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偏向雪山行>第197章 冬奥会(下)

  单板坡面障碍技巧的这枚金牌对于中国单板滑雪来说意义非凡。铺天盖地的宣传与报道,一夜之间,仿佛使得单板滑雪从一项小众运动变得人尽皆知,杞无忧本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大量的采访邀约蜂拥而至,队里几经斟酌,最后只给杞无忧接了几个官媒的采访,其他的都要等到大跳台比赛结束再说。

  夺冠后,杞无忧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庆祝,坡障决赛结束的一周之后,就是大跳台预赛。第二天下午,他就匆忙从崇礼赶往北京首钢园,再次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

  大跳台公开训练日,总局和冬运中心的几位领导亲自到场观摩杞无忧的训练。前来拍他的媒体也更多了,几乎要挤满整个媒体区,期待杞无忧在大跳台上夺冠的呼声越来越高,好在有徐槐帮他隔绝外界干扰,让他专心准备接下来的比赛。

  大跳台资格赛的赛制与决赛相同,共有三轮滑行,取两个不同方向的最好成绩相加作为最终得分,这给了滑手更多试错的空间。

  2月14日上午10点,首轮资格赛在北京首钢大跳台“雪飞天”正式开始。

  矗立在群山之间的大跳台雄伟壮观,一旁灰色的冷却塔上印有冬奥会会徽、奥运五环与beijing 2022的标志,整体设计充满了现代感和工业化元素。

  杞无忧排在第十位出发,这个顺序位于中间,不早不晚。

  他横板站在出发台上,抬头晴空万里,低头白雪皑皑。

  转播镜头扫过对面的看台区,乌压压坐满了人,观众们手里挥舞着国旗,还有一些人高举着杞无忧的应援牌。杞无忧的领队、教练、队友以及队里的工作人员,也全都来到现场为他加油助威。

  “他的最终得分是——82.46分,哇哦,很不错的分数,”解说员念完上一位选手的分数,停顿了下,“下一位即将出场的选手是……啊,我听到大家的欢呼了,没错,他就是中国选手杞无忧!”

  大屏幕上出现了杞无忧的背影。

  他换回了他的标志性黑色滑雪服,但并非纯黑色,手臂与大腿外侧有湖蓝色的色块,外面套着一件宽松的号码衣。

  与坡面障碍技巧的号码衣相似,湖蓝色与白色渐变,上面是奥运五环,下面是Beijing 2022 的字样以及号码。

  风声猎猎,号码衣衫灌满了风,被吹得鼓起。

  镜头切换到正面。雪镜遮挡住杞无忧的眼睛,即使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也能感觉到他站在赛场上的冷静和沉稳。

  “他已经站在出发台上做好了准备,不过这会儿的风有点大啊,希望不会影响到无忧的发挥。”

  比起下雪,赛场上的滑手更害怕的其实是刮风。

  雪会无差别地对每个人造成影响,而风却是一种变数,谁也不知道下一刻风会往哪个方向吹,又会吹多久。也许你滑下去的时候风往雪道上吹,落地时又会往反方向吹。

  前几位出场的运动员中,有四位成功完成了1800的A类动作,表现非常出色,给后面出场的选手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他们的得分都在80分以上,确保了一轮的有效得分。滑手在前面越早成功,到后面两轮的压力就会越小。

  徐槐和杞无忧原本的计划是第一轮跳反脚1800,先稳定一个b类动作的得分,后两轮再根据其他滑手的表现调整自己的难度。

  可面对这样的大风天气,别说上难度了,只要能在雪面上站住就是成功。

  第一轮,稳妥起见,杞无忧选择的正脚外转三周偏轴转体1620的A类动作,成功落地,但由于难度系数不够,仅得了73.25分,在所有出场的选手里位列第八。

  得分一出,全场哗然,看台区的亲友团也坐不住了。

  “哎,分有点低了,A类动作应该跳难一点的……”王飞跃不太清楚这是不是徐槐的战术安排。

  “可能是风太大了影响发挥,所以他第一轮想稳一点,先确保能成功落地吧。”宋也说。

  受天气影响,后两位上场的选手也都没有挑战更高的难度,其中一个落地摔倒,最后的分数还不到30。

  不过这阵风似乎很快就刮走了,接下来上场的选手又开始轮番挑战1800甚至1980。

  “下一位上场的选手是昆腾,这是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运动员,人气很高。他今年33岁,在单板滑雪的赛场上可以称得上高龄。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一共参加过36场世界杯,拿到过16枚奖牌……”

  昆腾也出现了失误,从起跳开始,他的空中动作就没有控制好,旋转失衡,空中姿态发生变化,落地时雪板呲雪严重,没能站稳。

  属于重大失误。

  第一轮滑行结束后,杞无忧的排名掉落到第十四。

  “刚才的风的确对无忧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降低难度是最稳妥的选择,”公布完名次,解说员又说道,“不过没关系,无忧的实力远不止于此,他在为接下来的两跳保存体力,让我们继续期待他接下来的表现!”

  第二轮,杞无忧跳b类动作,正脚变反脚,转体的方向也发生变化,总体难度提升。反脚内转1800,后手抓前刃indy抓板。

  落地也稳住了,分数上了80分。

  这一轮滑行,其他人都拿出了更高难度的动作,思文和今井野都成功完成1980,位列前两名。两轮滑行过后,杞无忧总分排名第十。

  到了第三轮,杞无忧放手一搏,再次挑战第一轮的A类动作,想把A类动作的得分提上去,他将旋转度数提高到1980,冲击更高难度,然而落地时出现问题,落地点过低,重心过于靠后,没能站稳,摔倒在着陆坡上。

  候场区,徐槐攥紧拳头,浑身僵硬,紧张到了极点,直到看见杞无忧从地上站起来,一颗心才颤颤巍巍落地。

  他松开手才发现,手心不知何时被指甲用力掐出了红痕。

  大家都以为,杞无忧完全具备冲击最高领奖台的实力,一定可以轻轻松松进入决赛,然而他在资格赛上的表现却令所有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解说员也是如此,经过刚才的大起大落,他声音有点蔫:“最后一轮的得分是无效分,无忧前两轮的总分目前排名第10。这个名次虽然比较靠后,但后面的滑手应该不会对他产生太大威胁了,他还是很有希望进入决赛的……”

  最终,杞无忧以第10名的成绩有惊无险地进入了决赛。

  时间很快来到决赛日。

  大概是昨天的资格赛给人的落差感太大,今天的解说员明显佛系了许多:“单板滑雪大跳台在平昌冬奥会时才刚被列入比赛项目,而那年并未有中国选手获得参赛资格。如今,杞无忧作为唯一的一位中国选手站在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这本身就是历史性的突破,无论他今天表现如何,能站在这里就已经是胜利者。”

  “说得好啊!”王飞跃深表赞同,“无忧今天第三个出场,马上就轮到他了,紧张死了啊啊啊啊!”

  “闭嘴!”领队表情冷厉地瞪他一眼,实则心里也紧张得不行。

  “我觉得无忧第一轮必须要拿出1980确保难度系数,这样后面两轮的压力才会小一点。”江晨曦说。

  当杞无忧站上出发台的那一刻,台下所有人的心都为他牵动。

  杞无忧自己却感觉不到任何紧张。徐槐张开双臂抱他时,他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中却流露出柔软与坚定,两种情绪奇异地融合在一起。

  他深深呼了口气,调整自己的呼吸,身体微微前倾,集中精力,肌肉紧绷,准备出发。

  身体向左转动,雪板方向由横变竖,右脚在前,杞无忧沿雪道直冲而下,向跳台滑行。

  飞出跳台的瞬间,他前腿蹬直,后腿收紧,双手抓住板尾,身体沿斜纵轴迅速转动,一周、两周、三周……直至五周半!

  偏轴转体1980!

  他动作舒展,身形优美,几乎从起跳开始就一直抓住雪板,在空中呈现出像箭一样的姿态。长到不可思议的滞空与抓板时长。

  高大挺拔的身影逐渐下落,在现场观众们的惊呼中轻盈落地。

  观众席顿时欢呼雀跃,掌声雷动。

  “好!这才是杞无忧的真正实力!”解说员狠狠松了口气,“他没有任何迟疑,非常自信,敢于做动作。”

  板刃轻扫过雪面,杞无忧停在围挡前,摘下雪镜,露出漆黑如墨的眼睛。

  这一跳最后获得92.30分,目前排名第一。

  “第一轮奠定好优势,后两轮只要稳定发挥就可以,相信无忧一定可以做到!”

  下一位出场的选手是加拿大滑手克莱曼,虽然与他的队友昆腾相比,并不是那么全能,但也是一位驰骋赛场多年的老将了。

  他的第一跳也直接挑战1980,成功落地,只不过抓板难度略逊一筹,最后的得分没有超过杞无忧。

  在他之后,思文、凯恩、今井野和另一位日本选手也相继完成了1980,除了思文完美落地,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瑕疵。最后也只有思文的得分上了90,仅比杞无忧低了0.6分。

  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杞无忧以微弱的优势位列第一。

  “Sven今天的状态不错。”候场区,徐槐和挪威队的总教练、也是他曾经的教练詹姆斯聊天。

  “yoyo今天的状态也不错,”詹姆斯看着他,眼神柔和,“但你好像很焦虑。”

  “对,”徐槐无奈地笑了,“我比yoyo和Sven还要紧张。”

  “资格赛时,第一跳让yoyo跳16是你的主意吧?”

  “嗯。”徐槐点头。

  “我认为,他当时完全可以跳18。”

  “当时风很大,那太危险了。”

  “的确危险,但每场比赛都是在冒险,不是吗?”詹姆斯拍了拍徒弟的肩膀,“你太在意yoyo了,这偶尔会让你失去应有的判断力。”

  徐槐站在原地沉思了好一会儿。

  第二轮比赛开始前,杞无忧和徐槐坐在候场区的角落,低声讨论下个动作跳什么。

  “跳18?稳一点,”杞无忧想了想,“第三轮我可以再上难度。”

  徐槐稍作思索:“19吧。”

  赛场的紧张气氛几乎让人窒息。随着运动员的每一趟滑行,观众们的心情也如同过山车般起起落落,时而紧张得捏紧拳头,时而遗憾顿足,时而欢欣鼓舞。

  “无忧第二轮应该会尝试不同方向的1980吧?1980是他近两个赛季刚练成的动作,稳定性和成功率都很好,这完全是他可以驾驭的难度。”

  如解说员所说,杞无忧在第二轮拿出了反脚内转平转1980的动作。

  然而落地时出现了单手触雪的失误。这个失误不算特别严重,但会进行相应的扣分。这一跳的最后得分是83.16。

  思文今天的状态确实可以,第二轮又一个不同方向的1980,超越杞无忧位居第一。

  今井野的第二跳虽然是1800,但由于反脚起跳,最后也得到了88.45的高分,同样完成了反超。

  还有美国选手凯恩,他也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名将,曾获得过三枚Xgames奖牌,三次世界杯冠军,以及平昌冬奥会单板大跳台第四名。他的前两轮总分也超过了杞无忧。

  解说员语气惆怅:“哎,无忧目前的排名不是很乐观,离领奖台只有一步之遥,现在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第三跳,他能否顶住压力站上领奖台呢?”

  中场休息时间。

  “早知道刚才应该让你跳18的。”徐槐懊恼道。

  他认为自己对于刚才的那一跳有些判断失误。

  “不,槐哥,你的判断没问题,是我自己没调整好。”杞无忧平静地看着他的眼睛,“这一轮就当练习,我现在有把握了,最后一轮继续上难度。”

  徐槐伸出食指和中指,比了个2,手指晃了晃,略带疑惑地看向他。

  资格赛和决赛一共要滑行六轮,滑手不可能每一轮都能跳高难度动作,做到完美发挥。他们所要完成的难度动作越高,所耗费的精力和体力也就越多。比到第三轮,选手们的体力大多已耗尽,很难有余力完成更高难度的动作。

  杞无忧却坚定地点头:“嗯,我可以。”

  赛场音响里的音乐声渐渐淡去,随之而来的,是现场解说员恢复亢奋的声音:“女士们,先生们,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赛道已经平整完毕,第三轮决胜局即将开始。

  决赛的第三轮的出场顺序是由前两轮的排名决定的,按照前两轮总得分的顺序出场。

  杞无忧的出场顺序在第四位。

  “第一位出场的运动员是目前排名第一的思文,这是一位充满热情和活力的选手,他以他的个人魅力征服了无数雪迷。”

  “他非常有天赋,是第一位在赛场上成功完成正脚外转四周偏轴转体2160的选手,也是继徐槐之后,挪威单板大跳台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好,现在他出发了!”

  “速度很快啊,看来他第三轮要认真对待。”

  思文从赛道顶端飞速滑下,冲出了跳台,身形在空中抛飞旋转,一周、两周、三周、四周……

  “这是一个正脚内转的……2160!天哪!是2160!”

  待解说员反应过来时,思文已经干净利落地落在了着陆坡,相当飘逸洒脱。

  “Sven对冠军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在排名第一的情况下,他依然选择超高难度的动作挑战自己。从他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单板滑雪的冒险精神,这是非常有勇气的一跳!”解说员情绪激动,大加赞赏。

  现场的观众也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滑完之后,思文对这一跳的完成度相当满意,自己给自己鼓掌,双手合十,面对着镜头用中文说谢谢。

  “太可爱了,”解说员笑道,“哦!96.45分,看来他这一跳不仅征服了现场的观众,也同样征服了裁判!这的确是完美的一跳!”

  出发台上,思文的教练团队早就激动得蹦起来了,他们击掌拥抱,庆祝这完美的一跳。

  “啊……”看台区,王飞跃手掌都快拍烂了,“Sven太强了。”

  “无忧也可以跳2160的吧。”另一位队友说。

  “平时可以,第三轮的话,几乎不可能。”宋也遗憾地摇头。第二轮的失误势必会对杞无忧的心态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第三轮的滑行。

  “那是不是要提前恭喜Sven了?”王飞跃自言自语道,“怎么说也算半个自家人呢。”

  即将轮到杞无忧上场,他在出发台上做准备,戴好雪镜和头盔。

  “无忧也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运动员,他接触单板滑雪才短短三年,就已经站在了这项运动的最高赛场,同时他也非常勤奋,训练很刻苦,

  对于上限比较高的运动员来说,哪一个不是天赋与努力兼具呢?”

  解说员大概也认为这场比赛的冠军已经提前锁定了,他对杞无忧报以了最温柔的鼓励:“无忧,放轻松,尽情地享受今天的最后一场比赛吧,经历过北京冬奥这场旅途,相信你今后的职业道路会更加广阔自由……”

  杞无忧站在了加高的高台之上,又最后检查了一遍固定器。

  “哦?无忧站上了加高台,这会让他有更快的出发速度。看来他也要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了,”解说员兴奋起来,“会跳2160吗?”

  迄今为止,杞无忧在赛场上只成功完成过一次2160,日常训练中,他这个动作的成功率并不算高,与早已对2160驾轻就熟的思文相比,他胜算渺茫。

  不过这些问题杞无忧都没有考虑。

  此时此刻,世界喧嚣,他只看着徐槐的眼睛,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

  爱人在身侧,梦想在前方,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时刻。

  “小杞,你尽管去尝试,不要有压力,不管结果如何都有我接着。”徐槐抱了抱他,这个拥抱的时间格外久。

  杞无忧出发了。

  高速滑行中,赛道两边彩虹色的围挡飞速从他身边掠过。

  在现场观看比赛,运动员从出发台滑下时,中间有几秒钟观众是看不到运动员的身影的,如果看转播大屏幕的话就会错过运动员从大跳台上飞出来的那一幕。

  观众席上的所有人都恨不得生出两个脑袋四双眼睛。

  万丈高空之中,杞无忧从跳台冲出来,阳光普照,他的身姿像鹰隼般矫健,冲破云霄,挣脱一切束缚。

  彩色的奥运五环与冬奥会徽在他右侧的冷却塔上,相得益彰。

  暖金色的日光洒满赛道,他的身影却如同高不可攀的山峰,遮住身后耀眼的太阳。这一刹那,他是比太阳更璀璨而夺目的存在。

  这道极有压迫感的身影在空中翻转,360、720、1080、1260……2160!

  不,比2160还多了半圈!

  足足六周半,2340,速度快到摄像头都难以捕捉。

  “2340!!!”解说员忍不住失声尖叫,“我看到了什么?!最后一跳,杞无忧顶住了压力,他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

  现场观众还处于震撼之中,大屏幕上已经出现了慢动作回放。

  “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空中的抓板动作是前手抓板前刃,后手抓板后刃,weddle抓板与stalefish抓板相结合,换手抓板,难度飙升,腾空高度将近10米,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么复杂的抓板,落地也很干净……总之,完美,震撼,无可挑剔!”

  分数公布,98.50分。

  举世瞩目的一跳,杞无忧实现惊天逆转。

  思文和其他几个比完赛的运动员一拥而上,跑过来祝贺他,合力把他抱起来抛到半空。

  解说员感慨道:“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在赛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都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永远有人在拼尽全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后面还有其他选手的比赛,他们没有在终点区逗留,接着来到赛道外接受混采区的采访。杞无忧的脑子都是懵掉的,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采访完还要去候场,等待最后的排名公布。

  杞无忧全程被Sven拉着走,连方向都分不清了。

  “小杞!”

  前方一道身影出现,杞无忧脚步顿住,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人。

  徐槐气喘吁吁地从赛道的另一端跑过来,朝他露出灿烂的笑容。

  霎那间,周围的喧嚣远去,天地失色,冰雪消融。

  有时候看到徐槐,就仿佛在下坠的过程中被一双温柔的手托住。杞无忧只需要从大跳台上飞驰而下,而徐槐负责接住他。

  千千万万次。

  作者有话说:

  虽然很舍不得,但是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对小杞和槐哥而言,冬奥会是非常圆满的结局,对我来说也是。下章赛后收个尾,这篇文就正式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