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第79章 无为而治

陈玉:汉高祖刘邦征讨英布叛军期间,受了严重的箭伤,不久,发展到病危的程度。汉高祖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拒绝继续治疗。

汉高祖做的决定,吕后等人都改变不了。无奈之下,在汉高祖临终之际吕后向其询问人事安排。

吕后:陛下,等萧何去世后谁能够接任?

汉高祖:曹参。

吕后:曹参之后呢?

汉高祖:王陵。

吕后:王陵能行吗?

汉高祖:能行,但他比较直,需要陈平来辅佐。

吕后:直接由陈平不好吗?

汉高祖:陈平智谋太深,不能让他当一把手,作为辅佐正好。还有,周勃适合当太尉,安定大汉天下的必定是他。

吕后:然后呢?

汉高祖:然后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吕后:……

陈玉:汉高祖驾崩十几年后,他所说的这些应验了,所以后世伟人夸赞他为最会识人用人的帝王是有道理的。

刘备:高祖最牛!

曹操:也就比我强那么一点点!

张飞:曹贼不知天高地厚!

曹操:大耳贼说着就行,你特喵地还助咬!

张飞:草包,老子不跟狗互喷!

刘秀:高祖千古!

李世民:汉高帝真乃千古传奇也!

明太祖:向偶像致敬!

汉高祖:基操,勿六!

陈玉:大家还记得吗?萧何病重时,汉惠帝也向他询问了谁能接班,他推举的人选只有曹参。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七月,萧何去世。在齐国为相的曹参得知后,让门客赶紧收拾行装。

门客:大人,你这是要去奔丧?

曹参:我很忧伤,但是我们没有血缘关系还是平辈,说奔丧有点不妥。

门客:那你是去帮忙料理后事?

曹参:等我赶到都城,早就猴年马月了。

门客:那你去干啥?

曹参:去接班啊。

门客:不一定吧?

曹参:说着么你听着照做,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非要老子给你两脚?

……

陈玉:曹参还是对自己的才能有清醒认识的,笃定自己能当丞相。不久后朝廷的使者就来传令曹参入朝为相,曹参立马出发,一刻都没有耽误。

曹参离开齐国的时候,特别交代后任者要重点考虑监狱、集市这种恶者云集、善恶兼容之地,慎重对待囚犯和街市闲人,建议不要轻易干涉他们,过犹不及,这一方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曹参顺利接管萧何走后的局面,他从各郡国中召集了一些不善文辞而且忠厚老实的人,作为丞相的属官。排斥那些追求言语华丽、沽名钓誉的人。

汉高祖:曹参好样的。

樊哙:空谈误事,实干兴邦!

萧何:陛下果然没有看错人。

汉高祖:萧何你也看对了!

曹参:谢陛下和萧丞相寄予厚望。在下不才,唯有尽心尽力!

汉高祖:彩!

周勃:我辈之楷模!

陈玉:曹参还是一个非常宽厚的人,属下犯错后,曹参认为是难免的,只要不严重,曹参都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或者是尽量帮忙求情。几年间,上下一心,丞相府的一切都比较规范,没出过什么大的纰漏。

曹参为相期间,采用黄老之道治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程知节:什么是黄老之术?

长孙无忌:人文始祖黄帝治国理念和老子的道家学说,强调尊重和顺应规律,必要的时候无为而治。

程知节:朝廷和官府不是专门管理百姓吗,怎么能说无为而治呢?

唐太宗: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不管。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陈玉:曹参处理政务与前任萧何时期相比没有变更,按照萧何为相时期颁布的法令来做,朝局非常稳定。

而且曹参还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当地放宽法律中比较严苛的个别地方、不去严酷地处置犯人,不过多干涉百姓。结果出人意料地好——社会经济较快恢复,国力逐步增强,官吏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

曹参这种无为而治水平过于高了些,以至于如同不理政事,汉惠帝便让曹窋去问问他父亲。

曹窋:父亲,好多人觉得你举重若轻!

曹参:小子,屁股一撅,老子就知道你要干啥。

曹窋:我觉得父亲还是应该表现得忙一些。

曹参:你懂个锤子!来人,竹板伺候!

管家:怕是没必要!

曹参:你懂个毛线,说着么听着,不然连你一起打!赶紧动手吧!

管家:诺!少爷,小人也是奉命行事,还请见谅!

曹窋:不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