶梅》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

李宁安有些尴尬,旁边的人也有些疑惑,以李宁国对他的印象来说,自家老弟这是咋啦?李宁轩却是有些疑惑,他才刚上一个多月学有些字还认不全。

挠了挠头,也是将书放了回去。

逛了两圈,他也是发现书肆十分大,满是书墨的味道,这里不仅有启蒙书册,更多的是四书五经的各类注疏。

书肆中立足看书的也大多是看这两类。

对于李宁安来说,看四书五经为时尚早,他对书肆中的各类书都很好奇,看到哪本都要翻看两眼。

打量了李宁国两眼,看他对书肆里的话本入了迷,也就不再管他,自顾自的看了起来。

手上拿这本《管子》一待就是一个时辰。

最后还是李宁轩待的实在有些不耐烦。

“安儿哥你真是个书痴,哪有来镇上就看书的。”

一脸幽怨的小脸上写满了不满。

李宁安有些尴尬,他是有些没考虑他这个小老哥。

自己和大哥能待的住是因为俩人识字,自然看到津津有味,李宁轩可是字都认不全,他是越看越没瘾。

李宁国也是看到这里的情况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话本。

临走时,李宁安往书柜旁走了走“掌柜,请问店中可有抄书的活计。”

“没有。”林掌柜直接矢口拒绝。

开什么玩笑一个小孩也敢揽这种活。

不过转念想了想,怕不是给家中人问的。

随后林掌柜摊了摊手说道:“店里是真没有这种活,即使有也是交于书法行家誊写,万没有交由生人的。”

“再说了印刷坊速度更快,书肆近几年更是少用抄书人。”

李宁安有些失望,看来雍朝的印刷业发达,书肆里的书不愁卖不出去。

也只得死心,冲着掌柜拱了拱手几人也是出了书肆。

李宁国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刻意问自己做这一番事的缘由。

“宁安还有没有要逛的地方。”李宁国冲着他说道。

“大哥我还想去医馆一趟。”

李宁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点了点头。

旁边的李宁轩就无所谓,只要别再让他再待在书肆就行。

其实李宁安要去医馆就是他的第二个目的,第一个目的自然是看看古代集镇的模样,第二便是寻摸着有没有什么可以赚钱的行当,要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可他又不好向家里伸手要钱。

之所以去医馆是因为前世他的爷爷就是一个老中医,在辨别药物,辨识药方方面他还是有一定经验。

现在李宁安只求别空跑一趟啊!

几人也是到了一家名为通济药局的医馆。

医馆的人就没有那么热情了,里面十分空旷,几乎没有什么人。

前厅就留一个老中医坐堂。

靠在药柜旁的小厮瞄了一眼就又把眼睛给闭上了。

一个少年外加两个小孩有啥可招待的。

“请问,药局可收药材。”

听到这那小厮眼前一亮。

“是的客人,小店收取三七、文无、芦荟、地骨子等等,还有像人参、甘草、当归我们也是收的。”小厮视线紧紧的看着李宁安,眼神中好似期待着李宁安可以给他带来一些什么惊喜。

“不知医馆可收松树皮。”

这小厮眉头顿时一皱:“收,只要客人拿来本店照收不误。”

小厮现在也是有些懊恼为什么要理这几个人?

像松树皮这种药材稀松平常,一般只是一味药的辅药,送到药店来也只是给个柴火的价钱,完全不值当。

其实李宁安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突然想到了一种特殊药品的原料——松树树皮。

松树树皮是这个地区的特产,可以用来制作药膏和染料。

这款药膏具有非常显着的效果它具有杀菌、收敛、止痒与软化角质等作用。

李家后山上就种了一片松树,若是制成药膏医馆大概会收。

问完了自己想问的,李宁安也是开心的出了医馆。

小厮从药柜向外张望一眼,吐了口唾沫“几个小屁孩,我也真是没事找事,闲的蛋疼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