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偏向雪山行>第196章 冬奥会(中)

  赛道顶端,一抹亮眼的红色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无忧第一次在比赛中穿红色的雪服。他站在雪长城上,身穿中国红,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他的奇迹!”

  那道红色身影从城墙上跳起,直直地俯冲而下。

  “好,他出发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会在道具区做什么动作。”

  由于是从城墙上起跳,杞无忧的初始速度前所未有的快。这些天,在徐槐的指导下,他训练时着重练习对速度的把控。

  跳下城墙后,他第一时间控制住了脚下的滑雪板,借助充分积蓄的势能沿陡坡向下滑行,飞速跳上第一组道具。

  正脚外转270上了左边第一段弧形扶手,横滑过杆,接着杞无忧飞身跳起,一个跨越式的gap滑下第二段斜向下的铁杆,身影划出一道弧线,中间形成大大的跳跃空间,跨过了这段上下连接的道具。雪板板头落在道具尾端,与铁杆摩擦,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外转540下杆,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道具之间的transfer非常出彩,衔接流畅,”解说员分析完,感慨道:“卷起来了,第一组道具就这么高的难度……”

  第二组道具,杞无忧果断而敏捷地跳上了右边的屋檐,空翻两周滑下,同时后手抓后刃,stalefish的抓板动作。

  道具区的滞空时间非常短,许多滑手都来不及做抓板动作,但杞无忧的速度足够,不仅有时间做,还做得相当清晰漂亮。

  “本轮第一个在屋檐道具的抓板动作,很强的加分项!”

  最后是同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组道具,瞭望塔之上的悬空炮筒型铁杆。

  内转540下,左手抓前刃,板尾高高扬起,杞无忧拉起雪板跳跃的同时,右手倒立支撑在道具上,凭借惯性稳稳落地。

  “handplant!杞无忧做了一个handplant手倒立 的动作!这个动作是由滑板演变而来的,速度一定要很快,才能够抛飞起来令手触碰到道具……真令人意想不到啊!”

  杞无忧在道具区的每个动作设计都非常花哨吸睛,令人眼前一亮。

  转眼间来到跳台区。他的滑行节奏极快,以反脚的形式进入第一组跳台。

  在跳台上需要有足够的高度和滞空时间来完成空中的技巧动作,从道具到跳台,速度是需要越来越快的,但具体需要多快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因人而异。

  两个对称的鲨鱼鳍小跳台,杞无忧选择了左边,后刃起跳,完成内转动作,身体反拧到极限,打破了常规的人体旋转惯性。

  “哦,他用的是雪板后刃起跳,hardway的起跳方式,看来,无忧是想在第一轮就拿出最高难度啊,很大胆,”解说员对他的战术下了定论,

  “这是一个完成质量非常高的反脚内转rodeo1620,indy抓板。”

  杞无忧在空中维持着indy抓板的动作,随着重力作用逐渐下落,身体自然地舒展开,轻盈落地。

  “漂亮!太稳了!”解说员称赞道。

  第二组跳台,一个正向跳台两个侧边跳台,像骆驼背一样高低不平,没有丝毫犹豫,杞无忧选择了侧边跳台,转弯从侧面起跳。

  这个位置比较刁钻,调转方向时减速容易导致速度不够,转不了太多周数,而且还有侧滑摔倒的风险。所以资格赛时很少有人选择跳这个跳台,为数不多从侧面起跳的滑手都出现了失误。杞无忧却相当有把握。

  他凌空飞跃跳台,身体沿纵轴高速旋转,同时前手抓后刃,内转平转1800,高度数的平转动作。

  高度数的平转在某种程度上比偏轴转体更难。对于角度的把控要求更高,落地也需要极强的控制力,滑手需要在落地的瞬间克服物理惯性,停止旋转,使双腿与板刃牢牢地刻住地面。

  “backside1800!落地完美!无忧,加油,最后一跳保持住!”

  只要杞无忧最后一个跳台能平稳落地,哪怕降低难度,也一定会得到非常可观的分数。

  杞无忧全速滑行,接近最后一个跳台。

  “来到最后一个跳台了,无忧会做什么动作呢?”解说员语速加快,心也跟着狠狠揪了起来。

  第三个跳台的规格最接近常规的大跳台,运动员能够旋转的周数相比于前两个跳台也会更多。

  迎面吹来凛冽寒风,杞无忧瞳孔微缩,定住心神,弯曲双膝蓄力,在飞出去的一瞬间腾空而起。

  跳至最高点,就在这一刹那,阳光恰巧打在他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辉。

  他顺着旋转方向抓住了后刃,旋转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缭乱,360、720、1080、1440……

  强大的体能足以支撑杞无忧高质量地完成三个跳台动作,最后的落地非常非常远,落到了着陆坡的蓝线以外。着陆时的冲击力剧烈,但他稳住了身形,重心没有丝毫偏移。

  杞无忧成功完成了这一跳!

  “好像是……1980?”解说员语气犹疑不定,“1800还是1980?应该是1980……”

  区别于资格赛的沉稳,杞无忧今天的整体风格非常炫技,打破常规,而且速度非常快,这对观众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而对解说员来说,解说的难度委实不小。

  大屏幕上闪出回放,震惊全场的一跳,势不可挡。

  “好的,我们再看一遍回放。”解说员道。

  “耶!1980!”看到杞无忧成功落地的那一刻,在候场区观赛的徐槐忍不住蹦了起来。

  其他运动员和教练望着大屏幕,无不目瞪口呆,见鬼一样看着屏幕里的人。

  1980是道极高的门槛,有些运动员终其一生也难以跨越。在大跳台上跳1980如今已不足为奇,但在坡面障碍技巧的赛史上,从未有人在跳台区挑战过1980的难度。就连徐槐也没有挑战过。

  这种突破是赛场上最动人的瞬间之一。

  “太可怕了!”Sven喃喃自语,“怎么会有人敢在跳台区跳19……”他站起来,疯狂摇晃着徐槐的肩膀,“怎么敢……”

  徐槐快要被他晃晕了,推开他,耸了耸肩,“我也不敢。”

  Sven故作恶狠狠地瞪徐槐,“不可能,你一定是偷偷教给了yoyo什么秘技。”

  一旁的芬兰选手好奇道:“Ryan以前没有教给你吗?”

  “教了呀,但是他太笨了没有学会,”徐槐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杞无忧,“只有聪明的yoyo才能学会。”

  “这一跳至少得上90吧?95也有可能。”有教练猜测。

  “咦,yoyo怎么没站起来?”

  落地后,杞无忧滑行的速度没有降下来,他也不想刹车,继续往前滑,径直撞上终点区的围挡。

  高强度的旋转令他脑子有点发晕,忽然有些耳鸣,视线也有一瞬间的模糊,坐在雪地上好半天没缓过来。

  “yoyo,”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只带着滑雪手套的手,“没事吧?”

  杞无忧抬起头。

  “我拉你起来。”是上一位出场的昆腾,他在混采区接受完采访,就在终点区后面的空地近距离观看杞无忧比赛,看到他落地后一直坐在雪地上,有些担心,便又回到了终点区。

  “没事,我就是有点……”杞无忧喘了口气,“没力气了。”他伸出手,昆腾弯腰顺势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谢谢。”杞无忧气喘匀了。

  昆腾温和地朝他一笑,“恭喜你,创造了历史,接下来的两轮恐怕也很难有人超越你。”

  杞无忧摘下雪镜和护脸,脸上并没有放松的表情,“分数还没出来呢。”

  “哦,真的是1980,这、这……”解说员看完回放,百感交集,这让其他滑手怎么比第二轮啊……

  “无忧在第一轮所展现的实力,只能用恐怖这两个字来形容,让我们来看看裁判怎么打分吧。”

  杞无忧本身就是最后一个出场,他的得分将决定本轮的最终排名,再加上他这一跳的创新性,所以等待打分的时间格外漫长。

  裁判们分为三组,每组负责两个分段的打分,另有三位裁判负责整体。分段与整体有不同的权重,部分占60%。整体印象分占40%,两者相加为本轮滑行的总得分。

  最终,杞无忧以96.50分的高分断层第一,他是本轮唯一上90分的选手。

  分数公布的这一刻,杞无忧杀死了比赛,他大杀四方,完全不给其他人留活路。

  “我大胆预测一下,本场比赛应该没有人会在跳台区挑战1980了!”解说员声音高昂,充满激情。

  其实他真正想说的是,应该没有人比杞无忧第一轮的分数更高了。公开训练时,他也曾到赛道上观摩训练,对每位选手的实力有所了解。

  就算出现奇迹,也不可能会有人逆袭。

  这也就意味着,杞无忧提前锁定了单板坡面障碍技巧项目的金牌。

  一共三轮比赛,第一轮就确定了金牌得主,这是赛史上从未有过的,极其不合常理。

  比赛还有两轮,半场开香槟这种行为不符合一位解说员的职业素养,也是对其他运动员的不尊重。解说员尽力平复了下激动的情绪,认真完成接下来的解说。

  徐槐在候场区外等杞无忧过来,一把将朝他飞奔而来的人抱住:“跑这么快干什么,省点儿力气啊。”

  杞无忧把头埋在徐槐怀里,“槐哥,你的战术成功了。”

  “主要是你厉害,太棒了小杞,”徐槐摸摸他的头,“第二轮随便滑!”

  这个战术十分冒险。在徐槐的预想中,如果杞无忧第一轮成功的话,金牌就直接到手了。如果出现失误,在不受伤的情况下,第二轮还可以争一争奖牌,保底是一枚铜牌,也做好了拿不到牌的打算。

  Sven听到徐槐的战术,简直难以置信,直接说他是不是疯了。

  “因为我相信小杞可以做到,小杞也相信我对他的判断。”

  第二轮,滑手们渐入佳境,也有人上了90分,但在跳台区拿不出比杞无忧更高难度的动作了,创造性也无法与杞无忧相媲美,最终得分没有他第一轮的分数高。

  杞无忧自己也很难超越第一轮的分数,他轻松上阵,毫不费力地完成了第二轮滑行,做到真正的享受比赛。

  第一组道具,由板头过杆变成板尾过杆,转体810下道具,这也是本轮比赛最高难度的下道具动作。第二组道具,他延续了上一轮的屋檐动作,只是不再做后空翻,而是变成了转体。

  跳台区,他降低了难度,一个1620,两个1800,干净利落地收尾,仿佛一阵风般掠过赛场。

  杞无忧第二轮的得分是87.20。

  两轮过后, 排名再次发生变化,但杞无忧的名字依然高居在榜首,不可撼动。

  “从预赛到决赛,无忧每一轮的路线都不太一样,他是彻底把这个赛道钻研透了。尤其是第一轮滑行,三组跳台,三种起跳方式、方向、旋转完全不同的动作……他的综合实力无疑是全场最佳!”

  到这里,解说员才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至此不再有任何悬念,杞无忧将一枚冬奥会金牌彻底收入囊中。

  三轮比赛全部结束,解说员宣布名次,杞无忧拿到了冠军,第二轮上90分的美国选手获得亚军,季军则是第一轮中发挥稳健的昆腾。

  三位运动员站在颁奖台,由奥组委为他们戴上奖牌,一旁的礼仪小姐给他们一人一个金色的冰墩墩。

  “……感谢每一位选手的精彩表现。最后,还要恭喜杞无忧,恭喜这位十九岁的年轻小将,为中国单板滑雪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周之后还有单板大跳台的比赛,期待他再次为我们带来惊喜!”

  作者有话说:

  快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