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第80章 完美谢幕

陈玉:好好揍了儿子曹窋一顿之后,曹参依然我行我素,就等着皇帝来问他。

果然,不久之后,汉惠帝就来问曹参了。曹参告诉他——陛下比不了汉高祖,自己比不了萧何,只要继承好他们的政策就好。汉惠帝听了,心悦诚服地走了。

于是,曹参一如既往地无为而治。欢乐的小酒天天醉,正事却一点也没耽误。

很多官吏和丞相府中宾客不明就里,见曹参很少过问政事,纷纷前来拜访,希望能说服他多负点责任。

可是还没等来的人开口,曹参就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美酒招待他们,一杯接一杯,直到喝醉要离开的时候,都没有开口的机会,更不用说劝谏曹参了。慢慢的,大家也就放弃劝说曹参的想法了。

曹参在府中后园游玩时听到附近官吏饮酒唱歌,也会让人端酒过来摆好隔空对饮,同时高歌一曲与之应和,有时候还不止一曲。

人们对于曹参的评价很高,可以总结为——不仅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担任齐国国相和大汉丞相后后推行无为而治,恢复了社会秩序,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巩固了大汉的统治基础。

太史公司马迁在皇皇巨着——《史记》中,也对曹参有很高的评价。指出——曹参在楚汉相争中,帮助刘邦配合韩信带兵打败魏国、降服代国、攻破赵国、消灭齐国,一步步地削弱了项羽楚国争霸的基础。

天下大定后,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接任丞相后延续萧何的政策,萧规曹随,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百姓脱离了秦朝的暴政和压迫后,又在战争中水深火热地熬了好几年。曹参主政的朝廷,给了百姓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却秩序井然,大家普遍称赞他的美德。曹参之后两百多年的大史学家班固也对他高度评价——顺应百姓呼声,使得大汉国泰民安。

后世很多人也对曹参的无为而治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曹参成为了历朝历代无为而治的杰出代表。

曹参实至名归,当得起各种赞誉。他身居丞相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能宽容下属、重用宽厚长者。这一切,打造了大汉王朝新气象,养成了宽厚之风,社会较为和谐。

大秦实行严刑峻法,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官民对立很明显。汉高祖和萧何主导的汉承秦制,在法律上也继承了一部分大秦的偏重严刑峻法的风气,使得人民很难完全遵守全部条款。

因此,曹参保留了萧何制定的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严苛的律法进行适度放宽,既能惩治违法犯罪之人,又不至于让人们活不下去。

更为难得的是,曹参在秦朝时期做过多年狱吏,当政后却没有偏重严刑峻法。而是适当松弛过于严苛的法律,使得无大奸大恶之人能够正常生活,减少了打击面,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同时遵循萧何合理的政策法规,不瞎折腾,保证了管理的连续性、有效性,帮助人民从大秦的严刑峻法和汉初较为严苛的法律规定中得以喘过气来,使得社会慢慢恢复了生机。

还有人从汉朝建立初期的社会状况的角度来分析,认为曹参顺应了当时地主阶级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呼声,更是顺应了汉朝统治者安定社会的要求,满足百姓恢复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无为而治,所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当然也有人认为曹参开创和引领的汉初无为而治的风气,以及汉高祖时期就确立下来的较低的田税在减轻百姓负担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得地方豪强、地主迅速积累大量财富,快速进行土地兼并,导致百姓很快地失去了土地,为后世埋下了动乱的根子。

汉高祖:曹参干得非常不错了。总有那么一些人这也瞧不上,那也瞧不上。

樊哙:就是,自以为是东方不败,结果只是小趴菜!

萧何:就是!不看广告看疗效!

张良:正告万朝人士——谁行谁就上,不行别哔哔!

陈平:不要手闲滴滴痒!

叔孙通:简而言之,言而简之——说人话!干人事!

……

陈玉:曹参在做了三年丞相后,寿终正寝,于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八月去世了。朝廷对其评价很高,给了他懿侯的谥号。曹参去世多年后,人们还在歌颂曹参不改变萧何的大政方针,只对不合理之处进行小的调整,清静无为却效果极好,国家逐渐强盛,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