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王府养崽实录>第07章 最锋利的一把刀

  冬雪已经要化到最后一层,御花园里的梅树纷纷出露真容,抖掉枝条上的碎雪,只剩下星星点点的水迹。

  宫女们要采掉今年最后一趟雪水,收进玉瓷瓶里,送去慈宁宫备好,留给太后煮茶。

  年年如此,几个小丫头已经做得极为娴熟。来的时辰太早,园里静悄悄的,几乎听得见雪化的声音。

  “皇上对太后娘娘可真是孝顺。”一个姑娘抱着瓶子,不禁感叹道。

  “可不嘛,”旁边一个回她,“年年采雪煎茶,听说去年江南进贡的头批银针初露,皇上记着太后老人家喜欢,差人给慈宁宫送了七成呢。”

  “这么多?”

  “不止不止,我跟你们说啊,”另一个也凑过来插话了,“前几日御膳房给慈宁宫进的饭食里出了小飞虫,皇上发了大火,要不是太后娘娘劝了两句,送饭那小公公差点被打去掖刑台。”

  “真的?皇上平日里那么温和……”

  “不一样呗,皇上对太后娘娘呀,可找不出天下第二好的了。”小宫女满眼羡慕。

  “也是,皇上毕竟是太后娘娘一手带大的。”

  “行了行了!背后瞎议论,仔细你们的舌头!”

  一个看起来年纪稍大一些的女子出声喝止了这群叽叽喳喳的丫头,催她们快些干活。御花园便又安静了下去。偶尔有风声呼呼扫过,带得人打个寒颤。

  傅珩一大早就进了宫,推门却见傅霄已经在殿内批着折子。

  “皇兄一夜未睡?”傅珩走近碰了一下案上的茶,已经凉透了。便叫人拿下去换了一盏。

  傅霄放下鎏金笔,“去年压的一大堆事,开春就又被呈了上来,真是一刻也不放过朕。”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按了按眉头,却仍皱出川纹。

  “皇兄不要太过操劳,觉还是要睡好的。”

  傅霄叹气,“怎么睡得着,臣尚且殚精竭虑至此,身为人君,又何敢偷闲。”抬眼看傅珩,“你今日怎来得这样早?”

  “下月我便要启程去西北,此行是想来问问皇兄,可是Ⅸ真要让顾诀进暗卫营?”

  “怎么,你舍不得?”傅霄眉头一挑,稍稍坐正些。

  傅珩道:“臣弟只是以为,还没有必要。”

  “哦?为何?”

  “即便是要培养他,也不至于动用到暗卫营的力量。”

  “逐知,朕知道你不愿提起这件事,可是你自己是进过暗卫营的。你今朝可不败于沙场,多少有几分功劳要归在里面。”

  傅珩低头沉默片刻,“皇兄所言不错,可是……”

  “逐知,可还记得朕当初和你说过什么?”

  傅珩顿了一下,“记得。”

  “他要成为我们大齐,最锋利的一把刀。”

  看傅珩不说话,傅霄又道:“逐知,你性子太善。不去暗卫营,他又能去哪儿呢?那孩子自己可是愿意得很。我们费尽力气找了他这么久,自然要保他性命。战神血嗣名不虚传,日后,能超过你也不一定。”

  乾坤宫里的烛火看起来总是幽微,兴许是宫殿太大,点了许多蜡烛还是照不尽亮。傅霄向来奉行节俭,无非必要的灯烛便会叫宫人熄掉,要用时再点上。

  打心眼里说,傅珩觉得自己皇兄已经是兢兢业业到极点,遍阅历朝历代,没有几位君王能朴素勤政至此。

  偏偏没摊上一片安稳江山。西北十六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寇边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几次直接破界进犯,洗劫了好几个番镇,闹得人心惶惶。国危民难无时无刻不压迫在傅霄头顶上,像蛛网上悬的利刃一样,摇摇欲倾。

  一切都是无奈之举,不可不为。

  可那个十五岁的少年又做错了什么呢?

  傅珩觉得有些头疼,告辞后便退下了。

  又过了小半月,傅珩命人打理的宅子已经安置得差不多,便把夏绫接出宫,与顾诀一道搬去住。夏绫的身体还是虚弱,许多以前的事问了也记不清。但个把月施药调养下来,比起之前总归好了许多,眼目也是清明的。

  可能是变了环境的缘故。

  宋阿婆给顾诀收拾了行李,还塞了一大堆亲手做的糕点零嘴。送他出门的时候,本是笑的,说着说着话却掉下泪来。老人家忙背过身去,拿出手帕抹了把脸。

  顾诀在一旁看得心里颇不是滋味,嘴唇抿成一条线。傅珩摸摸他的头发,目光对视了一下。走过去抚着阿婆瘦小的肩膀,轻声安慰她。

  这誉王府太大,主人却长年在外,只留下几个老佣人守着,空空荡荡。好不容易来个顾诀,老人家心里头是欢喜的,不想才几个月,便又要走了。

  宋阿婆混浊的眼睛看着顾诀,粗糙的手拂过他的脸,“小公子啊,以后要常回来看看,老身盼着呢。”

  顾诀郑重地点点头,“王爷,阿婆,我走了。”

  “去吧去吧,有什么事就差人来找我。”

  顾诀回头看了一眼,利落地登上马车。夏绫可能是累了,已经闭着眼在休息。顾诀轻手轻脚地放下车帘。车夫小哥一声吆喝,马车便颤颤巍巍地走了起来,听得到木轮碾过碎石子的声音。

  顾诀掀开小帘,探头出去,誉王府门口两个人影渐渐缩略得越来越模糊。高大那个是傅珩,矮小的是宋阿婆。他们身后,有朱漆的誉王府大门,层层叠叠的房屋自围墙出露檐角,再往后便是远山千黛,有飞鸟掠过。天光之下,铺开一片岑寂的暮色。

  那副场景犹如一张用墨深沉的山水画,在顾诀脑海里细细印下,经久不可忘。

  顾诀不知道,他走后没多久,傅珩就率着三万军队,离开了京城,往西北浩荡行去。

  齐国连年派往西北的军队越来越多,山雨欲来,满城啸风,一场鏖战在所难免。

  顾诀却从来不知这些,以前在蜀地,由于天险之故,少有消息进出,日深月久也就养成了远离世事的性子。可在意的人事皆少,便会时常念着,念成习惯,聊供自娱自乐。

  傅珩找的寓所很好,夏绫的药和一些生活杂物都会定期有人送来,离誉王府也不远。顾诀却总感觉不好找什么借口过去。夏绫在院子里开辟了小块田地,顾诀便整日忙着伺候菜苗,过得也还舒适。

  暗卫营的事他却一直没忘,后来说与夏绫,他娘也只道“是为报恩”,不讲允许,也不讲不许。第二日一早,顾诀却看见他娘收拾好的行李整整齐齐摆在床头。顾诀便当是默许,早饭都没吃,执着傅霄给的令牌,自己寻到了乾坤宫。

  傅霄似乎对他的来访并不惊讶,还别有兴致地请顾诀在院内喝了茶。

  顾诀学不会故作斯文,上好的清明雪两口便潦草饮完。瓷杯一放,问道:“我何时可以去暗卫营?”

  傅霄也不恼,反而觉得有趣,笑道:“看来你也不想在朕这里多待,无妨,朕现在就叫人领你去。”说完对旁边的小太监招招手,“无风,去把林江渠首领叫来。”

  叫无风的小太监喏了一声,麻溜地小跑着出了院门。

  顾诀正觉这名字有些耳熟,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青衣的高大男子便被领进来。

  看见傅霄,男子便拱手跪地:“臣林江渠见过皇上。”